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海涓 《科技信息》2010,(18):273-273
当今,心理学和音乐实践相结合的心理研究工作,被越来越多的音乐心理学研究者所重视。声乐表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心理状态的好坏,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我们歌唱的发挥。如果我们在声乐学习中能够充分注意到良好歌唱心理的培养,建立起歌唱者必需的舞台演唱自信心,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创造良好心态去适应各种可能变化的演唱环境,那么歌唱者的表演就会显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试论声乐教学中学生心理表现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声乐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把心理训练和声音技术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重视音乐心理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培养以歌传情的能力和音乐思维能力,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与特长,采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和整体性的教学原则,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叶淳 《科技信息》2010,(26):I0277-I0277
在国家教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学科应如何结合学科特点肩负起其应负的历史使命。这是我们从事音乐教学的同仁一直探讨的课题。要不辱使命,音乐教师应首先在教学中学会自身的心理调节,用过硬的心理素质驾驭课堂,切实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针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成长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文献查阅、跟踪训练、观察比赛等方式,了解罚球得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着重从心理素质方面对影响青少年篮球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心理素质对罚球所起的关键作用。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使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提高技、战术和身体训练的同时,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也得到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心理素质是人的心理特点,影响着人的心理平衡。本文深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诸因素,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一个人能不能适应挑战,心理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思想品德教师应从自身健康心态影响学生,掌握心理指导技巧,开启学生心灵之窗;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学生心理安全基础;挖掘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运用不同形式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张登 《科技信息》2009,(24):223-223
该文简述了影响散打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阐述了散打运动员训练及比赛中应进行的心理训练方法,散打运动员不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更加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多都是取胜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保证技术水平能够充分发挥的支柱就是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它能帮助运动员克服许多障碍并取得成功,不过也会导致意外的失败。运动员并不是生来就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后天的努力和培养。由此可见篮球运动中心理素质问题的重要性。因此,该文就通过对小学生篮球比赛心理现象进行研究,探讨了比赛各阶段信心对情绪应激状态的影响,分析了处于领先优势时、落后被动时、相持决战时的应激状态产生心理躁动的几个因素及对篮球比赛成绩的影响,提出了调整心理状态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闻力婕  方燕 《科技信息》2012,(2):318-319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体育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探讨了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赛前足球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素质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技战术水平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运动员对比赛现实情景的观察感知、瞬时的思维判断与决策意向,以及准确合理的行动应答。影响运动员心理素质主要是记忆与思维、行动与反馈,以及无意识控制机能对个人技术打法运用的控制能力。比赛处于劣势情况下运动员保持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有:设置情景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心理训练和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等。  相似文献   

11.
加强指挥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迫切需要。着眼培养指挥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不仅要科学把握其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内涵,还要对预提对象进行认真的心理选拔和广泛的心理教育,并开展多方面的心理训练和建立健全完善的训练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2.
黄志雄 《菏泽学院学报》2011,33(5):53-55,142
心理素质在网球比赛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阐述了自信心、注意力、思考能力和体能几个方面对网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影响;探讨了网球运动员在赛前、赛中和赛后的心理调适问题及其对比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孙颖 《咸宁学院学报》2013,(7):123-124,133
我们通常所了解的“音乐表现”也就是把乐谱上所记载的谱符转化为动听美妙的音乐,并将此传递给听众进而引发听者的共鸣,这也是钢琴演奏者的职责所在。要想使演奏具有非同一般、直指人心的表现力,这其中的关键是演奏者不仅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很好的音乐天赋和扎实的技术功底,缓解并克服临场的紧张心理,提升演奏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李雪 《科技信息》2007,(31):165-165,164
生理与心理作为影响歌唱的最重要因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生理规律、生理现象、心理活动、心理素质等与歌唱之间关系的剖析,论证了生理和心理在歌唱中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竞争激烈、科技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的今天,高职大学生面临着思想、学习、工作的多层压力.而导致了生理机能下降,内心心理紊乱,社会交际失调等方面的亚健康状态.通过运用奥尔夫音乐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亚健康治疗.从身体机制、心理素质、社交能力三方面对症下药,实验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心理素质水平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瑞文测验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713名高中生进行了心理素质水平(认知、个性心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4个维度)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多元回归分析与路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当考察心理素质多维度的共同效应后,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比先前在研究相对降低。学生的认知、社会适应两个维度对学业成绩有直接效应,个性心理、心理健康通过认知与社会适应对学业成绩有间接效应。具体地说,智力、创造力、人际适应、心身  相似文献   

17.
略论音乐对运动员的心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们对音乐的不同理解 ,音乐反过来对人产生不同影响 ,分析了音乐对运动员协调性、竞技状态、运动意识等的影响 ,论证了音乐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影响的机制 ,提出了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开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健全心理防御机制;在学生工作中要讲究心理艺术;进行心理调适,适时宣泄,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19.
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在校大学生心理状况及原因,提出切合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发展需要的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影响上台演奏效果的因素之一是演奏者台上的演奏心理。通过对台上、台下演奏者不同心理状态的比较和分析,探索克服演奏中消极心理因素的途径,进而提出演奏者上台演奏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