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新型岩巷连续排矸组合系统在邢东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岩巷掘进施工的排矸系统,构建了新型岩巷连续排矸组合系统,即"履带挖斗装载机+皮带机+水平矸石仓+耙斗装载机+矿车"。迎头出矸采用移动式挖斗装载机,实现迎头快速扒、装矸;后路运输采用水平矸石仓配合矿车,实现了迎头施工和后路运输的平行作业。通过对比分析邢东矿-760皮带大巷和轨道大巷,发现新型岩巷连续排矸系统大大提高了出矸效率,解决了制约巷道掘进速度的排矸问题;总结了该新型出矸系统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2.
彭庆存  彭文宗  李妍 《科技资讯》2023,(10):125-130+142
煤与矸石识别是实现煤炭高效利用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发挥煤与矸石各自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煤与矸石的识别方法发生了很多变化,正在由传统手工分拣识别向智能化、无人化靠近。近年来,智能开采不断被人们提出,煤矸识别如何紧抓时代的大潮,利用智能开采提高工作效率,是当今煤炭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首先阐述了智能开采和煤矸识别的概念;其次分析了传统与现有的煤矸识别方法的不同和射线识别煤矸基本原理,对X射线管理和γ射线管理的不同进行了对比;最后针对基于智能开采的射线煤矸识别方法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燃煤电厂输煤系统导料槽皮带牙子更换频繁,导料槽出口处,极易发生撤煤.从煤场上煤时,煤块经过导料槽入口处刮倒皮带牙子上蹦出.撤出的煤块部分落到七段头和三段尾的地面上,给输煤设备造成了极大的安全等隐患,给输煤值班员加大了工作量;另一部分撤出得煤块落入二层平带中极易卷入滚筒中损伤皮带.该文针对大庆宏伟热电厂输煤七段头导料槽皮带牙子进行改造,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排矸场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介绍了排矸场矸石的处置方式,提出了矸石堆放场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煤和矸石块(≥50mm)破碎分选临界力实验样本的采集与实验条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煤和矸石在煤矿井下直接分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邓柱林 《科技信息》2009,(17):386-387
在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大矸石,大煤块滚落伤人,砸坏设备的事故屡屡发生。不仅影响了生产,还对井下职工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对滚矸现象进行研究和防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矸石山地面污染,对井下弹道式煤矸分选方法进行研究。利用非线性接触模型对煤和矸石的抛射、碰撞和反弹过程进行分析,得到反弹距离理论计算公式,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煤和矸石碰撞前后的接触刚度。对新汶协庄矿的煤和矸石进行反弹距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煤的反弹距离服从正态分布,矸石的反弹距离服从?分布;当冲击速度大于7 m/s时,二者的反弹距离差值较大,可以分离出约30%的矸石,并且此时部分煤被破碎,可结合破碎粒度分离出更多的矸石。利用实验数据得到煤和矸石反弹距离的拟合公式,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35和0.918。  相似文献   

8.
根据洪崖煤矿环评所选矸石场现状,通过规范煤矿矸石排放,采用工程设计及植物防护等措施,减少了排矸场排矸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多曲线型斜井井筒,综掘施工后的出矸环节大大受阻,皮带无法大角度拐弯导致施工后的矸石无法使用胶带运出。利用将第二运输机进行(加工)改制,进行抬高和增加跑动装置,综掘机截割后的矸石通过第一运输机转至第二运输机,由第二运输机自由滑落至无轨胶轮车直接排出井筒,从而达到弯曲斜井综掘与出矸平行作业,加快综掘出矸速度。本文主要介绍在魏墙煤矿副斜井井筒施工中综掘配套无轨胶轮车快速出矸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介绍了矸石山堆积情况,分析了矸石山失稳模式。为避免矸石山失稳所造成的危害,对重庆东林煤矸矿区进行现场调研踏勘,在此基础上,按照折线法选2-2'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其结果可作为确定矸石山稳定性提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不规则煤岩块的破碎特性,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研究,找出了煤块、矸块一些规律,为煤矸井下直接分选提供一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云驾岭矿北总回风巷地处偏远边界地带,运输战线长,环节多,扩修排矸困难的实际情况,介绍了矸石不上井充填技术研究成果,实践证明,该方案排矸省工、省时,消除了运输不安全因素,加快了扩修进度,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采用植物群落数量分类方法研究植被和土壤恢复状况,利用烘干法、环刀法、电位法、凯氏定氮法、钼锑抗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和外加热法测定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并采用TWINSPAN、DCA和DCCA法研究了河南义马矸石植被梯度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煤矸石山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排矸35 a的煤矸石山边坡;排矸30 a和35 a矸石山;排矸45 a和55 a以及有人为干预(排矸20 a)矸石山。DCA排序与TWINSPAN分类结果一致。DCA和DCCA排序图明显反映出排序轴的生态意义。不同类型矸石山自然植被的类型和生长情况差异明显,植物群落的梯度变化主要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总孔隙度和土壤养分控制。直接种植具有土壤改良作用的刺槐林能加快矸石山植被的自然恢复和土壤改良进程。研究结果也表明,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有助于自然植被恢复。边坡不稳定,植物难以自然定居,应采取措施稳固边坡;或与工程护坡措施相结合,种植一些抗干旱、耐瘠薄、深根性的植物,以加快边坡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4.
