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春碱类抗肿瘤药物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并已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这类药物的结构特点、来源、抗肿瘤作用、耐药性的产生、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重点介绍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对其抗肿瘤作用机理和耐药性机理的研究进展,为以天然产物为基础的抗肿瘤药物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针对目前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存在种种不足的基础上,介绍了抗肿瘤药物联合磁场后在肿瘤治疗研究中的应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抗肿瘤药物联合磁场的相关文献,并分析、归纳后,综述了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及其优缺点,以及近年来磁场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各种生物学效应等,详细阐述了抗肿瘤药物联合磁场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随着生物磁学的发展,抗肿瘤药物联合磁场的方法在肿瘤治疗研究中因其独特的高效性和靶向性等优势,将为今后临床治疗肿瘤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途径。本文对近年来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天然产物研究进行了归类,已有研究发现萜类、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和蒽醌类等天然产物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并且通过细胞与分子学实验揭示了其抑制血管生成的机理。本文综述了近年天然产物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成果,希望能为中药材抗肿瘤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嵇江宁 《科技资讯》2010,(12):228-228
天然动植物、微生物中含有抗肿瘤活性的药物,对它们进行化学结构的修饰和改造,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通过化学结构的修饰与改造,获得毒性低而抗肿瘤作用显著的天然来源抗肿瘤药物的新衍生物亦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本文分别详细介绍了天然源抗肿瘤药物中植物源、海洋生物源和微生物源三大类别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以及癌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基于基因组生物标志物的抗肿瘤精准药物开发成为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介绍了抗肿瘤精准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以及白血病等肿瘤领域表现出的优异治疗效果,剖析了目前已上市以及处于研发阶段的“泛癌种”药物,表明基于生物标志物而非肿瘤组织的治疗药物将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方向之一。介绍了以“篮子试验”和“雨伞试验”为代表的抗肿瘤药物新型临床试验设计以及PROTACs药物开发新技术,指出新理念新技术的出现将进一步推动抗肿瘤精准药物发展,促进针对耐药或“不可成药靶点”的靶向药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海洋天然生物的筛选提取、半合成、全合成药用的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海洋药物按用途大体可分为:心脑血管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抗微生物感染药物、滋补保健类药物及其他药物五大类.下面分别就药物来源、成份、功能及应用价值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几十年来人类一直在不断的研究和开发新的药物以有效的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在研究过程中,以何种方法有效的筛选出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抗肿瘤药物筛选的历史、现状及方法,为抗肿瘤药物筛选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药物设计合成过程中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中,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方法的应用最为广泛.文章简要介绍了姜黄素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原理方法,综述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在指导姜黄素类似物设计合成方面的现状,对3D-QSAR方法指导设计姜黄素类似物合成进行了展望,同时指出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白花丹是我国多民族以及许多东南亚国家的传统药材,研究表明白花丹具有抗肿瘤作用,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白花丹的化学成分以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开发利用有抗肿瘤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海洋天然药物的研究日新月异,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本文探讨了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增加海洋天然产物实验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验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设计了浒苔多糖的提取及海洋微生物发酵提取两个海洋天然产物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在北京大学药学院内,由国家计委批准于1985年11月筹建,1987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并向国内外开放。该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目标为从天然生物活性分子(核酸,蛋白质和肽,糖内源性小分子,以及其他来自动、植物的活性成分)及其类似物中寻找和发现新药,其中以抗肿瘤、  相似文献   

12.
鉴于目前肿瘤治疗方法中存在的强烈副作用,从天然药物中寻找高效,低副作用的抗肿瘤新成分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天然生物碱就有广泛的研究,开发,利用前景,目前已研制出多种新药,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依据目前文献中报道的研究成果,将天然生物碱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已探明生物碱的利用和新生物碱开发提供信息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与方法,彻底攻克癌症,是世界医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治疗癌症常用的药物一般为合成药物,但合成药物在治疗中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天然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天然毒素在生物学、医学及药学等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蛇毒的研究最为广泛.蛇毒的成分复杂且毒性较大,但研究发现蛇毒的许多组分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对肿瘤的治疗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概述了近年来关于蛇毒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近年来彗星实验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将各种以肿瘤细胞为基本实验材料的不同实验,从材料、致损伤荆以及具体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比较,为今后在同类的肿瘤细胞实验中应用彗星实验技术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植物药物中抗肿瘤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药物中的化合物由于具有结构多样性、毒性较低、来源广泛等特点,因而在治疗肿瘤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目前,从植物药物中发现了多种结构类型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可在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如多糖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黄酮类、木脂素类、醌类、酚酸类、萜类等.综述了近年来源自植物药物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通过讨论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活性数据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16.
系统叙述了微波辐射在中药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草药、中成药、天然产物或天然药物的干燥和灭菌方面的应用及其特点,诸如微波技术具有干燥速度快、加热均匀、灭菌时间短且综合效果好的特点,微波辅助提取天然植物中有效成分的工作原理、设备和参数、方法特点及应用价值,该法具有设备简单、提取率高、重现性好、节省时间和试剂、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具有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海藻共附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结构类型多样、骨架新颖、活性丰富,为新型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了宝贵的来源。本文以生物活性对海藻共附生真菌来源的天然产物进行分类,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浮游生物抑制等方面,对2006年以来报道的海藻共附生真菌来源的112个活性天然产物进行概述,为海藻及其共附生微生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东科技》2007,(11S):88-88
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是1998年10月由广东省政府批准建立的、目前粤西地区唯一的医药类省级重点实验室,2O03年被评为省级良好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广东省属重点院校、粤西最大的医学教学和科研中心广东医学院为依托,以学校特色学科抗衰老、抗骨质疏松新药研究、抗肿瘤植物药研究方向为基础,由广东医学院所属与药物研究相关科室组建起来的联合科研平台,拥有一支强有力的科研队伍,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的本科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为粤西地区丰富的热带、亚热带药用植物和海洋生物等天然药用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9.
3D肿瘤支架作为新兴的肿瘤细胞培养平台,能够重现肿瘤组织的3D结构,提供仿生微环境和降低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在肿瘤生理学研究和肿瘤耐药机制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综述了3D肿瘤支架的类型及其优缺点,从模拟肿瘤-间质细胞相互作用和肿瘤内部梯度缺氧环境两方面介绍了3D肿瘤支架模拟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并对3D肿瘤支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揭示了肿瘤支架在研究肿瘤耐药性机制、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以及作为个性化肿瘤治疗临床前平台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肿瘤支架的构建和应用提出设想和展望,旨在为构建高仿真肿瘤模型,研究肿瘤的异质性和肿瘤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丹参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获得高纯度、高品质的丹参酮,使其更好地发挥药理活性,在查阅国内外近10年有关丹参酮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其提取纯化、合成制备、药理作用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综述.结果显示,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取纯化得到的丹参酮纯度较高、品质较好,且易于操作,条件容易控制,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辅助提取、超临界CO2萃取、超声提取、超高压辅助提取等是应用前景较广的经济、有效、绿色的提取方法.高效逆流色谱法是效果较好的纯化方法.目前丹参酮类物质的生物合成技术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此外丹参药理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抗肿瘤、天然抗氧化、抗菌消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这些研究为丹参的全面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