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DSCM的竹材顺纹抗拉弹性模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用于研究竹材顺纹抗拉弹性模量,并将结果与常规引伸计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测定方法误差不超过5%,说明DSCM方法能成功运用于竹材的顺纹抗拉弹性模量的测定。利用该方法测定了5个不同竹龄靠近竹青处、竹肉及靠近竹黄处竹材的顺纹抗拉弹性模量。结果表明:从竹青至竹黄竹材顺纹抗拉弹性模量大致呈依次减小的趋势;随着竹龄的增大,竹材顺纹抗拉弹性模量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几种胶合木材料,研究竹楠木拉、抗压基本力学性能,给出基于木材强度设计值的计算方法为基础的竹楠木拉压强度设计值建议值.方法按照《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和《木材无疵小试样的试验方法》对竹楠木材顺纹抗拉和抗压进行试验研究,测得竹楠木顺纹抗拉、抗压强度.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竹楠木抗压经历了弹性、弹塑性和破坏3个阶段,发生塑性破坏;抗拉经历了较长的弹性阶段后发生脆性破坏.试验得到竹楠木顺纹抗拉强度可达98.1 MPa,顺纹抗压强度可达73.3 MPa.结论竹楠木顺纹强度具有离散性,抗拉强度的离散性要高于其抗压强度.竹楠木胶合竹材能够满足建筑结构对材料抗拉压力学性能的要求,试验结果对竹楠木的合理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温干燥对杨木主要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高温干燥对木材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横纹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材经高温干燥后的顺纹抗夺强度和横纹抗压强度大于气干材。木材的变形随干燥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强度随干燥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从细观层次揭示木材顺纹受拉破坏的损伤演化机制,是建立木材损伤本构模型的基础.在分析木材宏观及细观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将木材等效为若干根并联的受拉木纤维,每根顺纹受拉木纤维等效为弹脆性的受拉微弹簧.基于概率思想,假定受拉微弹簧的极限应变Δ为服从某一分布形式fΔ(x)的随机变量,推导了木材顺纹受拉损伤演化方程.在正确设置木材声发射参数即峰值定义时间(PDT)、撞击定义时间(HDT)和撞击闭锁时间(HLT)的基础上,通过木材顺纹受拉试件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试验确定了受拉木纤维极限应变分布函数的参数,进而建立了木材顺纹受拉损伤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与木材顺纹受拉细观损伤的累积过程是一致的,可用于反映木材顺纹受拉过程中的损伤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红皮云杉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30年左右生红皮云杉人工林木材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并对人工林与天然林木材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及主要材性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为:(1)由于红皮云杉35年生人工林尚处于龄期,其木材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均低,其中基本密度0.318g/cm^3,顺纹抗压强度29.21MPa,抗弯强度56.63MPa,弯曲弹性模量7.788GPa。(2)人工林木材的密度干缩率以及顺压强度、抗弯强度均略低于天然林,而吸水率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關帝山林區七種主要木材力學性能試驗結果報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地区出产的木材,种类很多,但因木材储量有限。旦树径一般较小,所以过去在各项工程上不多使用;更加以各种木材在力学性能上还无确实根根可供设计的参考,因之尚不能充分发挥地方木材的作用。从58年大跃进以来,全省各地工农建设事业,发展很快,木材的用量大增,充分发挥地方木材的作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地方木材的力学性能必须首先进行试验研究。在省林业局大力协作下,我们取得了山西省关帝山七种木材的九颗标准木,经过自然风乾,进行了顺纹拉、顺纹压、顺纹剪及横向弯曲、弹性模量等五项试验。今将试验  相似文献   

7.
速生杨木单板顺纹弹性模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着重讨论速生杨木单板顺纹弹性模量预测模型,模型中考虑到单板的压缩率,单板中含胶量,单板的密度和单板的厚度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单板顺纹抗拉强度模量的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能较好拟合,并且能够反映压缩率和浸胶量对单板顺纹抗拉弹性模量关系。笔者分析了速生杨木单板的压缩率与热压单位压力手关系,试验表明单板的压缩率与压力呈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兴安落叶松成熟材指接材为研究对象,以早晚材为基础单元,木材密度为影响木材力学变异性的主要因素,建立并验证成熟材无缺陷指接材顺纹抗拉最大破坏载荷力学模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能够准确求解齿长为27.5 mm、齿底为7.5 mm、齿顶为2.25 mm、齿斜面与齿底夹角为95°,且具有3个胶合面的兴安落叶松成熟材无缺陷指接材顺纹抗拉破坏载荷; 但该模型不适用于预测幼龄材,对其指接材顺纹抗拉破坏载荷计算偏差较大。为推广该模型,需补充与兴安落叶松幼龄材相关的模型参数,并需进一步对不同齿形参数的指接材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重组竹的破坏机理及应力—应变关系,对碳化与非碳化重组竹进行了单轴方向的拉、压试验,确定了碳化和非碳化两种材料的顺纹抗拉、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结果显示:重组竹顺纹拉伸应力—应变呈线性关系;重组竹顺纹压缩应力—应变关系则经历了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与塑性破坏阶段;2种材料的抗拉强度均大于抗压强度;碳化重组竹的拉伸和压缩试验都表现出材料的脆性性质,破坏无预兆;非碳化试件达到极限受压承载力后并未立即破坏,仍保持一定的承载能力;且碳化后的重组竹弹性模量与强度均小于非碳化重组竹。  相似文献   

