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27-28
该课题是“太湖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的课题之一,湖荡湿地是太湖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湖水系联接的关键节点,更是河网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重心。针对湖荡具有低污染水处理功能的特征,可兼容实施生态修复综合技术等有利的生态环境条件,提出太湖流域湖荡湿地重建、生态修复总体方案;以河湖相联典型的复杂湖荡滆湖为重点区域,研究出、入湖河口区水体污染强化净化技术、湖荡浅水区植被恢复与湿地重建技术、滆湖生态系统调控与稳定维持技术,形成湖荡湿地生态修复与重建成套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改善滆湖水质及生态环境,为削减入太湖污染负荷、改善竺山湾及太湖水环境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以典型城市景观湖泊杭州西湖为重点区域,开展生态修复、引水调控、污染控制成套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为太湖流域内类似湖泊的水质与景观改善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6大重点草原牧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草原、新疆山地草原和高寒草甸草原)草原生态、牧业生产、牧民生活的实际情况,分区域开展关键技术集成和创新研究,探索和解决“保生态、保生产、保生活”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并结合示范区进行推广应用,重点开展“牧区草原生态保育技术研究”、“牧区生产生活配套保障技术研究示范”、“牧业生产适应性管理模式技术研究”和“三保技术模式”等项内容的研发、创新、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22,(5):21-28
西北干旱荒漠区东起贺兰山麓,西至国境,南起昆仑山脉,北至阿尔泰山脉,但不包括天山北麓、乌鲁木齐绿洲、伊犁河谷和塔城部分地区的半干旱区.该区域地处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两屏三带"的北方防沙带,是国家"一带一路"的重点建设区域,国家规划的14个大型煤炭基地中的准东、宁东、神东煤炭基地即位于该区,煤炭资源丰富.区内干旱少雨风大、...  相似文献   

4.
该项目以干旱牧区草原生态保护和农牧民经济收入增加“双赢”为目标,以水草资源一生态一经济一社会复合大系统的耦合机理研究为基础,以水草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合理配置、有效保护为核心,针对干旱牧区的实际情况,对干旱牧区水资源及其可利用量、草地植被生态需水、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其提高途径、水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研究,取得了干旱牧区水资源及其可利用量、干旱牧区草地植被生态需水、干旱牧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干旱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高效利用技术专题研究成果,为干旱牧区草原生态保护、畜牧业经济发展和水草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7,(6):47-47
“大庆市黎明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2003AA601090)是国家863计划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的研究课题之一,依托单位为大庆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管理处,由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庆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承担。课题主要目标是:以源头控制和生态改善为基础,充分利用流域内的特有水文与地理条件,重点解决寒冷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含油水体净化、河道一湖泊水质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流域水系水质监控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等一系列技术关键,借助示范工程的合理配置,实现黎明河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和水环境改善,为寒冷地区水环境的改善、湿地生态恢复、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可推广利用的技术与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6.
国家"十五"攻关计划重大项目"中国西部重点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课题"岷江上游山地退化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示范"通过5年多来的不懈努力和研究,在我国西部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带--岷江上游地区建立了拥有2大系统(恢复系统、支撑系统)的3段示范区(亚高山、中山、干旱河谷)的二元恢复体系,构建了"林草交错带退化疏林改造模式"、"林草交错带典型退化灌丛生态经济型改造模式"、"亚高山森林快速恢复模式"、"中山落叶阔叶灌木低效林生态功能恢复与调控模式"、"椒农复合种植模式"、"果蔬复合种植模式"以及"种草一养畜(圈养)模式"等3大类13个生态恢复重建组合模式,提供了适宜的试验示范技术体系22套.  相似文献   

7.
