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芥酸异丙酯的微型有机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微型有机合成技术,以芥酸和异丙醇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芥酸异丙酯,采用柱层析分离纯化,红外光谱IR、1H-NMR确证结构.结果表明,微型合成法能在60~70min合成出芥酸异丙酯.该方法设备简单,试剂用量少,成本低,环境污染小,操作简便,节省时间,适合在有机合成中摸索反应条件时采用.  相似文献   

2.
芥酸苯甲酯的微型有机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微型有机合成技术,以芥酸和苯甲醇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芥酸苯甲酯,采用柱层析分离纯化,红外光谱IR、氢核磁共振谱1H-NMR、碳核磁共振谱13C-NMR、质谱MS等确证结构.结果表明,采用微型合成法能够在60~70min合成芥酸苯甲酯.该方法设备简单,试剂用量少,成本低,环境污染少,操作简便,节省时间,适合在有机合成中摸索反应条件时采用.  相似文献   

3.
以蔗糖、芥酸为原料,首先芥酸甲酯化合成芥酸甲酯;然后以硬脂酸钾为乳化剂,使芥酸甲酯与蔗糖在较低温度下达到相溶状态,在均相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芥酸蔗糖酯.考察了不同的糖酯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芥酸蔗糖酯产率的影响,得到了较佳的反应条件:n(蔗糖)∶n(芥酸甲酯)=1.5∶1;乳化剂(硬脂酸钾)用量为6%;催化剂(碳酸钾)用量为7%;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135℃.芥酸蔗糖酯的产率(以单酯含量计)为46.57%.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了芥酸酰胺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芥酸与循环氧气、适宜的催化剂在常压下反应,产品经重结晶后收率为90%~92%。  相似文献   

5.
对高芥酸含量菜籽油制备的生物柴油及其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GC MS)法分析了高芥酸菜籽油制备得到的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为芥酸、油酸、亚油酸及二十碳烯酸甲酯。通过碱催化酯交换法,得到了较理想 的工艺合成条件为:醇油摩尔比5∶1, 反应温度60℃,催化剂用量(质量分数)1%,酯交换转化率923%。依据相关生物柴油标准,得到高芥酸 生物柴油主要性能指标为十六烷值51,燃烧值39673J/g,酸值035mg/g,黏度5594mm2/s,闪点131℃。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国际上芥酸的产销状况、芥酸及其衍生物的工业用途,同时扼要地介绍了芥酸生产的两个关键步骤,即水解与分离提纯的各种方法,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可供制订芥酸生产方案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田间盆栽对比实验,研究了某些化学元素对油菜籽硫甙和芥酸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菜油脚芥酸资源开发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菜油油脚—皂脚共存下组成及物相特性、提出了有效开发利用油脚的“盐析──预酯化──醇解──蒸馏”工艺路线。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综合利用程度高、工艺合理、技术易行、废弃物排放少、投资省、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是发展芥酸及其衍生物生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植物油厂在加工过程中,一般要产生约10%的油脚,全国每年约有10万吨的菜油脚,这些菜油脚如经综合利用,则可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菜籽油脚中主要含有磷脂和脂肪酸,脂肪酸中又可获取芥酸和油酸,并以芥酸的利用最有价值。目前国内磷脂主要用于鱼饲料作添加剂,在鱼饲料中加入7%菜油磷脂,按正常数量投饵喂鱼,可比原来增产鱼6—11.8%。芥酸与氨在三氧化二铝或硼酸的催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文题化合物的合成,制备了二十一种该类化合物。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数据证实了这些化合物结构的正确性。由混炼塑化仪测定了它们的润滑性能,探讨了其润滑性能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芥酸的双酰胺较硬脂酸的双酰胺具有更好的润滑作用;特别是N,N′-(1,2-亚乙基)双芥酸酰胺,明显优于国内目前生产的N,N′-(1,2-亚乙基)双硬脂酰胺和芥酸酰胺。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菌根真菌对有机氮的吸收利用在植物生理学、分子水平及实验装置方面国内外近年来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菌根真菌吸收有机氮后能向宿主植物转运,其中丛枝菌根真菌吸收氨基氮后在根外菌丝中合成载体———精氨酸(Arg),它既能在根外菌丝(ERM)和根内菌丝(IRM)间双向运转,又能在根内菌丝中经尿素循环分解成NH4+,作为氮源整合入根内菌丝中的其他氨基酸或通过NH4+-转运蛋白转运给宿主植物.已经从菌根真菌中克隆出或检测到表达一些与氮代谢相关的基因.与研究需求相适应的实验装置也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蓖麻油为原料,以酯交换反应来合成壬二酸单乙酯,利用IR和^1HNMR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讨论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酸碱滴定分析微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的“食用白醋中HAc浓度的测定”及“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进行了微型化设计及可行性研究,与常量法比较,微型实验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符合分析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4.
牛耳朵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牛耳朵(Chirita ebblyylea Hance)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结合质谱离子图及NIST05a.L化合物谱库检索对分离出的组分进行鉴定,并应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出30个组分,鉴定其中24个组分,占总量的87.38%。牛耳朵脂溶性主要成分为:亚油酸乙酯(10.86%),油酸乙酯(9.46%),十四烷酸乙酯(9.15%),β-谷甾醇(6.99%),n-棕榈酸(4.89%)。  相似文献   

15.
以低成本材料合成一种有机硼酸酯防锈络合物,选用非离子型活性剂,加入适量助剂,研制出HQ—1型合成切(磨)削液。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用核磁共振内标法准确、快速测定乙基麦芽酚对照品含量的方法。采用Varian Inova 600 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以氘代DMSO-d6为溶剂、苯甲酸为内标,在25℃条件下采集乙基麦芽酚和苯甲酸混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以乙基麦芽酚中化学位移在δH6.34和苯甲酸中化学位移在δH7.95的质子信号峰为定量峰,其峰面积y(As/Ar)与其质量比x(ms/mr)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805 8x+0.087 3,相关系数R=0.999 0。测得3批乙基麦芽酚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9.47%,99.34%和99.51%。在没有对照品的情况下,核磁共振内标法可用于乙基麦芽酚对照品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同时可作为一种在没有对照品的情况下化合物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为测定其他化学对照品的含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LaCl3为催化剂,对甲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对甲苯甲酸乙酯,考察了醇酸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甲苯甲酸用量为0.1mol情况下,用LaCl3为催化剂,用量为0.80g,醇酸摩尔比2.5:1,反应时间2.5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产率可达90.1%。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分离菊苣浸膏的挥发性成分,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对总离子流色谱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共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1.76%.其主要成分为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香豆素、十六酸乙酯、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油酸乙酯、苯丙酸乙酯、苯乙酸乙酯、十五酸乙酯等.使用85!mPA作为萃取纤维,并从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离子强度的影响及解吸时间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为菊苣浸膏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