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讨论了与偏心齿轮共轭的非圆齿轮及其渐开线齿廓.说明该共轭非圆齿轮并非同一的偏心齿轮,它的节曲线取决于偏心圆的偏心率,渐开线齿廓曲线的形状也主要取决于偏心率的数值.  相似文献   

2.
定义了非圆齿轮啮合角函数的概念,提出了基于啮合角函数的非圆齿轮共轭齿廓的直接求解方法·建立了齿廓求解的运动几何学模型,给出了齿廓方程,给出了齿廓啮合原理的啮合角函数表达式·该方法,给定啮合角函数,无需坐标变换,可直接求解共轭齿廓,简化了非圆齿轮共轭齿廓的求解·该方法亦适用于圆齿轮齿廓,实现了圆齿轮和非圆齿轮共轭齿廓求解的高度统一·为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交错轴锥形齿轮副几何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共轭齿轮副与公共齿条之间空间啮合关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交错轴传动锥形齿轮副几何设计方法.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推导得到的计算公式,不仅适合于交错轴传动在各种布局形式下的锥形齿轮副设计,同样也适用于平行轴、相交轴等传动类型.该设计方法包括两个种类:一类是已知锥形齿轮基本参数,需确定共轭齿轮副及机构安装参数的直接设计法;另一类是依照特定的安装参数进行齿轮副几何参数设计的方法.最后,通过测试齿轮及实际产品的设计、加工,验证了该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推导了余弦齿轮传动的重合度计算公式,进一步讨论了余弦齿轮传动重合度随齿数、模数、分度圆压力角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渐开线齿轮传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余弦齿轮传动的重合度随齿数、模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压力角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的设计参数下,余弦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明显大于渐开线齿轮传动.图5,参12.  相似文献   

5.
微线段齿轮作为一种新型齿轮,具有承载能力强、耐磨性好、传动效率高等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微线段齿轮的应用性,文章重点研究了偏心误差对微线段齿轮传动性能的影响。根据微线段齿轮齿廓的成形原理,建立了其齿廓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数学模型,结合微线段齿轮离散型齿廓的特点,将离散化齿面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 analysis,TCA)方法引入到微线段齿轮啮合分析中,对考虑偏心误差的微线段齿轮传动误差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基于该程序,对比分析了偏心误差对渐开线和微线段齿轮传动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偏心误差会导致微线段齿轮在每个啮合周期产生不断波动的传动误差,其基频幅值比渐开线齿轮的要小,但是随着偏心误差增加,传动误差中高频部分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为了设计高性能的微线段齿轮,可以通过提高微线段齿轮孔和轴的加工及安装精度来减小偏心误差带来的传动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利用运动学法建立的谐波齿轮传动理论啮合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啮合参数和结构参数对四齿差谐波齿轮传动共轭区间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柔轮与刚轮共轭齿廓相对运动的特点;数值方法证明四齿差谐波齿轮传动可以使用渐开线齿廓,这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谐波齿轮传动系统的各误差分量及其综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谐波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误差产生的机理出发 ,按误差独立性作用原理研究了齿轮的切向综合误差与基节误差 ,齿轮安装轴的偏心与配合间隙偏心 ,输出轴与轴承孔的偏心和配合间隙 ,轴承的径向游隙与径向跳动以及波发生器部件对谐波齿轮传动系统传动误差的影响 ,得到每个误差分量的作用频率 ,并解释了谐波齿轮传动系统中特有的传动误差拍频现象  相似文献   

8.
黄勤 《贵州科学》1996,14(2):29-32
本文综合考虑齿轮传动设计中设计参数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提出齿轮传动的模糊可靠性设计方法,推导出其模糊可靠度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9.
文章所阐述的齿轮传动设计系统能对各种齿轮传动进行设计计算、校核计算及其相关的数据检索、维护,并可根据设计数据自动生成工程图。介绍了齿轮传动系统数据库的建立方法,重点讨论了程序设计中经常碰到的各种表格及线图的处理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圆平动齿轮传动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圆平动齿轮传动机构的运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该机的组成及机构变异方法,探讨了圆平动齿轮机传动比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导出了计算公式,佐证了这种机械具有大的传动比和高的机械效率。  相似文献   

