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辉  张军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3):202-202
心肺复苏术(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指当任何原因引起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在体外所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和措施。但复苏成功率不高(国内为1%-18%),近年来通过大量的努力,在复苏方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以期能提高复苏的成功率。现对心肺复苏的方法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普及和强化提高护理队伍成人心肺复苏整体水平的培训对策.方法 根据护理人员结构层次将我院临床执业护士与见习护士(执业前护士培训班)及实习护生分为A、B、C三个培训小组,通过培训前心肺复苏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测评,针对各组对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的不同程度,设计针对性培训方法,分别进行Ⅰ、Ⅱ、Ⅲ个周期培训.并对各期培训前后进行考核测评,对比分析培训效果.结果 在各组各期培训对象中,培训后的心肺复苏理论和CPR BLS操作技能掌握均得到显著提高,尤其在临床执业护士组中,其各期培训后的随机操作抽查平均成绩与合格率得到大幅度上升,并且临床危重病员突出科室其护理人员均能独立应用CPR BLS技能及时正确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结论 实现心肺复苏技能在护理队伍中的普及掌握和强化提高有必要从护生实习中实施规范培训;在执业前护士培训班中加以强化以及持续在临床执业护士中进行年度复训等能显著提高医院内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和实现心肺复苏技能在护理队伍中的普及掌握,以有利于临床急、危、重病员抢救需求,减少医疗纠纷、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3.
通过早期持续的血液净化、突破常规的手术止血、个体化的呼吸支持以及合理的营养支持等高级生命支持方式历时74天成功抢救1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脏性猝死、超大剂量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心肺复苏(CPR)132分钟复苏成功后多器官功能衰竭(PR—MODS)(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脑功能障碍、呼吸衰竭、胃肠功能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4.
复苏术传统的观念已受到冲击,现代的涵义而盲,复苏术包括保持心肺和脑的供血,恢复原来呼吸、循环及脑功能的各种措施.当心搏停止4分钟以内进行第一阶段复苏术,在8分钟内进行第二阶段复苏术成功率最高.笔者为探讨心肺循环骤停的抢救成功率,结合我院心肺脑复苏术成功5例病人,就复苏术中问题及规范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心脏骤停是最严重和紧急的临床情况,如何普及推广,正确合理运用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ion CPR)以提高CPR的成功率,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尤其是急诊工作者困惑和争论的问题。虽然“200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科学治疗推荐意见国际共识”和“200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脏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发表3年之久,但是复苏成功率无明显提高。究竟该如何改善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笔者认为除了在临床实践中强化专业急诊队伍、规范2005年CPR指南要点训练外,还应该宣传、普及CPR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广大群众掌握CPR的急救技术,这才是提高CPR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总结急性心肌梗塞在溶栓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急救经验,探讨对呼吸、心脏复苏后的最佳护理方法,结果表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是抢救成功的基础、全科医护人员团结协作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及时建立有效的措施是抢救成功的保障、制定并实施周密的护理计划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小儿心肺脑复苏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是对临床死亡及前期采取的心肺及功能抢救措施。对象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患儿。目前认为CPCR抢救最关键的时机是最初1-4min,肾上腺素是公认CPCR的首选药物,以往认为中小剂量增加房室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是复苏的优点是,现主张复苏时间用大剂量肾上腺素;碱性药物的使用原则应晚用,少用,慎用;CPCR是期宜用无糖液或5%的低糖液,快速大量输注葡萄糖对CPCR是不利的;呼吸重建气管内插管在CPCR中是首选方法,呼吸兴奋剂已不主张使用;静脉和气管内给药在CPCR中首选,并提出骨髓内给药;心内注射给药虽然药效确切,但干扰胸外按压,并可导致心肌冠脉损伤,现已渐废弃;钙剂已不做为复苏的常规用药;脑复苏药包括纳洛酮现仍处在临床观察阶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心脏直视手术后进入ICU复苏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体会。方法:2002年7月-2004年10月在我院开展的心脏直视手术58例转入ICU复苏,年龄最小3岁,最大58岁,体重14-90kg,男性48%。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43例,瓣膜置换术后14例,瓣膜置换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1例。结果:58例术后复苏成功55例,安全转入普通病房痊愈出院,生存率94.82%。1例死于缓慢型心律失常,1例死于突发心跳骤停,1例死于胸腔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病死率5.18%。结论:心脏病病人术后病情变化快,危险性大,需密切监护,及时处理。若监护不力或处理不当,随时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9.
