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风景资源是一种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特殊资源。对旅游风景资源的开发如能以充分认识风景资源的审美价值和化内涵为前提,就能通过合理的景点组织、路线设计与建筑布置来充分展现自然风景的美感并影响游客的观光行为,陶冶其精神。本以九宫山风景旅游区为例,探讨了山地风景资源的一般美学特征及旅游开发的方向,并试图寻找一条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估旅游资源开发获得的经济效益,以济南市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区旅行费用法研究旅游资源开发获得的游憩价值。研究表明:2009年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主要是来自山东省的15个地、市,交通、住宿、饮食、门票以及购买各项旅游消费品费用支出约8 341.9万元。以2007年山东省人口统计数为基础建立的旅游率和旅行费用的回归模型评估得到2007年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游憩价值为1.44亿元,远大于其现实经济价值。该研究结果不但丰富了中国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而且也对政府部门的决策以及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估旅游资源开发获得的经济效益,以济南市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区旅行费用法研究旅游资源开发获得的游憩价值。研究表明:2009年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主要是来自山东省的15个地、市,交通、住宿、饮食、门票以及购买各项旅游消费品费用支出约8341.9万元。以2007年山东省人口统计数为基础建立的旅游率和旅行费用的回归模型评估得到2007年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游憩价值为1.44亿元,远大于其现实经济价值。该研究结果不但丰富了中国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而且也对政府部门的决策以及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作者从介绍青龙瀑布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入手,分析了风景区的现状,并对风景区旅游结构和综合价值进行了评价,得出风景区的旅游资源价值达一级水平的结论;进而提出对青龙瀑布风景名胜区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泰山风景区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泰山风景名胜区是以泰山为依托建立起来的。经过数亿年的漫长演化,泰山形成并保留了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价值极高的地质旅游资源。泰山又于2005年8月第四批列入国家地质公园。要借建立泰山国家地质目的契机,进一步加强泰山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研究。本文系统分析了泰山风景地质旅游资源特点、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3个层次对武夷山市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第一层次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指出琥夷山碧水丹山风光独特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动植物种丰富,具有科教意义,第二层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认为武夷山市区位条件不够理想,庆改善交通条件,并大力挖掘上海经济区和港澳台地区客源,第三层次效益评价,表明武夷山市旅游业赳不晚,现还下于投资阶段,效益低,今后应以旅游业带动工、留、农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  相似文献   

7.
全面开发双龙风景区旅游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龙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重点名胜区,在分析了双龙风景名胜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合理开发双龙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科学选择旅游风景资源评价指标对研究旅游风景资源开发先后确定非常重要。作者在收集了大量影响旅游风景资源开发要素基础上,通过对相关专家、学者咨询,并参照他人研究成果,筛选出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化、定量化指标体系;并用此旅游风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值对江西45个旅游景区(点)(包括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名胜风帚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等)作了比较分析,同时比较了本套方法与国家标准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较真实地反应了由这套指标体系构建的资源综合值评价模型具有一定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一,当其具有旅游观赏价值时,便成为一种资源。旅游地貌资源的主体是风景地貌,我国首批44处重点风景名胜中,半数以上是风景地貌。本文对风景地貌的形成、特点、开发与保护问题,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价值转化工程学的视野中,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就是实现价值转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就是旅游资源价值转化论。从旅游资源开发实践来看,旅游资源价值转化主要包括负价值向正价值转化、零价值向有价值转化、低价值向高价值转化、潜在价值向外显价值转化、单一价值向复合价值转化、微观价值向宏观价值转化六种类型,并遵循有限无限、最小最大、有形无形、符号创造、杠杆支点、眼球经济六大原理。  相似文献   

11.
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情况间接反映区域旅游业布局和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本文从山西省4A(含5A)级旅游景区入手,采用旅游地理学的近邻点指数法研究山西省4A(含5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得出的结论为局部聚集、整体离散通过对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扩散演化予以简单分析,提出了在空间扩散中应注意发挥积极近邻效应作用,避免恶性竞争,开发非替代性旅游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提要:民族旅游开发会对传统聚落景观产生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以一个典型民族旅游地——桂林市龙胜县龙脊景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民族旅游开发后景区内传统聚落在聚落形态、经济活动、文化认同、社会秩序等四个细分景观空间上的嬗变现象,为民族旅游业发展进行政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风景名胜区城市化现象所带来的危害:导致风景名胜资源过度开发;破坏视觉美感,降低景区形象;引起景区生态环境恶化;缩短景区生命周期;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讨了风景名胜区产生城市化现象的原因即管理体制未理顺;政府财力支持不够;对风景区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风景区的土地、权益未明确定位;未处理好国家与地方,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传统经济体系不健全.提出了防止风景名胜区城市化的对策即创新管理体制,健全经济体系;加大政府投入,提倡社会捐助;合理布局旅游接待设施,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改善风景名胜区内外交通联系,妥善安置居民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4.
风景名胜区旅游经济的孤岛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缺乏对风景名胜区周边居民利益协调的相应机制与政策,形成风景名胜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孤岛效应",影响风景名胜区环境资源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提出了旅游经济发展的孤岛效应的概念,并从二元化管理体制、一元化发展模式、空间区位边缘化、社区参与的障碍等4个角度分析其成因,提出了理顺管理体制、加大输血力度、完善造血功能的对策,以期发展和谐旅游,促进我国风景名胜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旅游景点对联的审美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样式,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旅游景点对联有着丰富的审美价值,表现在突出景点特色、增添景点情趣、抒写作者情怀、启迪教育后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郊型乡村旅游,对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研究相对较少.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的开发有利于促进景区边缘乡村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景区旅游容量的压力,优化景区环境等.本文针对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提出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原则,并以黄山风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开发为例,提出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策略,即在处理两者关系上,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旅游产品开发上,要整合资源与景区形成互补;在功能定位上,实现景区观光、乡村休闲;在布局模式上,实现景区和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在建设与管理上,要实现相互参与和团结合作的双向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钟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与它所依托的南京市息息相关.分析表明,钟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即 是其旅游资源容量,约为1936万人次/年.而目前钟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量仅为环境容量的32.3%,表明整个风 景名胜区还有较大的旅游容量潜力,但时空分布不均.中山陵景区已近饱和,明孝陵、灵谷寺、玄武湖等主要景 区尚有较大旅游发展空间.应通过开发新景点、价格杠杆和管理手段、及时发布客流信息等调控措施来调节客流 的时空分布,使之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访问、问卷调查等方法得知,在河南省A级以上景区内开展体育旅游活动的多为自然景区,有民俗活动、水上、山地、冰雪等多种项目;旅游资源多样的地市,景区开展体育旅游活动较多,反之较少;各地市开展体育旅游项目的景区数量与自然景区数量呈明显的正相关,与人文景区数量呈负相关等特征.同时对河南省景区内开展体育旅游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估旅游扶贫对当地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吉首市德夯苗寨景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表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可通过发展旅游快速脱贫,旅游扶贫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感知和态度因人口社会学特征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