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世界著名观赏树种,在开花时极美而特异,可供栽培观赏或作行道树。珙桐是一个适应性强、生态幅度宽的树种,可进行人工大量引种,驯化和栽培。因而是一种值得引种栽培在道真县地区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2.
针对从黑龙江牡丹江引种的56个品种332株芍药在贵州省植物园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观察,记录芍药引种栽培后的生长特性。观察发现引种芍药的生育期可划分为6个阶段,芍药在贵阳地区萌发比东北早50天,花期提早45天,枯萎期推迟70天。分株苗生长期长于1年、2年的实生苗,且分株繁殖与种子繁殖相比可明显缩短开花周期。所有植株的引种成活率在95%以上,品种的引种成功率为100%。因此,建议将芍药作为贵阳地区重要的园林植物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近三年来对贵州省植物园香榧进行物候观测,掌握其生长规律,总结整理在香榧不同物候期内采取相应的生产管理措施,为贵州省发展香榧产业及榧农管护香榧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樱花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樱花的引种栽培,对其在西宁地区的物候期、生长状况、抚育管理、越冬情况、栽植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筛选出可以露地栽培的樱花品种。  相似文献   

5.
以引种珙桐一年生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珙桐的组织培养,用不同种类消毒剂对外植体进行消毒,以筛选最佳消毒效果,即0.1%HgCl_2消毒15 min,存活率达到61.12%;通过对基本培养基的筛选,发现Woody Plant Medium(WPM)基本培养基最适于珙桐生长;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WPM+IBA 0.2 mg/L+TDZ 0.5 mg/L+GA_3 0.5 mg/L,增殖系数为3.33.试验构建了用芽来繁殖不定芽的体系,但增殖系数有待提高,在组织过程中,褐化问题和组培苗的生根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垂花百合(Lilium cernuum)野生资源分布稀疏、数量较少,是园林杂交育种的重要野生种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对垂花百合的形态学特征、地理分布、生态学习性及长白山区垂花百合的物候特征进行描述,并重点对其繁育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人工栽培的垂花百合在花、叶、鳞茎的生长上都明显优于野生自然生长的垂花百合;引种栽培后病害较多,易倒伏;第1年遮阴栽培是关键,需遮阴50%;有性繁殖时,种子需暖温处理,发芽率可达70%以上.无性繁殖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7.
为了丰富本地的蔷薇属植物资源,研究了日本蔷薇在贵州省植物园的引种表现。结果表明:气候相似性和品种特性决定引种的成败的关键。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四平地区引种山葡萄的生物学特性及品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葡萄为葡萄科葡萄属的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是重要的一种浆果类果树.本文通过对四平地区引种栽培的山葡萄物候期、产量、生长等基本情况及品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引种到四平地区的山葡萄品种中,双红和双优两个品种的物候期情况接近,萌芽期在4月15~30日之间、开花期在5月5~10日之间、果实着色期在8月5~10日之间、果实成熟期在9月10~25日之间、落叶期在10月5~15日之间,而左优红和北冰红二个山葡萄品种的物候期要比双红和双优的物候期晚5~15天.四个品种所酿造的葡萄酒的酒精度数均在13度以上,果汁的含糖量在80 g/L左右,果实的出汁率在60%左右.本研究表明引种栽培到四平地区的山葡萄完全适应了本地土壤和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9.
重瓣黄刺玫在新疆未见有分布 ,石河子园林研究所自1994年开始引种栽培 ,对该树种的形态特征、物候特性、生长周期、引种适应性、繁育和栽培的多项研究 ,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好的园林观赏性 ,在引种区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甜樱桃不同品种的物候期记录,对其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研究,选出了适合越西栽培的甜樱桃品种,制定出适宜越西生产条件的甜樱桃栽培技术。同时发现甜樱桃在越西的物候期较甘孜、阿坝提早十五天左右。而甜樱桃褐斑病在越西表现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7个蜡梅品种的物候观察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是我国特有的珍贵传统冬季香花树种.为了了解不同蜡梅品种在北京地区的生长状况,通过对首都师范大学校本部7个蜡梅品种的物候观察,发现不同品种的蜡梅长势和花期差异显著,其他物候发生期差异不大.这为蜡梅在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和园林应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多彩贵州公园省碳酸盐岩层分布面积达73.0%以上,优选其特色景观植物开展防治石漠化栽培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植物资源评价和实地调查比较,筛选出贵州特色景观植物20种,开展了采种育苗、迁地栽培和防治石漠化林业绿化工程应用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发现在筛选出的20种植物中,已开展应用栽培的有6种(30.00%),另14种(70.00%)仅有少量中试,尚需扩大试验和推广应用。(2)20种贵州特色景观植物的苗木引种存活率普遍大于采种播种出苗率和应用栽培成活率,除了荔波红瘤果茶和贵州石笔木迁地露地栽培的存活率分别为83.06%和88.26%外,其他都在90.08%以上。(3)在阔瓣白兰花、红豆树、黄连木、清香木、贵州槭、掌叶木、银杏、鹅掌楸、贵州石楠、马蹄决明、灰毡毛忍冬、岩百合等12种植物的种苗繁育、引种栽培和应用试验结果中,苗木引种存活率与应用栽培存活率差异不显著,苗木引种存活率与采种播种出苗率的差异显著(P0.05),应用栽培存活率与采种播种出苗率的差异显著(P0.05);但是,在伞花木、贵州红山茶、红花瘤果茶、荔波红瘤果茶、贵州石笔木、香果树、栾树、喜树等8种植物的试验结果中苗木引种存活率、应用栽培存活率和采种播种出苗率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4)在防治石漠化栽培应用试验中的种苗成活率皆未达到极显著(P0.01),表明其筛选植物的苗木就地繁育引种栽培和采集种子繁育种苗栽培的方法皆适合于生产应用;其中阔瓣白兰花、贵州槭、贵州红山茶、红花瘤果茶、荔波红瘤果茶、贵州石笔木、香果树、岩百合等8种植物,采用采集种子异地育苗开展应用栽培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贵州省植物园的入侵植物,以期为保护植物园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对入侵植物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植物园内共有入侵植物41种,其科属分布、原产地、生长型、生活型等特征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在本地区对郁金香进行引种栽培,通过观测郁金香生长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了其生物学特性和物候特点,总结出了适于本地的栽培管理技术,筛选出了中肯、金检阅、阿帕尔顿等三个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可在本地推广栽培的郁金香品种。  相似文献   

