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针对当前中学中存在的只注重科技知识的传承教育而失去对学生的人文呵护的物理教育,重新反思了作为文化的物理学涵义及其教育价值,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从人的发展与知识形态两个视角论述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梳理了两者的思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把脉,对推进在高中物理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提出了几点富有建设性的想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两翼,但人们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事实上,只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共进,个人与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本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了“科学”与“人文”的概念的基础上,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过程的冲突,论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互补性,最终两种教育应该走向整合之路。  相似文献   

4.
习萍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4):104-106
从追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问题的起源,结合现代教育制度和实践中存在的缺陷,论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并重的必要性,并就加强二者的有机渗透,从观念的转变、师资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从化学和绿色化学与科技、教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密切联系入手,论述了在化学、绿色化学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内容、途径、方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科学和科学教育充满了人文和人文教育的价值,这为科学教育加强人文教育提供了可能性。科学教育加强人文教育可以围绕“树观念、提素养”、“多方面,全过程”两个大的方面展开.科学教育加强人文教育的归宿是:通过两者的整合与融合,培养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7.
加强高校人文与科学精神教育,实现从传统的专才教育向与符合经济较发达的社会环境相匹配的现代人文与科学精神教育的转变,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许多高校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泛珠三角地区高校在人文与科学精神教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高校的人文与科学精神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泛珠三角地区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切实提高高校人文与科学精神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8.
浅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蕾 《科技信息》2009,(15):134-134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是科学和人文诸多学科综合化的时代新潮。学科的融合强烈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同时具备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要求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浅谈人文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绿”色教育。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互通互动,相异互补。人文是为人之本,是民族存亡之根.文章主要着重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人文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指出人文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出对社会、对人民、对自己从事的事业高度负责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科学人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整合,认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实施科学人文教育。强调了实施科学人文教育和培养科学人文精神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实施的途径与策略,总结了实践中的成就与经验,通过对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探讨,论证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科学人文教育、培养科学人文精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人文价值及人文化物理教育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的人文价值是在具有“怀疑”、“求真”、“创新”特征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形成的“求真”、“向善”、“臻美”的人文精神追求,它对人类的和谐发展起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人文化的物理教育主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突出人文关怀下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构建人文化的物理教育,要关注人文化的教育目标,弘扬求真的态度与精神,突出物理学中的“向善”意蕴,领略物理学之美。  相似文献   

12.
医学院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医学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倡导科学人文教育观,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介绍了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图书馆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医学院校图书馆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教育以培养全面人为己任,而人的全面性则表现在人应具有科学人文精神上。数学作为教育的一个材料,可以从活动论、认识论、价值论这三个方面考察,从不同方面发现其内蕴的科学精神,而这些科学精神,从其形成过程而言是一种人文精神。数学中的人文精神是一种科学人文精神。这种科学人文精神并不是随着数学知识的掌握就可以迁移到学生身上,有必要采用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加强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不断传递并创新着人类文化知识。从文化史看,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贯穿着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的辩证运动,而学校教育扮演着文化冲突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桥梁和枢纽的角色。本文从学校教育中的传统和现代文化、中西方文化、主流和亚文化以及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这几方面的文化的取舍来说明各种文化之间的整合关系。  相似文献   

15.
物理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简明指出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之后,据人文精神的内涵讨论了物理学及其发展史本身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教育因素,进而从物理教育的目的、教学过程、科学精神等角度,以及在物理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教育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要追问自身的终极意义,满足自身的根本追求,表达自身的精神本性,就必须借助于哲学的理论反思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备科学形态的哲学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渗透到各种素质的培养之中,理应强调哲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使之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7.
人文素养培育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硕士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在培养阶段存在相关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专业知识不能互利等问题,对此应遵循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同等重要、教育理念与教学安排相统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融合、教与学相统一的原则,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不同阶段要求,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最新阶段,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要挖掘这个学科的人文精神内涵,就是要使这个学科的意识形态功能与人文精神能够有机的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与个性自由的有机融合,对人“终极关怀”的哲学思考是其内在逻辑主线,因此,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地位,贯彻“文化自觉”理念,推动新型意识形态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与体育教育培养人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体育教育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目标,关注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所以新时期的体育教育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尊重人的地位,激发人的首创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