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筛选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大鼠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寻找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相关的疾病标志物。方法收集大鼠疾病正常组、IUGR组血浆各3例;TCA法沉淀血清蛋白,建立疾病组和正常组蛋白质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ImageMaster分析软件分析差异蛋白质;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获得差异蛋白肽指纹图谱,MASCOT引擎搜索蛋白质种类。结果鉴定出个差异蛋白点3个,分别为:IGF—I、IGF-Ⅱ、IGFBP-3。结论IGF—I、IGF-II、IGFBP-3,可能是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糖水消耗基线值将4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通过CUMS实验模式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后,运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两组大鼠的海马突触并用透射电镜进行检测。采用传统的双向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在行为学评价中CUMS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和偏好度均降低(P〈0.01),表明大鼠抑郁模型建立成功。通过结合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共得到6个在CUMS组表达上调和10个在CUMS组表达下调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归为四类,即囊泡调节/递质释放/信号转导、能量代谢、细胞骨架、物质代谢。结论通过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及后续的蛋白质功能预测,发现了一些与突触传导功能障碍可能相关的蛋白质,从而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人结肠腺癌组织中分离、鉴定结肠癌干细胞,并初步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新鲜结肠腺癌组织,无血清悬浮成球培养,流式细胞检测ESA、CD44表达情况,体外观察其诱导分化及CK20、Muc表达情况,Balb/C小鼠移植观察其成瘤情况。结果从人原代结肠腺癌中分离、纯化EpCAM^high CD44^+结肠癌干细胞,结肠癌原代细胞中EpCAM^highCD44^+细胞比例为1.7%~38%(平均5.4%)。单克隆形成实验证实结肠癌组织中存在肿瘤干细胞。其比例为(2.07±0.11)%,分离获得的EpCAM^highCD44^+细胞能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成球”,在血清诱导下能贴壁分化;将EpCAM^highCD44^+细胞移植在Balb/C裸鼠体内,表现出很强的致瘤性,移植瘤中EpCAM^highCD44^+细胞比例为3.6%~43.2%(平均15.2%),所有的移植瘤经组织学测定,均形成腺管样结构,表达结肠特异性分化标志物CK-20、中性上皮粘蛋白(neutral epithelial mucins,Muc)。结论人结肠腺癌组织中存在EpCAM^highCD44^+细胞群,具有和普通干细胞相类似的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表达、纯化结构完整的全长人PPAR-γ的方法。方法构建pReceiver-B01-PPAR-γ质粒并转化E.coliBL21(DE3)细胞,诱导表达重组蛋白,优化细胞生长条件;利用亲和色谱和尺寸排阻色谱纯化重组蛋白;胶内酶解重组蛋白,用离子阱质谱仪分析二维AgilentHPLC-Chip纯化的酶解片段;基于MS/MS搜索IPI、Swiss.Prot、NCBInr和MSDB数据库,鉴定重组蛋白。结果在优化的细胞生长条件(TB介质、37℃、0.8mMIPTG、诱导3h),从每升TB中可获得280mg重组蛋白;两步纯化后,获得176mg、纯度为95%的均质重组PPAR-γ蛋白;经质谱分析和搜索蛋白质数据库,获得均匀地分布在整个PPAR-γ多肽链中的33个阳性肽段,覆盖率为60%,表明重组蛋白为结构完整的全长人PPAR-γ。配体结合活性位点S289、H323、H449和Y473无突变,保证全长人PPAR-γ与配体结合的生物学活性。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方法能成功用于大量表达结构完整的全长人PPAR-γ,有利于进一步的结构、功能研究和活性配体的筛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青蒿水提液对肺癌A549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和诱导凋亡的情况。方法不同浓度青蒿水提液作用于细胞不同时间,四甲基氮噻唑蓝(MTT)法检测吸光度值(A490nm)并计算增殖抑制率;AnnexinV-FITC/PI荧光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以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情况;蛋白质印迹法分析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这。结果青蒿水提液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A549细胞增殖;荧光显微镜下A549细胞出现不同时期凋亡特征性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A549细胞株的Bax蛋白表达量增多、Bcl-2蛋白表达量下降。结论青蒿水提液促进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株增殖抑制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A549细胞Bax表达上调和Bcl-2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提取弓形虫体外细胞共培养上清,并研究上清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对数生长期的THP-1细胞以5X10^7/ml细胞浓度接种于不同培养瓶中,对照组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RPMll640,实验组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数量(2×10^7/ml、4X10^7/ml、8×10^7/m1)弓形虫速殖子培养上清,采用四甲基氮噻唑蓝(MTY)法检测吸光度(A490值)并计算THP-1细胞增殖抑制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V-FITC/PI染色细胞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个时间点细胞凋亡率变化,以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或活性。结果MTY法检测结果弓形虫培养上清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THP-1细胞株增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处理组细胞有发泡现象和凋亡小体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弓形虫感染后的THP-1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P〈0.05),呈量效依赖性,Westernblot检测刚地弓形虫培养上清作用于THP-l细胞48h后实验组的Bax、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的比值分别有明显的升高与降低(P〈0.05)。