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美国红枫‘白兰地’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红枫‘白兰地’(Acer rubrum‘Brandywine’)的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外植体的最佳取材时段为3-5月,最佳消毒方案是用3%的NaClO处理8min,污染率仅为2.22%,存活率达91.11%.2)启动培养中,3因素对其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培养基,IBA,6-BA.在WPM,MS,1/2MS,DKW 4种培养基中,WPM对外植体启动培养影响显著高于其他3种,最佳培养基配方为WPM+IBA 0.5mg/L+6-BA 2.0mg/L.3)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WPM+0.002mg/L TDZ+0.4mg/L NAA,增殖系数为1.37.4)壮苗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WPM+0.5mg/L NAA+1.0mg/L GA3,苗的长势最好,茎粗且伸长明显,叶大且绿.5)根诱导培养中,4因素对其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6-BA,GA3,培养基,IBA,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2.0mg/L IBA+1.0mg/L GA3,生根率高达93.3%.6)组培苗的炼苗移栽以先闭盖锻炼6d,后开盖锻炼2d,再移栽到沙与腐殖质等比混合的基质中,存活率最高,达86.7%.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2017,(2):209-213
以东方系百合索邦和西伯利亚的种球鳞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NAA、6-BA、TDZ、KT、IBA、2,4-D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筛选鳞片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及再生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百合种质保存、组培快繁及脱毒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索邦百合在MS+IBA 0.1 mg/L+6-BA 1.0 mg/L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在MS+NAA 0.1 mg/L+6-BA 1.0 mg/L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增殖最好,在MS+NAA 0.3 mg/L+TDZ 0.1 mg/L+KT 0.2 mg/L培养基中分化最好;西伯利亚百合在MS+NAA 0.1 mg/L+6-BA 1.0 mg/L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最好,在MS+IBA 1.0 mg/L+KT 0.5 mg/L培养基中分化效果最好.二者均在1/2 MS+NAA 0.1 mg/L+IBA 0.01 mg/L培养基中生根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NAA、IBA和6-BA,配置16种培养基进行试验,筛选最适宜于金钗石斛兰生根的培养基.结果显示:1/2MS+0.2 mg/L 6-BA+1.0 mg/L NAA+0.5 mg/L IBA及1/2MS+0.5 mg/L 6-BA+1.0 mg/L NAA+0.2 mg/L IBA培养基最适宜于金钗石斛兰生根,生根率达100%,而且根系生长健壮.将金钗石斛兰生根组培苗移栽于6种不同的基质中,结果表明,以棕榈外壳作为移栽基质最佳,移栽成活率达100%,且幼苗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铁线莲‘朱卡’(Clematis ‘Julka’)的带芽茎段为起始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建立再生体系。【方法】利用腋芽诱导—不定芽增殖—生根和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生根两种途径,建立该品种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形成铁线莲‘朱卡’完整植株。【结果】铁线莲‘朱卡’组织培养最适宜灭菌条件为质量分数10%次氯酸钠溶液灭菌12min;带芽茎段诱导腋芽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1 mg/L+6-BA 1.0 mg/L,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IBA 0.20 mg/L+6-BA 1.0 mg/L+GA3 0.2 mg/L;带芽茎段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05 mg/L+6-BA 2.0 mg/L,愈伤组织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20 mg/L +6-BA 2.0 mg/L,愈伤组织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03 mg/L+6-BA 3.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3 mg/L。【结论】首次用两种器官发生方法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铁线莲‘朱卡’再生体系。直接形成不定芽时增殖倍数可达5.52。诱导愈伤组织途径的器官发生中,愈伤组织分化率可达76.7%,分化不定芽平均数超过3。两种途径诱导生根率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5.
