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和电镜技术观察红螯螯虾感光器中Gq蛋白α亚基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Gqα以膜结合形式定位于感杆束和以可溶性形式定位于细胞质中,Gqα定位的变化依赖于不同的光照条件.在暗适应后,Gqα主要分布于感杆束,细胞质中很少,感杆束与细胞质中胶体金颗粒的密度比为1.44±0.074;在(日)光适应后,密度比减少为0.61±0.021;在不同波长的光照处理后,Gqα定位有差异,感杆束与细胞质中胶体金颗粒的密度比由高至低,依次为绿光(1.64±0.046)、红光(1.28±0.036)、蓝光(1.16±0.111)和黄光(0.96±0.099).光调节的Gqα转位可能控制了能被视紫红质激活的Gq蛋白的数量.研究表明光波可影响感光细胞中膜结合和可溶性Gqα的比例,而这一结果可能是由被光激活的视紫红质的数量来控制的.  相似文献   

2.
罗氏沼虾蚤状幼体复眼中Gq蛋白α亚基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Gq蛋白是最近几年发现的一种G蛋白,存在于章鱼、乌贼、螯虾、罗氏沼虾和日本沼虾等无脊椎动物的感光细胞中.Gq蛋白又称异源三聚体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它由α,β,γ3个亚基组成,Gq蛋白α亚基在光信号传导酶反应链中起分子开关和级联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动物感光器中的G蛋白及其偶联的光信号转导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G蛋白偶联的信号转导系统是细胞跨膜信号转导的重要途径,在动物的光感觉生理中,G蛋白在信号的转导和放大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是动物光感觉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作者介绍了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的方法,并对动物感光器中G蛋白的类型、性质和功能作了简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4.
日本沼虾感光器Gqα基因的扩增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提取日本沼虾感光器的总RNA,反转录成c DNA。根据Gq蛋白α亚基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巢式PCR扩增出日本沼虾感光器Gqα基因的片段,并将该片段克隆到pMD 18-T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此基因片段由369bp组成。翻译成氨基酸序列(123aa),Blast搜索结果比较该片段氨基酸序列与美洲鲎、美洲龙虾、冈比亚按蚊等6种动物的Gqα氨基酸保守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83.74%~95%),其中与冈比亚按蚊的Gqα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95%)。  相似文献   

5.
用蛋白质提取液提取膜结合Gq蛋白α亚基并SDS-PAGE电泳,利用Tanon G IS凝胶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其含量.光暗条件下,在3种溶液孵育后的感光细胞中都提取到了42 kDa的膜结合Gq蛋白α亚基.高钙溶液、生理溶液、低钙溶液孵育后的感光细胞中膜结合Gq蛋白α亚基的含量,光适应组分别是4.58%、4.63%、5.05%;暗适应组分别是4.56%、4.94%、5.13%.  相似文献   

6.
几种甲壳纲动物感光器中Gq蛋白α亚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甲壳纲几种常见动物的视网膜为材料,用免疫印迹法验证了长尾类动物罗氏沼虾和日本沼虾的视网膜中具有Gq蛋白的α亚基,Gqα抗体在42kDa处识别了一条蛋白条带,短尾类动物中华绒螯蟹的视网膜中没有检测到Gq蛋白的α亚基,同样的方法在罗氏沼虾的眼柄蛋白中没有检测到Gq蛋白的α亚基,不同光照处理罗氏沼虾的复眼,暗适应后视网膜中的Gq蛋白的α亚基含量明显少于光适应状态时其中的Gq蛋白的α亚基含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介了有关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的基因与蛋白结构,信号传导途径以及它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并讨论了它在免疫学上的功能以及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鲎(Limuluspolyhemus)腹神经感光器在生理盐水(Ca2 10mmol/L)中被持续的弱光照射后产生的一种新的光碰击被记录了.这种新的光碰击在它振幅大小(Jmax)、信号下降相的半时间(T2)与上升相的半时间(T1)的比值,信号的指数衰退时间常数(λ)等碰击的参数上1不同于“C1光磁击”和“C2光碰击”.并且这种新的碰击类型对细胞外的钙离子浓度变化有很强的敏感性.这3种光碰击类型可能是感光器内酶反应链不同支链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近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舒红兵研究组用表达克隆的方法发现了一个新的在病毒感染诱导Ⅰ型干扰素产生的信号传导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的蛋白,研究人员命名为MITA。这是继该研究组3年前发现VISA蛋白之后在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性成果。  相似文献   

