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校园霸凌事件引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首先通过设计青少年心理状况的问卷调查获取相关心理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及I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建模,然后运用SPSS,EXCEL,EVIEWS等软件进行编程,对不同框架下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列联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对不同正负向各心理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得出了青少年的年龄、性别、不同娱乐正向各心理状况等因素对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以及行为倾向有一定影响,要更注重对青少年的心理疏导,有效地抑制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针对校园欺凌事件,通过使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进而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软件仿真结果表明,青少年各年龄段的心理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明确了不同心理状况下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实验结果探讨了有效抑制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风险的评估及预警,首先分析不同年龄心理的差异性,并找出不同框架的主要影响因素,据此使用相对优属度矩阵评价、熵值法、变异系数法、主客观赋权法等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分级等模型,使用MATLAB、SPSS等软件编程,分析风险偏好、认知需求、决策风格对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风险的影响程度,最后得到评价标准,利用此标准评估被调查者心理状况。接着分析并建立基于系统工程理论中结构模型的预警机制,从实际出发并结合结论,对如何缓解心理问题风险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根据自编的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问卷对青少年亲子沟通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发展存在着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和父母差异,女生的亲子沟通心理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初一和高三的亲子沟通心理状况最好,初三和高一的亲子沟通心理状况最差,发展曲线呈U字形,从整体上看,青少年与母亲的沟通心理水平显著高于与父亲的沟通,同时呈现出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5.
网络对青少年行为及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引起广泛重视的现实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青少年网络行为及心理特征的年龄、性别、活动效能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统计检验及对比分析,并重点探讨了网络依赖的判断及矫正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问题,分别构建了差异性模型和影响因素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差异性模型中使用K-S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影响因素模型进一步研究不同年龄段的影响机制,为此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负框架下不同年龄组的自变量组主要因素均包含风险偏好,正向框架下因变量组主要因素有生命教育,在低年龄段时也有娱乐,负向框架下因变量组主要因素在低年龄段主要是生命教育,而在高年龄段主要是娱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意见。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城镇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目的、场所、方式、影响因素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性别、年龄、学历的残疾人体育活动状况均有一定差异,受心理和生理以及环境的影响,城镇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少,社会对残疾人体育关注不够.最后,提出发展残疾人体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探讨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采用《运动员倦怠量表》和《青少年运动员运动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对延安市部分中学和延安大学的472名学生运动员进行调查。采用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考察青少年运动员运动倦怠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延安市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倦怠水平属于中等偏下水平;②不同性别、学段、训练年限和运动等级的运动倦怠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倦怠与训练因素、压力因素、教练因素、身体因素均显著正相关(P0.001),训练因素、压力因素、教练因素和身体因素对运动倦怠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延安市青少年运动员总体倦怠水平不高,但不同运动员群体的运动倦怠水平不同;运动员的运动倦怠与训练因素、压力因素、教练因素、身体因素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领域高度关注的话题。以陕西青少年为调研对象,总结出目前青少年上网玩游戏的基本状况;分析了其对青少年学习、成长和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梳理了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看法;指出了网络游戏的优缺点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消除疑惑,树立对网络游戏的正确认识并引导青少年合理上网。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媒介融合、超文本链接等技术的逐步发展,新媒体阅读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阅读习惯影响更为深刻。本文结合青少年成长阶段自身独特的阅读心理和行为特征,在分析新媒体阅读独有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媒体对青少年接收信息、阅读信息的影响,并从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自身以及社会等不同方面,对青少年新媒体阅读给出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媒介融合、超文本链接等技术的逐步发展,新媒体阅读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阅读习惯影响更为深刻。本文结合青少年成长阶段自身独特的阅读心理和行为特征,在分析新媒体阅读独有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媒体对青少年接收信息、阅读信息的影响,并从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自身以及社会等不同方面,对青少年新媒体阅读给出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朋辈心理辅导作为高校心理辅导的有益补充,其发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整理归纳出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影响因素维度,按得分高低依次排列有专业素养、环境因素、疑虑度、熟悉度和年龄因素。结果显示,不同年级、不同身份角色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影响因素差异显著。相对普通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更在意专业素养,以及来访者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疑虑。而相对朋辈心理辅导员,普通学生更倾向于注意来访者和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熟悉程度。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受灾青少年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安全感的缺乏、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的产生,使青少年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危机.从阅读疗法的作用出发,结合对灾区青少年心理特征,指出灾区学校开展阅读疗法对帮助青少年恢复心理健康具有现实意义,并提出选好阅读材料、及时评估青少年心理变化情况和营造良 好的环境等开展阅读疗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用<青少年心理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对龙岩学院120名初等教育五年制专科学生的适应状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年级、成功动机等变量,分析了影响学习成绩的直接和间接因素.结果发现:五年专学生的适应状况总体低于全国青少年平均水平;其适应状况随年级增长呈下降趋势:学习适应是影响学业成绩的直接因素,年级、成功动机等变量通过学习适应这一"中介变量",对学业成绩产生间接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用自编<流畅心理状态影响因素问卷>对辽宁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进行测量.分析影响流畅状态的因素以及因素的作用机制,为今后辽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训练和控制比赛流畅心理状态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流畅状态的影响因素有九个因子:它们分别是良好的心理动力因子、技战术因子、客观外界环境因子、运动经验因子、赛前准备因子、最佳体验因子、合理评价因子、关键分因子和配合因子.建议对运动员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大心理训练力度,借鉴相应的心理训练方法或配备专业的心理训练专家,上级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教练员接受心理学的培训.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年龄的自闭症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临床表征差异很大,但这些差异在影像学指标上却难以发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静息态功能脑网络基础上,引入最小生成树分析方法,利用度、介数、离心率三个节点指标,对不同年龄分组(儿童-青少年,青少年-成人)之间进行差异分析。进而,根据统计显著性差异提取分类特征,结合SVM分类算法,构建一个准确率较高的模型。结果表明,在两组(儿童-青少年,青少年-成人)对比分析中均得到显著性差异区域,分类准确率分别为80.38%和81.88%.该方法为自闭症不同年龄患者影像学分析及辅助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分析,针对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对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成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视角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慧 《科技信息》2010,(3):I0158-I0158
青少年犯罪近年来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青少年所处心理阶段的特点、自我为中I心以及缺乏心理疏导,是青少年产生犯罪心理的重要原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建立心理咨询网络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途径。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全面素质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家谱图技术评估青少年个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以症状自评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检验评估效果,探索家谱图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识别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儿童依恋类型可预测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文化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深远影响。研究说明家谱图在评估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基于家谱图技术的心理评估方法兼具临床式评估的详实性和问卷统计式评估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我国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在大赛过程中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以及对心理疲劳产生的影响程度,通过文献查阅,应用运动员竞赛焦虑量表和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对参加2022年第八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及其对心理疲劳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1)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在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认知状态焦虑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年龄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等级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运动员各维度的焦虑水平会随着运动等级的提高而出现下降;(4)不同运动年限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可以正向影响心理疲劳,状态自信心可以负向影响心理疲劳,但均不存在显著性.性别因素是影响青年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的主要变量,不同性别之间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认知状态焦虑上.青年散打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疲劳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2个维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