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小麦麸皮蛋白.以蛋白得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方法对小麦麸皮蛋白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酶解小麦麸皮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10,碱性蛋白酶添加量0.5%,酶解时间5 h,酶解温度50℃,p H值为10.0.在此条件下,蛋白得率可以达到80.83%.同时对制备所得小麦麸皮蛋白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麸皮蛋白溶解性为63.6%,乳化性为68.3%,乳化稳定性为43.2%,持水性为1.38 g/g,吸油性为1.4 m L/g.  相似文献   

2.
磷酸盐缓冲液法提取茶叶多酚氧化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法,研究了从茶鲜叶中提取多酚氧化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茶鲜叶多酚氧化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6.4,料液比(茶叶g∶缓冲液mL)为1∶1,离心转速为9000 r/min,离心时间35 min.  相似文献   

3.
经磨球超微粉碎处理后的蚕蛹蛋白,其功能特性和结构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在完成料液比、处理时间、p H对蚕蛹蛋白溶解度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蛋白质溶解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磨球超微粉碎改性蚕蛹蛋白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8.3 g·L-1、p H8.1、处理时间61 s.在此条件下,经处理后蚕蛹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分别提高了259.6%,50.0%,141.7%,61.0%和33.8%,而其持水性和吸油性却分别降低了25.3%和27.2%.  相似文献   

4.
小麦麸皮主要含有纤维、蛋白质和淀粉,为实现其分层利用,提高其附加值,对小麦麸皮中的蛋白质分离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其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文章采用碱提酸沉方法提取小麦麸皮中的蛋白质,以小麦麸皮中蛋白质残留率为指标优化其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在pH值为12左右、料液比为1∶15、温度为50℃、时间为3h时,小麦麸皮中蛋白质提取效果最佳,可达到小麦麸皮质量的15.85%,pH=3.8为最佳沉淀点;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小麦麸皮中含有13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提取蛋白质质量的20.4%,是一种良好的食用植物蛋白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田东钙基膨润土为原料进行提纯试验,研究了液固比、离心转速、离心时间及温度对膨润土提纯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广西田东膨润土提纯的最佳条件为:液固比为12、离心转速为2 500 r/min、离心时间为9min、温度为40℃。最佳提纯条件下蒙脱石含量可以提高到93%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燕麦麸皮为材料,采用水提法提取燕麦麸皮清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子,以清蛋白的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提取燕麦麸清蛋白,并作了响应面和等高线图;通过Design-Expert8.0.6.1软件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影响燕麦麸皮清蛋白提取率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1.36,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40℃,清蛋白的提取率为1.71%;为燕麦麸皮清蛋白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燕麦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主要成分为β-葡聚糖,其许多功能的实现都要依赖于β-葡聚糖.实验以燕麦麸皮为材料,以水为溶剂提取其中β-葡聚糖,用刚果红分光光度法测量各提取条件下燕麦麸皮β-葡聚糖的得率.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确定燕麦麸皮β-葡聚糖提取得率最高的条件组合.结果表明:实验中各因素对燕麦麸皮β-葡聚糖的提取率都有一定影响,影响顺序依次为提取液p H料液比反应温度提取时间.提取β-葡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100 min,料液体积比1∶20,提取液p H 10,反应温度10℃,在此提取条件中β-葡聚糖的得率为4.31%.  相似文献   

