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LHβmRNA在文昌鱼脑和哈氏窝的定位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存在于脑和哈氏窝的脊椎动物促性腺激素样物质是由自身合成的还是有其他来源,用地高辛标记的促黄体素β亚单位核糖核酸(LHβRNA)探针对文昌鱼脑和哈氏窝进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LHβmRNA能够在文昌鱼脑的神经细胞和哈氏窝上皮细胞表达,这在分子水平上为哈氏窝与脊椎动物脑垂体同源以及为促性腺激素功能的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2.
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双标记染色技术对文昌鱼神经系统和哈氏窝进行生长激素(GH)和生长抑素受体(SSTR)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显示,神经系统和哈氏窝均存在生长激素样免疫活性神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及生长抑素3种亚型受体,且脑泡GH样免疫活性神经细胞和哈氏窝GH样细胞均与3种亚型生长抑素受体共存.这些结果证明了文昌鱼可能建立类似脊椎动物原始的抑制哈氏窝分泌生长激素的调控系统,为哈氏窝内分泌学及其进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方永强  翁幼竹 《自然科学进展》2005,15(12):1447-1453
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双标记染色技术对文昌鱼神经系统和哈氏窝进行生长激素(GH)和生长抑素受体(SSTR)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显示,神经系统和哈氏窝均存在生长激素样免疫活性神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及生长抑素3种亚型受体,且脑泡GH样免疫活性神经细胞和哈氏窝GH样细胞均与3种亚型生长抑素受体共存.这些结果证明了文昌鱼可能建立类似脊椎动物原始的抑制哈氏窝分泌生长激素的调控系统,为哈氏窝内分泌学及其进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详细研究了不同性腺发育时期的文昌鱼内柱的组织结构,并用鼠抗人甲状腺球蛋白(Tg)和鼠抗人促甲状腺激素(TSH)单克隆抗体对内柱、哈氏窝和脑泡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除证实前人将文昌鱼内柱分为6个带以及内柱5带是甲状腺激素细胞外,还发现3带也能够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另外,哈氏窝上皮细胞和脑泡中神经细胞均对TSH抗体发生免疫阳性反应,且反应强度与性腺发育周期相关.研究结果为证明文昌鱼内柱中甲状腺激素细胞的分泌活动可能受哈氏窝和脑泡所分泌的TSH调节这一假设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兔抗合成的哺乳类ghrelin多克隆抗体,研究了ghrelin样免疫活性细胞在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ghrelin样免疫活性细胞广泛分布在文昌鱼神经系统、哈氏窝和轮器、消化道和性腺(卵巢和精巢).在神经系统,ghrelin样免疫活性神经元及其突起特异性分布在脑泡背面与腹面和脑泡漏斗部以及在神经管均可见分散的免疫活性神经细胞及其神经纤维.哈氏窝1—3层的上皮细胞和轮器细胞中均显ghrelin样免疫阳性,阳性物质沿胞膜分布.在消化道,ghrelin样免疫活性细胞分布在肝盲囊、中肠前部和中肠后部,其中以肝盲囊阳性细胞的数量最多,中肠后部次之,中肠前部最少,它们分别属开放型和封闭型内分泌细胞.在性腺,小生长期和大生长期卵巢中卵原细胞、卵母细胞和滤泡细胞以及精巢中早期生精细胞和足细胞均检测到ghrelin样免疫阳性物质.ghrelin样细胞在文昌鱼体内的广泛分布,表明该细胞在进化上的保守性及功能多样性.研究发现文昌鱼脑泡和哈氏窝均存在ghrelin样免疫活性细胞,为它们之间可能建立调节哈氏窝分泌生长激素的兴奋系统提供新的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鱼类促性腺激素不仅在垂体中表达和分泌,性腺局部也是产生促性腺激素的场所。为验证尼罗罗非鱼LHβ是否也在性腺中表达,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了LHβ亚基在罗非鱼垂体、卵巢和精巢中转录水平,同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了LHβ亚基在罗非鱼精巢中表达的细胞类型。结果发现,除垂体外,LHβ亚基在罗非鱼卵巢和精巢中均有表达,且表达于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中。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揭示罗非鱼促性腺激素功能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也对鱼类的人工繁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鱼类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GtHs)与分布在性腺中的促性腺激素受体(GtHRs)所形成的信号通路,在性腺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GtH/GtHR信号通路在雌性先熟雌雄同体鱼类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克隆了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GtHsβ亚基(FSHβ和LHβ)及其受体GtHRs(Fshr和Lhcgr)基因的序列,并分析了它们在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FSHβ和LHβ具有糖蛋白激素家族成员保守的结构特征;Fshr和Lhcgr具有糖蛋白激素受体亚家族保守的结构特征;FSHβ和LHβ基因仅在脑垂体表达,而Fshr和Lhcgr基因仅在性腺表达;在性逆转早期(ET)阶段FSHβ表达量处于低水平,但在性逆转后期(LT)阶段和雄性阶段表达量升高;LHβ的表达模式与FSHβ相似,但从ET阶段到LT阶段,与FSHβ相比其表达量的升高幅度较低;性腺中Fshr和Lhcgr在雌性和ET阶段表达量都很低,LT阶段明显上升,雄性阶段达到最高水平,但Fshr表达量远远高于Lhcgr.研究结果提示,GtH/GtHR通路参与了赤点石斑鱼的性腺发育过程,其中FSH信号通路在这过程中可能发挥更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甲壳动物的视神经节含有性腺抑制激素(Gonad inhibiting hormone, GIH),长期以来视神经节被理解为生殖抑制效应.本研究应用脊椎动物卵泡刺激素(F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抗体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抗体,从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视神经节的视外髓、视内髓和视端髓检测到FSH和LH免疫细胞化学阳性反应.锯缘青蟹视神经节中的FSH和LH免疫阳性物质,可能参与了生殖神经内分泌调节.  相似文献   

