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简单化合物中的卤代烃、醇、醚和胺统一作为R—B型化合物来处理,通过分析R—B型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比较B的不同而引出不同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从而加强学生对结构决定化学性质的认识,增加该部分教材的逻辑性和推理性  相似文献   

2.
用模式识别-化学键参数方法对具有NaZn13结构和BaCd11结构的RE-M-Si系(RE≡La-Lu,M为任意金属元素)三元化合物的形成规律进行总结和探讨,提出较可靠的形成判据,并试用形成判据对新研究的三元系化合物形成有关情况作计算机预报。  相似文献   

3.
本文合成了11个新的腈代及酰胺代面体硼烷阴离子衍生物M「BnHn-1NCR」和M「BnHn-1NH2COR」,并用IR,EA,UV表征其结构。通过对这些化合物的电导及差热性质的研究,揭示了其热稳定性规律和摩尔电导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过渡金属取代的钨磷杂多配合物的导电性及磁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杂多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在催化、热稳定性、抗病毒等方面有广泛用途.我们曾报道了取代型钨像杂多化合物[1]以及钨硅杂多化合物[2]的导电性和磁性,在本文研究了取代型钨磷杂多配合物的导电性和磁性.过渡金属的钨磷配合物热稳定性好,导电能力强,且具有磁交换作用,是一类新型的有实用前景的无机分子功能材料.1实验部分 所用仪器为:U.S.A BIO-RAD FIS-7, Leeman ICP发射光谱仪,CAHN—2000磁天平(美国CHAN公司),ER 200—D—SRC 10/12电子顺磁共振仪(…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液晶冠醚化合物^1HNMR谱,这些化合物都是X-ethr ring-Y结构的复杂长链化合物,涉及酯,胆甾,席夫碱,联苯及手性液晶冠醚类等。其化合物^1HNMR谱因冠醚环不同以及支链各异而各具特征。  相似文献   

6.
报道从小狼毒植物根部分离出两个新三萜化合物,分别命名为Euphorbin A和EuphorbinB,经’H NMR,^13C NMR,IR和MS光谱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是23-亚甲基-羊毛甾-5(6)-烯醇和23-亚甲基-24-去甲基-羊毛甾-8(8)-烯醇。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六个三烃基锡α-呋喃基羧酸酯R3SnO2R′(R=-C4H9-n,-CH2Ph,R′=O,OCHCH,OBut).利用元素分析,IR以及1HNMR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各种对位取代的苯次磺酰氯(R —S—C1)与β-二酮型化合物的 反应速度.其总反应是对两者均为一级的二级反应.反应速度随对位取代基放电子能力 及β-二酮型化合物中烯醇结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动力学数据符合假定环硫 离子 作为过渡伏态的机理。证实R—<O>—S—C1和β-二酮型化合物的反应不是一 个取代反应,而是与β-二酮化合物的烯醇结构的加成为反应决定步骤的双分子反 应.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元素在不同三元和四元金属间化物结构类型中的原子配位环境进行了研究,所涉及的体系包括:1)R-T-M,2)R-M′-M,3)R-T-M′,4)T-M′-M,5)四元化合物(这里R表示稀土、碱土金属和低族过渡金属元素如Ti、Zr、Hf等,T表示高族过渡金属如Fe、Co、Ni等,M′表示Al或Ga,M表示其它主族元素B、C、Si、Ge、P和As).研究了在324种完全有序结构类型中占据2046个不同晶体学位置的原子的配位环境,计算了它们的配位数,作出反映不同原子配位数规律的配位数分布直方图,从而总结了不同原子具有不同配位数选择倾向的唯象规律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肌无力与HLAⅡ类基因关联性在不同人种和民族中具有不同遗传易感性。为探讨中国人重症肌无力(MG)与HLA-DQ分子关联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了50例中国正常人及4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HLA-DQA1和-DQB1座位的基因型。结果:共检出正常人DQA1等位基因8种,DQB1等位基因10种,重症肌无力患者DQA1等位基因8种,DQB1等位基因9种。结果分析表明DQA1*0501与MG成负相关,DQB1*0302与MG成正相关。从基因水平首次用PCR-RFLP方法得出中国人重症肌无力DQ分子的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Mg-RE复合微合金化的双相Ni3Al(B)-Cr基金属间化合物熔盐腐蚀和力学性能,发现Mg-RE复合微合金化能降低Ni3Al(B)-Cr在LiCl-KCl熔盐中的阳极电流密度;同时能在不降低Ni3Al(B)-Cr屈服强度的条件下,提高延伸率近20%。  相似文献   

