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绿色和紫红色表型盐地碱蓬叶片抗氧化系统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盐地碱蓬(Suaeda salsa)是一种肉质盐生植物,根据叶片的颜色分为两种表型即生长在滨海盐碱地的绿色表型和生长在潮间带的紫红色表型.本文研究了滨海盐碱地盐胁迫以及潮间带高盐、缺氧和低温综合逆境对两种不同表型的盐地碱蓬抗氧化ˉ系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原因.结果表明:紫红色表型盐地碱蓬叶片的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A)含量均高于绿色表型盐地碱蓬叶片,紫红色表型盐地碱蓬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高于绿色表型,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低于绿色表型盐地碱蓬.这些结果表明潮间带紫红色表型盐地碱蓬可能通过提高非酶促抗氧化剂GSH、AsA含量和关键抗氧化酶SOD和APX活性适应潮间带高盐、缺氧和低温综合逆境.  相似文献   

2.
两种不同盐浓度环境中盐地碱蓬叶的形态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盐生植物盐地碱蓬叶的形态解剖学特征,结果表明,盐地碱蓬是典型的贮盐植物;生长在两种不同盐浓度环境中的盐地碱蓬,在叶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性状差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运城盐湖地区两种耐盐植物,盐角草和盐地碱蓬的生理生化以及其生长的土壤环境进行了分析,发现土壤中以Na+、C1-、so^24-硫酸根离子为主,土壤的pH为7.68—8.09.植物肉质程度高,对Na+、cl-的吸收明显高于ca+、Mg2+、K+.盐角草吸收Na+和cl-的能力大于盐地碱蓬.盐角草更耐盐,适宜生在C1-含量较多的盐渍地,它吸附Na+、cl-离子的能力更强些,盐地碱蓬可以生在sol-较高的盐渍地.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N素营养对海水浇灌盐生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了0、0.5 mmol/L、5 mmol/L N素营养对80%海水(含2.86%的海盐)胁迫下真盐生植物盐地碱蓬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素营养对海盐胁迫下盐地碱蓬幼苗的生长有显著的缓解效应,其中0.5 mmol/L N处理条件下盐地碱蓬幼苗的株高、干鲜重、叶绿素含量、SOD酶活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降低.5 mmol/L N处理条件下与对照相比盐地碱蓬幼苗株高、叶绿素含量均有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减少,SOD酶活显著降低.这表明一定浓度的N肥可以显著促进海水浇灌下盐地碱蓬的生长,其原因可能与增加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及降低膜脂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固废及其处理产物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促进固废消纳的同时为渤海湾盐碱地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盐碱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改良和盆栽试验,分析对照组(CK)、炉渣+煤矸石(S10、S50和S100)、生物炭(C10、C50、C100)和木醋液(V300、V100和V50)对土壤盐碱性状、养分状况和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均可降低原始土样pH、可溶性盐总量和碱化度,同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并促进盐地碱蓬生长,但是不同处理之间存在差异(P<0.05)。木醋液对土壤盐碱状况的改良效果最优,其中V300处理的土壤pH、可溶性盐总量、交换性钠离子和碱化度均最小,但土壤养分状况和盐地碱蓬生长状况不理想。炉渣+煤矸石虽然对土壤盐碱状况的改良效果最弱,但该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盐地碱蓬生长状况优于其他处理;其中S50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植物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生物量分别为13.05 g/kg、80.40%、47.75%和99.56 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生物炭对土壤盐碱和养分状况的改良效果及对盐地碱蓬生长的促进效果居中。【结论】炉渣+煤矸石、生物炭和木醋液均具有一定降盐碱、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盐地碱蓬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作用,且S50处理对土壤养分和盐地碱蓬生长的改善效果最优,可作为渤海湾黄骅港盐碱地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盐生植物碱蓬开发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碱蓬是一类生长于盐碱荒滩的盐生植物,它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综述了有关碱蓬应用价值的研究,着重阐述了开发碱蓬对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并针对碱蓬开发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基础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境下两种表型盐地碱蓬叶片POD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自然生境下两种表型盐地碱蓬叶片为材料,分析了H2O2含量、MDA含量、质膜透性、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其同工酶.结果表明:紫红色表型盐地碱蓬叶片H2O2含量是绿色表型的2.48倍,而其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却显著低于后者.绿色表型盐地碱蓬POD活性显著高于紫红色表型盐地碱蓬,同工酶分析表明,紫红色表型盐地碱蓬叶片POD同工酶有6条带,即POD1、POD2、POD3、POD4、POD5、POD6,绿色表型盐地碱蓬叶片有5条同工酶条带,为POD1、POD2、POD3、POD4、POD5,POD1是两种表型盐地碱蓬叶片的主要同工酶,占POD总活性的60%以上.绿色表型盐地碱蓬叶片POD1、POD2和POD3的活性分别为紫红色表型的1.39倍、4.11倍和3.21倍.这些结果表明,与绿色表型盐地碱蓬相比,紫红色表型盐地碱蓬叶片POD活性低,可能是其叶片积累更高H2O2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自然条件下海边生境盐地碱蓬和内地生境盐地碱蓬对环境的适应性能否遗传,我们以两种表型盐地碱蓬为实验材料,测定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其叶片中甜菜红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并计算总叶绿素(chla+chlb)含量及Chla/b.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海边生境盐地碱蓬叶片中甜菜红素含量及Chla/b比值始终高于内地生境的,而内地生境盐地碱蓬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索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高于海边生境的.这表明两种表型盐地碱蓬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具有一定可遗传性.  相似文献   

9.