10.
细胞凋亡调控主要通过特异性信号的触发机制。当Bcl-2家庭蛋白对凋控线粒体死亡信号的传导、Caspase的活化、调控线粒体PTP开放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组成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过程中作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细胞凋亡效应期的三个关键关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细胞凋亡是Kew wylie和Curie在1972年提出的一种细胞主动死亡方式,其效应期由各种信号传导通路参与.本就其效应期的三个关键调控关卡加以简介,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浅析内质网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在细胞内分布广泛,是最大的细胞器,主要负责蛋白质的合成转运、信号肽识别、糖基化修饰等过程和钙离子的贮存,信号转导及细胞内钙的再分布。细胞凋亡是诱导性细胞自杀过程,主要由线粒体介导。近来研究发现过度内质网应激可启动细胞凋亡,是一条新的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这一信号传导通路包括非折叠蛋白反应和钙离子起始信号等机制,并且,由内质网应激特异性激活Caspase-12而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本文对该凋亡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Bardet-Biedlsyndrome-1(BBS1)是一种与纤毛信号传导相关的蛋白,关于其如何在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以及作用机理目前尚不清楚.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reinhardtii)是研究纤毛信号传导的模式生物,因此制备莱茵衣藻BBS1蛋白多克隆抗体对阐明其作用机理意义重大.采用RT-PCR技术从C.reinhardtiiCC-125中提取总RNA,扩增1 731 bp的目的基因bbs1,插入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pET-28a(+)-bbs1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1(DE3)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6×His-BBS1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亲和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测得抗血清效价达到1∶102 400,经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对C. reinhardtii CC-125检测具有较高特异性.实现了莱茵衣藻BBS1蛋白的原核表达,制备出一支兔抗莱茵衣藻BBS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研究BBS1蛋白在莱茵衣藻中的结构功能及在纤毛信号传导中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离子的跨膜转运是细胞获取养分的重要环节,亦是植物在组织和器官水平上进行养分吸收运移的基础.在植物中镍(Ni)元素主要以Ni^2+的形式存在,并通过Ni^2+转运蛋白将其跨膜转运至相应的组织器官,参与氢酶和脲酶的合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拟南芥中一个Ni^2+转运蛋白AT2G16800含有叶绿体定位信息.克隆该基因5’端编码转运肽的272bp片段,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融合后,在拟南芥中高效表达,对其进行了亚细胞定位的研究.转基因植株通过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观察,发现GFP荧光信号只存在于叶绿体中,该结果表明A他G16800为叶绿体蛋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构建一个与脱落酸(ABA)信号传导途径相关的未知基因AB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利用基因枪技术将该重组质粒成功转入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并确定了该基因编码蛋白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亚细胞定位,为进一步研究该未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机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Pellino蛋白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E3泛素连接酶,通过靶蛋白泛素化介导蛋白降解、蛋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质细胞定位以及信号传导.目前研究表明Pellino蛋白在固有免疫细胞和获得性免疫细胞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与炎症和自身免疫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Pellino蛋白的表达与活性调控、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在免疫...  相似文献   

17.
以AIF、Bid和NF-κB 3种凋亡调控相关蛋白为研究对象,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免疫印迹以及PCR等方法,分析3种蛋白在超声和声动力处理后细胞内位置的改变和表达量的变化,初步探讨声动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结果显示:声动力处理后AIF由线粒体释放进入核中,介导S180细胞凋亡,但其蛋白和mRN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NF-κB在单纯超声处理后立即活化,由胞质进入核中,同时在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上调;而Bid在各处理组未观察到活化.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和声动力诱导细胞凋亡的主要路径可能不同,超声处理后应激蛋白NF-κB立即活化,启动核信号级联反应参与调节细胞凋亡;而声动力处理损伤线粒体,释放凋亡相关蛋白,介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大鼠肝星形细胞的分离、鉴定及纯度、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Higgins等方法制作大鼠2/3肝切除(pafital hepatectomy,PH)模型,用两步灌流法分散肝脏细胞,用60%Percoll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相结合分离肝星形细胞,用结蛋白(desmin,DES)和波形蛋白(vimentin,vIM)的免疫组织化学定性、定位再生肝(regenerating liver,RD、分散的肝脏细胞及分离的肝星形细胞,用RT—PCR定量肝星形细胞的DES和VIM mRNA,用蛋白免疫印迹定量肝星形细胞DES和VIM.初步证实,分离的肝星形细胞中DES和VIM阳性细胞占95%以上,从PH后各时间点分离的肝星形细胞的DES和VIM mRNA量稳定,相应的蛋白量亦稳定.表明改进的分离肝星形细胞方法具有收率和纯度高、活性好等特点,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9.
Fas在云芝糖肽诱导HL-60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云芝糖肽(PSP)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Fas死亡受体信号转导途径.方法:观察PSP处理后HL-60细胞的形态变化,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免疫印迹检测细胞Fas,FADD蛋白的表达及Caspase-8凋亡酶的激活.结果:100,400g/mLPSP处理HL-60细胞48h后,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特征,同时伴随Caspase-8酶原被激活和Fas抗原的表达量增加,表现为剂量依赖关系.400g/mLPSP处理36h时Caspase-8酶原开始被剪切激活,48h时激活更为显著.各实验组FADD的表达量基本没有变化.结论:Fas死亡受体信号可能参与了PSP诱导HL-6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跨膜信号传导传导稳态模型以及电生理实验数据局限性,针对生理情况下随机刺激和响应的特点,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模型动力学参数,结果与大量实验数据能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