结论刚地弓形虫速殖子培养上清对体外培养THP-l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THP-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结直肠肿瘤干细胞在体外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和干细胞相关标志物CD133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结直肠肿瘤干细胞分化走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来源于人结直肠癌的细胞系HCT116,无血清培养分离出CD133+细胞,加血清诱导分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在未分化状态下无血清培养第7天和14天与血清诱导分化后收集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量,采用激光共聚焦检测CD133表面标记分子的表达。结果 1)细胞形态:无血清培养分离的CD133+细胞,在生长过程中聚集成规则的细胞球,血清诱导后即贴壁生长,贴壁形态与同来源细胞形态一致,且再次无血清悬浮培养后聚集成球稳定生长。2)标志物变化:结直肠肿瘤干细胞未分化时CD133表面标记分子高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未分化细胞CD133第7天表达率为(20.4±0.52)%,第14天表达率为(78.5±2.80)%,分化后表达率为(0.50±0.17)%。结论细胞形态和标志物表达改变均表明高表达CD133+的HCT116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可定向分化为同源的结直肠癌细胞,CD133+细胞经血清诱导后表达下调而使细胞失去干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8.
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邻甲苯胺一苯胺)共聚物/Ba0.8La0.2Al2Fe10O19复合物(Poly(OT-co-AN)/BLAF).通过正交优化设计,考察了单体的质量比(moT/mAN)、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和BLAF投料量对复合物的结构、形貌、电导率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对BLAF粒子具有较好的包覆作用,复合物的组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复合物的磁性能与BLAF粒子的含量相关联;BLAF的投料量对复合物的组成和电导率有较大的影响,其次是温度;复合物对电磁波的反射损耗和有效带宽是Poly(OT-co-AN)和BLAF协同作用的结果,当BLAF与混合单体(moT/mAN=1:1)的质量比为0.2,25℃聚合10h所得复合物的反射峰值和有效带宽分别达到-26.94dB和8.54GHz.复合物优良的微波吸收性能,有望成为电磁波吸收与屏蔽领域的侯选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549组胞内外5-氟尿嘧啶含量的方法,为探索5-氟尿嘧啶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方法色谱柱采用Hypersil ODS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98(V/V);流速:0.8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5nm;进样量为5μl。结果细胞内液中5-氟尿嘧啶在0.1~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65%,RSD为0.40%,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30%,1.04%;细胞跨液中5-氟尿嘧啶在1.0~2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34%,RSD为2.1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32%,1.06%。结论该色谱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细胞内外5-氟尿嘧啶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PCR仪温控系统中TEC模块的驱动要求,设计了其PWM功率驱动装置。以SG3525A为核心设计了PWM信号产生电路,采用功率模块MSK4226实现PWM信号功率的放大,设计了低通滤波器和保护电路,并采用MSP430单片机对功率驱动装置进行控制。测试结果表明此PWM功率驱动装置很好地满足了所用TEC模块的驱动要求。应用本功率驱动装置的PCR仪取得了较好的温度控制效果:升温速率〉2.2℃/s,降温速率〉1.8℃/s,|稳态误差|〈0.20℃,超调量〈1.0℃。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5-脂氧合酶双重抑制剂darbufelone对人胃癌皮下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裸鼠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darbufelone组和对照组,darbufelone及生理盐水分别连续灌服4周。测量肿瘤质量、体积,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CD34并计算微血管密度;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分析移植瘤组织中MMP-9、VEGF的表达。结果darbufelone可明显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质量抑瘤率为58.42%,体积抑瘤率为67.13%。darbufelone组的微血管密度(MVD)(15.36±0.30)明显低于对照组(29.47±0.63)(P〈0.05);darbufelone组肿瘤组织中VEGF及MMP-9在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结论darbufelone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减少移植瘤组织中VEGF及MMP-9的表达,抑制肿瘤的微血管生成,具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HepG2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1 mg/ml、1.5mg/ml、2mg/ml的姜黄素处理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其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作用24 h后细胞中bc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基膜聚糖(Lumican)基因过度表达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体外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以携带人Lumican基因的重组慢病毒感染A549细胞,用嘌呤霉素(puromycin)筛选法建立稳定细胞株.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A549细胞组、空载体组及Lumican感染组目的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运用MTT法研究Lumican基因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Transwell法检测Lumican基因对A549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 ①各组Lumican mRNA表达差异显著(x2=21.60,P<0.01),Lumican感染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F=102.86,P<0.000 1),Lumican感染组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其它两组.②Lumican感染组在不同时间(1、2、3、4、5 d)OD(吸光度)值与A549细胞组和空载体组差异不显著(P>0.05).③各组穿膜细胞数差异显著(x2=23.49,P<0.01),Lumican感染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F=73.92,P<0.