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气相色法谱测定葡萄籽油中脂肪酸的组成。采用快速脂交换法代替常规的脂肪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对葡萄籽油进行酯化。对色谱分离条件作了最佳选择,从而使葡萄籽油中脂肪酸得到满意的分离和测定。  相似文献   

2.
GC-MS法对葡萄籽中脂肪酸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混合溶剂抽提葡萄籽中的脂肪酸,BF3-CH3OH酯化,GC-MS法测定了葡萄籽中脂肪酸组成、分布,鉴定出42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全部脂肪酸的73.28%,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2.38%,油酸含量为7.88%。  相似文献   

3.
利用混合LB技术,在脂肪酸与5,10,15-三苯基-20(4-dl-α-苯丙氨酰氨基)苯基卟啉混合单分子膜内制备了二维微晶畴结构,原子力显微术观测表明,对于长链脂肪酸的情况,膜中形成了处于液态凝聚相的脂肪酸的微晶畴结构;而在短链脂肪酸的情况下,膜中出现的则是处于液态扩张相的TPPP的微晶畴结构。  相似文献   

4.
菌株Y39-6是从哈尔滨周边地区地下水中分离的一株假单胞菌,具有异养反硝化和自养脱氮能力,由于假单胞菌属内的菌种鉴定存在复杂性,对菌株Y39-6的具体分类仍有争议。通过获得菌株Y39-6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分析了菌株的碳源利用和脂肪酸含量特征,对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菌株Y39-6与模式菌Pseudomonas veronii CIP 104663T的基因组相似性更高,G+C的含量接近,共有基因数量最多,为368个,碳源利用特征相似,可以确定菌株Y39-6属于Pseudomonas veronii菌种。菌株Y39-6有15个特有基因,主要脂肪酸为C16∶0和C17∶0 cyclo,含量分别为22.05%和21.25%,与Pseudomonas veronii菌种的其他菌株相比,存在明显的特异性。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菌株Y39-6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征,为菌株Y39-6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生物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柱色层族组成分离方法对黄芪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柱色层族组成分离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研究分析了甘肃岷县黄芪的化学成分,从中分析鉴定出9个系列276种有机化合物,即:烷烃类、类异戊二烯、萜类、霍烷、甾类、多酚类、脂肪酸酯、脂肪酸和芳香酸、甾烯酮类.已鉴定的成分占总提取物的62.130%,其中正己烷馏分为1.816%、芳烃馏分为15.690%、二氯甲烷馏分为3.500 %、甲醇馏分为41.120%.其研究结果为系统了解黄芪的化学成分和黄芪指纹图谱的建立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也为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系统分析研究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乙醚为溶齐提取苦瓜籽中租脂肪,将此粗脂肪添加进基础饲料喂饲金黄地鼠可发现有明显降血脂作用.粗脂肪皂化后可得到混合脂肪酸.测其皂化价为208.4,混台脂肪酸经尿素包含法提纯得多烯不饱和脂肪酸.测其碘价为284.3.气相色谱法分析表明,混合脂肪酸主要含有5种成份,而纯化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含2种成份.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抽提法提取了冷杉枝叶的脂溶性物质,经柱层析组族层分离和GC/MS技术,从冷杉脂溶性物质中检测出56种化合物,其中脂肪酸(极性馏分)占到了95.28%.同时在冷杉脂溶性物质中发现一系列萜类化合物(0.156 6 mg/g),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药用和商用价值.通过一系列参数计算,认为冷杉在离株后受到了细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8.
决明子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决明子经溶剂抽提得到可溶有机质,然后采用拄色层族组成的分离方法,将可溶有机质分离为非极性馏分、弱极性馏分和极性馏分.这3个馏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D)分析,检测出117种生物标志化合物,以直链脂肪酸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相对丰度最高为特征.研究表明室温保存的决明子易受到细菌-酶的降解作用,其各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的降解顺序为:正规烷烃〉五环三萜烷〉甾烷〉脂肪酸.研究样品检测出的有机化合物中高丰度的亚油酸对人及动物体具有良好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直接皂化法提取枸杞中脂肪酸,对宁夏枸杞中脂肪酸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宁夏枸杞中不饱和脂肪酸较为丰富,占总脂肪酸的45.59%.其中亚油酸含量达30.92%,为主要不饱和脂肪酸,另外还检测出少量亚麻酸,它们均为人体必须的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具有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水平、增强胰岛素功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防衰老、抗肿瘤、抗氧化等功效,很可能是枸杞具医药保健作用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
菌株Y5-11是从哈尔滨周边地区地下水中分离的一株假单胞菌,具有较高的自养脱氮能力。菌株Y5-11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模式菌Pseudomonas koreensis Ps 9-14T高度同源(99.72%)。获得了菌株Y5-11的全基因组序列,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了菌株Y5-11的碳源利用和脂肪酸含量特征,对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菌株Y5-11与模式菌Pseudomonas koreensis Ps 9-14T在碳源利用上较为接近,但两株菌株在生长温度和硝酸盐还原方面存在差异。菌株Y5-11有17个特有基因,其在脂肪酸种类及含量上与其他菌株相比,存在明显的特异性,主要脂肪酸为C16:0和C17:0 cyclo,含量分别为19.37%和21.09%。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菌株Y5-11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征,为菌株Y5-11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生物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红腺悬钩子果实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闽产红腺悬钩子果实营养成分的测定表明:其氨基酸总量为16.20mg/g.FW,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至少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SOD含量达329.35u/g.FW;Vc为20.18 mg/100g和含丰富的矿质元素,尤其是一些微量元素如Fe、Zn等.种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所占的比例很大,含量高达91.5%,其中亚油酸(63.8%)、亚麻油酸(20.85%).此外,含有机酸、糖等营养成分.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应加以重视和开发.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聚苯胺(PAn)修饰石墨电极,在0.5 mol/L硫酸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尿酸、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区分效应,三组分的氧化峰电位分别为0.61,0.72,0.36 V,三组分的峰电流与其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响应.  相似文献   

14.
用强酸或强碱作水解催化剂,容易腐蚀设备。癸二酸与其二甲酯性质非常接近,它们又都溶解于乙醇、醚、酮中,用普通过滤及重结晶无法达到分离目的。利用树脂的酸碱催化与选择吸附两种功能,将树脂先后应用于癸二酸二甲酯水解反应与吸附分离,此方法在工业生产上也同样适用,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用柱色层族组成分离方法和Mass Chromatograph技术对4种兰州香烟的烟丝、总粒相物和总气相物中的弱极性馏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在品质高的香烟,其烟丝、总粒相物和气相物中脂肪酸甲酯相对含量高,总气相物中稠环芳烃的含量低,由此可作为判识卷烟内在品质以及检测卷烟优劣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