9.
无脊椎动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_GnRH)是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_HPG)轴的关键信息分子,在脊椎动物的性腺发育、性成熟和繁殖功能的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用免疫组织化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在多种无脊椎动物中也检测到了其存在,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以及生殖系统。可见,GnRH在无脊椎动物中具有普遍存在性。目前已至少发现28种类型的GnRH,15种来自脊椎动物,13种来自无脊椎动物。目前,无脊椎动物中除被囊动物外,仅有真蛸、海兔和商乌贼已经获得了GnRH的mRNA序列,其肽链分子结构与脊椎动物的类似。GnRH在无脊椎动物中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将为无脊椎动物的生殖调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有关对脊椎动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结构、基因表达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阐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结构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及其基因表达与调控 ,并对可能的应用前景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文昌鱼是海产珍稀动物,体长一般40-50毫米,在厦门采集的标本,最长只有67毫米.身体半透明,营穴居生活,属底栖类生物.文昌鱼是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分类位置应排在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头索纲.在文昌鱼身上可见到脊椎动物祖先的主要特征:脊索、神经管和鳃裂.因此,达尔文称文昌鱼的发现可以看到5亿年前脊椎动物始祖的模样.文昌鱼是中学生物教学和实验的重要材料.最近,科学家从文昌鱼身上追踪到动物生殖激素演化线索  相似文献   

12.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脑中FSH和LH的免疫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甲壳动物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存在与分布,我们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FSH和LH在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脑中的分布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显示:在近成熟期雌蟹和精子细胞期雄蟹脑中检测到FSH中等免疫阳性反应和LH弱免疫阳性反应,免疫阳性细胞分布在前脑的前中胞体群和后脑的后侧胞体群.发育早期雌蟹和精原细胞期雄蟹未见FSH和LH免疫阳性反应.研究结果表明:FSH和LH存在于锯缘青蟹脑中并具有发育阶段特异性,可能参与性腺发育及精卵成熟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添加物维生素C和促性腺激素对小鼠腔前卵泡卵母细胞体外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适合小鼠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的培养体系.方法:通过改良的TCM199无血清培养系统,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放入1个腔前卵泡等条件下体外培养腔前卵泡卵母细胞.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卵泡和卵母细胞的直径都不同程度的有所增长,其中FSH400+LH200组和VC50+FSH400+LH200影响均大于VC50和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FSH400+LH200质量浓度组卵泡存活率、发生GVBD率和第一极体排出率均最高,分别为68.6%、17.6%、9.8%.但VC50+FSH400+LH 200组卵泡成腔率最高,为48%.结论:在改良的TCM199无血清培养系统中,联合添加促性腺激素和抗氧化剂后,卵泡成腔率大有提高,卵泡存活率、发生GVBD率和第一极体排出率仅次于单独添加促性腺激素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脊椎动物内胚层发育的核心调控基因Sox2,Pdx1和Cdx1在文昌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形式.结果显示:与脊椎动物相比,Sox2基因在文昌鱼前肠内胚层的表达区域具有较大的阴性范围,这一阴性区域与文昌鱼的鳃弓原基相对应,说明原索动物的内胚层衍生鳃弓与脊椎动物的神经脊鳃弓在演化上并不具备器官层次的同源性;文昌鱼Pdx1基因阳性的前-中肠消化内胚层的表达状态与脊椎动物高度同源,对应于盲囊的内胚层发育原基,说明文昌鱼盲囊与脊椎动物的胰腺具有演化同源关系;Cdx1基因的表达状态也与脊椎动物高度同源,说明脊椎动物的复杂肠道系统是从较为简单的后肠器官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5.