从盐地碱蓬 (Suaedasalsa)中克隆了Δ1 -二氢吡咯 -5 -羧酸合成酶基因的cDNA片段 (S .salsaΔ1 -pyrroline -5 -carboxylatesynthasegene,Ssp5CS) .Southern杂交表明SsP5CS基因在盐地碱蓬基因组中只有一个拷贝 ;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 ,不同盐处理 (4 0 0mmol/LNaCl)时间下SsP5CS在盐地碱蓬叶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 ;同时盐胁迫条件下盐地碱蓬叶中的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的增加 ,并且其渗透调节能力也逐渐增强 .推测SsP5CS基因可能在保护盐地碱蓬免受盐胁迫损伤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内地重盐碱地和海边潮间带两种乍境下的盐地碱蓬为材料,比较不同生境对盐地碱蓬色素积累和相关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边生境的盐地碱蓬叶片中甜菜红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内地生境条件下的,而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显著低于内地生境条件下的.内地生境盐地碱蓬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Fu/Fm,ΦPSⅡ均显著高于海边生境的功能叶片.说明海边生境的盐地碱蓬可能通过调节叶片中不同色素的含量,改变光合特性,适应综合逆境.  相似文献   

11.
从盐地碱蓬(suaeda salsa)中克隆了Δ^1-二氯吡咯-5-羟酸合成酶基因的cDNA片段(S.salsa Δ^1-pyrroline-5-carboxylate synthase gene,Ssp5CS),Southern杂交表明SsP5CS基因在盐地碱蓬基因组中只有一个拷贝;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不同盐处理(400mmol/L NaCl)时间下SsP5CS在盐地碱蓬叶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同时盐胁迫条件下盐地碱蓬叶中的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的增加, 并且其渗透调节能力也逐渐增强,推测SsP5CS基因可能在保护盐地碱蓬免受盐胁迫损伤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盐地碱蓬(Suaeda salsa)中克隆了△1-二氢吡咯-5-羧酸合成酶基因的cDNA片段(S.salsa △1-pyrroline-5-carboxylate synthase gene,Ssp5CS).Southern杂交表明SsP5CS基因在盐地碱蓬基因组中只有一个拷贝;Northem杂交结果表明,不同盐处理(400mmol/L NaCl)时间下SsP5CS在盐地碱蓬叶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同时盐胁迫条件下盐地碱蓬叶中的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的增加,并且其渗透调节能力也逐渐增强.推测SsP5CS基因可能在保护盐地碱蓬免受盐胁迫损伤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小鼠刚果红吞噬试验,初步研究了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地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采用相同剂量、不同时间间隔和不同给药次数的试验方法下,将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A,B,C分别灌胃给药,结果表明:水提取物A和C具有显著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其中以C(间隔12h给药,共给药4次)的效果最为显著,而B的效果不明确。初步揭示了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的一些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小鼠刚果红吞噬试验,初步研究了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采用相同剂量、不同时间间隔和不同给药次数的试验方法下,将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A,B,C分别灌胃给药,结果表明水提取物A和C具有显著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其中以C(间隔12h给药,共给药4次)的效果最为显著,而B的效果不明确.初步揭示了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的一些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不同自然盐渍生境下盐地碱蓬叶片肉质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以黄河三角洲内地重盐碱地和海边潮问带两种生境下的盐地碱蓬为材料,比较叶片肉质化及叶片细胞液和土壤中离子浓度等内外因索,探讨影响盐地碱蓬叶片肉质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内地生境条件下绿色盐地碱蓬叶片肉质化程度显著高于海边生境条件下的红色盐地碱蓬.叶片肉质化程度与土壤含水量、土壤中Na^+、Cl^+含量和叶片中Na^+、Cl^-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敷:叶片中Na^+、Cl^-含量〉土壤中Na^+、Cl^-含量〉土壤含水量;Na^+〉Cl^-.表明白然生境下叶片中Na^+、Cl^-积累是盐地碱蓬肉质化主要因素,而Na^+起主导作用.内地重盐碱地土壤表层和空气温度高,尤其土壤含水量低是内地盐地碱蓬叶片肉质化程度高于海边生境条件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张峰  姚燕 《山东科学》2013,26(2):53-55
本文首次对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L.) Pall.)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盐地碱蓬的染色体数目2n=18,核型公式为K(2n)=18=16m+2sm。根据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盐地碱蓬的核型属1A型。  相似文献   

17.
