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酱香型白酒酒醅的微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提取酱香型白酒福矛窖酒生产发酵的第2轮窖内发酵末期、第3轮堆积发酵、第3轮窖内发酵中期的酒醅微生物基因组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个发酵时期的酒醅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测序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福矛窖酒的堆积发酵和窖内发酵的酒醅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具有多样性.不同发酵时期的优势菌群,堆积发酵酒醅的优势微生物为乳球菌属、醋酸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梭形杆菌属、假丝酵母属、曲霉属.窖内发酵酒醅的优势微生物为乳杆菌属、醋酸杆菌属、青霉菌属、毕赤酵母属、曲霉属、嗜热子囊菌属、假丝酵母属.从实验结果分析初步揭示不同发酵时期的酿造微生物功能以及在酱香型白酒的酿造过程的作用,酱香型白酒的丰富香味物质的产生与酿造微生物菌群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玉米黄酒在传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酒体风味之间的联系,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传统发酵玉米黄酒中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结构高度不一。在门水平下,变形菌门是绝对优势细菌,占比66.41%~86.88%,同时检测到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等。子囊菌门是绝对优势真菌,占比97.42%~99.33%。此外还有担子菌门等。在属水平下贪噬菌属、慢生根瘤菌属等占比细菌属较高,而曲霉属、塞伯林德纳氏酵母在真菌属中占比较高。该研究对揭示黄酒生产过程中菌群变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明  王洋  贾翔  吴磊  王超  高兴爱  李忠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3):10086-10089
为探究菌藻复合生物膜反应器中真菌群落结构和组成特征,本文通过提取菌藻复合生物膜总DNA,使用Illumina平台对样本的ITS序列进行扩增子测序。结果表明:共获得真菌有效序列44323条,序列长度主要集中在150-330之间。OUT物种分类注释显示,真菌隶属于4个门,分别为球囊菌门、担子菌门、子囊菌门和壶菌门,其中真菌的优势门为球囊菌门40.00%,次优势门类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比例分别约24.90%和24.80%;在属水平上,真菌隶属于12个属,分别为盘菌属、黑酵母菌属、曲霉菌属、苏吉雅玛酸乳杆菌属、嗜热真菌属、热子囊菌属、布勒弹孢酵母属、亡革菌属、雷德克拉属和无梗囊霉属等,其中优势属为丰度最高的雷德克拉属39.80%,次优势属为泡质盘菌23.50%。  相似文献   

4.
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植被下土壤酵母菌的数量及种群多样性。从大围山采集的8个样点到131株酵母菌,分类鉴定为6属5种:隐球酵母属3个种,33株;德巴利酵母属1个种,19株;假丝酵母属,毕赤酵母属1个种,1株,锁掷孢酵母属;拟威尔酵母属,未定到属的10株,鉴定到种的53株,占总菌株数的40.46%,该地区的种群多样性表现为隐球酵母属在数量占优势,假丝酵母属分布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四川怀远特色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物多样性,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当地豆腐帘子和冻糕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豆腐帘子的菌群主要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检测出40个细菌属和21个真菌属,主要优势微生物是Acinetobacter和Trichosporon.冻糕的菌群主要隶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检测出36个细菌属和23个真菌属,主要优势微生物是Lactobacillus和Kazachstania.  相似文献   

6.
用日本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SCPV)感染处理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ctatus wenshanensis),从处理前后的松毛虫体中均分离出了真菌和细菌,由于病毒的感染,引起松毛虫体内微生物区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真菌的曲霉属、青霉属等处理后大为减少,枝孢霉属、木霉属不再出现,而短梗霉属、盘多毛孢属、根霉属、毛壳菌属、酵母菌属、交链孢属、假丝酵母属则在处理后新出现。细菌中葡萄球菌属、氮单胞菌属等处理后减少,而芽孢杆菌属、不动细菌属、分枝杆菌属等则增多或新出现。总趋势是细菌在数量和种群的变化上都不如真菌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454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宏基因组角度对西藏地区自然发酵牦牛奶中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以细菌16S rRNA的V3区和真菌的ITS区序列为扩增、测序靶点,分别获得3 051和3 396条高质量序列.研究发现,西藏自然发酵牦牛奶样品中真菌的丰度要大于细菌.在门的水平上,细菌和真菌分别由硬壁菌门(Firmicutes)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组成,而在属的水平上细菌和真菌的优势菌分别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耐碱酵母属(Galactomyces).  相似文献   

