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球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避免蜗杆“根切”和“变尖”的条件下,减小蜗杆的喉径,提高蜗轮付的啮合效率及蜗轮轮齿强度,改善其结构的不合理性,已成为当前对“多头小速比”包络弧面蜗杆传动啮合原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一种新型包络弧面蜗杆传动——“球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所得的结论表明,采用该传动对解决上述问题可以获得十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平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平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是一种具有我国独特风格的新型弧面蜗杆传动。本文择要介绍了笔者对该传动的研究与应用的主要结果。 笔者从研究该传动的一般型式入手,把具有“两次接触”为特点的,典型的平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当作它的一种典型情况;把常见的直线齿弧面蜗杆传动视为新型传动,当其平面萎缩为一直线时的一种特例。文中采用较简单的方法,导出了两类蜗杆两种型式传动通用的一般性啮合方程式,由这啮合方程式可一目了然地证明典型传动存在“两次接触”和“瞬时两线接触”的原因和条件。文中还利用通用方程式,有对比地计算分析了两类四种蜗杆传动的啮合特点,说明平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具有更好的磨削工艺性和啮合性能;指出典型传动蜗轮齿面的两次接触区在接触循环次数和诱导法曲率上存在的弱点,认为对“两次接触”应给以全面的估价,对一般型传动和选型问题的研究,应予以重视。此外,文中通过两次接触界限曲线和包络面界限曲线的研究,相应地讨论了有关“两次接触”、蜗杆根面和参数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平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的应用进行分析,验证了这种传动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一种新型的“两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环面型两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在研究过程中,推导了关于两次包络的一系列计算公式,应用电子计算机计算了这种传动在不同参数时的接触线,两类界限曲线、诱导法曲率、润滑角及蜗杆轴截面”。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得到了在小传动比范围内优于平面两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的结论。初步进行了参数分析并指出这种传动的实用价值和应用范围。在研究过程中,同时在理论上进行了计算简化和考虑了计算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各种类型的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之间存在着统一的内在关系。本文主要研究反映这种关系的建立在啮合理论基础上的统一的典型传动条件方程.研究的结论有助于传动的正确设计和类型的合理选择,并为研究新型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弧面蜗杆——锥面双包络弧面蜗杆传动。文中导出了蜗杆、蜗轮的齿曲面方程式和啮合条件方程式,并借助电算讨论参数对接触线形状和分布的影响,从而可以实现优化设计,这些参数是砂轮直径、半锥角、砂轮轴在垂直面内的倾斜角、蜗杆喉部直径系数等。本文又导出了啮合界限线和二次接触的计算公式(限于篇幅,K_σ~(ⅠⅡ)等的计算公式从略)。通过实例计算及实验研究,证实这种蜗杆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导出了适用于各种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通用啮合函数,并且以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和渐开线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为例,说明了这一函数在啮合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对渐开线齿轮包络弧面蜗杆传动试验研究的总结。文中介绍了试验所采用的润滑油新型蜗轮油250—W—32,200—W—大2及100~#工业齿轮油.通过在不同转速下对试验蜗轮减速器温升、效率及极限载荷的测定,证明渐开线齿轮包络弧面蜗杆传动能传递较高的载荷。并且证明新型蜗轮油200—W—大2是一种较好的蜗轮传动用油。文中所列的数据和图表可供设计及使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参数缺乏通用数学模型的情况,应用包络面理论,通过齐次坐标的矩阵变换,提出了一种基于统一数学表达的弧面分度凸轮轮廓曲面的建模方法.以圆柱滚子、圆锥滚子和双曲线滚子为研究对象,推导建立了弧面分度凸轮廓面模型的统一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了压力角的通用解析表达式,为弧面分度凸轮的精确设计与制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在集装箱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散装水泥贮运集装箱的运行要求,探讨以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和为其升降系统传动装置的可行性。使用实践证明,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的传动性能比普通蜗轮蜗杆传动副好。  相似文献   

11.
在环面蜗杆螺旋线参数方程的建模基础上,论证并分析构建了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产形齿的特征模型,按此模型在MDT6.0环境中实现了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三维建模.进而又分析讨论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的特征模型与实体构建,实现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参数化建模".该方法简洁实用,三维实体具有真实的运动型面,能为数控加工提供精确的坐标参数,也能为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性能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为研究对象,在三维实体造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AutoCAD的二次开发功能,以Visual Basic6.0为二次开发工具,使用更加直观的方法研究和实现了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啮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重点是用包络法系统地讨论了平面包络弧面蜗杆传动的啮合特性,其中包括接触线、界限线、非工作区、根切和综合曲率。並提出一些主要参数较佳值的选择。本文所用的包络法,是在一般包络法的基础上,结合隐函数组和吸收运动学法的某些优点,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前采用的平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蜗杆成形时所用工具平面的倾角β均为固定位,这在加工多头、小传动比情况下的蜗杆会产生严重的根切或边齿齿顶变尖。为了改善这一状态,本文对倾角β提出了一种变化规律,按照这种变化规律去成形蜗杆时就会显著地改善蜗杆的根切或边齿齿顶变尖情况。  相似文献   

15.
平面内齿轮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啮合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型蜗杆传动形式——平面内齿轮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以微分几何和空间啮合理论为基础建立该传动的啮合函数、齿面方程的数学模型。分析该传动的各种传动形式,研究其母平面倾角对啮合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母平面倾角决定传动副的接触线分布;平面内齿轮一次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平面内齿轮二次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为研制承载能力高、润滑性能好、体积小的新型动力蜗杆传动形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次包络TI蜗杆传动的瞬时接触线形状和位置是评价该传动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为了计算瞬时接触线,建立了存在加工误差时一次包络TI蜗杆传动的啮合方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普通蜗轮蜗杆传动副和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两种传动方案的对比计算,确定在粉状物体贮运集装箱自动升降系统中,其传动装置的最佳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8.
首次建立了双自由度运动状态下,用环面砂轮包络加工圆柱蜗杆传动的啮合原理数学模型,用环面刀具包络成形的蜗杆副,蜗杆的轴向齿廓为凹齿廓,蜗杆与蜗轮为瞬时双线接触,并兼备了二次包络成形和凹面齿圆柱蜗杆的特征。这种新型蜗杆传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制造误差和载荷耦合条件下蜗杆传动的接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接触分析对其齿面的接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这类蜗杆传动的啮合分析大都基于刚性条件下,因而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的接触状况。用接触有限无法分析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在制造误差和载荷耦合作用下其齿面的接触情况:载荷在接触齿对间的分配、接触区域的形状及其变化规律。将此分析结果与刚性条件下的接触分析进行了对比,发现齿面接触区战发生了明显的移动。这种分析方法为该传动在实际工况下的啮合控制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0.
1 18 31 38 47 1 2741d.占J.孟嘴盖序号123456厅‘﹄匕行了﹄知几Ug自 ,上,孟,目O‘,自空叨斤‘月二﹄﹄﹄口,上,上,自,曰 题目门式起重机结构动特性的试验分析剃齿时齿形中凹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措施旋转变换张量微分间题的探讨渐开线齿轮包络弧面蜗杆传动的试验研究尺寸公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