煤矸石是采煤和选煤过程中的排弃物,其长期推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污染大地和地下水,还能造成自燃。利用煤矸生产绿色建材资源化综合利用,可节约大量的土地,具有很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山西神州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旧排矸场概况,阐述了矸石山治理的指导思想和技术原则,提出了合理可行的矸石山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符志琰  刘元明  刘佳 《科技信息》2011,(27):332-332,382
在传统的煤炭开采系统中,井下开采出来的矸石与煤炭通过原煤运输系统运至地面洗选厂洗选,分选后的煤矸石堆积成山,占用土地,造成污染环境。新汶矿业集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区为目标,运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针对老矿井生产环节多、原煤含矸率高的生产实际,在矿井煤矸分离节能技术研究中探索出了一条提高矿井原煤质量、实现绿色开采的节能减排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煤矿皮带运输系统的煤尘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煤尘大对职工身体健康及环境设备卫生都有不良影响,如果降尘喷雾过小,起不到降尘效果,而过大,则造成原煤含水量超标,是个两难的问题。现在旬邑县中达燕家河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条件较好,皮带上绝大部分都是粉煤,几乎没有矸石,给皮带运输带来极大便利。但同时由于原煤所占比重大,矸石少,煤比较干,造成煤尘较多,给环境卫生及安全带来一定影响。为了降低产尘,而又不额外增加人员清理卫生,该矿机电部门主要领导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混入井下运煤系统中的矸石直接影响着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针对矸石在工作面的存在方式和危害,研制了煤矸筛分机并进行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阜新矿区矸石废弃地立地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效果,通过典型抽样方法对矿区废弃地立地质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阜新矿区废弃分为矸石山和排土场两大类型。随着停止排矸年限的增加,土壤理化性状逐渐改善。根据停止排矸年限将矸石山分为四种立地类型:停止排矸7年以内为Ⅰ类,7~15年为Ⅱ类,15-25年为Ⅲ类.25年以上为Ⅳ类。不同类型废弃地具有不同的生态前建途径,除Ⅰ类矸石山不能造林外,其他类型都可进行造林.但受立地质量影响,造林成活率有显著差异。研究成果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煤和矸石的精准辨识是煤矸分选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前提,针对传统方法存在效率低、需加装辐射 隔离以及受环境干扰等诸多不足,提出了基于多光谱图像特性和光谱特性来识别煤和矸石,构建黏菌优化极限学 习机(Slime Mold Algorithm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SMA-ELM)的分类模型。 搭建多光谱数据采集系统完成煤与 矸石的光谱图像采集,通过 LBP 对光谱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使用 PCA 主成分分析对提取后的特征向量降维,输入 SMA-ELM 分类模型、蚁狮优化极限学习机(Antlion Algorithm Optimiz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ALO-ELM)分类 模型、鲸鱼优化极限学习机(Whale Algorithm Optimiz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WOA-ELM)分类模型进行对比, 重点研究不同波长响应下煤和矸石的辨识精度来筛选最佳波长,通过多评价指标对优化后的最优波段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 SMA -ELM 分类效果最佳,第 6 波段为最优波段, SMA - ELM 在该波段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 95. 08%,煤和矸石的识别 F1-Score 分别为 96. 47%和 92. 68%,用时 10. 6 s。 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煤和矸石的精 准识别,这对煤和矸石的智能分选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