8.
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是评价耕作土壤环境质量与健康的重要指标。以山东四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大葱、姜、草莓、黄瓜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qPCR和基于扩增子测序的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了不同作物土壤真菌的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大葱土壤中以真菌ITS拷贝数为指标的总真菌丰度最低,且与草莓、黄瓜和姜土壤总真菌丰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大葱和姜土壤真菌群落香农指数和操作分类单元指数高,多样性较丰富;黄瓜和草莓土壤真菌香农指数和操作分类单元指数低,多样性较差;土壤中子囊菌、担子菌、被孢菌门等相对丰度占比较高,其中在发病土壤中子囊菌门真菌相对丰度更高;土壤真菌类群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pH和有效磷对真菌群落构成的影响最大。这些结果为厘清不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蔬菜土壤环境质量关系,为蔬菜土壤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云南烟草根结线虫拮抗真菌分离鉴定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云南省28个县采集152个土样及发病烟根,利用直接分离法和诱集分离法分别从根结线虫卵囊、卵、雌虫和幼虫分离到400株拮抗真菌,它们包括拟青霉属、镰刀菌属、普可尼亚属、木霉属、链格孢属、曲霉属、青霉属、柱孢菌属、茎点霉属、单顶孢属、钩丝孢属、节丛孢属、矛束孢属等21属及一些不产孢的拮抗真菌,其中淡紫拟青霉、厚垣孢普可尼亚菌、尖孢镰刀菌为分离频率最高,约占分离数的60%.卵囊、卵和雌虫寄生真菌种类和数量远远大于二龄幼虫寄生真菌种类和数量,不同县寄生真菌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豫南茶园芽及叶栖真菌种群的演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豫南茶园芽及叶栖真菌种群的演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芽叶栖真菌有26属40种,多数为半知菌,部分为子囊菌,少数为接合菌。其中,细交链孢霉(Alternaria tenuis)、茶园赤星病菌(Cercospora the-ae)、旋丝毛壳菌(Chaetomium bostrychodes)、黑腐菌(Guignardia camelliae)、茶炭疽病菌(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茶褐斑大茎点霉(Macrophoma abensis)、茶枝腐病菌(M.theaecola)、茶轮斑病菌(Pestalotiopsistheae)、多色拟盘多毛孢菌(P.versicolor)、木霉(Trichoderma spp.)10种真菌为优势种。茶园芽叶栖真菌种群演替与季平均温度及降雨量密切相关,春秋季节真菌种类丰富,夏冬季节种类较少。  相似文献   

11.
采用DNS、苯酚硫酸法每隔2 d检测自然发酵秸秆发酵液中的还原糖与总糖质量浓度,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秸秆自然发酵初期、中期、末期样品细菌16SrRNA基因的V4~V5区测序,分析不同时期的玉米秸秆腐烂样品中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研究发现: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的还原糖与总糖质量浓度均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测序共获得80575条有效序列,3307个操作分类单元序列,共涉及细菌18门,194属.自然发酵过程中,样品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微生物丰度显著提高.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发现,在发酵中后期,拟杆菌门的菌群明显增加,变形菌门菌群持续减少,厚壁菌门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末期菌属的数目相对于发酵初期,增加了69.3%.参与秸秆发酵的细菌多样性极为丰富,且在不同时间段出现不同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被下土壤酵母菌的数量、分布及种的多样性.从西双版纳采集的37个样点分离到584株酵母菌,分类鉴定为12属: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假丝酵母属(Candida),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酵母属(Saccharomyces),有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接合酵母属(Zygosaccharomyces),红酵母属(Rhodotorula),地霉属(Geotrichum),毕赤酵母属(Pichia),锁掷孢酵母属(Sporidiobolus),拟威尔酵母属(Williopsis),未定到属的有45株.  相似文献   

