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介绍了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的特点,论述了太阳能应用的发展前景,指出青藏地区进一步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青藏地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联动开发理论实质上是针对旅游欠发达、资源类似、竞争优势不突出的地区提出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要靠对区域线性分布的旅游精品项目的共建与打造来推动,使旅游精品项目成为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的有效载体和最佳平台.西部地区也存在着不少整合优势旅游资源的发展契机,文章在分析青藏地区旅游资源类型、空间分布和联动开发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联动开发模式,从地理学空间视野提出了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核心边缘结构模式,实现青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简称青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业应成为崛起的支柱产业.但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实现青藏地区旅游业大跨越和西部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甘肃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推动下,太阳能采暖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但由于太阳能资源具有明显的季节不平衡性,在夏季太阳能最丰富的季节采暖却无法应用,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夏季制冷的需求越来越高,采用太阳能空调作为夏季制冷,不仅可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更好的保护设备,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因此太阳能空调在甘肃地区将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有效整合地区及国内外太阳能光伏行业资源,本研究搭建了西宁太阳能光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分析了功能模块的优化设计思路,探究了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处理支撑技术与程序设计方法,对实现西宁地区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利用四川省气象站常规观测数据和1∶25万数字高程(DEM)数据,根据地形因子(坡度和坡向)建立太阳辐射分布式模型,计算实际地形下的四川省太阳总辐射时空分布情况;评估分析了能体现太阳能资源的稳定度、资源丰富度、可利用价值等指标.结果表明:四川省复杂地形下的太阳总辐射多年平均年总量为1 800~7 200 MJ/m2,盆地内与高原山地上总辐射值差异较大;总辐射冬季较小,夏季较大,在1981-2010年间降低5%;四川省太阳能资源自西向东规律分布,在太阳能资源稳定且丰富,可利用日数较长,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四川省攀西和三州(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地区可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在交通不便地区安装小型分布式发电设施;四川省高原和山地以东的盆地地区太阳能资源较差,但仍存在少量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有适用中小型分布式发电设施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根据海口市的气象数据,依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 89-2008)对海口市的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稳定度进行评价,进而分析海口适合采用的太阳能应用技术。1980~2009年期间,海口市太阳能总辐射平均值为4858MJ/(m2.a),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70小时。经过评估,海口市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属于三类地区,资源丰富区,稳定程度属于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荒漠地区规模化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荒漠地区土地面积达2.49×10^5km^2,占全省总面积的54.8%。荒漠地区拥有的年太阳能辐射总量达5.09×10^14MJ/a,按现有的技术水平,大规模开发利用这一地区太阳能资源年发电量可达1.28×10^13kW·h以上,超过2050年中国电力总需求。荒漠地区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采取措施克服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主要障碍,抓住时机,合理规划,制定积极的鼓励政策,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太阳能产业发展,将甘肃省河西荒漠地区建设成风电、光电、火电、核电、生物质发电互补的国家未来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和开发新型节能、环保的农产品保险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在分析国内农产品保鲜和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微型太阳能农产品保鲜库方案,并对该微型太阳能保鲜库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同常规的机械冷藏库相比,微型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冷库节能及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分析福建典型气象年数据,结果表明:(1)福建地区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由沿海城市向内陆西北地区减少;(2)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时间分布为夏秋季较大,冬春季较小;(3)采暖季节的气候环境温度较高,热状况较为优越。由此可见福建地区具有太阳总辐射量大、直接辐射较多、太阳能可利用日数较多,气候环境温度高等自然气候条件,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开发条件优越,综合利用太阳能的潜力巨大。并结合分析福建地区太阳能热利用的现状,提出了促进太阳能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充分利用了当地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互补性,是一种具有较高性价比的新型能源发电系统.本文结合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地区的实际气象条件,分析在该地区推广使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貌边界带晚新生代构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是中国大陆最高一级地貌阶梯,其东南部地貌边界大致沿龙门山—大相岭—锦屏山—玉龙山—碧罗雪山一线分布。该文主要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貌边界两侧的晚新生代地层记录来探讨晚新生代构造运动以及高原隆升。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貌边界带雏形出现于距今2.5Ma左右,定型于1.2Ma前的构造运动中,之后又在构造运动进程中不断得到加强,并最终形成今日之构造地貌格局。青藏高原从海变陆,并上升至平均海拔4500m以上,成为地球上最高的大高原,这是发生在晚新生代且主要是在第四纪最重大的地质事件。  相似文献   

13.
海西州太阳能光伏发电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太阳能发电在青海电网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本文通过对海西太阳能资源、土地、交通、电网、电力需求、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气温、植被及人为活动等因素对多年冻土上限影响的分析,提出了青藏公路路基稳定性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1950年代至今青藏高原综合考察和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青藏高原是中国三大自然阶梯中最高一级,平均海拔超过4000 m,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土地辽阔,总面积约为250万km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4。自新近纪以来强烈的隆升,使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海拔高、温度低、辐射强、河湖众多、冰川冻土广布、生物多样性丰富。青藏高原面积广大,高原内部的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并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根据拟订的原则、方法和指标,青藏高原可划分为10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区,包括:果洛那曲高原山地高寒灌丛草甸区、青南高原宽谷高寒草甸草原区、羌塘高原湖盆高寒草原区、昆仑高山高原高寒荒漠区、川西藏东高山峡谷针叶林区、青东祁连高山盆地针叶林草原区、藏南高山谷地灌丛草原区、柴达木盆地荒漠区、昆仑山北翼山地荒漠区、阿里山地荒漠区。  相似文献   

16.
阿尔金断裂是中国西北一条巨型的NEE断裂构造,也是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它在青藏高原的隆升及中国大陆动力学演化方面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一直成为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断裂活动的时间、方式、速度及规模等是阿尔金断裂问题争论的焦点.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柴达木盆地一些实际资料,认为阿尔金断裂带的活动具有多期次性,而至少在中新世时期开始阿尔金总体呈左行走滑的趋势;阿尔金断裂带对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对西部大陆构造格架及两侧盆地油气运聚具有重要的控制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巴州太阳能资源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新疆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的太阳能资源分布状况和利用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得到了巴州日照和太阳能辐射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巴州常规能源与太阳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巴州太阳能十分丰富,远大于其常规能源的总储量。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海拔高,气温低,人烟稀少,常规能源稀缺,饮水,用气等生活必须较为困难.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高原牧区的新型太阳能系统,该系统将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和太阳能集热技术综合利用,在发出电的同时,还能为牧民提供热水,饮用水.同时,光热、光电系统的集成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效率,让光伏板在处于温度频繁突变的不利工作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朱雪晶  姚英娟  徐雪亮  舒平平 《江西科学》2011,29(6):714-717,817
列出了江西皿蛛科18种蜘蛛名录、地理分布,分析了物种结构和生态类群的特点,并就国内分布已基本查清的17种蜘蛛,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将其作出归纳,得知江西17种皿蛛科蜘蛛属华中区,与西南区共有种最多,与青藏区共有种最少;与邻省比较,与浙江共有种最多,而与广东、福建共有种最少。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与青海华园新能源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合作,为核工业"221局"西宁管理处居民小区研发一种配备辅助热源的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大面积太阳能集热器采集热水,为其提供集热洗浴一体化的全方位热水供应.系统工作原理、实施方案及节能效益得以分析,可高效、安全、环保、节能实现全天候自动运行,以便满足生态节能建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