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对国际商务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高素质的国际商务人员是落实倡议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面对新的机遇,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应进行改革与优化。该文结合我国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发展现状,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商务人才的新需求,据此提出人才培养的新策略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李继宏  袁珂娜 《科技信息》2009,(31):I0017-I0017,I0021
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是培养涉外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本文就国际商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材内容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国际商务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内容与实务的同步性、双语教学的重要性等方面对国际商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外贸初级技能型人才,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中职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弱化,多数中职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流于形式。为此,探索中职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对于该专业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市场对既能洞察国际市场形势和了解市场规律,又能按国际市场惯例和WTO游戏规则办事的德才兼备的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适应社会需要,在激烈的人才培养市场中突出特色办好本科国际商务专业是我们必须长期思考探索的问题.该文从国际商务社会人才需求调查出发,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角度分析了本科国际商务专业的特色要求,以寻求构建本科国际商务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5.
湖北师范学院国际学院是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成立的涉外教学与科研单位,旨在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的高级专业人才;其主要职能为:国际教育、英语(雅思、托福)培训、国际就业、对外汉语培训、出国留学咨询、项目拓展、教育资源共享等;所设专业有:国际商务与会计、国际商务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商务与贸易、会计、艺术设计、应用电子技术、对外汉语等。学院目前注册的中外学生共计400余人。  相似文献   

6.
浅谈五年制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新华 《科技信息》2010,(35):I0357-I0357,I0385
近年来,五年制高职是江苏省职业教育的亮点,专业设置涉及十六大类119个专业,都是我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专业。五年制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本文结合目前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探讨五年制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整合及"四模块’’实践模式,以专业技能为基础的职业型课程体系,探寻人才培养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国际贸易商务函电作为国际贸易交往中主要的沟通工具之一,其重要性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国际商务函电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往来业务内容,贯穿于国际贸易活动的全程。  相似文献   

8.
<正>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是隶属于安徽省科技厅的公办院校,目前在校生3424人,教职工180余人,在校外籍教师2人。设有管理系、信息技术与艺术传媒系、国际商务系和基础部4个系部,开设商务英语、国际商务、报关与国际货运、市场营销、工程造价、会计电算化、旅游管理、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装潢艺术设计等21个专业。商务英语、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网络技术、软件技术5个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商务日语教学团队是高职高专日语专业唯一的省级教学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随着高校的扩招,就业问题越加凸显。本文以国际商务专业为例,从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入手,分析了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所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结合国际商务方面的工作实际,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姜洋 《甘肃科技》2012,(23):93-95
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专业商务知识匮乏,教学方法落后,教学中缺乏真实商务环境以及商务英语教材建设有待加强。改革思路是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以应用为目的,组织校外实践实训活动;以质量为目标,强化教师专业素质,加强教材建设;以能力为标准,改进考试与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确立了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构建一套适应高职教育的国际商务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不仅体现了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的特色,也保证了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从而促进了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铁外交"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正把中国高铁推向国际市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开设工程专业英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土木专业就该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探究,认为目前很多高校土木专业对该专业英语的开设形同虚设,存在课程设置不科学、学生不重视等问题;然后对如何有效开设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进行了探讨:提升学生对土木专业英语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低年级专业课中涉入专业英语词汇等奠定专业英语词汇基础以及组织科学实用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潍坊学院学报》2019,(1):89-92
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或者英语专业商英方向的核心课程,是一门"语言+专业知识"的综合式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获取商务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商务领域的英文专业术语和常用表达,以及国际商务重要环节的运作和相关知识。本文基于商务英语阅读的教学目标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深入探讨了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中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案,对于提升商务英语阅读的教学效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枫林 《科技信息》2010,(17):190-190,37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全球贸易的发展,商务英语信件往来是当今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商务交流的重要工具。《商务英语函电》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要是教学生如何撰写商务信函从而达到有效地沟通。本文主要介绍了本人在商务英语函电的教学中如何实施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上商务的发展,企业和市场对商务类人才的需求成急速上升趋势。以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为代表的商务类专业作为与机械电子等理工科"硬专业"相对应的"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缺乏创新。为了解决这些困惑,笔者经过五年多的摸索和实践,提出了"三面一轴"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对高职院校商务类专业建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国际商务协会2004年的调查,2004年已经超过了400所大专院校设置了商务英语专业或学科,然而,根据已有的一些调查和文献资料,我们发现,大部分用人单位对这些从英语和相关经济专业毕业的学生并不满意。其原因主要在于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很好地掌握了英语知识和技能,但是缺乏商务知识和技能;而相关经济专业的毕业生则在商务知识方面比较强,但缺乏英语应用技能。因此,如何使英语这一商务语言能够更好地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发挥作用,也就成为我们商务英语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双语教学是近年来在中国高等学校实施的一项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改革实践。为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以"国际商务"课程的双语教学为例,从学科特点、国际贸易发展和就业环境与压力三方面阐明了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结合实践情况,分析了影响课程双语教学的的要素,探讨了"国际商务"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措施,指出只要在实践中抓住师资培养、学生语言基础、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式和手段改进、完善评价标准等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要素,就能推动"国际商务"课程双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3月初,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校网络与新媒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专业新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封装技术、环境工程、国际商务等3个专业新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校长期以来持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取得了新成效、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洞悉全球经济发展做出的英明决策。面对"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历史机遇,沿线各国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在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上缺乏前瞻性、教学与课程落后、教学内容与商务实践脱节、教师队伍落后等短板。为此,高校应该以"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为教学导向、改革课程设置、创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20.
杨志霞 《科技信息》2011,(1):I0268-I0268,I0420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社会对商务荚语专业的人才需求逐渐扩大。本文拟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入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其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