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脑中FSH和LH的免疫识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甲壳动物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存在与分布,我们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FSH和LH在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脑中的分布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显示:在近成熟期雌蟹和精子细胞期雄蟹脑中检测到FSH中等免疫阳性反应和LH弱免疫阳性反应,免疫阳性细胞分布在前脑的前中胞体群和后脑的后侧胞体群.发育早期雌蟹和精原细胞期雄蟹未见FSH和LH免疫阳性反应.研究结果表明:FSH和LH存在于锯缘青蟹脑中并具有发育阶段特异性,可能参与性腺发育及精卵成熟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激素及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变化情况.方法 将121例脑出血患者分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组(A组,78例)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组(B组,43例),5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β-内啡肽、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  相似文献   

17.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结构与功能及其受体的进化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产生的神经激素,对脊椎动物生殖的调控起重要作用.自1971年从猪和羊的脑分离出GnRH以来,到目前GnRH家族至少已有24个类型,其中14种来自脊椎动物,10种来自无脊椎动物.除章鱼GnRH(octo GnRH)外,所有的GnRH肽都由10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长度和部份氨基酸序列非常保守.每种脊椎动物都产生多种GnRH类型.无脊椎动物鉴别的10种GnRH类型、9种来自被囊类,1种是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章鱼GnRH.生理学研究表明GnRH和无脊椎动物的生殖功能有密切联系;此外,GnRH在一些无脊椎动物还起着性外激素的作用,刺激它们自行产卵.自克隆小鼠GnRH受体转录物以来,已在22种动物克隆32个GnRH受体cDNA,其中11种是哺乳动物,11种是其他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只在果蝇鉴别出一种类GnRH受体.以鱼类为例,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鱼类的GnRH-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GPCRs)中视紫红质亚族中的β-亚群,它们由3个主要功能域组成,包括N-端细胞外功能域,7个跨膜功能域和C-端细胞质功能域.系统发生分析表明鱼类的GnRH-R主要有两个类型,即Ⅰ型和Ⅱ型;每个类型还包括2到3个亚型.编码不同的GnRH-R类型的基因,具有不同的基因结构.GnRH-R基因的表达主要集中在生殖系统及相关的器官与组织,但每种鱼类GnRH-R的不同类型与亚型在组织或细胞中的具体分布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PMSG的生物学特性及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MSG也称为eCG是从妊娠母马血清中分离纯化的促性腺激素,具有LH和FSH两种活性。自1930年问世以来,其提取工艺和产品纯度在不断地提高。由于PMSG在动物体内的半衰期较长,同一分子又具有FSH和LH的双重活性,在动物繁殖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近年来在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哈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对733名哈族人群进行调查问卷,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相关指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的血清TGF-β1浓度。结果显示:蔬菜摄入不是超重、肥胖、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哈族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哈族人群TGF-β1水平与舒张压成正相关(r=0.158,P0.05)。EH组TGF-β1血清浓度(35.98±12.76ng/mL)与对照组(32.43±14.27ng/mL)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TGF-β1浓度升高可能参与了哈族人EH的发病过程,血清TGF-β1浓度升高可与其他环境因素(年龄、超重、肥胖)发生交互作用,增加个体患高血压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20.
以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为对象,运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神经肽Y(Neuropeptide Ty-rosing,NPY)基因cDNA的全序列.该基因cDNA全长743bp,包括3′非编码区(UTR)373bp,5′非编码区(UTR)82bp,开放阅读框(ORF)288bp,编码95个氨基酸.与其他脊椎动物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南方鲇NPY序列与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的同源性最高,达79%,其次为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i),同源性达76%.进化树分析也表明,南方鲇与斑点叉尾鮰和瓦氏黄颡鱼聚为一支.qPCR显示,南方鲇NPY mRNA在脑、心脏、肾脏、鳃、胃、肠和肝等7种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脑中的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