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洪崖煤矿环评所选矸石场现状,通过规范煤矿矸石排放,采用工程设计及植物防护等措施,减少了排矸场排矸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山西神州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旧排矸场概况,阐述了矸石山治理的指导思想和技术原则,提出了合理可行的矸石山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新型岩巷连续排矸组合系统在邢东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岩巷掘进施工的排矸系统,构建了新型岩巷连续排矸组合系统,即"履带挖斗装载机+皮带机+水平矸石仓+耙斗装载机+矿车"。迎头出矸采用移动式挖斗装载机,实现迎头快速扒、装矸;后路运输采用水平矸石仓配合矿车,实现了迎头施工和后路运输的平行作业。通过对比分析邢东矿-760皮带大巷和轨道大巷,发现新型岩巷连续排矸系统大大提高了出矸效率,解决了制约巷道掘进速度的排矸问题;总结了该新型出矸系统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闫丕江  邢永鹤  谭波 《科技信息》2013,(17):443-443,459
在煤炭生产的过程中,伴随有大量的矸石,矸石不停地冲击皮带,常造成排矸皮带出现故障,影响提升;当矸石多,煤块也多的时侯,手工选煤皮带无法将碎煤块拣净,特别是一些附着在矸石上煤面,根本无法回收利用;当煤湿的时候,大量的湿煤随矸石运到矸石山,造成浪费;由于大量的煤面的存在,放矸石时造成整个副井口附近煤尘飞扬,污染环境,增加了尘肺病患者。因此,在排矸系统中建立一部多功能棒条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植物群落数量分类方法研究植被和土壤恢复状况,利用烘干法、环刀法、电位法、凯氏定氮法、钼锑抗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和外加热法测定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并采用TWINSPAN、DCA和DCCA法研究了河南义马矸石植被梯度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煤矸石山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排矸35 a的煤矸石山边坡;排矸30 a和35 a矸石山;排矸45 a和55 a以及有人为干预(排矸20 a)矸石山。DCA排序与TWINSPAN分类结果一致。DCA和DCCA排序图明显反映出排序轴的生态意义。不同类型矸石山自然植被的类型和生长情况差异明显,植物群落的梯度变化主要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总孔隙度和土壤养分控制。直接种植具有土壤改良作用的刺槐林能加快矸石山植被的自然恢复和土壤改良进程。研究结果也表明,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有助于自然植被恢复。边坡不稳定,植物难以自然定居,应采取措施稳固边坡;或与工程护坡措施相结合,种植一些抗干旱、耐瘠薄、深根性的植物,以加快边坡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6.
针对云驾岭矿北总回风巷地处偏远边界地带,运输战线长,环节多,扩修排矸困难的实际情况,介绍了矸石不上井充填技术研究成果,实践证明,该方案排矸省工、省时,消除了运输不安全因素,加快了扩修进度,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阜新矿区矸石废弃地立地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效果,通过典型抽样方法对矿区废弃地立地质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阜新矿区废弃分为矸石山和排土场两大类型。随着停止排矸年限的增加,土壤理化性状逐渐改善。根据停止排矸年限将矸石山分为四种立地类型:停止排矸7年以内为Ⅰ类,7~15年为Ⅱ类,15-25年为Ⅲ类.25年以上为Ⅳ类。不同类型废弃地具有不同的生态前建途径,除Ⅰ类矸石山不能造林外,其他类型都可进行造林.但受立地质量影响,造林成活率有显著差异。研究成果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成庄矿排矸场发生火灾时实施灭火实践的探讨,分析比较了冷却法、隔离法、注浆法等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的特点,对排矸场的灭火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成庄矿排矸场发生火灾时实施灭火实践的探讨,分析比较了冷却法、隔离法、注浆法等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的特点,对排矸场的灭火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彭庆存  彭文宗  李妍 《科技资讯》2023,(10):125-130+142
煤与矸石识别是实现煤炭高效利用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发挥煤与矸石各自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煤与矸石的识别方法发生了很多变化,正在由传统手工分拣识别向智能化、无人化靠近。近年来,智能开采不断被人们提出,煤矸识别如何紧抓时代的大潮,利用智能开采提高工作效率,是当今煤炭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首先阐述了智能开采和煤矸识别的概念;其次分析了传统与现有的煤矸识别方法的不同和射线识别煤矸基本原理,对X射线管理和γ射线管理的不同进行了对比;最后针对基于智能开采的射线煤矸识别方法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河北省城市垃圾处理现状,阐述了城市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整合河北省城市垃圾静脉产业链,提出了城市垃圾处理的对策,为河北省城市垃圾处理走上产业化的发展轨道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垃圾量在迅猛增长,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可以提高各种垃圾处理技术的效果,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从而使城市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根据垃圾的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垃圾