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金瓶梅》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与文化嬗变产生过较大影响,在文学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金瓶梅》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引起国外汉学家的注意。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金瓶梅》删节本,齐鲁书社出版的《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删节本,香港星海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金瓶梅词话》全校本,都促进了《金瓶梅》研究的深入发展。《金瓶梅》的版本,大体上可分为两个系统,三种类型。一是词话本系统,即《新刻金瓶梅词话》现存三部完整刻本及一部23回残本(北京图…  相似文献   

2.
产生《金瓶梅》的时代只能是萌芽时的资本主义日益发展的时代 ,它不同于产生《三国》、《水浒》的时代。因为与其把后两者看作小说 ,还不如把它们视作长篇传奇故事更为合适。《金瓶梅》是以个人主义为内在动力的现实主义创作法、广泛的读者群、经济个人主义者社会出现后的产物。这一点 ;中外文学都遵循共同的发展规律。本文以美国当代小说理论家瓦特《小说的兴起》为鉴照对象 ,分析中外文学中真正意义的小说诞生的社会条件 ,确定《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发展中的坐标位置 ,并对《金瓶梅》后中国世情小说的流变及发展分期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不仅是明代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全书一百回,借《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为线索,描绘了明代社会的黑暗面和官商勾结、压榨穷人以及荒淫无耻的行径;作品对于社会底层的各种小人物和市井无赖,也作了淋漓尽致的刻画。《金瓶梅》的问世,对后世小说与文化的演变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在文学史、文化史和汉语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故早为学术界所瞩目。近年我国对《金瓶梅》的研究,又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有了许多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歧路灯》是真正的文人独立创作的、以家庭为中心描摹世态的杰出长篇白话小说,是中国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这一写实主义传统的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它既是《水浒传》《金瓶梅》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者,又是与《红楼梦》在几乎相同的历史条件下,由具有不同世界观、艺术观的作家的不同创作实践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是我国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长篇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兰陵笑笑生不仅开拓了小说的题材领域,而且改变了以往作家的审美定势和观察社会人生的方式。他公然把描绘人的欲望作为艺术构思的核心,对人的金钱欲、权势欲和性色欲作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和张扬。《金瓶梅》所描绘的人欲横流的艺术画卷,向人们作出了这样的昭示:传统的价值尺度已经开始失落和裂变,作者正在运用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去观察社会人生,因而星现出迥异于前人的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这是兰陵笑关生对小说美学的新贡献,也是《金瓶梅》这部奇书的成就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从《金瓶梅》的民俗与语言看其故事发生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的故事发生地即小说情节展开的人文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对作者或写定者身份及生活地域的认定。以往学术界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金瓶梅》中民俗与语言两方面的材料作一综合分析,可以认为《金瓶梅》的故事发生地应在运河山东临清一带,其作者或写定者也必然与这一带有着种种关联。  相似文献   

7.
吴琳华 《科技信息》2012,(33):I0175-I0175,I0191
厄斯金的青少年文学作品《仿声鸟》以自闭症儿童的独特视角讲述了校园枪击案后,受害者家人逐步治愈的故事。本文将联系该小说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解读文本。进一步探讨该小说与《杀死一只仿声鸟》之间在人物情节、叙事语言和主题思想三方面的互文性,揭示其包容和理解他者的主旨。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的主题常被定位为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在小说中的最佳体现,认为保罗是"俄狄浦斯情节"的牺牲者。但联系劳伦斯在小说中的爱情观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可能是力图通过两段悲剧化的爱情阐释爱的真意。  相似文献   

9.
才子佳人小说是中国小说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它继承了《金瓶梅》开创的文人自创和人情小说的传统,是《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的中介,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和低估。其妇女观和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小说特别是《红楼梦》有显著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45年太宰治发表的《惜别》刻画了一个独特的鲁迅形象.虽然是受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委托而创作的国策小说,但作者却丝毫没有蔑视和贬低中国人,而是结合《旧约·出埃及记》为世人描述了他所理解的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及其原因.深入考察《惜别》与《藤野先生》的异同处,探讨作者虚构之意图.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探索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人物话语的人际功能,并对小说中人物的对话进行分析,来探讨人物性格的塑造及作者意图的表达,有助于对小说人物形象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主动将诗歌这一文学体式纳入自己的小说作品中,意图将诗歌与小说结合起来,在小说中起到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小说的诗意化等重要作用。《聊斋志异》中的诗歌出现的成因,除了小说自身的需要,与小说作者的身份、才学、交游、所在文学团体、文学观以及诗歌羼入小说的文学传统相关。  相似文献   