13.
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植被下土壤酵母菌的数量及种群多样性.从大围山采集的8个样点分离到131株酵母菌,分类鉴定为6属5种:隐球酵母属(Cryptococus)3个种,33株;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1个种,19株;假丝酵母属(Candida),毕赤酵母属(Pichia)1个种,1株;锁掷孢酵母属(sporidiobolus);拟威尔酵母属(Wiliopsis).未定到属的10株,鉴定到种的53株,占总菌株数的4046%.该地区的种群多样性表现为隐球酵母属在数量占优势,假丝酵母属分布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燕麦作为一种营养独特的作物,用于酿造黄酒是黄酒酿造研究的一项新的尝试。为进一步探究燕麦黄酒中的高级醇指标、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相关性,研究燕麦黄酒特性,本研究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燕麦黄酒发酵过程中的高级醇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了燕麦黄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利用统计学原理对高级醇变化与微生物代谢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预测。燕麦黄酒中共检测到β-苯乙醇、异戊醇等18种高级醇。门水平上,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和真菌分别是厚壁菌门和子囊菌门;属水平上,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和真菌分别是乳球菌属和酵母属。高级醇与微生物间共建立869项关联,有297属微生物可能参与高级醇的代谢。本研究表明,以燕麦为原料酿造黄酒不仅可以增加黄酒的品类及原料来源,还可能改善黄酒营养价值;另外,高级醇与微生物之间的关联分析可以预测燕麦黄酒品质特性的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云南松蠹害枝梢虫坑真菌类群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滇中地区受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云南松枝梢,分别于不同蠹害期进行抽样调查,从枝梢虫坑中分离到33属真菌,分属14科.其中,腐生真菌为15属,寄生或腐生真菌10属,寄生真菌8属.发现不同样点、不同蛀梢时期和不同危害程度样区虫坑优势菌群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它们主要是德巴利氏酵母属、盘多毛孢属、团丝核菌属及芽枝霉属,揭示了优势菌群与蠹害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木霉LTR-2拌种剂拌种小麦后不同发育时期小麦根际土壤真菌进行测序,分析群落丰富度、多样性以及结构。结果表明,木霉拌种处理小麦可以增加小麦根际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对真菌群落的均匀度影响不明显,但真菌群落的优势度有明显的增加;木霉拌种处理后小麦根际土壤真菌的菌群结构构成相近,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各真菌类群所占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一些病原真菌如链格孢属、赤霉属、镰刀菌属所占比例较不拌种处理均有所降低。该研究为木霉菌LTR-2防治小麦土传病害的生防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自宣威火腿群中分离到100株以上真菌、放线菌,30株细菌,其中70株以上真菌分属于24个属群中.从量上统计,酵母菌群占腿体总菌量的60~70%,青霉、木霉、根霉、毛霉、黑曲霉等有益或无害菌群占8~15%,烟曲、黄曲、杂曲霉等无益菌群占7~10%,细菌占10%左右.腿体内酵母含量高寸达10~6~10~7个/g以上.酵母不但是火腿全发酵中的优势有益菌群,而且对成熟火腿维生素E、脯氨酸、色氨酸等香甜成分的增加及风味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共和盆地沙化土地不同恢复年限土壤细菌与真菌群落变化特征,以贵南县黄沙头25、20、15、10、5年等5个恢复年限(分别为1997、2002、2007、2012、2017年营造)的人工混交林(青杨、乌柳和沙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恢复年限0~20 cm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含水率、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逐年增大,pH逐年降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在恢复20年为最大值,全磷含量在恢复15年为最大值。(2)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细菌OTUs、Chao I指数、Shannon指数及真菌Shannon指数逐年增大,真菌Simpson指数逐年降低,真菌OTUs、Chao I指数在恢复15年达到最大值。(3)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为土壤细菌中的优势菌群,子囊菌门、担子菌门、被孢霉门为土壤真菌中的优势菌群。(4)冗余分析(RDA)表明,速效钾和速效氮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综上,在共和盆地开展沙化土地人工植被营造,可有效改善土壤养分,丰富微生物群落结构,受降水、造林树种和土壤养分限制,在恢复...  相似文献   

19.
吴兴亮 《贵州科学》2011,29(3):8-19
经过初步系统的调查,发现了广西邦亮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种类共有126种和变种,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6纲14目41科73属.担子菌106种,子囊菌20种.其中食用菌50种、药用菌48种、木腐菌38种、毒菌8种.该地区的大型真菌可分3个群落类型:阔叶林中的大型真菌、...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给予头孢曲松造成SPF级BALB/c小鼠(Mus musculus)发生肠道菌群紊乱,进而通过连续灌胃密度为2×107CFU/mL的白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菌液以建立小鼠肠道真菌过增殖模型;通过镜检、活菌计数、结肠组织病理切片、电镜观察等方法评价白假丝酵母在小鼠体内黏附定植的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大剂量头孢曲松处理后,活菌计数结果显示小鼠肠道菌群出现重度失衡;灌胃真菌后,镜检可见酵母相和菌丝相的白假丝酵母,PAS染色可见小鼠结肠粘膜表面黏附有大量染成红色的圆形真菌孢子;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小鼠结肠表面黏附大量卵圆型白假丝酵母的酵母相细胞。研究认为大剂量抗生素处理结合真菌灌胃,可成功建立小鼠肠道真菌过增殖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