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概述了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以及城市垃圾常用的几种处理方式与综合利用途径,分析了垃圾填埋场对土壤环境、水体环境、人体健康及生态等环境污染和危害问题,进而提出垃圾渗滤液、填埋气体这两个垃圾填埋场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污染防治对策和已关闭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的解决办法及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资源开发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垃圾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通过对城市垃圾现状与危害及其处理方法的介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晓 《太原科技》2006,(4):56-57,60
医疗垃圾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不正确的运输和处理过程。可能通过病原体感染或造成放射性物质等伤害。对德国医疗垃圾分类、处理方式进行了介绍。从而达到垃圾废物稳定化、安全化和减量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石家庄市城市垃圾组成调查、分析,在城市垃圾中植物性垃圾占了总量的50%以上;做好植物性垃圾的分类和综合利用不仅有利于减低城市垃圾焚烧处理的成本,又能实现垃圾资源化,提升垃圾的社会价值,减轻垃圾处理中的环境危害。植物性垃圾属于无毒、无害垃圾,如果对城市植物性垃圾分类回收,应用沼气发酵方法进行处理,不仅能降低城市垃圾处理成本,又可以利用沼气发电产生经济效益,做到环境与经济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17.
佛山市区垃圾处理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并分析现有的资料,对垃圾处理常见的堆肥法、焚烧法和卫生填埋法在佛山市区垃圾处理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以堆肥和焚烧法为主的处理方式不适合目前佛山市区的客观实际情况,而卫生填埋法是符合目前佛山市区区情的最佳选择。处理佛山市区垃圾的方式应是卫生填埋为主,焚烧处理为辅。  相似文献   

18.
目前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方法主要是露天堆放、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为主。国外垃圾处置的方向是推行焚烧及热分解 ,残渣进行填埋处理 ,达到资源化、能源化、无害化。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地表与地下相结合处置垃圾将是今后主要处理方式 ,尤其是在我国能源紧缺地区推广城市生活垃圾“自燃焚烧”处置 ,将大大节约能源 ,降低运行费用 ,对大气环境及地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阐述“自燃式焚烧填埋”工程设计的基础上 ,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保护水资源环境、大气环境和地质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从而确保环境领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矿化垃圾基本特性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在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化垃圾的基本概念,比较系统地对填埋时间为13年和9年矿化垃圾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进行表征,论述了可能的应用前景.认为通过对矿化垃圾的开采与利用,就可使填埋场成为生活垃圾的中转处理场所,而不是最终的归宿.结果表明,矿化垃圾在物理质地上表现出类似砂土的倾向,但在结构和化学特性上又完全有别于砂土,特别是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均明显超过砂土.其中,有机质的质量分数高达10%左右,与肥沃的土壤相类似,总氮、总磷含量也高于常规土壤;每100g干垃圾中,阳离子交换量更是高达0.068mol以上,比普通的砂土高出数十倍,比肥沃的土壤也高出两三倍.矿化垃圾细料与一般土壤组分比较,其粒径分布具有两极分布的趋势.这些特性均表明矿化垃圾细料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当用做污染物处理基质时,能提供极好的吸附交换条件和适宜的微生物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20.
Recycling the energy in municipal refuse and controlling the secondary pollution are common concerns. After analyzing the status and disposal of the municipal refuse in China, this paper proposes a technique of refuse incineration, using a fluid-bed incinerator, which converts refuse into energy. The technique of controlling secondary pollution in combustion i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que of incineration using a fluid-bed incinerator is introduced. During the combustion process, the refuse is mixed with coal and remover and a noxious gas removal system is installed, which helps to decrease the generation and emission of noxious material, such as dioxin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econdary pollution in refuse incineration is efficiently controll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