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磷酸单酯淀粉酯化条件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不同酯化条件对马铃薯淀粉磷酸单酯粒径和糊化温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马铃薯磷酸单酯粒径增大,淀粉颗粒无明显变化,糊化温度降低;影响酯化的因素大小顺序为:酯化剂用量>pH>酯化温度>酯化时间;最佳酯化条件为:酯化剂用量25%,pH8.5,温度140℃,时间1h.  相似文献   

2.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为原料,以P2O5为磷化剂,合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考察了P2O5的投料方式,原料配比,酯化时间,酯化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酯化条件:在40℃强烈搅拌下分批加入P2O5,配比为3.2/1(mol/mol),酯化温度75℃,酯化时间4.5h,在该条件下合成的产品酯化率为78.9%。同时研究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异辛醇聚氧乙烯醚、P2O5 为主要原料 ,合成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探讨了原料摩尔比、酯化温度、酯化时间、水解方式和时间对酯化反应影响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异辛醇聚氧乙烯醚 (n=4)与P2O5 的摩尔比为3.5:1,酯化温度65℃ ,酯化时间3h ,水解0.5h ,该条件下合成产品酯化率达96 % ,产品耐碱性大于200g/L,沉降时间小于10s。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在氯乙酸异丙酯合成中改用硫酸铝作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并将其沸酯化改为回流酯化与共沸酯化相结合,酯化收率可达85%。  相似文献   

5.
烷基多苷磷酸酯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烷基多苷为原料、P2O5为磷化剂,直接酯化法合成烷基多苷磷酸酯。考察P2O5的投料方式、原料配比、酯化温度和酯化时间对酯化率及单双酯比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40℃强烈搅拌下分批投入P2O5,n(APG)∶n(P2O5)=3∶1、酯化温度65℃、酯化时间4.5 h。该条件下的烷基多苷酯化率达到85%以上;同时研究了烷基多苷磷酸酯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P2O5溶剂缓释催化法合成长链烷基磷酸酯.考察了溶剂对P2O6的分散效果;催化剂对酯化率的影响;酯化时间,酯化温度,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磷酸酯的总酯化率可达85%以上,并且单双酯比例接近于1.溶剂缓释催化法合成高碳醇磷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酯化时间3.5 h,酯化温度70℃,物料配比2.5∶1,催化剂用量0.4 g,水解温度70℃,水解时间1.5 h.  相似文献   

7.
以月桂醇和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合成了邻苯二甲酸单月桂醇酯,再用氢氧化钠中和得其钠盐.用红外光谱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产物的结构.研究了原料配比、酯化温度、酯化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酯化条件为:醇酐摩尔比1∶2,酯化温度80~85℃,酯化时间5小时.  相似文献   

8.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丁二酸酐酯化修饰黑米色素的条件.以酯化率为衡量指标,选取酯化温度、pH、时间和液料比作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酯化工艺参数,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子,用响应面和等高线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黑米色素酯化修饰最优工艺参数为:酯化温度63.℃,pH 6.0,时间4.0 h,液料比(mg﹕L)7.8﹕1.在该条件下酯化率为47.8%,经多次验证实验,在此条件下测得的酯化率为47%~48%.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氯化铁催化剂在氯乙酸的酯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氯化铁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醇的酯化率可达70%以上.不同的醇酯化时,酯化率的大小顺序是:高碳醇>低碳醇,伯醇>仲醇>叔醇.计算了酯化反应的活化能,并对氯化铁的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混合二元酸和甲醇为原料,硫酸氢钠为催化剂,采用多次酯化的方法,合成了混合二元酸二甲酯.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硫酸氢钠用量,30 g/mol混合酸;3次重复酯化,酯化温度,80~84℃;时间3 h;第一次酯化醇酸量的比为3.3∶1,第二次酯化醇酸量的比为1.6∶1,第三次酯化醇酸量的比为1.25∶1.在此条件下,混合二...  相似文献   

11.
在对甲苯磺酸存在下,由苯甲酸和异戊醇合成苯甲酸戊酯.当苯甲酸、异戊醇和对甲苯磺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30.13,回流分水2h,酯收率达99%.  相似文献   

12.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丁酸异戊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甲苯磺酸作为丁酸异戊醇的酯化催化剂,性能优于硫酸,本文探讨并确定了丁酸与异戊醇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以0.2mol正丁酸为基准,醇酸摩尔比为1.5,环己烷7.5ml,催化剂用量2.5%,反应时间2小时,酯收率达94.3%。  相似文献   

13.
以纳米型复合杂多酸H3PW12O40/SiO2为催化剂,以肉桂酸和异戊醇为原料,来合成肉桂酸异戊酯.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磷钨酸是合成肉桂酸异戊酯的良好催化剂;适宜的工艺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2.5,催化剂用量为0.6g/0.05mol肉桂酸,回流时间为3h,酯化率可达96.2%.  相似文献   

14.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水杨酸异戊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双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1):8454-8456
用硫酸氢钠与硫酸相结合共同催化水杨酸与异戊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水杨酸异戊酯。方法简单、效果良好。研究了影响产率的反应因素和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得出如下结论:当水杨酸、异戊醇和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3∶0.65,硫酸4滴,回流分水200 min,酯收率达84.1%。  相似文献   

15.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丁二酸二乙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甲苯酸酸作为丁二酸和乙醇的酯化催化剂,性能优于硫酸,探讨并找到了其较好的反应条件,酯化率达90.58%  相似文献   

16.
马来酸二丁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甲苯磺酸存在下, 以马来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马来酸二丁酯, 在马来酸酐、正丁醇与对甲苯磺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0. 16,回流分水70 min, 酯收率能达到95. 6%,并且比较了对甲苯磺酸、硫酸、六水合三氯化铁、十二水合硫酸铁铵等催化合成马来酸二丁酯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 ,对乙酸异戊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作了研究 ,为乙酸异戊酯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氯球为载体,合成3种固载化离子液体[PS-Im-C3H6SO3H][HSO4], [PS-Im-C3H6SO3H][Cl]和[PS-Im-C3H6SO3H][Br];然后,以这3种固载化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在具有最好催化性能的[PS-Im-C3H6SO3H][Cl]的催化作用下,进一步探讨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酸醇的量比和反应时间对酯化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S-Im-C3H6SO3H][Cl]为催化剂,酸醇的量比为2∶1,催化剂用量为酸醇总量的2.5%,反应温度为115 ℃,反应时间为2 h的优化条件下,乙酸异戊酯的产率最高可达96.8%,且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仍能保持较高的产率,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硫酸铁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采用硫酸铁作催化剂来合成乙酸异戊酯.考察了乙酸与异戊醇的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乙酸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铁对合成乙酸异戊酯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1.3(乙酸用量为0.1mol),催化剂用量为0.9 g,回流反应1 h,酯化率可达96.69%.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异戊醛的应用及异丁烯氢甲酰化催化剂的类型.重点研究了异丁烯氢甲酰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如异戊醇、异戊酸、异丁烷等对反应收率、选择性等的影响,得出了杂质的最大允许量(杂质占原料异丁烯质量分数):异戊醇1%、异戊酸1%、异丁烷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