12.
T—S型模糊RBF神经网络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T-S型模糊RBF神经网络模型结构,讨论该模型参数的输入空间模糊最优聚类学习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学习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表明T-S型模糊RBF神经网络可逼近任意多变量非线性函数。  相似文献   

13.
用NBS为溴化试剂同芳氧乙酸酯反应,制备了5种文献未见报道的α-溴代芳氧乙酸酯新化合物;通过溴代物同1,2,4-三唑反应,合成了5种新型三氮唑类化合物;经IR、~1HNMR、MS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提出T-S型模糊RBF神经网络模型结构,讨论该模型参数的输入空间模糊最优聚类学习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学习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表明T-S型模糊RBF神经网络可逼近任意多变量非线性函数.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CsBr与REBr_3(RE=La,Pr)在氢溴酸介质中反应的四元体系的相化学关系发现了5CsBr·2REBr_3·22H_2O型化合物。以相化学关系和热分析等结果,揭示了轻稀土化合物的相似性。同时,设计了新的固相反应,合成了新类型化合物,发展了Meyer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用NBS为溴化试剂同芳酸酯反应,制备了5种献未见报道的α-溴代芳氧乙酸酯新化合物;通过溴代物同1,2,4-三唑反应,合成了5种新型三氮唑类化合物;经IR、^1HNMR、MS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DCC(二环已基碳酰二亚胺)存在下用4β-氨基-4-去氧-4′-去甲表鬼臼毒与卤代苯甲酸缩合,合成了12个新的4β-卤代芳香酰胺基-4-去氧-4′-去甲表鬼臼毒衍生物(2~13).测定了这些化合物对KB,HCT-8,A-2780和HeLa-60细胞的杀伤效应(体外细胞试验).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中大多数比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癌药物依托泊甙,即VP-16在HCT-8,A-2780和HeLa-60细胞的杀伤中有较强的效果.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试验.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用QSAR(定量的结构-活性相关关系)方法分析了该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对KB,HCT-8和HeLa-60细胞抑制作用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醇盐化合物Bi(OR)3(R∶CH2CH2OCH3,CMe2Et)作前驱体,Sol-Gel法合成Bi2O3多晶粉末的过程,探讨了Bi(OR)3性质及合成条件对产物物相的影响,并考察了Bi2O3微粉的颗粒性质.结果表明,Bi(OR)3的水解、聚合速度越快或在富氧气氛下煅烧干凝胶利于β-Bi2O3的生成,而乏氧气氛煅烧干凝胶或较小的升温速度则利于α-Bi2O3的生成,最后得到的Bi2O3微粉颗粒近似为球形,粒度范围为60~120nm.  相似文献   

19.
检测121例各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及大部分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各型肝炎患者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RBCC3bRR均明显低于正常人。急性肝炎急性期和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RBC-ICR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RBCC3bRR明显低于轻度患者,前者RBC-ICR明显高于后者;急性肝炎恢复期患者RBCC3bRR明显高于急性期患者,前者的RBC-ICR却明显低于后者;(2)急性和慢性肝炎患者血清CIC水平均明显升高,急性肝炎恢复期患者血清CIC水平较急性期降低。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gM、IgG、Ig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血清C3、C4水平均明显下降;(3)急性肝炎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RBCC3bRR与血清CIC水平均呈负相关,而他们的RBC-ICR与之呈正相关。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RBCC3bRR与血清CIC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C3、C4水平呈正相关。相反,其RBC-ICR与血清CIC水平呈正相关,与C3、C4水平呈负相关。故临床上动态观察肝炎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转归和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0.
高纯超细BaTiO3前驱体的热解机理及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T-IR、XRD技术,检测BaTiO3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热解产物的组分、结构、晶型的变化规律,研究其热解机理。根据Broido线性化图解求动力学参数的方法,对三段热解过程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由热解机理和动力学参数,优化热处理工艺条件所得的BaTiO3粉体粒度小,比表面大,近似球形,是电子陶瓷的优质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