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已成为世界性热门新课题,不仅带动了国内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理念的提升,也彰显了工业遗产包涵的历史、技术、社会、艺术和经济等综合价值。作为一个城市历史文脉的见证,工业建筑遗产也蕴藏巨大的文脉价值内涵。文章提出结合城市文脉传承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策略,将对国内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和文脉传承发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不少城市的工业遗产面临着或存在或消失的重要抉择.保护有价值、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并加以合理利用,对于维护城市历史文脉和城市特色具有特殊意义.从价值观的误区、新技术的进步、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工业遗产保护的软环境恶化等4个方面分析工业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冲击;提出把工业遗产纳入城市规划的视野,认为政府要对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制定工业遗产分类标准、对现有遗产进行分类分级、落实工业遗产保护措施;研究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攀枝花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大三线建设"的重要产物,有着丰富的大工业遗产,这些大工业遗产是攀枝花城市文化遗产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管理和使用,对于传承攀枝花城市人文精神,保护和彰显攀枝花城市文化的底蕴和特色,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技智囊》2013,(6):56-68
近一个半世纪的工业发展史为我国积累了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改造的加速,我国的工业遗产破坏较为严重,保护和利用的形势不容乐观。直到2006年4月18日,以"重视并保护工业遗产"为主题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社会各界才真正意识到我国工业遗产资源的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也开始成为一个崭新的话题进入主流话语体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困难重  相似文献   

5.
张静辉 《科技资讯》2008,(31):218-219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文明不断冲击着工业社会,新兴产业开始逐渐取代工业社会,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建设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工业遗产的初步研究,探讨了工业遗产的内涵和工业遗产的保护必要性以及工业遗产保护的途径、重新利用的设计思想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建成遗产(built heritage)是国际文化遗产界惯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泛指以建造方式形成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产、城市遗产和景观遗产3大部分《格拉纳达公约》对这3大类遗产的定义中,强强了文化遗产与自然坏境的关联性和有机联系,关注到建筑遗产与自然环境不可分离的整体关系。结合定义的扩展,认为“建成遗产”的研究也可扩展至建成遗产保护、建成遗产防灾减灾、建成遗产制度及建成遗产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城市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可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角度进行研究城市与自然环境对建成遗产保护有着强相关性,城市可持续发展也能促进建成遗产保护的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7.
梳理太原现存的工业建筑遗产历史发展概况和现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工业建筑的重要价值,同时提出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模式和应注意的问题。希望为太原城市乃至全国的工业建筑遗产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已流失昔日生产功能的赣南工业遗产转换成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继续发挥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教育功能,本文通过对赣南工业遗产的田野考察和数据采集,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利用路径。赣南工业遗产有中央苏区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分别对应红色工业文化、集体工业文化和市场工业文化三种类型,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及其所承担的历史功能。保护和利用赣南工业遗产应坚持赣南工业遗产分类指导、分类保护的原则,使用融合先进科技手段、发挥文旅及教育优势、加强精细化管理的活化设计策略,从而通过城市更新让赣南焕发出新的活力,提升赣南工业的文化影响力和城市美誉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业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导致大量工业遗产的出现。工业遗产的大规模出现使得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研究作为独立的学科和学术在上世纪末开始逐渐活跃起来。本文从法律层面探讨构建完整独立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建立工业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确保对工业遗产做到有效保护、合理开发,为工业遗产保护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背景、目的和现状,阐述了开展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项目风险评估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了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证了开展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项目风险评估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项目风险评估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1.
 实施文化遗产登录制度,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城市遗产,是实现历史环境保护、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以英国、日本及韩国的登录制度为例,通过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解析了3个国家登录制度的导入背景、登录建筑选定方式与标准、保护管理机制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提出了中国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合理更新方面,应构建全覆盖的保护体系、政府主导和多元主体参与并重的统筹管理平台及基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2.
 建成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在2018年保持着较高的研究热度。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遗产保护研究与规划在建筑领域、城市领域及景观领域3个方面的理论成果,盘点了建成遗产保护与传承、旧城更新、新区规划、可持续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大数据时代下的城市规划技术等方向为代表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3.
大遗址是展现历史文化和国家尊严的重要地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许多大遗址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面临威胁,亟需保护。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遗址的保护一定要与开发利用相结合才能得到落实和保障。本文针对城郊型大遗址与周边地区城市开发建设之间的突出矛盾,结合西安曲江新区的案例,提出强调空间管制区划和资源保护规划、构建文化产业社区等发展思路。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这一原则的同时,将大遗址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联系起来,对我国大遗址周边地区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渊源关系,既有合作的基础,也有竞争的态势。旅游开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动力;而旅游开发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恰当使用和过度使用又可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和文化意义受到扭曲甚至毁损。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才是两者协调发展的良策。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工业遗产保护是一项与城市更新直接相关的紧迫课题。基于文化经济学之父戴维·思罗斯比的文化经济学理论,建立了一个从文化和经济双重视角思考的工业遗产价值框架。整合了工业遗产本身内涵的价值和外延的价值,提出工业遗产具有“固有价值”和“创意价值”,其中固有价值是遗产本身所具有的内含价值,创意价值是改造和再利用后新创造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学角度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问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低碳模式是解决文化产业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该模式以文化生态美学为指导,以经济学的成本核算原理为依据,借鉴低碳理念,提倡文化资源的高效、低耗、可持续利用,并融通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各大领域,有利于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矛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民族体育与传统节庆密不可分,均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崭新理念,文化空间保护着重强调用文化生产与再生产进行保护,这也是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全面有效保护我国民族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推动民族体育及其节事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对民族体育节事文化空间的关注、研究和保护.为保证民族体育节事文化空间的持续良性发展,必须注重民族文化传统传承与原真性表达,提升民众参与性与认同感,并培育民间社会组织与民族体育社团.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建设生态省为契机,建设生态城区是促进丰泽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要实现丰泽生态城区可持续发展应当以循环经济为依托,科学、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环保型生态工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城市生态农业;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业;构建综合资源生态网,建设生态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