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Lumican高表达的人肺腺癌A549稳定细胞株,Lumican基因对人肺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无影响,但能增强人肺腺癌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SMMC-7721肝癌细胞中CD133的表达,观察其在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方面的作用.方法构建CD133特异性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SMMC-7721肝癌细胞并筛选出稳定表达siRNA的转染克隆;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D13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人 EGFR显性负性突变体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 dnEGFR)对人胃癌细胞株 SGC 7901和 NCI N87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奥沙利铂对稳定转染 pEGFPN1 dnEGFR和 pEGFP N1载体的两种胃癌细胞的量效反应.奥沙利铂作用各组细胞24h后,RT PCR检测各组细胞中 Caspase 3和 CyclinD1的 mRNA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 Caspase 3和 Cyclin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转染 pEGFPN1 dnEGFR后,两种胃癌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增加,奥沙利铂对 pEGFPN1 dnEGFR转染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VI)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RT PCR显示 pEGFPN1 dnEGFR转染组细胞 CyclinD1mRNA表达较对照组下降,而 Caspase 3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Westernblot显示 pEGFPN1 dnEG FR转染组细胞 CyclinD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下降,而 Caspase 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EGFR显性负性突变体能提高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 Caspase 3和 CyclinD1有关  相似文献   

16.
Changes in the proteome of colon mucosal cells accompany the transition from normal mucosa via adenoma and invasive cancer to metastatic disease. Samples from 15 patients with sporadic sigmoid cancers were analyzed. Proteins were separated by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Relative differences in expression levels between normal tissue, adenoma, carcinoma and metastasis were evaluated in both intra- and inter-patient comparisons. Up- and down-regulated proteins (<twofold) during development to cancer or metastasis were excised and submitted to peptide mass fingerprinting and MS/MS sequence analysis, facilitated by the use of a compact disc workstation. In total, 112 protein spots were found to be differentially regulated, of which 72 were determined as to protein identity, 46 being up-regulated toward the progression of cancer, and 26 down-regulated. Several of the identifications correlate with proteins of the cell cycle, cytoskeleton or metabolic pathways. The pattern changes now identified have the potential for design of marker panels for assistance in diagnostics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in colorectal cancer.Received 2 February 2004;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16 March 2004; accepted 18 March 200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133基因表达、活化被阻断后对结肠癌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从EpcAMhighCD44+结肠癌干细胞中流式分选获得CD133+细胞,感染LV-CD133shRNA载体慢病毒后观察CD133+结肠癌干细胞在生长方式、成球能力、克隆形成率、成瘤能力以及ABCC2mRNA的变化;Westernblot分析CD133-细胞中CD13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EpcAMhighCD44+结肠癌干细胞中CD133+细胞比例为89.2%。实验组经过LV-CD133shRNA载体病毒感染后,在干细胞养液中细胞改悬浮生长的方式为贴壁生长,不能形成细胞球。MTT法测定发现细胞增殖减慢,克隆形成率明显下降。将感染细胞移植在Balb/C裸鼠体内,在观察期间,感染LV—CD133shRNA载体病毒的CD133+细胞无肿瘤形成。ABCG2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从EpcAMhighCD44+结肠癌干细胞中流式分选获得CD133-细胞,其中也有CD133蛋白的表达。结论CD133维持结肠癌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 A549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LBP处理 A549细胞,MTT法检测24、48、72h时间点 LBP对 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实验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1/2IC50作用48小时),MTT法绘制生长曲线、细胞计数计算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及其细胞周期、RT PCR检测 SurvivinmRNA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 CyclinB1蛋白的变化,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观察药物对细胞体外侵袭的影响.结果 MTT显示不同浓度的LBP均能明显抑制 A549细胞的增殖且成剂量 效应关系,实验组细胞的倍增时间、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BP使细胞阻滞在 G2期,SurvivinmRNA表达和 CyclinB1蛋白的表达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LBP可抑制 A549细胞的增殖,其机理可能与 LBP使 SurvivinmRNA表达下降引起细胞凋亡及 CyclinB1蛋白的表达降低造成细胞周期阻滞及抑制细胞的侵袭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