11.
磁场调制型磁齿轮机构是一种新型磁齿轮装置,在对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建立了该机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气隙厚度、调磁环厚度、永磁体厚度、磁极对数、轴向长度和偏心距对外转子最大输出转矩和转矩密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构件偏心对磁齿轮机构转矩特性及转矩密度影响很小,其它参数对磁齿轮机构的输出转矩及转矩密度均有较大影响。此研究可以为磁齿轮系统参数优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该机构的动态仿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圆柱齿轮加工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淑菊  邱英 《应用科技》2003,30(6):14-16
从加工误差来看,影响齿向方向接触精度的主要因素是齿向误差,影响齿距累积误差的主要因素是齿轮的几何偏心,就齿轮坯基准面误差及齿向误差及齿距累积误差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找出齿轮坯基准面跳动值的一种确定方法,并对加工齿轮改进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共轭齿形求解方法无法解决奇异点的问题,提出轮转曲线等距偏移法。分析了共轭曲线的等距偏移特性,推导出轮转曲线等距偏移线方程,基于该方程进行了圆弧齿廓的共轭齿形计算;采用圆弧逼近方式,以轮转曲线等距偏移线族求解任意齿廓的共轭齿形,并以含齿顶尖点的渐开线齿廓曲线为例进行共轭齿形计算;讨论了该方法的原理性误差,优化了该方法的求解精度。计算验证表明:相比于传统共轭齿形求解方法,轮转曲线等距偏移法能解决奇异点问题,且无需求解啮合方程,在齿廓曲线曲率半径变化率较小且存在奇异点时,用该方法求解共轭齿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利用偏心齿轮机构既可以获得变传动比,又容易制造的特点,提出了将其与正弦机构组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从动件在往复两行程内作近似等速移动的设计思路.指出了实现此设计思想的关键是选择各机构的相对安装位置.最后通过算例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对汽车主减速器从动斜齿轮断齿的断口进行了宏观检测 ,并对其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 ,找出了产生故障的原因、据此对原生产工艺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连续管水平井钻进过程中存在的屈曲锁死、钻压不足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钻柱侧向弹性的增强动力轮式推进器,可获得较高的轴向推拉力。应用钻柱纵横弯曲理论和齿轮-钻屑的几何关系,分别建立包含轮式推进器的底部钻具组合力学模型和蜗轮蜗杆卡阻力学模型,利用模型分析轮式推进器的工作特性。结果表明仅靠钻柱自重产生的推拉力有限,利用偏心垫块与推进器串联组合所产生的钻柱侧向弹性可大幅提高轴向推拉力;偏心垫块-推进器组合的轴向推拉力随两者间距的减小而增大、随偏心距增大而增大,较自重式推进器提高10倍。最大被卡钻屑尺寸随齿轮模数和齿数的增大而增大;卡阻力与钻屑和齿轮材料的强度比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圆齿行星传动的运动学模型,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及瞬心推导出圆齿行星传动啮合的瞬时传动比计算公式,为精确分析研究圆齿的齿形替代、真实的运动情况提供理论依据,最后通过实例得出圆齿行星传动传动比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制造领域的精度问题是“卡脖子”的重要一环。中国超精密齿轮1级精度的突破是解决这一精度难题的典型代表。超精密齿轮不仅可以用于齿轮精度传递基准,还作为精密仪器安装于尖端产品和现代化武器,从而实现传动、变速和变向等目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为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立鼎历经40余年时间,于1999年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国际标准的1级超精密标准齿轮。基于对王立鼎院士口述访谈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梳理超精密齿轮从4级到2级精度、2级到1级精度的“进化”过程,丰富中国超精密齿轮技术发展的历史资料,展现老一辈科学家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齿轮泵齿轮参数的可视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齿轮泵时,按常规算法,计算齿轮参数工作量大且易出差错.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Visual C 6.0可视化编程语言的齿轮参数计算可视化软件.简单易懂,不仅克服了常规算法的上述缺陷而且可方便、快速、有效地进行齿轮泵系列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设计一种新型可拆装轮系实验台,能搭接多种类型的结构(定轴轮系、差动轮系、行星轮系、混合轮系、齿轮传动等),清楚地展示了其内部结构。优化了齿轮等参数的设计与计算,使实验台达到可靠性与稳定性良好的要求。提高学生动手与观察分析能力,满足现在加强高校实验实践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