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利用聚内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金龟子绿僵菌感染马尾松毛虫3~4龄幼虫在3天、4天、6天后,体壁组织中蛋白质和过氧化物酶及血淋巴中过氧化物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对马尾松毛虫体壁组织蛋白质代谢产生很大影响,过氧化物酶活性有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2.
干燥处理对野生稻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和某些生化指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4种野生稻愈伤组织进行了干燥处理,其中3种野生稻绿苗分化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干燥处理的愈僵组织中吲哚乙酸,水溶性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升高。干燥处理可能是通过提高愈伤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来降低IAA含量,从而促使野生稻绿苗分化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绿僵菌NTL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已经克隆了金龟子绿僵菌中性海藻糖酶基因(NTL)的编码序列(GenBank登录号:AY557612),为了解该基因的上游调控信息,采用Panhandl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mplification方法获得了长为982bp的中性海藻糖酶基因上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5个CAAT启动子元件和一个压力反应元件(CCCCT).经PCR和Southern杂交验证表明,利用panhandle PCR法成功地获得了金龟子绿僵菌CQMa102中性海藻糖酶基因上游序列,并且该基因在金龟子绿僵菌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
金龟子绿僵菌(L8500)的分离及液体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液体发酵培养对定名为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eh)Sorokin)(L8500)的培养基进行了考察,确定了该菌液体培养的最佳配方,并且制定了L8500菌液体培养的质量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我国林业上的重大害虫,在我国南方地区严重危害马尾松。我们于1983和1984年对马尾松幼虫体壁及消化道等作了超微结构的研究,本文就SEM及TEM观察的部份结果予以报导。 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以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为材料,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和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体表超微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超薄切片。 组织切片制法是用Bouin氏液固定材料,石蜡切片,苏木精及伊红染色方法制作玻片标本。 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样品的制备方法如下: 用乙醚麻醉后的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置入2%戊二醛液内,在双筒体视显微镜下解剖:  相似文献   