伽蓝菜和碱蓬耐旱耐盐机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0-200mmol/LNaCl和等渗的PEG(聚乙二醇)处理伽蓝菜和碱蓬幼苗,测定结果表明:伽蓝菜的生长明显受NaCl和等渗的PEG抑制,PEG处理比等渗的NaCl处理对伽蓝菜生长的抑制更显著;碱蓬的生长明显受NaCl促进,而等渗的PEG抑制其生长,NaCl处理条件下碱蓬叶片内Na^ 、Cl^-含量显著高于伽蓝菜,而PEG处理条件下伽蓝菜叶片内有机溶质含量高于碱蓬。NaCl和PEG处理条件下伽蓝菜蒸腾速率降低幅度远远大于碱蓬。这些结果说明,伽蓝菜耐旱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减小自身鲜重进行渗透调节。而碱蓬耐盐的机制主要是吸收Na^ 、Cl^-并积累在液泡中进行渗透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盐地碱蓬是海岸带一种重要的先锋植被,其时空分布信息是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及湿地修复工程的基础数据.为准确地获取碱蓬群落时空分布信息,构建一种盐地碱蓬提取指数十分必要.该文以辽东湾北部海岸带湿地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8 OLI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构建盐地碱蓬指数(suaeda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index, SPCAI),并将其应用到多源遥感数据(Landsat5 TM、Landsat7 ETM+、Landsat8 OLI和Sentinel-2 MSI)中,最后利用SPCAI获取近21年辽东湾北部海岸带湿地碱蓬群落的时空分布信息.结果表明:1)经主成分分析的Landsat数据的第4波段(PCA4)对盐地碱蓬的响应最为明显,且Landsat8 OLI数据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明显优于TM和ETM+数据;2)基于Landsat8 OLI的PCA4波段构建SPCAI,SPCAI对碱蓬的响应明显优于NDVI、SAVI、MSAVI,并...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盐水胁迫发芽、盐水浇灌盆栽和田间耐盐实验,研究植物的耐盐能力,筛选黄河三角洲滩涂重度盐渍土适生的耐盐植物.结果表明:高质量分数NaCl对耐盐植物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发芽率与盐质量分数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盐胁迫下植物苗期相对生长量由大至小依次为盐地碱蓬>柽柳>中亚滨藜>二色补血草>三角叶滨藜>海边月见草>海滨锦葵>田菁>罗布麻.筛选出耐盐性极强的、能在盐的质量分数为20 g/kg以上的重盐土上生长的植物2种,即柽柳和盐地碱蓬,为黄河三角洲滩涂重盐土的生物改良提供了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20.
研究定居于运城盐湖的一年生植物盐地碱蓬种子的萌发,揭示其种子萌发的规律及对盐渍化自然生境的适应机理.采用室内萌发的方法处理种子,探索了不同温度(5/15℃、10/20℃、15/25℃、20/30℃)、光照(光暗交替和黑暗)以及盐分浓度(0 m S/c、5 m S/c、10 m S/c、20 m S/c、40 m S/c、60 m S/c和80 m S/cm)下盐地碱蓬二型性种子萌发的现象,揭示其种子萌发的特性及其对盐渍化自然生境的适应机理.(1)盐地碱蓬二型性种子在5℃~30℃之间都可以萌发;(2)在温度、光照相同的情况下,盐地碱蓬种子的萌发百分数随着盐胁迫量的变多呈现减少的趋势;(3)温度、光照和盐分对不同类型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棕色种子比黑色种子萌发好.该研究为了解温度、光照和盐分对盐地碱蓬二型性种子萌发的影响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