高盆樱桃的组培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高盆樱桃外植体灭菌方法的筛选和培养条件的优化,解决高盆樱桃在快速繁殖中存在的丛生芽诱导率低、增殖率低、生根难等问题,为建立高盆樱桃组培快繁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高盆樱桃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外植体的灭菌方法、基本培养基类型(MS、1/2 MS和1/4 MS)以及不同外源激素(6-BA、NAA和IBA)对丛生芽诱导、丛生芽增殖、生根等过程的影响。【结果】高盆樱桃茎段在75%乙醇灭菌20 s,0.1%升汞灭菌300 s时,污染率最低。在MS培养基中添加1.2 mg/L 6-BA和0.1 mg/L IBA时,丛生芽诱导率最高(82.22%)。在MS培养基中同时添加0.8 mg/L 6-BA、0.06 mg/L IBA、0.08 mg/L NAA时丛生芽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率为7.32。1/2 MS+IBA(0.5 mg/L)培养基有利于生根,生根率达92.22%。【结论】高盆樱桃带芽茎段适宜的灭菌方法为75%酒精处理20 s后,再以0.1%升汞处理300 s; 丛生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1.2 mg/L)+IBA(0.1 mg/L); 丛生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0.8 mg/L)+IBA(0.06 mg/L)+NAA(0.08 mg/L); 适宜高盆樱桃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IBA(0.5 mg/L)。以体积比为1(河沙):1(腐殖质):2(蛭石)的混合基质为移栽基质时,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72.2%。该试验结果可为高盆樱桃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落叶型冬青(Ilex verticillata L.)雌雄株的组织培养快繁体系。【方法】以落叶型冬青优良雌株和雄株的幼嫩茎段为材料,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BA、IBA、NAA、氯吡苯脲(CPPU)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外植体消毒时间、诱导培养基、增殖及生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落叶型冬青雌株、雄株茎段外植体腋芽诱导最好的培养基分别为MS+0.5 mg/L 6-BA+0.2 mg/L IBA和MS+0.5 mg/L 6-BA+0.5 mg/L IBA,诱导率分别为93.3%和83.3%; 雌株和雄株丛芽增殖效果最好的培养基分别是MS+1.0 mg/L CPPU+0.2 mg/L NAA和MS+1.0 mg/L CPPU+0.1 mg/L NAA,增殖系数分别达3.48和1.25; 落叶型冬青在1/2 MS+0.4 mg/L NAA培养基上雌、雄株的生根率分别为26.7%和20.0%; 添加一种促根剂后,雌、雄株的生根率可达66.7%和46.7%。【结论】该组织培养体系特别是雄株组培体系的建立可为落叶型冬青苗木的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蜻蜓凤梨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蜻蜓凤梨快速繁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蜻蜓凤梨试管苗茎的中部进行诱导侧芽效果比较好,培养基为MS 6-BA3.0mg/L IBA0.3mg/L 蔗糖30g/L 琼脂7g/L;增殖阶段适宜培养基为MS 6-BA3.0mg/L IBA0.3mg/L 蔗糖30g/L 琼脂7g/L或MS 6-BA4.0mg/L IBA1.0mg/L NAA1.0mg/L 蔗糖30g/L 琼脂7g/L;生根阶段适宜培养基为1/2MS NAA0.5mg/L 活性碳0.1%.蜻蜓凤梨组培苗容易移栽成活,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濒危药材红芽大戟(Knoxia corym bosa Willd)最适宜的组培快繁方法,为规模化生产红芽大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红芽大戟不同组织器官为外植体,采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培养,研究影响外植体诱导分化、增殖和生根的因素,筛选获得最佳培养基。【结果】外植体采用茎尖优于叶轴、叶片,茎尖接种于MS+1.5mg/L 6-BA+0.15mg/L NAA,萌芽率为100%,MS+3.0mg/L 6-BA+0.30mg/L NAA最适用于继代增殖培养,1/2MS+2.0mg/L IBA+0.2mg/L NAA最合适生根培养。【结论】选取合适的外植体,采用适宜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可以有效地进行红芽大戟的组培快繁。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优良单株组培再生体系,为今后其无性化推广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米老排优树基部半木质化萌芽为外植体,采用丛芽发生途径,通过初代腋芽诱导、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等过程,研究筛选最适的外植体采集时间、继代及生根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浓度配比等。【结果】10月采集的外植体诱导效果最好,存活率为32.38%;米老排腋芽诱导最适配方为MS+6-BA 0.5 mg/L+NAA 0.02 mg/L,诱导率为100%,萌发时间为4.07 d;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X(改良WPM)+6-BA 1.0 mg/L+NAA 0.05 mg/L,增殖系数达4.94,芽生长旺盛;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X+NAA 0.3 mg/L,生根率100%,平均根数13.18,根生长健壮,移栽成活率可达92.3%。【结论】米老排外植体诱导成活率与取材地点、时间相关,广东地区10月的米老排外植体材料最佳;在使用MS基本培养基增殖系数低的情况下,改用MX(改良WPM)培养基能够显著提高米老排增殖继代倍数;本研究还对米老排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进行...  相似文献   

10.