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不同方式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38例次)急性左心衰病人分3组,I组18例次采用高尖喷射呼吸机(HFJV),II组10例采用双相气道内正压呼吸机(BiPAP),Ⅲ组10例次采用紧急气管插管接纽帮100 Ei型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同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I组14例抢救成功,有4例需改用Ⅲ组方式进行,Ⅱ组有7例抢救成功,1例在进行BiPAP治疗突然出现心跳骤停,经I期心肺复苏失败死亡,有2例需改用Ⅲ组组方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Ⅲ组经治疗有5例临床治愈,另5例动脉血气分析均有改善,但因原发病严重,其中有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2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组共有6例死亡,病死率为18.77%,非心源性的急性左心衰全部抢救成功,结论:根据不同临床情况采用不同方式的机械通气治疗,能及时有效缓解急性左心室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呼吸功能障碍,有利于心衰改善,是抢救急性左心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提出“多脏器损伤及串珠样骨折”的概念 ,将为这一严重复合伤建立细致周全的急诊抢救意识 ,以提高其存活率 对 10年内救治成功的此类患者 6例 ,进行随访及分析 ,结果得到 6例病人全部急诊抢救成功 ,继续治疗顺利 ,无影响功能的后遗症 ,同时经过 10年随访 ,得出多脏器损伤及串珠样骨折这一严重复合伤的概念是成立的 ,从而又得出建立全面的急诊救治程序与其存亡息息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人围手术期处理,提高老年患者手术成功率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2例患者,探查无法切除8例,治愈出院196例,术后死亡6例,2例术后死于心脏骤停,4例死于呼吸衰竭,近期吻合口瘘8例,胸腔积液6例,肺不张8例。结论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如围手术期给予很好、恰当的处理,大部分病人可恢复如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0例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进行机械通气,总结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70例,均一次获得成功.呼吸衰竭均明显改善,留管时间4~26d,平均18d,并发症少.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具有快速、准确、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探讨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缓慢心律失常、心跳骤停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时,经右颈外静脉紧急床旁漂浮电极临时起搏方法的疗效。26例采用床旁非X线条件下,经右颈外静脉穿刺,在黑泥鳅导丝引导下到达深静脉,将球囊漂浮电极置入深静脉,使之随血流漂浮送至右心室,根据电极进入深度结合体表II导联心电图特征、心腔内心电图ST段抬高以及起搏的效果确定有效起搏部位,实施紧急心脏起搏。根据体表II导联起搏心电图特征和血流动力学改善,判断心脏有效起搏和电极移位,各为25/26例(96.2%)和2/26例(7.6%)。并发局部出血1/26例(3.8%),无穿刺部不可控制出血。该方法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起搏方法。尤其适用于不易搬动又急需心脏起搏治疗的患者,以及需要溶栓或抗凝治疗而禁忌深静脉穿刺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某三甲医院的320例症状相似而诊断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将其分成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各160例,研究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仿真系统,运用Matlab仿真工具进行实验测试,将仿真诊断结果与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的诊断进行比较,两者诊断符合率达到94.6%。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仿真系统,可以模拟临床医生对呼吸系统疾病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贲门癌不同影像学检查的比较。方法:65例经病理证实的贲门癌患者全部行消化道造影,30例同时行CT检查,17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65例贲门癌表现为贲门区肿块影;CT示6例淋巴结转移,1例腹壁转移;MRI示11例淋巴结转移,4例肝脏转移。能清楚显示胃壁的多层影像MRI检查有88%(15/17),而CT为37%(11/30);MRI检查T分期的准确率为87%(13/15)。而CT为73%(8/11)。结论:钡剂造影是诊断贲门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和MRI是有效的补充,能做出较准确的肿瘤TNM分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但MRI对贲门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高于CT。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87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死亡原因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全部死亡病例的诱发因素均为呼吸道的反复感染,且死亡之前均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直接死亡原因以肺性脑病为最多,占54.0%;休克次之,占24.1%;消化道出血占18.4%。因此在治疗肺心病的全过程中,在积极抗炎的同时要时刻注意调整内环境的稳定,防止上述重要并发症的发生,对阻抗肺心病的恶向演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改进的LZSS算法在电子邮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上专用电子邮件系统中,对邮件进行压缩可以有效节省通信费用.采用预先加载字典,精简压缩代码对中每个分量的表示方法,以及减少算法复杂度等方法对LZSS算法进行了改进,并且将其应用于电子邮件系统.在实际环境下的测试结果证明,改进后的压缩程序是有效的,邮件大小相对于压缩前有了明显改变.根据文件类型的不同,压缩比相应不同:对于中英文混合的文档类型文件,压缩比一般为0.4~0.6;对于长文件的压缩,算法表现更好.与标准LZSS压缩算法相比,压缩比提高率在3%到20%不等.在邮件收发的过程中,比未压缩前节省通讯费用40%~60%,且缩短了收发时间.  相似文献   

18.
在铸造生产中采用空心微珠制作保温冒口,在大、中、小型铸钢件上应用,保温效果良好,延长了冒口的凝固时间,不仅消除了铸件的缩孔及缩松等缺陷,而且冒口的补缩效率明显提高,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40%。铸件工艺出品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70%-73%。大量节约了金属液,节省了人力及能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快速抗心律失常药治疗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大理州中医院2000年8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42例PS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异搏定组10例,有效9例,不良反应3例、有效率90%;心律平组12例,有效12例,不良反应2例,有效率100%;ATP组6例,有效6例,不良反应1例,有效率100%;西地兰组6例,有效5例,不良反应0例,有效率83.33%;乙胺碘呋酮组8例,有效7例,不良反应2例,有效率87.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治疗PSVT,可大大提高转复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