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人才是高校发展的动力,高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必然导致人才流动。在以人才为本的今天,地方性高校应高度重视人才流动管理工作,为吸引和稳定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说到底就是对人才的竞争,谁抢占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一个企业如果吸引不了人才,使用不好人才,留不住人才,事业就很难发展.为了留住和发展人才,企业必须努力营造一个适合人才保留和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竞争,能否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为企业发展及应对竞争的关键.那么,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4.
人才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各地加大争夺人才的背景下,科学客观地评价城市人才吸引力显得非常重要.首先构建人才吸引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TOPSIS法对评价指标值进行规范化处理,从而建立人才吸引力评价模型,以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为例,基于构建的熵权TOPSIS模型求出各城市人才吸引力的综合得分和排名.最后针对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高校担负着为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输送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更要着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建立科学高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对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百年之计,莫如树人",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在科技领域更是如此,在创新发展的时代,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科技水平的高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我国要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计算机软件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近年来已逐渐趋于成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质量和数量上的提高.但是相对于蓬勃发展的软件产业来说,人才缺口仍然很大。造成这种缺口的原因不仅仅是人才数量的不足,更是因为人才质量的不高,这已经成为严重阻碍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8.
人才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完善和优化郑州市人才发展环境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从而更好地发挥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本文就郑州市人才环境的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并对未来郑州人才环境建设提出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企业建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和深化阶段。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强劲的势头。但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和升级的瓶颈因素。而技能人才激励机制缺失是造成技工短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技能人才激励机制问题的研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批优秀人才,中央提出的党管人才原则,对于我们努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人才当今时代,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正在兴起,人才资源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人才已经成为国家第一位的战略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发达国家利用各种手段吸引我国人才,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倚重于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当前,劳动力素质不高,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1.
刘晔 《河南科技》2006,(19):22-23
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人才问题,经济竞争的实质是对人才的竞争.河南省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建立以市场竞争机制为核心的人才开发机制和保障机制,构筑开放、灵活、科学的高科技人才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人才吸引力"的量化评价问题,运用了数据包络分析及比较优势指数构造等,构建了基于DEA的人才吸引力有效度评价模型、基于三个比较优势指数的人才分类吸引力模型,运用MaxDEA、LINGO软件求解发现,深圳市近年人才吸引力总体下降明显,近4年有小幅度缓慢上升,且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具体呈第一产业水平较弱,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有待提高的局面.最后针对深圳创新创业、科研科创的城市发展理念,结合人才政策等因素的量化规律以及不同类人才的吸引力水平,总结得出深圳的区域、市场、人才引进政策优势以及生活成本劣势,再从人才的培养、争夺、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方面分别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创新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已将创新教育理念贯穿于人才培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对计算机软件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近年来已逐渐趋于成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质量和数量上的提高,但是相对于蓬勃发展的软件产业来说,人才缺口仍然很大。造成这种缺口的原因不仅仅是人才数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研讨人才学理论和在新形势下人才的选拔使用管理问题,培养人才研究理论队伍,推动人才研究工作的开展,河南省人才研究会筹委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二日至二十七日在郑州举办了省第一期人才学讲习班。参加讲习班的有各级组织、人事、科技干部管理部门的干部及有关单位的人才研究工作者和爱好者七十余人。这期讲习班开设了人才学绪论、中国历代人才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人才成长发展的内外在因素、科学的成才方法、人才的创造力与创造性劳动、人才的选拔与开发、人才的管理使用、人才群体结构及其优化、开创人才辈出的新局面等十个专题课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这种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科技的发展使得技术性人才严重缺乏,一些高级技术人才在企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因此,培养一批高素质,具有综合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需要。本文就新时期技术人才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说到底就是对人才的竞争,谁抢占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一个企业如果吸引不了人才,使用不好人才,留不住人才,事业就很难发展。为了留住和发展人才,企业必须努力营造一个适合人才保留和发展的环境。影响人才发展的因素较多,一般来讲主要有企业因素、职业机会、报酬、工作设计和同事关系等。实践证明,在上述因素中,企业因素是影响人才保留和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在企业因素不变时,职业发展机会和报酬则是影响员工保留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以下我们就以案例的形式对此加以说明。某电子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隶属于国家某部委管理,多年来一直从事电子系统工程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该所现有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00余人。20世纪90年代,由于受行业特殊性和国家经济指令性体制束缚的影响,该所的科研生产机制转换步伐明显滞后,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技术骨干的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据统计,在1993年~1998年的6年间,该所累计流失专业技术人才110人,平均每年18人。1997年和1998年,人才流失问题更为严重,两年时间里流失人才42人。面对这种严峻形势,该所领导层经过冷静分析,逐渐认识...  相似文献   

18.
实施创造教育,大力培养各种创造性人才,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竞争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这就应该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把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人才作为教育最高目标。本文从知识经济呼唤创造性人才,传统教育对创造人才的扼杀,创造性人才应有的素质和大力培养创造人才等四个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漳州师院学报》2022,(2):24-32
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战略部署,基于福建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权威机构统计数据,以福建省典型农业强市——漳州市为研究案例,盘点了漳州乡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了漳州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乡村人才振兴政策及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从完善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建立完善乡村振兴的配套政策、挖掘乡村人口增长潜力、提升乡村人力资源质量、增强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完善乡村人才任用和激励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前提。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对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引导人才职业发展、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加快建设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