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我国海岸带滩涂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我国沿海分布着的广阔滩涂、滩涂资源的特点、滩涂开发利用现状以及针对滩涂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开发滩涂的基本战略。滩涂资源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资源,加强对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一军 《科技资讯》2014,(36):125-125
国内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有限,滩涂资源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备用土地资源,同时是海岸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滩涂资源的围垦也成为保证国内土地资源平衡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沿海地区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的有利条件。但是在滩涂围垦中,淡水资源紧缺成为沿海大规模围垦与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制约因素,所以对沿海地区围垦区蓄淡工程的优化探究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蓄淡工程的评估、综合应用的同时,需要兼顾垦区的供水、防洪、环保、海洋、种植、养殖等行业需求,综合合理的利用水资源。该文结合沿海围垦区蓄淡工程的发展和优化做出简要的探讨,着重这方面的研究也对解决今后沿海地区尤其是北方沿海地区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围垦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分析江苏沿海滩涂资源量与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沿海滩涂开发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沿海滩涂开发利用规划.根据科学开发、综合开发、分层次开发、市场化开发和可持续开发的原则,确定了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总体功能定位;通过整合沿海资源,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合理布局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错位发...  相似文献   

4.
广西沿海地区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在立足于广西沿海地区气候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对广西沿海地区气候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的优劣势因子进行分析与揭示,并提出相关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沿海地区为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重要区域 ,但地势低平 ,生态环境极其敏感和脆弱 ,是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 ,而区域性地面沉降更加剧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并引发一系列资源、环境、经济、社会问题。区域性地面沉降已成为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和大、中城市云集在沿海地区。我国有长达18000km的海岸线 ,沿海地区有广阔的滨海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4% ,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40 %.我国约65 %的工业总产值、55%的国民生产总值及70%的大中城市均分布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地面沉降防治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沿海地区为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重要区域 ,但地势低平 ,生态环境极其敏感和脆弱 ,是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 ,而区域性地面沉降更加剧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并引发一系列资源、环境、经济、社会问题。区域性地面沉降已成为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一、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和大、中城市云集在沿海地区。我国有长达18000km的海岸线 ,沿海地区有广阔的滨海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4% ,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40 %。我国约65 %的工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沿海地区的资源开发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该文从设计沿海地区深水软基围垦工程施工的基础出发,结合浙江某工程实例,选择合理的施工设备,探寻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解决沿海地区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难题,以期提高深水软基围垦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促进沿海地区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青蟹养殖坛的结构及设置方法,探讨出了一套新的坛式养殖实用技术,可供沿海地区利用滩涂养殖青蟹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湿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调查了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资源状况,按浅海、滩涂、池塘、沼泽、稻田等5种湿地类型,对湿地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了综合经济效益评价,确认了现实条件下湿地农业生产的适宜模式。结果表明,多品种共生共存的生产模式和生态立体种养结合模式有效地发挥了湿地生态系统功效,且有利于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建议河北省沿海地区依据市场变化,不断优化湿地农业生产模式,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统一。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71—2020年浙江沿海地区3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该地区近50年的降水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沿海地区的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及极端降水天数均呈现上升趋势;北部、中部沿海地区的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均呈现“少→多→少→多”的变化过程,而南部沿海地区则呈现“少→多”的变化过程;突变性检验的地区差异明显,北部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的突变现象出现在2013年,中部沿海地区出现在1973年和2012年,而南部沿海地区在20世纪70—80年代存在多个突变点;研究区的极端降水格局主要受热带气旋等因素的影响.该结果可以为浙江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海岸资源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它的发展对促进整个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实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时,就不能不涉及到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问题。无锡是沿海地区乡镇工业发展较迅速,成果最显著的地区,本文仅就无锡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下一步——外向型发展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创新科技》2018,(10):36-39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8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普遍好于内陆地区,中部地区好于西部地区,以据此提出了沿海地区带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区域经济协调战略,达到缩短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林野 《厦门科技》2004,(2):12-14
水资源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是21世纪人类社会最为紧缺的战略资源。10年来,一些国际组织先后指出:中国将进入全面缺水的阶段。之后全球环境和资源发生的变化,及相关学科的描述,再次警示着人们:一场危机正悄然而至。而在严重缺水的沿海地区,加快开发利用海水资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刘光美 《甘肃科技》2000,16(5):3-3,6
1 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发挥地区优势西部地区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与沿海地区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沿海地区的发展模式总的精神原则可供中西部地区学习和借鉴但是一些具体措施则不可能照搬到西部地区中央对沿海地区的某些优惠政策也不一定适合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要加快发展在战略选择上必须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创造优势之路在资源与要素供给方面西部是我国水能煤炭天然气有色稀土金属和石棉磷钾盐的主要蕴藏地更是石油战略后备资源之所在从长远发展看利用西部丰富的能源资源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尤其是水电开发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相似文献   

15.
琅岐岛围填海活动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希茜 《海峡科学》2012,(6):68-70,73
围填海活动是沿海地区拓展土地空间、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方式,它给土地紧缺的沿海地区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其给湿地滩涂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该文综合从生态服务功能损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方面选取重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运用市场价值法、成本重置法、成果参照法、定性评价法等构建围海造地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以琅岐岛海堤建设项目为例进行综合评价应用分析,为客观评价围填海综合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益的地区差异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沿海地区之间的横向对比, 能够体现出各地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劣势, 从而为有针对性地提升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提供依据。以中国沿海的11个省(市) 为研究对象, 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形成的产业效益角度, 建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和多边形综合指标法, 分析了海洋资源利用综合效益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 中国海洋资源利用效益的地区差异明显, 上海与其他省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海洋资源利用效率较高;总体上, 中国沿海省市综合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较低, 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海洋灾害风险防范是绝大多数沿海地区需要提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SWOT分析视角下的江苏沿海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现代管理学的SWOT分析方法,对江苏沿海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劣势和威胁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江苏沿海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开发策略:以成为"地区经济增长极"为发展目标;以"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为开发理念;以"统筹规划,联合促销"为开发战略;以"山、海、滩涂湿地"为产品开发基础;以"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为体育旅游长远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18.
赵志祥 《科技信息》2008,(19):333-334
旅游业作为一个新的产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旅游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这个物质基础,这其中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到底什么是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它和人文旅游资源关系是什么。本文从发生作用方面,对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做了初步的分类,指出了在沿海地学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沿海滩涂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具有拓展生存空间的巨大潜力。针对江苏沿海滩涂特点,回顾了大规模滩涂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及开发利用原则。同时指出,较大规模的、快速的滩涂围垦等人类活动,会对近海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继而探讨了大规模滩涂开发利用对近海动力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及其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对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阐明在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参加国际交换和分工,抓住了国际经济环境提供的重大机遇,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认为要将这一战略决策付诸实施,必须变更人们的旧观念,正确处理沿海地区与内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