10.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和大叶山杨(P.davidiana var.macrophylla G.L.Zhang)木材的解剖特征、纤维形态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测定与分析,对2种木材的气干密度、干缩系数、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抗震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冲击韧性、硬度、抗劈力强度等进行了对比研究;对2种木材的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质量分数为1%的NaOH抽出物、乙醚抽出物、苯醇抽出物、pH值、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等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种木材解剖特征相近,大叶山杨的力学强度值略高于山杨,抽出物质量分数比山杨低,细胞壁物质质量分数比山杨高.  相似文献   

11.
以弹性力学能量原理为基础,建立单板条层积材的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并采用压制单向薄层复合材料对模型预测值进行验证。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常用的几何模型相比,根据能量法建立的模型预测范围更加准确,能量原理得出的预测范围在热压压力小于5 MPa时比较准确。由于完全定向板材的横向搭接长度有限,使得横纹弹性模量的实测值与预测范围偏差较大,但是实际生产板材时,并不存在这种情况,因而在实际生产中模型的预测精度将会提高;而顺纹弹性模量和纵横向剪切模量的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杨树是我国平原地区种植面积最大、木材产量最高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如何做到适地适树,提高杨树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是生产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综合评价杨树无性系间的生长和力学性能,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筛选杨树优良无性系提供依据。【方法】在对美国引进的104个美洲黑杨无性系和3个对照无性系进行初步评价的基础上,选择17个生长较优良的25年生无性系,分析其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结果】所研究的17个无性系间在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等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 木材基本密度与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力学性质各指标间也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综合评价表明,无性系‘NL-95’、S371、S313和‘I-69’属于低强度、中低品质材,其他13个无性系都属于低强度、高品质材。【结论】所研究的17个无性系中,从美国引进的S3239和S3312两个无性系的综合表现最好,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用材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定向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本文主要研究定向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并且探讨施胶量和容积重与这些性能的关系。 性能测试包括九项指标:容积重,含水率,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平面抗拉强度,握钉力,厚度膨胀率,热物理性能和吸声系数。文中把相同工艺条件下定向与非定向两种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对比,总结了定向刨花板在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方面的一些规律,譬如:改变三层定向板表芯层刨花重量的配比,可以人为调节板子平行和垂直两个方向静曲强度或弹性模量的比率,其数学模型为抛物线[(Y-K)~2=2aX];定向刨花板平行和垂直两个方向静曲强度或弹性模量的平均值与相同条件下非定向板的静曲强度或弹性模量近似相等。本文还讨论了如何评价刨花定向系数的问题,设想了一种用静曲强度增量表示定向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定向刨花板的快速老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V313和ASTM快速老化法,研究意大利杨定向刨花板在老化试验中的性能变化规律,以及施胶量对定向刨花板耐久性的影响。试验证明:定向方向强度下降大于垂直方向;施胶量增加,酚醛胶刨花板的耐久性提高,而脲醛胶刨花板的耐久性与施胶量关系不大,ASTM快速老化试验条件剧烈,只适用于酚醛胶定向刨花板。  相似文献   

15.
将集装箱底板芯板用定向刨花板细分为等厚均质各向异性薄层,定向刨花板可以看成这些薄层所构成的对称于中面的层合板。通过激光测量刨花铺装角度及X射线测量薄层的密度,可分析每一薄层因密度的增加而引起的弹性模量的变化,运用VBA编程来模拟刨花角度的分布,建立了刨花板弹性模量预测模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不超过3.7%。通过预测分析各薄层对板弹性模量的贡献表明,占总重量为50%的表板定向层对纵向弹性模量的贡献率为90%,对横向弹性模量的贡献率为74%。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楔横轧高铁车轴塑性损伤形成机理,采用近似分析方法对车轴钢25CrMo4试件在三个温度(1040,1100和1160℃)和两个应变速率(10和100s-1)下做不同形变量的压缩和拉伸,获取各应力曲线以及微观组织.结合微观组织对比应力曲线得出结论:压缩时的软化机制由回复和再结晶主导,而拉伸时的软化机制由塑性损伤主导;塑性损伤分为晶界损伤和夹杂损伤两种,且经历形核,长大和汇聚三个阶段;流线处是晶粒细化,晶界损伤及夹杂损伤最容易发生的变形带;夹杂损伤分为晶界和晶内两种;拉应力是造成楔横轧高铁车轴塑性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重组竹抗压与抗拉力学性能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慈竹制作的重组竹为研究对象,对重组竹抗压与抗拉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重组竹与落叶松等6种木材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为248.15 MPa,顺纹抗压强度129.17 MPa,稳定性能较好。通过与落叶松、云杉等木材比较发现,重组竹的抗压和抗拉强度较高,纵向与横向抗压强度差异较小,EL/ET比值小,不同方向的泊松比和强重比也有差别。重组竹的横纹抗压过程分为3个阶段(弹性阶段、塑性阶段、破坏阶段),最后发生塑性破坏。  相似文献   

18.
<正>研究表明:(1)从28个杉木自由授粉家系来看,家系间和家系内在木材密度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变异性;(2)木材密度的家系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50和0.29,表明该性状受到中等强度的遗传效应所控制;(3)木材密度与材积生长之间存在着微弱的负向相关性,说明选择出幼龄材密度高、生长又快的优良品系是可行的;(4)木材的主要力学指标(顺纹抗压强度等)与木材密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线性相关性。最后,对杉木育种中材性改良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