6.
将蜚蠊的非致病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CQMal02菌株的分生孢子注入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血腔后,诱导了蜚蠊血淋巴强烈的免疫反应,其血细胞数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血细胞通过吞噬作用及形成结节使绿僵菌孢子钝化,萌发受到抑制,或被彻底分解;注射高浓度孢子时,蜚蠊的免疫体系受到严重破坏,容易感染细菌而死亡;但注射低浓度孢子却能够增强蜚蠊的免疫机能。生理盐液也能诱导蜚蠊血淋巴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小檗碱复配为水分散粒剂,可以起到既抗虫又抗病的双重效果,并且可降低田间施药的成本。测得小檗碱对绿僵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为47.2 mg/mL,表明小檗碱对绿僵菌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根据以往绿僵菌的田间试验及小檗碱的抗真菌实验,确定小檗碱的最终添加量为3%(质量分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确定水分散粒剂的配方为:25%绿僵菌孢子粉、3%小檗碱、3%乳化剂NP-10(润湿剂)、2.1%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分散剂)、5.3%木质素磺酸钙(分散剂)、18%海藻酸钠(崩解剂)、1.7%羧甲基纤维素钠(黏结剂),用硅藻土(载体)补足100%(均为各成分占制剂的质量分数)。按照此配方在造粒机中制备了水分散粒剂,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水分散粒剂的崩解时间为174 s,孢子萌发率为85.4%,孢子悬浮率为86.34%,含水量为1.88%,杂菌率为2.01%,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8.
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小檗碱复配为水分散粒剂,可以起到既抗虫又抗病的双重效果,并且可降低田间施药的成本。测得小檗碱对绿僵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为47.2 mg/mL,表明小檗碱对绿僵菌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根据以往绿僵菌的田间试验及小檗碱的抗真菌实验,确定小檗碱的最终添加量为3%(质量分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确定水分散粒剂的配方为:25%绿僵菌孢子粉、3%小檗碱、3%乳化剂NP-10(润湿剂)、2.1%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分散剂)、5.3%木质素磺酸钙(分散剂)、18%海藻酸钠(崩解剂)、1.7%羧甲基纤维素钠(黏结剂),用硅藻土(载体)补足100%(均为各成分占制剂的质量分数)。按照此配方在造粒机中制备了水分散粒剂,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水分散粒剂的崩解时间为174 s,孢子萌发率为85.4%,孢子悬浮率为86.34%,含水量为1.88%,杂菌率为2.01%,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内外绿僵菌资源的开发现状以及山西省在绿僵菌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阐述了绿僵菌菌剂中试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计划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实施年限、经费预算、必要的支撑条件、组织措施及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粒肩天牛是福建省杨树林的一种主要害虫,此次研究应用7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对该天牛幼虫进行生物测定,旨在筛选出感染该虫的高致病力菌株,为生物防治提供新的资源。结果表明:感染Ma1291-2和Ma1775两个绿僵菌菌株14 d后,天牛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47%和88.92%;Ma1291-2和Ma1775两个绿僵菌株对天牛幼虫的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为5.62和5.82 d,孢子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70×104个/mL和6.16×104个/mL。说明绿僵菌Ma1291-2和Ma1775两个菌株对该天牛幼虫的致病力强,不仅致死率高,且致死速度快,僵虫率高,应以浓度为1.5×108个/mL的孢子悬浮液进行林间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同工酶技术在金霉素链霉菌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四环素生产菌──金霉素链霉菌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①电泳条件不同对测定结果造成不同影响;②4个供试菌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基本相同,均有4条酶带,不能将各菌株区分开;③4个供试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谱不完全相同。其中金霉素链霉菌1—27M26,75-S-2和3 ̄#菌株式1-27M26,15 ̄#和3 ̄#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谱不同,而75—S—2和15 ̄#菌株的酶谱相同。1-27M26,75-S-2或15 ̄#与3 ̄#菌株是不同菌株。其酯酶同工酶谱可作为鉴别菌株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毛虫和荔蝽体内多酚氧化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找不污染环境的“生物合理途径”新型杀虫剂,研究了马尾松毛虫和荔蝽体内的多酚氧化酶。发现马尾松毛虫幼虫的多酚氧化酶活力与虫龄大小成正相关。多来宝(etofenprox)处理100min后,5龄幼虫的多酚氧化酶为正常虫体的3.6倍。荔蝽3龄若虫经乙醇处理10min后,多酚氧化酶活力为正常虫体的2.7倍;荔蝽3龄若虫经菟丝子(Cuscutajaponica)和夹竹桃(Neriumindicum)的混合醇提液处理60min,多酚氧化酶活力为正常虫体的2.4倍、经乙醇单独处理荔蝽3龄若虫后多酚氧化酶活力为正常虫体的2.7倍。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血细胞裂解及其DNA和RNA降解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不仅去除了感病东亚飞蝗血淋巴中的血细胞及DNA和RNA。而且成功地分离和纯化了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体.裂解血细胞及其DNA和RNA的最佳酶解条件为:蛋白酶K的浓度为1mg/mL,作用温度为26℃,时间为60min,脱氧核糖核酸酶(DNAase I)的用量为5U,核糖核酸酶(RNAaseA)的浓度为0.5mg/mL,作用时间为35min,作用温度为30℃.以蝗虫特异引物进行PCR及RT-PCR检测结果表明,从绿僵菌侵染后的蝗虫血淋巴中分离纯化无蝗虫DNA和RNA污染的绿僵菌菌体,为后续分离和克隆绿僵菌侵入蝗虫体内后表达的基因,研究它们在致病机理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吉林市森林土壤中的昆虫病原真菌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诱集方法从吉林市不同地区采集的18个土样分离出3属3种昆虫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用黄粉虫可以方便、快速调查昆虫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15.
僵藕生长过程中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僵藕生长过程中各时期叶片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氮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僵藕的POD、PPO和PAL的活性均要明显高于正常藉诺睡PPO均在僵藕生长的第4立叶出现了多于正常藕的活性高峰;僵藕的SOD活性显著下降,丙二醛大量积累,为正常藕的1.7-4.0倍,可溶性蛋白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用植物病毒防治剂(TheVirocideforPlant)—TS制剂喷洒感病桑树植株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叶片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进行同功酶比较,发现处理株多酚氧化酶的酶带数和对照株相同,均为4条,但酶带位置、强弱有差异;处理株过氧化物酶有4条基本酶带,而对照株有3条酶带,处理株出现一条新酶带.处理株多酚氧化酶活性感病后期比感病初期提高1.6倍,对照株酶活性提高1倍,而过氧化物酶活性感病后期比感病初期下降60%,而对照株酶活性下降80%.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蛋白质含量,处理组为0.3g/L,对照组为0.38g/L,表明经TS制剂处理比对照桑萎缩病的病株蛋白质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从山西临汾襄汾景毛乡果园罹病的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Matsumura)(Lepidoptera:Carposini-dae)幼虫虫尸中分离纯化获得一株新菌株,命名为TSL06.通过对该菌株的培养性状、光学显微和扫描电镜下的形态特征观察,以及ITS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出TSL06菌株为绿僵菌属Metarhizium Sorokin的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Sorokin.用该菌株的5种浓度孢子悬液对桃小食心虫幼虫进行毒力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1.2×109孢子/mL的孢子悬液对桃小食心虫幼虫的校正致死率最高,达到86.08%.  相似文献   

18.
普通小麦过氧化物酶特异表达与基因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普通小麦CS+H''和CS+R''异源染色体双体附加系对过氧化物酶的特异表达和基因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不同的过氧化物酶间具有一定的表达频率和表达顺序的差别,并具有一定的发育时期和组织器官特异性,染色体互作在过氧化物酶的特异表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遗传调控功能,其中在CS+H''系统中,Px-e4基因位于2H,3H和5H染色体上,Px-d3和Px-b8基因位于5H染色上,Px-al和Px-  相似文献   

19.
绿僵菌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绿僵菌的研究概况,针对我国现阶段的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今后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加强高毒力菌株的选育、减少外界因素对绿僵菌防效的影响和减少菌株的抗药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薛莉 《山西科技》2014,(3):29-30
2007—2009年,在太原、静乐进行绿僵菌防治甘蓝上菜青虫、小菜蛾和马铃薯上二十八星瓢虫的试验。结果显示,绿僵菌10倍稀释液对小菜蛾的杀灭率为77.32%,对菜青虫的杀灭率为77.75%,对二十八星瓢虫的杀灭率为72.89%,表明绿僵菌菌剂对农作物害虫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