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统的以代码为中心的数控系统开发方式使系统测试滞后,性能难以保证,开发成本增加.针对这种情形,文中提出利用模型转换将领域模型转换为第三方验证工具(Matlab 或UPPAAL)可识别的模型来进行系统性能早期测试,从模型层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采用基于元模型层的规则定义、语义动态添加和基于设计模式的操作等策略,以满足模型转换的语义保持性、转换一致性、转换可终止性、转换易扩展性等具体要求,并给出了模型转换实现的理论框架以及点对点转换和两步法转换两种实现方式.最后,通过一个从数控系统工作模式模型到StateFlow模型的转换实例,从建模语言构建、映射规则定义、算法设计等方面验证了上述模型转换理论框架和实现方式的可行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以代码为中心的数控系统开发方式导致了系统测试滞后,系统性能难以保证。针对这种情形,提出利用模型转换将领域模型转换到第三方验证工具(Matlab 或UPPAAL)进行系统性能早期测试,从模型层保证系统性能。讨论了采用基于元模型层规则定义、语义动态添加和基于设计模式的操作等策略,以此满足实际模型转换的具体要求,给出了其框架。并指出根据实际需求采用不同的实现步骤和技术手段完成模型转换。从数控系统工作模式模型到StateFlow模型的转换实例从建模语言构建、映射规则定义、算法设计等几方面验证了上述模型转换理论框架和实现手段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E-R模型及关系模型的研究,着重探讨了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法对UML模型进行形式化验证的问题,提出在元模型层将UML模型转换为时间自动机模型并进行验证的方法.形式化UML状态机的结构,抽象出UML和时间自动机的元模型,利用模型转换语言ATL对UML元模型和时间自动机元模型构造映射规则,实现UML模型到时间自动机模型的转换,在模型验证工具Uppaal中对转换结果进行形式化验证.最后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对象的单向依赖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将对复杂信息的增删改操作分解为对单个对象的增删改来实现,并分析了由其他常见模型向本模型转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查询/视图/转换(QVT)规范的模型转换技术, 并采用这种模型转换技术, 利用Kermeta语言中的模型转换功能, 通过对QVT核心分层, 设计了一种基于映射四层QVT结构的模型转换工具, 实现了Ecore元模型到Kmt元模型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目前普遍使用的数据库为关系型数据库,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是以表的形式存储的,而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业务逻辑是以对象模型表示的,因此要获取关系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需要将其转换为对象模型表示的数据;另外,对于以对象模型表示的业务数据要持久化存储,必须要转换为关系模型,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而其中的关键在对象模型和关系模型的相互转化。本文对关系模型和对象模型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对象模型与关系模型相互映射的一般规则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MDA的核心特点之一就是模型转换的自动化.目前,MDA仍处于发展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完善,PIM到PSM的自动转换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提出使用UML和OCL结合建模,使得模型更加精确,然后介绍了对建立的可视化概念模型的XML存储,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PIM模型到PSM模型的转换规则,并提出用...  相似文献   

9.
模型转换是MDA的一项关键技术,模型转换的正确性问题是MDA研究的核心问题。模型转换的正确性包括语法正确性、语义正确性等,而目前国内外存在的大多数模型转换方法都是在语法层次进行的,缺乏语义正确性的验证,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本体语义映射机制的模型转换方法,给出了一系列的转换规则,以UML模型到C语言模型的映射为例,进一步讨论了不同抽象层次模型之间映射关系的建立过程以及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本方法用本体实现语义层的模型转换,提高了模型自动变换的效率,还为验证模型之间映射规则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模型驱动体系结构(MDA)是一个以模型和元数据为中心的软件体系结构.在MDA体系中,抽象模型是软件开发的主要产品.与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相比,模型转换,特别是平台无关模型和平台相关模型之间的转换,在MDA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模型转换需要自动化的模型转换工具的支持以减少软件开发的成本.介绍一个MDA模型转换工具——ME4ET.陔上具支持EDOC ER模型的建模,并支持将EDOC ER模型自动转换为数据库平台和EJB平台上具体的实现,主要介绍ME4ET工具的模型转换规则和算法.  相似文献   

