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体育运动中的间歇性低氧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间歇性低氧训练的产生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和生理、生化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促进间歇性低氧训练在运动训练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
谈文博 《科技信息》2013,(12):286-286
模拟低氧训练是近些年来在高原训练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科学的训练模式,对运动训练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主要论述了:1、高原训练的利与弊;2、模拟低氧训练模式的提出和思路;3、模拟低氧训练的方法与模式。对国内外的模拟低氧训练各种训练方法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不同模式的低氧训练对肥胖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探讨低氧训练过程中自由基代谢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构建肥胖大鼠模型,进行4周的低氧训练干预,定期称量,实验末称量并统计其体脂,测定血清胰岛素、血糖、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酶水平,统计各实验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实验结果表明,低氧暴露有利于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的降低可能与机体胰岛素敏感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一种利用低氧仪模拟高原训练的方法,且已被证明对提高运动能力是有效的.本研究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来探究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性低氧训练能引起血象指标和血液流变性的适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能力和耐力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华 《科技资讯》2006,(24):182-182
1.前言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国内外训练工作者在本世纪6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耐久力,因此高原训练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普遍重视。高原训练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并建立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高住低练训练法、间歇性低氧训练、低压氧仓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模拟高原训练场馆、可调氧分压式睡仓等)。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极复杂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的适应规律和机制。自行车运动是典型的周期性耐力、速度耐力项目,通过高原低氧环境的高强度大负荷刺激,改善运动员的氧转运机制和肌细胞对氧的摄取利用能力,以达到提高有氧能力的目的。高原训练的优越性使欧美亚澳各国的公路自行车选手受益匪浅。贾维斯认为,高原训练是获取成绩的合理途径。据统计,我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自行车运动员最近5年间进行了18次高原训练,平均每年3次以上。研究证明,高原训练能促进耐力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或)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其主要途径就是改善氧转运机制和肌细胞对氧的摄取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低氧训练能引发机体神经组织的适应性变化,如产生大量自由基刺激机体,从而获得抗氧化酶系活性升高的应激反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等,此种训练在竞技体育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细胞凋亡的研究已成为运动科学中较重要的领域,它的出现使我们能从新的角度监测运动性疲劳。而目前,低氧训练与神经组织细胞凋亡的报道尚末见到。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探讨低氧训练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低氧训练的发展规律,为科学地指导运动员进行低氧训练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模式低氧训练对肥胖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探讨低氧训练过程中自由基代谢与瘦素敏感性的关系。建立肥胖大鼠模型,定期称量大鼠体重,实验末称量并统计其体脂,测定瘦素、MDA和GSH-Px水平。实验结果表明,低氧暴露和低氧暴露下耐力训练都能提高机体氧化应激水平,低氧运动对机体瘦素抵抗有良好的影响。大鼠血清瘦素水平与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相关,说明机体自由基代谢与瘦素及其敏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是高原训练全面兴起,并不断向世界范围内扩展、深入、系统研究的一个显著性标志。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高原训练由于其国家所受地域的局限和高原环境受外界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较大,对其规律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近年来模拟高原训练被广泛应用。本文针对模拟高原训练的主要手段,即低压氧舱训练,间隙性低氧训练和超压加氧训练的基本思路、原理、方法及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模拟高原训练是在高原训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高原训练方法,可以解决传统高原训练中的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就目前模拟高原训练的几种新的方法(高住低练法、低住高练法、间歇性低氧训练法)对血液指标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综述了传统高原训练、亚高原训练、几种模拟低氧训练模式的概念、内容安排、优点,应用以及对机体机能的影响,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各种训练模式进行了比较,希望能为科学地进行运动训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综述传统高原训练、亚高原训练、模拟低氧训练模式的概念、内容安排、优点、应用以及对机体机能的影响,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各种训练模式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希望能为科学的进行运动训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中长跑运动成绩结构中,适宜的运动量是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本文认为,在高原进行中长跑训练,由于受低氧环境的影响,合理地控制运动量尤为重要。