<正>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我国生态保护的核心战略,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自然保护地周边社区居民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体之一。如何协调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社区发展,提升保护地内的居民福祉?这是当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光明日报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自然保护地建设与周边社区发展调研组,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在全国多个省份对国家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周边社区发展开展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8,(18):58-58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岷江上游山地退化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示范”课题以岷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为目标,针对山地流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系统地开展了试验示范研究,并与地方政府承担的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紧密结合,圆满完成了试验示范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李树志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6):20-21,23
“矿区复垦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应用”项目是由煤炭、有色、冶金等行业共同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该项目涉及环境与资源领域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是我国土地复垦技术领域率先申报成功的国家重点项目。该项目共分解为6个课题,“采煤沉陷区地基处理与工程建设技术开发”和“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与农业生态再塑技术开发与应用”,是其中的第一和第二个课题,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承担,联合中国煤炭行业著名复垦专家和主要研究单位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是“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技术与对策的研究”的第三个课题。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针对城市化造成的城乡自然生态体系破碎化程度日趋突出、城郊保留农田生态系统保护压力增大和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模式带来的城乡生态恶化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对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维护、城乡结合部生态缓冲带保育和城郊保留农田生态经济服务功能优化的科技需求,通过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技术、生态缓冲带建设技术和城郊保留农田生态经济服务功能转型关键技术研究,选择典型地区进行示范,  相似文献   

11.
根据课题试验示范地点及各单位的研究基础,课题下设两个专题:(1)农牧交错带沙地农牧业开发与产业化技术示范(河北张北县);(2)京郊永定河沙地产业化技术示范(北京大兴区).试验示范点选在河北省张北县和北京市大兴区.本课题以京津风沙源区南部退化土地为研究对象,联合多部门、多学科的研究人员,实施京津风沙源区南部退化植被修复技术与沙区产业开发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提出京津风沙源区南部退化沙化土地的修复配套技术,使风蚀沙化得到有效控制,并开发高效的林经复合植被和特色经济品种,为实现生态经济园林景观型防护林提供技术支撑,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农牧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2.
论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以资源环境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使用价值为尺度,按其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功效不同,区分为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价值两种形式。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努力实现两种价值的平衡。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界定生产力价值实现的最高上限和生态价值实现的最低下限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1.荒漠化最初提出荒漠化(desertification)这一术语是法国植物学家、生态学家A.Aubreville,他在1949年出版的小册子《热带非洲的气候、森林和荒漠化》中对荒漠化的定义是:在人为造成土壤侵蚀而破坏土地的情况下,使生产性土地最终变成荒漠的过程。法国植物学家、草场学家H.N.Le Houerou(1969)认为,荒漠化是典型的荒漠景观和荒漠地貌向干旱区四周的扩展。1977年在肯尼亚召开了联合国荒漠化大会,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荒漠化的定义为:“荒漠化是土地生产潜力的降低或破坏,是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10年后Y.J.Abmad和M.Kassas(1987)在《荒漠化》一书中写道,荒漠化是干旱的表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承载力的超载现象”。我国学者朱震达认为,“土地荒漠化”是在脆弱生态条件下由于人为强度活动,经济开发、资源利用与环境不协调时出现的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由于世界荒漠化问题在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重视的同时,也逐渐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因而90年代联合国几次召开会议讨论荒漠化问题。1990年2月内罗毕会议对荒漠化下的定义是:“荒漠化系指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干旱亚湿润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土地退化过程”。里约热内卢环境和发展大会(1992)则将其定义为:“包括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种种因素作用下,干旱区、半干旱区及干旱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过程”。由此可见,荒漠化的内容是经过不断发展完善的。