11.
作战过程涉及内容繁多,把静态的军事仿真概念模型转化为可重用性较高的仿真模型,对作战过程仿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向组件模型的转换方法.首先,对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和组件模型进行阐述并给出了形式化定义;其次,给出了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向组件模型的转换框架以及实现流程;最后,通过城市防空这个实例验证了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向组件模型转换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中密砂和密砂,剪胀现象是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相变线是描述剪胀现象的一条特征线,相变线比较容易确定.本文在已有弹塑性模型基础上,对硬化参数进行修正,并引入与相变线相关的状态参量,建立了一个新的剪胀性砂土本构模型.该模型尤其适合于中密砂和密砂,对于松砂则退化为原弹塑性模型.模型包含9个材料参数,参数比较容易确定.数值模拟结果能较好的描述砂土的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13.
Ising模型对解决局域磁矩间的问题非常有效,然而它只考虑了相邻两电子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对所有电子自旋的相互作用的分析,将非相邻的相互作用看成平均场对自旋的作用,计算出一维超Ising模型的配分函数,并推导出一维超Ising模型铁磁相、顺磁相的居里温度及顺磁相磁化的居里—外斯公式,最后从物理上解释了一维Ising模型和一维超Ising模型铁磁相存在与否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扩展Hubbard模型的玻色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连续化极限情况下把量子一维格点扩展Hubbard模型变换为连续的费米场.应用玻色化方法和sine-Gordon模型的相图讨论了量子一维扩展Hubbard模型的临界现象.当模型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时,扩展Hubbard模型会历经四个不同的相,并在相区分界线处存在不同类型的相变.和以前扩展Hubbard模型相图比较,发现用玻色化方法得到的相图给出模型描述更详尽.  相似文献   

15.
作者提出了一种统一计算d-维伊辛模型(d=1,2,3)中相变温度的方法。首先利用格林函数方法得到了各维伊辛模型中关于格点自旋的严格代数方程,然后采用统一的退耦合近似方案,计算了各维伊辛模型的相变温度结果表明:这种计算方法的特点是计算简单,步骤统一,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应用实空间重整化群的方法,研究了一种分形上Ising模型的相变和临界性质,求出了系统的临界点0.264,根据RG理论,得到了系统的临界指数。与该分形上Gauss模型比较,系统的临界点和临界指数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一维规则环链的基础上,构造了小世界网络,研究了其上的Ising模型的相变行为.Monte Carlo方法被用来作为研究的方法.模拟结果发现,所构造的小世界网络上的Ising模型存在相变,模拟结果给出了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18.
扩散模型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电子、金融等领域用来描述变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转移密度作为反映扩散模型特征的重要变量一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随着Matlab功能的日益完善,利用其强大的仿真和数值分析函数来定量研究扩散模型的转移密度,从而寻找出最优的估计方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通过利用Matlab仿真技术,比较了2种估计扩散模型转移密度函数的方法,即Euler法和Hermite法,通过对存在闭端解的2个扩散模型的比较,发现用Hermite扩展确实比Euler法能更好的估计扩散模型的转移密度函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这2种方法估计了扩散模型的参数,证明了Hermite法比Euler法能更好的识别模型参数,减少估计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Schlogl反应模型的非平衡相变临界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hlogl模是一个典型的具有非平衡相变特征的化学反应模型,在非平衡定态条件下,该反应在相变临界点邻域内具有一个广义的势函数。并在临界点出现了岔现象。本文考究了Schlogl反应的临界分支现象及临界变化趋势并运用非平衡相变的临界标准理论导出了该非平衡相变的临界指数。  相似文献   

20.
论微重力弹-环状流转换的空隙率匹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微重力条件下,气/液两相弹状流滑移流率关系和光滑环状流动量平衡关系的弹-环状流转换空隙率匹配模型的解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该模型具有双解、单解和无解三种情况.由此阐明了该模型难以正确预测微重力条件下气/液两相弹-环.状流转换条件的原因在于光滑环状流动量平衡关系的非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