因而,必须根据受训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运动员不同的生理特点和运动机能水平,合理控制运动量,才能提高训练成绩。此外,在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技术、战术及心理和意志品质方面的培养,使高原中长跑训练在合理地控制科学地安排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机体骨骼肌HIF 1α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6周龄SD雄性大鼠120只,经3周适应性训练和力竭实验筛选出90只,随机分成9组:常氧安静对照组、持续低氧安静组、间歇低氧安静组、低住低练耐力组、高住高练耐力组、高住低练耐力组、低住高练耐力组、高住高练后复氧训练组和高住低练后复氧训练组。采用常压低氧仓在13.6%的氧体积分数下(相当于海拔3?500?m的氧体积分数)进行低氧训练,根据血乳酸-速度曲线确定大鼠常氧训练的强度为35?m/min,低氧训练的强度为30?m/min。低氧训练持续时间为6周,每周训练5?d。其中,在第4周末进行运动能力测试,第5周末进行力竭测试,在第6周末的最后一次运动后休息48?h后处死,取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技术测试大鼠骨骼肌HIF 1α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水平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低氧训练对骨骼肌HIF 1α表达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与低住低练组相比,高住高练组和高住低练骨骼肌HIF 1αmRNA表达有显著性升高(P<0.05);和常氧安静对照组相比,高住高练骨骼肌HIF 1αmRNA表达升高1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高住高练后复氧训练1周,大鼠骨骼肌HIF 1αmRNA表达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回到常氧安静对照组水平; 高住低练后复氧训练1周,大鼠骨骼肌HIF 1αmRNA表达有显著性降低(P<0.05),回到常氧安静对照组水平。可得结论:高住高练、高住低练和持续低氧安静组骨骼肌HIF 1α表达都明显增强,而低住低练和低住高练变化不大,复氧训练后回到常氧安静水平。HIF 1α表达与低氧的程度和时间有明显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低氧与健康的研究是近年来临床医学、环境医学、航空航天医学和运动医学的研究重点问题之一.从肝细胞凋亡的角度研究运动对肝细胞的影响及其与运动性疲劳之间的关系,对科学制定训练计划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低氧训练使机体处于更加缺血和缺氧状态,血液的重新分配,使肝脏出现暂时的缺血,运动强度降低后血液重新回流形成血液再灌注,导致肝损伤,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过低或过高都导致疾病的发生.肝细胞凋亡的异常在急、慢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有关低氧、运动及低氧训练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引起凋亡发生的基因调控及机制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不同方式低氧训练后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的变化,探讨低氧环境和训练强度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200只大鼠按照氧环境(常氧、高住低练、高住高练)和训练强度(无训练、中强度、高强度)随机形成9种组合,5~6周中,高强度训练后于安静状态和定量运动后即刻取样,共分15小组.Advia 120Hematol...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综述中长跑男性运动员在不同海拔环境下进行缺氧或低氧训练,机体以逐渐适应的方式来提高对低氧的适应和耐受能力,通过不断的适应,机体能够对长时间缺氧或者严重缺氧性损伤产生强大的抵御和保护效应,进而提高中长跑的高原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低氧与健康的研究是近年来临床医学、环境医学、航空航天医学和运动医学的研究重点问题之一。从肝细胞凋亡的角度研究运动对肝细胞的影响及其与运动性疲劳之间的关系,对科学制定训练计划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低氧训练使机体处于更加缺血和缺氧状态,血液的重新分配,使肝脏出现暂时的缺血,运动强度降低后血液重新回流形成血液再灌注,导致肝损伤,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过低或过高都导致疾病的发生。肝细胞凋亡的异常在急、慢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有关低氧、运动及低氧训练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引起凋亡发生的基因调控及机制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住低训对小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9周龄雄性昆明小鼠32只购入后进行6次/周、30分钟,次的适应性游泳训练一周,随机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NC)、低氧对照组(HC)、常氧训练组(NT)、低氧训练组(HT).NC组适应性游泳训练一周后,常规饲养不训练;HC组每天在自制的低氧舱内居住8个小时,其余时间常规饲养不训练;NT组每天不负重游泳1个小时,每周六次,共4周,常规饲养;HT组每天在低氧舱内居住8个小时(同Hc组),低氧适应之后不负重游泳1个小时,每周六次,共4周.五周后,所有组别的小鼠进行最后一次力竭性游泳训练后即刻处死,取样测定心肌线粒体MDA含量、Mn-SOD、GSH-Px酶活性.结果:(1)经过四周的实验,低氧训练组小鼠心肌线粒体MDA含量显著低于常氧对照组(P<0.01).(2)低氧训练组小鼠心肌线粒体Mn-SOD及GSH-Px活性与常氧对照组都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高住低训可有效提高小鼠心肌线粒体Mn-SOD、GSH-Px活性,提示可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1500米跑过程中能量代谢的特点,对间歇性低氧训练影响有氧能力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综述分析:间歇性低氧训练能够有效增强男子1500米跑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促进运动员1500米跑专项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部分国家自行车队的运动员分别在平原、2300米的高原、实验室和公路现场训练的负荷强度进行了研究,发现运动时的最大摄氧量、通气阀功率低氧较常氧下降约20%,同时还测得高原上的空气阴力减少约20%,表明:经短期适应的平原运动员在2300米高原上进行极量亚业极量运动所特殊承受的缺氧负荷强度约为20%,由此产生的高、平原训练强度换算规律及训练负荷强度安排核式。以期为解决各种缺氧条件下的负荷强度问题提供有关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