以俄罗斯引进的蓝靛果忍冬优良无性系Berel(L.caerulea var.kamtschatika X altaica)、Rus1(L.caerulea var.kamtschatika)和Rus2(L.caerulea var.regeliana X altaica)为研究对象,以其健壮枝条上的茎尖及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建立适合俄罗斯蓝靛果忍冬外植体生长、扩繁、生根的基本培养程序.结果表明:俄罗斯蓝靛果忍冬的3个优良无性系以MS+1.0 mg/L 6-BA+0.2 mg/L IBA为初代培养基效果均较好,但继代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差异较大.其中,适合Berel增殖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 IBA,增殖系数达到5.6,生根培养基为WPM+1.5 mg/L IBA;适合Rus1和Rus2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WPM+0.5 mg/L 6-BA+0.2 mg/L IBA,增殖系数达到6.8和7.6,生根培养基为1/2MS+0.2 mg/L IBA;适合俄罗斯蓝靛果忍冬试管苗移栽的基质为草炭土+河沙(体积比1∶1)的混合基质.  相似文献   

11.
安祖花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安祖花的叶、叶柄和茎段为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发生.筛选出了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MS 6—BA1.0mg/L 2,4—D0.5mg/L,不定芽分化及增殖培养基MS 6-BA1.0mg/L IBA0.1mg/L,不断的继代培养,增殖及分化率都很高,将产生的不定芽切割下来转接到1/2MS NAA0.5mg/L的培养基中生根壮苗,生根良好的试管苗移栽后,经过精心的管理。2个月后统计结果。成活率高达96%。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雄性二倍体毛白杨再生体系,构建稳定的遗传转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毛白杨基因功能提供试验平台。【方法】以雄性二倍体毛白杨的幼嫩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1/2 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整6-BA、IAA和TDZ激素浓度进行再生体系筛选;采用农杆菌EHA105介导叶盘法,控制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卡那霉素筛选浓度,进行遗传转化;以幼嫩叶片原生质体为受体细胞,PEG介导转化荧光标记基因EGFP,进行瞬时表达。【结果】雄性二倍体毛白杨再生过程包括继代、芽伸长和生根3个阶段,其培养基组分分别为1/2 MS+0.5 mg/L 6-BA+0.5 mg/L NAA+0.005 mg/L TDZ、1/2 MS+0.5 mg/L 6-BA+0.3 mg/L NAA和1/2 MS+0.3 mg/L NAA+0.5 mg/L IBA,该条件下生根率为96.7%,增殖系数为4.47。遗传转化过程包括预培养、农杆菌侵染、共培养、抗性筛选和生根5个阶段,其中预培养为12 h、农杆菌浓度OD600为0.4、侵染时间为20 min、共培养时间为24 h、卡那霉素(30 mg/L)筛选45 d和抗性苗生根20 d。试验共获得86株抗性植株,其中14株分子鉴定结果为阳性。在40% PEG4000的介导下,EGFP基因瞬间转化效率为50%。【结论】雄性二倍体毛白杨再生周期短、遗传转化稳定,是杨树基础研究的理想材料。本研究拓宽了杨树遗传转化体系,为杨树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杜鹃‘胭脂蜜’(Rhododendron obtusum ‘Yanzhimi’)的新生茎段为外植体,以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杜鹃组织培养过程中芽诱导、增殖壮苗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培养中诱导腋芽的最佳培养基为WPM+0.1 mg·L-1 IBA+1 mg·L-1 ZT,腋芽平均诱导率为43.67%,增殖系数为1.18;采用NAA+TDZ与NAA+ZT的组合分别进行增殖壮苗培养,两种在生长及诱导情况上均呈现不同状态.