8.
弱碱性介质下微波法提取灵芝多糖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寻一种高效的灵芝多糖提取方法,采用单因子分析和正交实验,对弱碱性介质下微波法提取灵芝多糖进行了优化研究.各因素对灵芝多糖提取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时间,pH值,固液质量比,预浸时间.最适条件为预浸1.5 h,提取15 min,固液质量比1∶110,pH 8.0,提取2次.灵芝多糖提取率为3.200%,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灵芝多糖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9.
以鲢鱼鱼肉为原料,研究了超声波、微波、加热处理对鲢鱼鱼肉蛋白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微波和超声功率的增大及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室温下的蛋白相比,35℃加热9 min时的蛋白乳化性提高了36.79%,乳化稳定性在7 min、35℃时提高了14.2%;与未经微波处理的蛋白相比,微波功率100 W、40s时,乳化性提高了1.35倍,乳化稳定性在100 W、30 s时提高了15.85%;与未经超声处理的蛋白相比,乳化性在超声功率160 W,超声时间10 min时提高了56.7%,乳化稳定性在200 W、15 min时提高了9.85%.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化学防砂中存在的缺陷,改善其应用效果,开展了环氧树脂乳液泡沫固砂性能的研究.以环氧树脂、自制乳化剂为原料,采用相反转法,合成了具有较低黏度的环氧树脂水乳液.将合成的乳液稀释与起泡剂、稳泡剂混合搅拌可得到稳定性良好的泡沫.实验表明,在室温下质量分数50%乳液中,当起泡剂与稳定剂用量分别为乳液质量的0.4%、3.0%时,起泡体积倍数大于4,半衰期可达到29 h以上.通过室内模拟固砂实验发现,采用环氧树脂乳化泡沫固砂,所固结岩心强度高,渗透性好,抗压强度可达5 MPa,可以为非均质油藏或水平井的防砂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乳化二甲基硅油及乳液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复配乳化1 Pa.s的二甲基硅油,考察复配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对乳液体积平均粒径、乳液黏度、乳液离心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乳液的耐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HLB值对乳液体积平均粒径、黏度、离心稳定性的影响显著,选择高聚合度的亲水型乳化剂和高聚合度的亲油型乳化剂进行复配乳化,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硅油乳液。最佳乳化条件为乳化剂(二聚甘油单硬酯和八聚甘油单硬脂酸酯,HLB=10.5)、硅油和水的质量比为7∶23∶70。在最佳乳化条件下制得的乳液体积平均粒径为8.06μm,黏度为387 mPa.s,固相质量分数差为2.91%。乳液高温稳定性良好,在110℃保持5 h,乳液体积平均粒径增大至11.63μm,固相质量分数差增大至6.12%。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辐射下有机混合溶剂提取芝麻杆中木质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1,4-丁二醇与丙三醇的混合溶剂作为萃取剂,微波辐射从芝麻秆中提取木质素.研究了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固液比和萃取剂质量分数对芝麻杆中木质素提取率的影响,运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木质素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微波辐射功率、萃取剂浓度、微波辐射时间及固液比.最佳提取条件:微波辐射功率900W,微波辐射时间40min,固液比1∶12(g∶mL),萃取剂质量分数ω=90%,木质素的萃取率为65.3%.萃取剂蒸馏除去水分可重复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鲜鸭蛋蛋清、咸鸭蛋蛋清、脱盐咸鸭蛋蛋清,以及加中性蛋白酶的咸鸭蛋蛋清和加中性蛋白酶的脱盐咸鸭蛋蛋清的黏度、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加酶的脱盐咸鸭蛋蛋清黏度高达58.2Pa·s,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加酶的咸鸭蛋蛋清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最优,分别为1.108和1 582.86min;未加酶的脱盐咸鸭蛋蛋清起泡性最佳,为587%,加酶的脱盐咸鸭蛋蛋清泡沫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桑叶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微波辅助技术进行桑叶多糖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因素与水平,应用Box-Behnken设计3因素3水平的试验,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桑叶多糖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88℃、时间11 min和液固比18∶1,提取的多糖含量为15.20 mg/g.微波辅助提取的多糖含量分别比传统水提法提取10 min和60 min高2.18倍和0.23倍.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立了微波法提取水杉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5min,固液比120 g/mL,此时黄酮得率为1.601%  相似文献   

16.
桔皮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桔皮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以桔皮类黄酮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乙醇质量浓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对类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固液比1∶25,乙醇质量分数70%,提取时间2 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率可达22.03%.  相似文献   

17.
芹菜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优化芹菜总黄酮提取条件并对芹菜总黄酮的稳定性进行探讨。考察了固液比、溶剂的浓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芹菜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芹菜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40,乙醇浓度80%,提取30 min,此工艺条件下所得芹菜总黄酮含量为9.015 4 mg/g;芹菜总黄酮提取液在PH为4-6、温度低于50℃时、低浓度的葡萄糖溶液(≤1%)、氯化钠溶液(≤0.5%)、柠檬酸溶液(≤1.5%)等条件下稳定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18.
小麦麸皮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酶化学方法制备膳食纤维,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不可溶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α-淀粉酶的用量为0.4%,酶解时间为40 min,碱解浓度为4%,碱解时间为45 min;在此条件下,不可溶膳食纤维得率为32.56%;初步探索了可溶性膳食纤维制备工艺,最终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9.90%.  相似文献   

19.
Box-Behnken法优化葛根总黄酮的微波提取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响应面法中Box-Behnken优化微波提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条件.根据试验设计,研究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液固比等条件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建立了总黄酮得率与因素变量的二次回归模型方程,模型极其显著.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以8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417 W,提取时间10 min,液固比40∶1 mL·g-1,...  相似文献   

20.
微波辅助提取黑木耳多糖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木耳为原料,选择微波间断加热方式提取黑木耳中的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对黑木耳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最终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辐射时间为40 min,固液质量比为1∶110,筛孔尺寸为0.250 mm。时间因素对黑木耳多糖的提取率影响最为显著,固液质量比因素的影响最小。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木耳多糖的提取率为15.25%,呈灰白色丝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