1994年10月,世界各国政府代表在巴黎签署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在这一正式文本中,确定了统一的荒漠化定义:“荒漠化系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干旱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这一定义包括有三层内容:(1)荒漠化的原因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即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因素。(2)荒漠化指特定的区域:干旱、半干旱和干旱亚湿润地区。这一区域根据湿润指数确定。(3)荒漠化的实质是指土地退化,土地是指陆地系统,由土壤,植被、其他生物和该系统中发挥作用的生态及水文过程组成。2.沙漠化沙漠化的概念同样林林种种,朱震达(1989)对沙漠化的定义为:“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简称,其含义可简单概括为在干旱、半干旱(包括部分半湿润)地区的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由于人为过渡的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了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质荒漠环境的退化”,当然,朱震达对此也有一些另外的定义,如“地表出现风沙活动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称之为沙漠化过程,所影响的土地称之为沙漠化土地”;把“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为强度活动破坏脆弱生态平衡,造成地表出现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之为沙质荒漠化(简称沙漠化)(1994)。还有其他学者的定义,不再一一赘述。3.风沙化风沙化是尽指湿润区和部分半湿润区的沙质干河床、海滨沙地等因风力作用产生风沙活动并出现类似沙漠化地区的沙丘起伏地貌景观的过程。4.沙化从上所述,在工作实践中,确定沙漠化、风沙化土地,首先必须确定气候区,较难以落实到具体地面,而且,学术界的纷争对其应用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沙化土地的称谓完全是为了避免学术纷争而能在工作中应用的目的产生的,它泛指任何地区的土地沙化。沙化就是地表出现风沙活动,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退化的过程。在《中国荒漠化报告》中直接使用了沙化这个概念。准确地讲,荒漠化、沙漠化都是在国外首先提出来的,它用的词是desertification,如何翻译则是另一个问题。现在,沙漠化相对应的英文译法较乱,有desertification,deserzation,sandy desertification.5.建议中国科学界对一些术语之争,也许有些人认为是益事,但实际对具体工作和对外交流有一定的影响。荒漠化、沙漠化在翻译成英文是首先应从荒漠、沙漠的英文始。荒漠、沙漠的英文都是desert,那么荒漠化、沙漠化的英文就一定不同?中国的防沙治沙根据学术界的争议就必须写成中国北方的防治沙漠化和南方的防治风沙化?等等。因此,规范术语也要实际且具有可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已有的“阴山北麓低山丘陵荒漠草地植被修复综合技术体系”研究成果为基础,在500亩的示范区内应用围封、灌木林营造、松土补播牧草、节水灌溉、谷坊等生物和工程修复技术,恢复草地生产能力,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具体内容包括:坡面保护技术;坡底水土保持技术;沟道防治技术;水土保持、生态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3,(15):18-19
洱海是我国富营养化初期湖泊的典型代表,近年洱海水质污染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湖泊生态系统的破坏得到了控制,生态修复工作已逐步展开。但目前洱海初步修复的大规模湖滨带(58km)仍然存在着生物多样性低、稳定性不足、缺乏有效管理的问题;东区陡岸型湖滨带自然岸带受到破坏、生态系统受损,亟待修复;而且洱海周边经济快速发展,污染严重,尚未设立湖泊缓冲带,洱海周边区域的发展对洱海水环境保护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十一五”水专项洱海项目设立了“湖滨带生物多样性恢复与缓冲区建设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课题针对洱海处于富营养化初期湖泊的特征,以湖滨带生物多样性恢复及缓冲带污染控制与绿色发展为思路,提出了整个洱海湖滨缓冲带生态建设方案;研发了湖滨带(缓坡型)生物多样性恢复技术、陡岸湖滨带生态修复技术,并与现有技术相结合,集成形成洱海湖滨带生态修复成套技术;研发集成了缓冲带生态构建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7,(4):48-48
“北京城市北环水系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03AA601010)课题将特大型城市中心区河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与再生水回用于城市河流景观用水有机结合,以河湖系统为整体,以强化处理为技术手段,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通过自然环境各组成因子间的互动关系,实现了城市水环境生态机制的恢复和重建,建立了满足城市景观用水的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方法、城市河湖水体水质改善技术方法、城市中心区湖泊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方法、城市河湖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方法及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是以保护水土资源和环境健康为核心,以建立土壤轮耕技术体系和多元化覆盖技术体系为关键,减少水土侵蚀,维持土地生产力,改善农田生态系统功能,保持稳定产量效益,保证环境不退化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对于降低京郊冬春季农田裸露扬尘,减少水、燃油等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2,(2):71-73
1立项背景 本项目面向牛态系统变化评估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国家需求、生态系统与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发展需要,历时10年,通过生态要素观测技术的自主研发、引进与系统集成,生态要素空间化技术与多源一多尺度数据融合技术研究,生态信息共享技术与数据产品研发,  相似文献   

19.
在洛塔岩溶石地山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基础上,实施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表层岩溶带、岩溶石山地区水土流失定量评价、生态重建与恢复试验等示范研究,系统总结生态系统对岩溶水循环的影响,构建洛塔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为西南岩溶石山区岩溶水资源开发及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与实用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8,(2):63-63
针对亚热带丘陵茶园大多土壤贫瘠,病虫草害严重,夏秋季高温强光和季节性干旱导致夏秋茶产量低、品质差等生态问题研究,研究提出丘陵茶园生态系统人工设计,模拟山区生态环境,创建亚热带丘陵茶园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