15.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作为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具有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的观赏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了有关方面及科研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从以下4个方面对珙桐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1)解剖学与生物学特征及珙桐在系统发育中的归属问题研究;(2)生态学特性与珙桐自然分布区生态条件的研究;(3)珙桐的种群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研究;(4)珙桐的繁殖与人工引种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本地区对芍药、牡丹进行两个阶段的引种栽培,通过观测了解其生物学特性、物候特点及其根系结构情况,总结出适于本地的栽培管理技术,筛选出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可在本地推广栽培的芍药、牡丹品种。通过分析得出芍药在本地区适宜栽培在光照强度5-7万lux环境下,观赏效果较对。光照强度在8万lux以上,植株较早进入休眠,生长期较短。3万lux以下植株成花少,生长期长,观赏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17.
《巴州科技》2006,(1):12-15,23
在本地区对郁金香进行引种栽培,通过观测郁金香生长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物候特点,总结出了适于本地的栽培管理技术,筛选出了中肯、金检阅、阿帕尔顿等三个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可在本地推广栽培的郁金香品种。  相似文献   

18.
荷兰郁金香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松林  鲁琳 《河南科学》1996,14(3):330-336
通过对郁金香引进地及引种地自然条件比较和物候期、开花情况及鳞茎更新等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郁金香第一年在郑州地区适应性较强,引入的11个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和发育。从栽培方式来看,地栽优于盆栽,地栽一倍优于地栽二倍。  相似文献   

19.
‘变色月季”(.Rosa chimnsis cv. “Mutabilis”)是新引进上海地区的一个新型栽培月季品种。介绍了“变色月季”的形态特征、产地与习性,并根据上海地区的实地栽培经验,总结了引种“变色月季”露地栽种、繁殖、病虫害防治及应用情况。引种与栽培情况表明:“变色月季”适宜在上海松江地区及奉贤海湾盐碱地区生长,故可在上海盐碱地区推广应用这一新型园林观赏灌木。  相似文献   

20.
植物园的建设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处好的休闲娱乐的场所,还主要为地区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基地,植物园的中心性工作就是收集和保存多样化植物,通过引种驯化,变外地为本地,变野生为栽培,为当地的固林景观提供更多更好的造景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