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常见的汉语动物范畴词汇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发现汉语动物词汇的隐喻凸显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是动物自身的特征;三是民族经济、文化、习俗、心理等。通过分析影响词汇隐喻凸显的因素,我们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汉语动物词汇的隐喻规律,进一步加深对汉语词汇与文化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丁树亭 《科技信息》2009,(22):I0113-I0113
借用是任何语言得以发展的必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方面交往联系不断深入,各民族语言相互渗透,大量外来词涌入汉语中,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本文分析了汉语中外来词的定义、归类,对外来词进入汉语的历史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体育专业汉语课是专为少数民族体育专业学生预科结束进入专业阶段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学好这门基础课,将为我们民族学生继续学习其它体育专业理论知识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没有划界,何来跨界?在讨论汉语文学的跨界写作之前,我们或许有必要先思考以下问题:何谓汉语文学?汉语文学的边界何在?它与我们常说的"中国文学"有何区别?我们又该在什么样的语境之下讨论汉语文学以及汉语文学的跨界写作等问题?顾名思义,汉语文学强调的是文学的语言属性,而非以民族、国别或区域命名的文学。即便如此,当我们重提汉语文学时,其本身所蕴含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老师在给同学们讲语言课时不外乎就某一种语言系统约定俗成的规律、规则传授给学生。我们可以把这种语言教学称之为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指的是语言客观存在的一种普遍性的规律,是理论性的东西。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讲授汉语课时,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说一个句子“他这个人太‘法西斯’了”!学生就会提出“法西斯”是名词怎么可以受副词的修饰。老师则解释到这是词的活用,在这临时当作形容词,含讽刺意味,主要指这个人太专横、太霸道、不讲理。这样解释学生可能有些明白,但是脑海中始终搞不明白的是汉语词语…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是唯一能跨越汉语方言隔阂,沟通各兄弟民族交际的语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汉语必将对世界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我们应及时地从我国经济、政治、比、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语言学工作的客观需求出发,切实做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词典》对母语所下的定义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在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标准语或某一种方言”。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母语就是汉语。母语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习得的,而外语是后天有意识学习而得的。通过多年的翻译实践,笔者深切体会到母语掌握程度的高下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效果,可以说母语是一切语言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汉语成语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而汉英民族又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因此在汉语成语英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准确传递出汉语成语所蕴涵的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9.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阅读汉语书面语言的能力,如何提高民族学生汉语阅读理解能力是汉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就提高民族学生汉语阅读理解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民族特征决定了语用推理必须考虑一种语言所在民族的传统文化语境。会话含义属于语用推理,因而也必须合乎民族语境的大背景和民族的表达习惯。汉语会话含义中的民族特征正是体现在汉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和汉语表达形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全国民族院校汉语教学经验交流会,于四月二十七日至五月五日,在我区南宁市召开。这是建国三十年来,全国民族院校汉语教师第一次聚会交流汉语教学经验,也是为实现四化争作贡献的动员誓师大会。这次会议是在实现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大好形势下,在国家民委、教育部以及广西区党委的关怀下召开的。会议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肯定了三十年来民族院校汉语教学取得的巨大成绩,清除了林彪、“四人帮”对民族院校汉语教学的流毒,交流了民族院校汉语教学经验,讨论了共同性问题。参加会议的十七所民族院校并决定成立“民族院校汉语教学研究会”,会址设在中央民族学院,推举吕叔湘为名誓会长,马学良为理事长。  相似文献   

12.
云南少数民族汉语是客观存在于云南各民族社会实际交际之中的汉语,是交际中介语。从汉语的学科体系来看,其地位是汉语的民族变体,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依据母语、中介语、目的语的不同,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类型呈现出多种具体的形态,其使用和习得方式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3.
王海燕 《科技信息》2006,(12):344-345
不同的思维模式体现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和运用中往往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本文从英汉两个民族在思维模式上的主要差异入手,分析了英语和汉语在书面表达上的差异,旨在帮助习惯汉语思维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克服汉语思维的干扰,主动地运用英美民族的思维方式,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民族预科学生阅读能力是师范类高校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影响其相关因素有情商智力、人文环境等主客观因素。本文提出通过抓汉语阅读基本功训练、构建汉语读物网络、加强阅读教学过程指导、用形式各异学生新闻了见汉语阅读活动来促进提高民族预科学生汉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胡金 《科技信息》2007,(27):475-476
本文主要从构词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以及联系性、比喻性等三方面对汉语拟声词和英语拟声词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汉英民族对于不同事物的拟声词的约定俗成的表达法,以提高我们的汉英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汉字是我国众多民族共同创造的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其中融合着我国众多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可以说汉字的历史,就是我国民族的文化史。研究汉字可以挖掘民族的原生态文化,就古代"八德"形义的演变,对我们民族道德原生态文化做一些浅析与探微,以期与当代大学生共勉:弘扬民族道德文化,构筑心理道德长城。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外来词语涌入国门,有专家学者认为我们汉语西化了,也有人认为是英语对我们汉语“渗透”了,我们则认为汉语以她的大度、宽容接纳了它们,并且将它们同化乃至融合。具体体现:(一)外来词语译字的汉化,表现在外来词语译字的语素化;(二)外来词原型的汉化。表现在原型的拼音化;构词规则的汉化;词型的汉化。本文针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分析,用以证明不是我们汉语西化了,而是我们汉语把外来词同化了、汉化了。外来词语丰富了我们汉语词汇,但在丰富的同时也存在一个规范问题,如何规范是我们要长期做下去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8.
汉语修辞决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它所追索的也是这个民族灵魂深处的企盼。研究汉语修辞,必须站在文化与历史的层面上,这应该是深入研究汉语修辞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阐述互动式教学法的四个原则在汉语阅读教学中的体现,试图证明在民族汉语阅读教学中实施“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汉语修辞决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它所追索的也是这个民族灵魂深处的企盼。研究汉语修辞,必须站在文化与历史的层面上,这应该是深入研究汉语修辞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