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陕西省和甘肃省省域、市域与县域社会经济数据和空间数据,采用城市基尼系数、首位城市集聚度、城市建成区扩展强度分析及重心变化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不同空间尺度对陕西省和甘肃省1990—2015年的城市发展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陕甘两省城市建城区扩张强度整体不断增强;甘肃省城市建城区重心折返迁移,陕西省迅速向东北方向转移.陕甘两地均为分散化的空间结构;甘肃省城市规模差异及要素集聚能力均先减后增,陕西省城市规模差异及要素集聚能力均不断增大;甘肃省地域范围广,不能兼顾所有城市发展,城市发展差异大,陕西省前期城市发展快,后期遇到发展瓶颈,发展受限.陕西省的城市规模整体上大于甘肃省,陕西省为强单中心城市结构,而甘肃省为双核心城市结构.陕甘两省城镇化水平整体不断增强;城市发展规模较大的城市,对其周边县域城镇化水平带动作用越强.县域尺度上,陕西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相对较协调,而甘肃省县域城镇化发展差异较大.自然环境因素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驱动力;经济因素是城市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不同空间尺度地区的联动发展不仅推动了大区域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小区域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人口、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和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2003年、2009年和2014年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市域间新型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西部差异大于中部大于东部;2)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从东西方向上看,东部发展水平较稳定,中西部发展水平波动明显;3)新型城镇化中高、中等、中低和低水平区都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状态,但低水平区的连续分布状态有逐渐被“冲散”且面积减小的趋势;4)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水平五个类型区的影响因素各异,总体差异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梁江艳  张毅 《创新科技》2021,21(6):41-50
2018年国务院批复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需要进一步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建成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和美丽宜居的生态经济带.基于2009—2019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地级市数据,以"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揭示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上,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地级市2009—2019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特征,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在空间维度上,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内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空间集聚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高高型地级市多处于江苏省,各地级市之间呈现分化格局,且各地级市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此外,从所考察的"五大发展理念"各维度看,开放发展和创新发展两个子系统差异较大,在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中起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熵权法、DEA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05—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效率,以及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从而得出研究区域耦合协调度的发展变化趋势、耦合协调类别和类型,同时探索其时空特征.研究认为:2005—2013年,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类型虽以倒"U"型为主,但发展水平总体上升;"经济带"沿线中部和东部城市以规模报酬递减为主,西部以递增为主.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效率的耦合协调度指数波动变化,耦合协调类别在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间交替变化;协调类型为经济滞后型;其耦合协调空间特征呈现出从东到西高低相间分布的格局.最后,提出注重经济优化提升是研究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座资源消耗型城市,攀枝花以地下资源开发为依托的发展模式与其它类似城市一样,进入了萎缩和衰退期。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间竞争加剧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观背景下,攀枝花必须进行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确定当前新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和产业集群,以提升城市竞争力。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现状,采用排除法,当前可供选择和有能力实现的发展方向,是将攀枝花发展成为西部两大对外开发一类口岸“成都-昆明”间的区域腹地型旅游中心、会展中心、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6.
采用CASA模型和30 m分辨率Landsat数据生成了门头沟区2003—2014年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产品,分析了门头沟区NPP的空间分异特征,基于MODIS年NPP产品分析了门头沟区2003—2014年NPP的年际变化特征,基于MODIS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门头沟区典型年份的年内GPP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3—2014年门头沟区NPP受地形及人为因素影响,低值区主要沿河流谷地及东部河流出山口处分布,在整体区域上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特征;自2005年以来年际NPP总体平稳,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GPP年内波动明显,5—9月GPP/NPP的差异对不同年份间GPP/NPP差异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陕西省1980-2006年的97个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资料,分析陕西省1980-2006年均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陕西省1980—2006年降水量呈现下降趋势。降水量的线性回归线斜率为-0.5。从季节分析各季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知道:春季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夏季降水量值比较大而降水变化幅度较小,秋季降水量变化不明显,冬季降水量变化则与夏季相反。将陕西省分为陕南、陕北和关中三个区,分析各区的年际降水相对于整个陕西省年降水量的变化。陕南1980—2006年降水量呈现趋势为1983年-1999年陕南地区降水量略高于整个陕西省,其降水量波动与整个陕西省降水量波动情况大体一致;陕北1980—2006年降水量呈现趋势为1980—1989年和1995—1999年陕北地区的降水量变化呈现大幅波动,其他阶段降水量较平稳。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能源开发战略布局重点西移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 ,陕西省煤炭工业的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些新的形势下 ,本文结合陕西省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以及陕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总结分析了影响陕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七大核心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些为省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全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政策或法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 ,也为全省煤炭企业进行改组改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亳州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分别评价2003—2017年亳州市城市化和水资源利用综合水平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亳州市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亳州城市化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0年以后综合指数的增幅明显加快,是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水资源利用水平变化起伏较大,2003—2011年整体呈现趋势性下降,2011年以后表现出趋势性上升,主要受水资源量等要素的影响;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的耦合度2003—2009年呈现波动上升,增加幅度大,2009—2017年耦合度整体处于相对平稳阶段,有小幅波动;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从2003年的中度失调阶段发展到2017年的良好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0.
西部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以西宁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理论,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了评价方法及模型.应用主客观综合集成赋权法对西宁市1995—2002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纵向评价,揭示了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认为发展经济(并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增强经济实力,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是西部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煤层气开发的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从煤层气固溶体、煤储层多相介质、煤层气超临界吸附、低煤级煤含气量、煤储层多级压力降与多级渗流、水压与气压关系、动态渗透率等方面对我国煤层气基础研究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从井间距、排采制度、钻完井增产改造、适应中国煤储层物性的开发工艺、平衡开发等方面对煤层气排采现存问题进行了评述。最后指出,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趋势是由中高煤级向低煤级储层、由浅部向深部、由单一煤层(组)向多煤层(组)、由地面开发向井地立体式开发、由陆地向海洋、由煤层气单采向煤层气与煤成气共采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原生态民族文化及其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均衡关系,探讨了社会发展和旅游开发产生的民族文化变迁的因素,对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曲折探索重归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一脉相承,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山东地方高等教育得到较快发展,新建地市本科高校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明显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后一个时期,地市本科高校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定位,协调发展;提高质量,全面发展;加强建设,持续发展。真正走出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目的。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因此,要切实把促进和实现培养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同时高度重视培养人的人(教职工)的全面发展。此外,还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把对学校发展终极目标的追求内化为全校上下的共同行为,并且在“服务社会作贡献”过程中,提升促进实现学校发展终极目标的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国有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塑造公众形象,增强凝聚力,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打牢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使企业尽快适应科学发展新形势的要求,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从东北南部沿海港口形成的历史背景出发,阐述了东北港口体系的演变特征、港口与腹地的相关关系及港口的地位、功能的确立过程.在分析东北港口能力与结构的基础上,论证了东北路、港一体化的运输系统构建设想及未来东北港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生态化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落实,都市旅游的发展更应强调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引入都市旅游的生态化发展理念,阐述都市旅游生态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都市旅游生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镇江西津渡的发展、功能和开发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津渡是我国著名古渡之一,有世界上最早的救捞机构。它的形成发展与镇江的自然、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历史上它具有重要军港、客运渡口、义渡码头、水上救生和驿道咽喉等功能。六朝以来,在渡口逐渐形成了西津渡古街。西津渡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突出并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途径.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