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三维CAD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Web3D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Web3D技术进行三维CAD相关教学改革和研究实践,涉及课程教学平台、教学内容建设及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并将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实例证明,基于Web3D技术的教学改革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在三维CAD等课程的实践应用中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3D视觉产生的原理和人类对3D视觉的探索历程,分析了3D内容的制作方式。伴随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出并研发了一种新的3D转制技术--人工智能2D转3D,该技术可根据2D图像自动生成3D内容,在无损品质下,将3D转制效率提升了1000余倍。并指出基于这项技术,可开发3D直播、3D浏览器等新应用,也有望彻底解决3D内容匮乏问题。  相似文献   

3.
工程设计现在已发展到全数字阶段,能使设计、制造一体化过程得以实现的核心是三维实体模型,二维投影图已满足不了形势发展的需求.因此,基于三维CAD绘图技术,我院开展了机械制图课程"3D实体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其思路一是直接从3D实体图形开始学习,而不是传统的从投影概念、2D投影视图开始学习,二是以3D实体造型而不是传统的以画法几何作为教学的基本核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为目标,突出"三维"和"设计"新思想,在习题配置这一环节上所进行的配套措施,以此来深化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论创意在3D动画教学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无论足在3D动画(3D Animation)教学或是其作品创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在其相关的理论研究却也是非常缺乏.笔者从事3D动画教学也已多年,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本文最主要目的探讨在3D动画教学与创作中应用"创意",再分析目前国内3D动画教学的现状,以及在教学中的方法和效果.最后希望创意教学在3D动画教学切实应用、创意与技术并重,提高国内动画教学与创作的水准.  相似文献   

5.
针对制图课程在教学中面临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现状,分析了2D/3D软件的应用优势,可将空间思维模式视觉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态演示作图求解的细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提出了2D/3D软件在制图教学中的应用技巧,即借助3D软件强化空间思维,利用2D软件模拟黑板教学,并注重将2D/3D软件和其他教学辅助工具嵌套使用和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6.
熊海燕 《科技资讯》2014,(35):199-199
物理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是高职无损检测专业必修的课程。传统的高职物理课偏重理论教学,追求物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专业课程结合不紧密,致使很多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这严重脱离了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与"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也不相适应。该文依据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无损检测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物理在无损检测技术专业中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专业特点,针对该校高职物理教学生源质量不高、物理教学内容多、课时少,与专业课教学的衔接不够、教材与专业课程不配套等进行分析,并针对该校学生的基础水平,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的选择、学生成绩考核等方面对物理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适合该校高职无损检测专业物理教学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机械设计》的课程特点和使用3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教学的优势,以3D软件辅助教学为实例,就如何提高《机械设计》的教学质量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践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客观分析了传统的实物模型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客观局限性,对比了3D模型所具有的优势及其特点,总结了目前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可供使用的3D数字化资源的形式,并由此提出了面向机械制图/原理/设计3门机械基础课程的3D模型库的组成架构.同时,结合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建立了较可行的基于3D模型库的机械创新实践流程,总结了3D模型库在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最后,强调了与实物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必要性,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3D模型数字水印技术是继图像水印、视频水印之后的又一种版权保护的有效手段,为数字博物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证。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数字博物馆中3D模型可能经历的各种处理,进行了水印攻击方法的仿真实现,并将其整合到数字博物馆3D模型水印评测工具中,为博物馆3D模型水印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评测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课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教学内容,指出了课程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教师资源、教材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优化理论教学内容、改善实验教学模式、加强教材建设、深化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分析了课程教学改进的途径,以期促进课程建设,对专业课程体系也具有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如何运用新的三维图形技术X3D和Java3D技术进行基于Web的交互式三维场景的创建。给出了数字航空博物馆三维场景构建的系统结构,然后讨论了X3D在航空博物馆虚拟飞行和导弹发射系统中的应用,结合实例分析了X3D技术的优势和Java对X3D对象控制;最后针对飞机虚拟拼装的实现,阐明基于Web的Java3D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3D技术在图学教育CAI中的应用状况,介绍了Shockwave3D技术的开发环境和技术特点,讨论了Shockwave3D对于制作CAI 3D交互动画的优势,简介了在Director中几种常见的CAI元素和3D交互动画的创作方法,最后给出一个截交线的课件实例.  相似文献   

13.
3D打印技术作为前沿、先导性的新兴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增加.本文主要对3D打印技术在模具加工和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生物医疗、建筑工程、教育教学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是本科机械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设计实践性课程。本文探讨了传统的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的缺点和弊端,介绍了3D技术的重要作用,论述了3D技术在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对于高校本科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机械设计类课程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Web3D技术是一种互联网上的3D图形技术,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的结合,将其应用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三堆产品展示领域是这一技术目前的发展趋势之一.该文介绍了Web3D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国内几种主要Web3D技术的特点,对Web3D技术在产品演示方面的应用进行KJ法分析,以Flash3D技术为例讨论网络三维交互式产品演示的实现模式,并提供技术及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设计、定义与应用电子课本以改善教育,人们做出了许多努力.此外,人们在3D虚拟学习环境(3D VLE)与教育游戏的研究与开发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设计探讨一种新型的电子课本形式(称之为电子课本2.0),它运用了3D虚拟学习技术与整合教学目标的游戏机制与策略.结合新兴技术的发展,笔者讨论了面向基于3D VLE与教育游戏的电子课本2.0的框架之潜力.本文所设计的案例主要关注于如何使课程对象变成游戏的主体,同时为案例设计了相应环境与游戏,使学习者变得可视化与可分析,这些学习分析结果可以给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  相似文献   

17.
3D时代即将来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森路透知识产权解决方案业务部调查了2003—2009年期间3D技术领域的专利活动。通过分析已公布专利申请和授权专利中包含的发明的总数,研究人员确定了专利活动增长最快的3D技术领域。研究发现,3D技术的利润链已延伸至好莱坞之外。数据显示,娱乐领域的3D技术创新呈快速增长之势。实际上,在3D技术专利活动数量最多的三大领域中,3D电影位居末席,排在3D电视和3D摄影之后。按照目前3D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动水平,通过家庭平板电视观看3D广告以及翻阅孩子们的3D相册将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网络教学系统在真实环境的营造、实时交互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文章简述了Web3D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实现技术及一般开发步骤,并以实例的方式研究了VRMLJ、ava、Cult3D等Web3D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开发中的具体应用.更好地满足了远程教育、教学系统中对网络教学资源的网络化、三维形象化、强交互性等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作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已然成为实现建筑信息化发展目标的关键技术。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若能够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建筑信息模型相融合,则可实现校园全场景的三维可视化与建筑设施精细化管理。从场景搭建、数字校园建模以及BIM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3D GIS)结合应用角度出发,阐述了大学数字校园系统设计要点,为数字化校园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网络课件相对滞后等缺陷,从机械制图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教学目标,自主研发了网络教学课件,其中虚拟模型库利用Cuh3D构建,具有动态性、交互性、基于低带宽网络传输等特性,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