在添加0.5 mg·L-1 NAA和0.1 mg·L-1 IBA的1/2WPM基本培养基上,杜鹃的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达82.5%.该研究为杜鹃优质种苗的繁殖与生产,杜鹃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以及转基因育种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金花茶杂交种质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优质杂交种质的保存和快繁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凹脉金花茶♀ב烈香'茶花♂(S1)、‘黄樽'薄叶金花茶♀×防城金花茶♂(S2)、防城金花茶♀×越南抱茎茶♂(S3)等3组杂交组合种子的无菌播种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诱导率的差异,杂交组合、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组合对芽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蔗糖浓度对生根率的影响,及不同基质移栽成活率的差异等组培关键技术。【结果】S1、S2、S3等3组杂交组合无菌苗的顶芽平均诱导率为12%,茎段平均诱导率最高,达100%。杂交组合、基本培养基和6-BA对增殖倍数影响极显著,S1、S2、S3杂交组合在培养基B5+6-BA 2.5 mg/L+IBA 0.05 mg/L上培养40 d,增殖倍数最高,分别为7.4、6.6、7.5倍,芽苗长势好; 在MS培养基上芽苗长势不佳,叶片脱落。杂交组合、生根剂种类浓度组合及蔗糖浓度对生根率影响极显著,S1、S2、S3杂交组合在培养基1/2 B5+ABT 1.0 mg/L+5 g/L蔗糖上,生根率最高,分别为92%、85%、89%。3组杂交组合在V黄心土:V蛭石=3:1基质上的平均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4%。【结论】无菌播种苗的茎段是金花茶杂交种质离体培养最理想的外植体,最佳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B5+6-BA 2.5 mg/L+IBA 0.05 mg/L和1/2 B5+ABT 1.0 mg/L+蔗糖5 g/L,最佳移栽基质为V黄心土:V蛭石=3:1,营建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是金花茶杂交种质保存和植株高效再生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渗透调节物质种类及其不同浓度对香樟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为提高香樟体胚诱导率、优化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以7月初在湖南省郴州、长沙、娄底及怀化市采集的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的未成熟合子胚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碳源种类、浓度及组合方式对香樟体胚诱导、芽萌发、生根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适合香樟的体胚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6-BA)+0.3 mg/L的2,4-二氯苯氧乙酸(2,4-D)+1.0 mg/L 链霉素+15 g/L 蔗糖+30 g/L 山梨醇+6.5 g/L 琼脂+700 mg/L水解酪蛋白;增殖培养基为MS+15 g/L 蔗糖+30 g/L 山梨醇+6.5 g/L 琼脂+700 mg/L 水解酪蛋白;芽萌发培养基为MS+0.1 mg/L 苯基噻二唑基脲(TDZ)+0.5 mg/L 萘乙酸(NAA)+0.1 mg/L 吲哚丁酸(IBA)+15 g/L 蔗糖+15 g/L 山梨醇+6.5 g/L 琼脂;生根培养基为MS+1.0 mg/L IBA+15 g/L 蔗糖+15 g/L 山梨醇+6.5 g/L 琼脂。【结论】 经过改良,添加15 g/L蔗糖和30 g/L山梨醇的组合碳源,香樟体胚的诱导率明显提高;添加15 g/L蔗糖和15 g/L山梨醇的组合碳源处理的新植株生根条数多、主根明显,生长状况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