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从金川县草地资源及畜牧业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剖析阻碍金川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出加强对草地资源保护建设和合理开发利用,维护和促进高寒草地生态平衡良性发展,保证可持续利用资源,是实现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燕麦作为高寒牧区一年生人工草地的主要饲料作物,其产草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在畜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寒牧区枯草季节的主要饲草来源。但是在西藏,燕麦的生产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试验采集了西藏两个地区的燕麦种子进行种植,并对其植物学性状、物候期、发芽率、生长高度、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营养成份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燕麦生长性能好、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是一种优质牧草,可在高寒牧区大面积种植推广,这对西藏高寒地区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甘肃省重点牧区,也是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源区。天然草地面积272.3万hm2,但是,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导致草地生态系统日趋恶化,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研究如何完善生产经营状况,维持草地生态系统是甘南牧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以草定畜,综合治理,科学合理利用是改善草地生态系统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草地及饲草的概念,介绍了平顺县气候变化背景和草地畜牧业的现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草地畜牧业及生产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草地畜牧业的成本收益是连接我国北方牧区社会-经济-生态复杂系统各组分的关键变量。在2010年后,我国北方牧区草地畜牧业成本发生跃升,收益从长期增长转为周期性波动。这些变化标志着北方牧区社会-经济-生态复杂系统进入了生产成本高、饲草供应偏紧,畜产品价格周期明显,畜牧业收益对气候变化和外部市场经济波动更加敏感的新状态。该系统的新状态给北方牧区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新疆草地资源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天然草地资源比较丰富,是中国重要的草原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毁草开垦,乱挖药草,牲蓄增加,过渡放牧等不合理利用的原因,使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优良牧草减少、牧草产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增多,结果畜牧业生产难以可持续发展,草地资源与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使畜产品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抗灾能力退弱。因此,提高认识改变思想观念,因地制宜,加强草地管理和建设,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推广先进技术,改变靠天养蓄地现状,实现草业现代化,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之路。  相似文献   

7.
毛日乡作为纯牧乡,由于在长期传统游牧畜牧业经营方式下,对草地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片面追求牲畜存栏数,超载过牧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草地退化问题严重,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繁,畜牧业经济效益低下。在这样的基础上实施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执行科技兴牧,教育先行;强化畜牧业生产基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大力促进畜牧业产业化,走商品化生产发展道路的方针。推行高效集约化经营的畜牧业生产模式,发展具有高原特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畜产品生产,在实现畜牧业向高效益产业转变的基础上顺利地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草地资源保护,从而达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西北部甘孜、阿坝两藏族自治洲和凉山彝族自治洲的木里藏族自治县等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通称川西北草地,是四川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基地。川西北草地畜牧资源十分丰富。有可利用草地1.6亿亩,占全省可利用草地、草山总面积2.4亿亩的66.7%,是全省耕地面积的1.6倍。有适应高寒生境条件、耐寒耐粗放的牦牛、藏系绵羊、藏马、藏山羊等优良地方畜种;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史。饲草通过牲畜  相似文献   

9.
我市特区拥有天然草地地3253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40%,占全市天然草地总面积的63%,是我国北部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生态天南地北的恶化,特区天然草地沙化退货严重,草地生产力下降,畜草矛盾日益突出,加之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摹建设滞后。  相似文献   

10.
施肥对高寒地区多年生人工草地生产力及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选取高寒草甸常见禾本科牧草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和羊茅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进行试验.试验设计为施肥和对照,共4个密度,7种播种组合,连续3年调查人工草地的地上生物量以及杂草丰富度和杂草生物量,分析施肥对草地生产力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有效补充土壤对植物的养分供给,使牧草获得较高的生物量,提高草地生产力.施肥使人工草地生产力连续2年增加,第3年的增加幅度变小.随着草地建植时间的增加,施肥能有效抑制杂草的入侵和生长,降低人工草地的杂草丰富度和杂草生物量,维护人工草地的生产力和稳定性,有利于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1.
纵观全球,畜牧业发展与劳动者收入、生态环境保护、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国际贸易等多个方面息息相关。澳大利亚作为世界上草场资源丰富、畜牧业发展完善的国家,注重畜牧业的整体协调性发展,借鉴其先进经验,能够促进内蒙古畜牧业的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工程进入了巩固成果阶段.本文选择河北省坝上高原的康保县,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的半结构访谈法,开展生态工程实施对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等方面影响的实证调查与分析,以求农户生计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工程,使当地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牧业生产结构得以调整与优化,生产效率提高;农户收入有所增加,生活有所改善.为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本文就基本口粮田建设与生态补偿政策完善两方面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秦皇岛市畜牧产业一体化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彻底改变农村传统、低值的种植结构,增强农民的实际收入,中央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方针。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畜牧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秦皇岛市位于华北和东北两大经济区的交汇处,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之内,也是京津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分析了秦皇岛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力资源条件、社会服务机构、畜牧生产现状以及畜牧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秦皇岛市的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我省退耕还林与发展畜牧业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贵州省土地利用现状,退耕还林(草)形势,对我省的退耕还林(草)、畜牧业发展条件与模式提出了个人观点。认为贵州省耕地形势严峻,农业基础薄弱,种植业结构相对单一。大面积退耕后将造成全省饲料粮及粗饲料供给紧张,对传统畜牧养殖业造成冲击。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对恢复或重建已退化的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应积极引导农民通过退耕还林,推广种草养畜技术,提高畜牧业科技水平,达到建设畜牧大省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西藏农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西藏农牧业结构调整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农牧民收入的增长.关键在于立足西藏实际,通过农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一条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开发路子,以增加西藏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大量的历史文献论述了以饲养马、牛、羊等牲畜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在青藏高原诸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明代至清前期,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由于自然条件的特殊性,畜牧业生产依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肩负着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明清政府在高原地区和接近高原地区设置的官营茶马贸易和官办马场,客观上对民间畜牧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以史为鉴,如何在生态环境脆弱的条件下推动高原地区经济的发展,以满足当地人民日常生活所需也是我们当代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岷县草地畜牧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建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以各乡镇作为区域单元,对各区域单元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计算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草场综合承载力的大小以及区域单元科技和经济能力的大小是影响区域单元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针对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提高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分析全国畜牧业生产发展形势入手,提出了我省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畜牧业竞争力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畜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以河南省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选取综合反映畜牧业综合竞争力水平的38个指标,通过分类对比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畜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从18省辖市畜牧业竞争力得分排名,可以看出从1999年到2008年18个省辖市畜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可分为几种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