13.
清初章回体小说以宋金对峙为历史背景的主要有《后水浒传》《水浒后传》《续金瓶梅》等,它们均为续书。其中,《续金瓶梅》较具代表性,主要表现在:以金兵的残暴影射清兵的屠城,以北宋的灭亡观照明朝的灭亡,以金代流人暗喻清初宁古塔流放等。这些影射、观照与暗喻都是作者遗民意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问世以来,便惹得世人沸沸扬扬,如今《金瓶梅》研究又走出国界成为显学。可是,如此一部旷世奇书出自何人之手?作者“兰陵笑笑生”究为何人?长期以来虽有几多说法,但都不能令人心悦诚服。近年来,我校中文系李芳元同志经过认真的研究,提出《金瓶梅》的作者为明代河北内邱训导山东峄县人贾梦龙(贾三近之父),并从考察方言入手,结合贾梦龙的身世经历、思想、创作等充分论证,不失为独到的一家之言。为此,本刊在新设“《金瓶梅》研究”专栏编发此文,以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本专栏将继续开设,欢迎来稿。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与东京开封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过去不少学者都断定,《金瓶梅》是“借宋之名写明之实”,但是,从该书与东京相关的回目、人物、地名和事件上看,将这一论断绝对化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它实质上是降低了《金瓶梅》自身的社会价值。小说作者是想让人们知道,社会罪恶的渊薮在皇帝在权奸,豪绅恶霸是权奸集团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二者狼狈为奸,欺压百姓。书中对性的描写,是作者对那个物欲横流、贪贿公行的社会现实的无情揭露和嘲笑。《金瓶梅》艺术化这种社会丑恶,是它对中国文学的一大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斯坦贝克的中篇小说《胜负未决》是一部寓意深刻的象征主义小说,作者运用大量的象征手法,赋予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生命力。作品的标题、颜色及场景的描绘中蕴含丰富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背后隐含着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丁耀亢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因其小说《续金瓶梅》被诬告有影射清朝廷的言论而下狱。出狱后,丁耀亢写下了许多与此事有关的诗歌。分析这些诗歌,可以了解丁耀亢对"《续金瓶梅》案"的态度以及这件事对丁耀亢的生活、创作的影响,同时对了解丁耀亢晚年的思想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创作于1932年的《她是一个弱女子》(以下简称《弱女子》)在他的小说中算不上佳作。作者自己是这样评价的:“这一篇小说,大约也将变作我作品之中的最恶劣的一篇。”后来,他在《沪战中的生活》中又对创作《弱女子》的意图作了说明:“我的意思,是在造出三个意识志趣不同的女性来,如实地描写出她们所走的路径和所有的结果,好叫读者自己去选择应该走那一条路。”因此,理论界对《弱女子》的评论和研究,大多取  相似文献   

19.
我研究《金瓶梅》的内驱力,是为《金》进行辩护,对其小说美学的研究,是我研究《金》的正式开始,以历史的美学的观点先后写了多篇为《金》一辩的文章,而《说不尽的<金瓶梅>》则是一次小总结。主持《<金瓶梅>小百科丛书》,重新校注《金瓶梅词话》。我选择了回归文本的研究方法,将考据和理论都纳入到历史和方法的体系之中加以科学的审视。  相似文献   

20.
《情爱笔记》是巴尔加斯·略萨近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表面看来,作者空前大胆地展现了各种性爱和性错罪,但实则此小说并不是单纯的“情爱”小说,而透示着作者更深层的意图:通过对多种性爱取向的同情和支持,张扬以想像性的、艺术化的“性爱”来抵制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和个体性的“物化”与“同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