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兔腹人注射醋酸铅造成肝细胞损伤后,电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表现在:1.细胞核-伴随肝细胞内细胞核的畸形,常染色质减少,异染色质增多;2.细胞质-线粒体数量减少或增加,体积大小不定兼畸形,线粒体嵴和膜变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黑腹果蝇的野生型及其几个突变型的C-带异染色质,测量了各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和C-带的相对长度,结果表明,各突变型之间的C-带异染色质有多态现象。看来,这几个突变型性状表现不只是一个主基因的差异,在染色体C-带异染色质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毛细胞白血病在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下的超微结构诊断特征。方法:利用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观察8例患者外周血或骨髓血中毛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电镜下可见毛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1)微绒毛特点数量多、微绒毛长,形态各样。(2)胞核特点卵圆形,稍有刻痕,异染色质沿核膜内面分布。(3)胞质特点细胞器丰富,但未见核糖体板层复合体。结论:毛细胞的微绒毛特点是超微结构诊断的重要特征,胞核和胞质特点可用做鉴别诊断的参考特征,核糖体板层复合体不一定是毛细胞白血病的诊断特征。  相似文献   

4.
报告了芡实根部细胞超微结构在Hg2 毒害下的变化,低浓度Hg2 短时间毒害造成细胞中内质网的异常膨大,随着毒害的加深,细胞液泡化程度增高,质体和内质网的膜结构解体,部分质体发生胞饮现象,形成类似多膜体的结构,细胞核中异染色质增多,核周腔膨大,核仁解体,最终,核膜破裂,核解体,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5.
以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体内分离提取出的牡蛎天然低分子活性多肽(BPO-L,Bioactive Peptides of Oyster in Peak L)为效应物,观察研究BPO-L对人肺腺癌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光镜观察显示经0.1 mg/mL BPO-L处理后的A549细胞体积增大,趋于扁平铺展状态,细胞核质比例变小,核仁数量减少.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经0.1 mg/mL BPO-L处理后的A549细胞核形态较规则,细胞核内异染色质减少,常染色质增多;细胞质内线粒体数量增多,结构较为一致,高尔基体呈较为典型发达状态,并出现粗面内质网增多和多聚核糖体减少等变化.结果表明,BPO-L能有效改变人肺腺癌细胞的恶性形态与超微结构特征,对肺癌细胞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体内分离提取出的牡蛎天然低分子活性多肽(BPO-L,Bioactive Peptides of Oyster in Peak L)为效应物,观察研究BPO-L对人肺腺癌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光镜观察显示经0.1mg/mL BPO-L处理后的A549细胞体积增大,趋于扁平铺展状态,细胞核质比例变小,核仁数量减少.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经0.1mg/mL BPO-L处理后的A549细胞核形态较规则,细胞核内异染色质减少,常染色质增多;细胞质内线粒体数量增多,结构较为一致,高尔基体呈较为典型发达状态,并出现粗面内质网增多和多聚核糖体减少等变化.结果表明,BPO-L能有效改变人肺腺癌细胞的恶性形态与超微结构特征,对肺癌细胞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He-Ne激光照射周氏新对虾的心脏组织.组织学和生物统计学表明:He-Ne激光照射后,心脏组织具有明显异染色质的细胞数量有所增加.在同一照射强度的情况下,照射的时间越长,其心脏组织具有明显异染色质的细胞数量就越多;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经过2 h照射立即取材的心肌细胞,细胞核形态发生变化,异染色质增加,线粒体出现空泡化、嵴断裂、水肿,粗面内质网出现扩张、颗粒脱落.  相似文献   

8.
家兔经戊巴比妥钠麻醉,开胸结扎冠脉左室支20min松结再灌5min后,缺血区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呈现明显损伤:细胞水肿、线粒体嵴结构破坏基质中甚至出现无定形致密小体、肌原纤维排列紊乱乃至挛缩或断裂、细胞核染色质凝聚、细胞质糖元颗粒减少或消失等。心内膜下层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较心外膜下层严重。缺血和再灌期于“内关”相应部位施加电针治疗的动物,其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表现为不出现细胞水肿或程度较轻、正常线粒体增多、肌原纤维挛缩或断裂减少,细胞核染色质解聚等。由于心外膜下层缺血区超微结构损伤较轻,电针的这种保护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用电镜对不同种动物细胞间期核染色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染色质在间期核内有不同结构层次。其中主要是直径为20-30nm纤维,也有较多10nm纤维,不同咱动物间期核染色质的存在形式和排布有一定差异。赤链蛇肝细胞间期核没有聚集的异染色质区,整个核内均匀分布着直径为20nm的纤维。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链脲霉素(streptoaotocin,STZ)实验性大鼠妊娠糖尿病对子鼠在不同孕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妊娠糖尿病致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发生机制.方法:将54只SD孕鼠分为STZ注射组(30只)和柠檬酸缓冲液注射组(24只)作对照观察,按取材时孕龄不同将两组又分为第13、16和19天3个亚组.对STZ注射组孕鼠,给予新配质量分数为2%STZ溶液,按STZ 4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3 d后空腹尾静脉采血监测血糖,并测尿糖、体质量.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注射等量的柠檬酸钠缓冲液.孕鼠于孕龄第13、16、19天随机分批剖宫,取子鼠心脏组织做超微结构观察.结果:STZ注射组子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可见不同程度病理变化:细胞间连接较少、间隙宽窄不一,肌束排列不规整,胞膜结构不完整;胞质电子密度较高,线粒体肿胀呈空泡状气球样变,嵴减少,粗面内质网减少、扩张,可见脂质样小滴;胞核大小不一,不规则圆形,核膜结构不清,核染色质分布不均,可见异染色质;胞外基质可见有胶原纤维排列成束状,毛细血管腔外可见红细胞,有细胞器崩解痕迹.结论:STZ实验性大鼠妊娠糖尿病可致子鼠心肌发生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可能为糖尿病母亲致儿心脏畸形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鳜鱼(Siniperca chuatsi)卵巢中的卵母细胞发育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按照其生理结构特征将其发育过程分为6个阶段.卵膜在卵母细胞发育Ш时相形成,包括鞘膜、放射膜和卵黄膜.结果还讨论了鳜鱼卵黄颗粒的发生以及与卵膜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了解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孵化腺(Hatching gland,HG)的发生及其超微结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河川沙塘鳢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心跳期、眼晶体形成期、血液循环期、眼黑色素出现期、孵化前期、初孵仔鱼期等6个不同时期的孵化腺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的孵化腺为单细胞腺体,最早可在眼晶体形成期观察到孵化腺细胞(Hatching glandc ells,HGCs),主要分布于头部腹面、头部与卵黄囊连接处及其卵黄囊前腹面;当胚胎发育至血液循环期时,HGCs不仅在形态上达到最大,数量上急剧增多,而且分布更广泛;胚胎发育进入眼黑色素出现期时,可以观察到处于不同合成时期的酶原颗粒,每个酶原颗粒外面均有膜包围,颗粒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当胚胎发育至孵化前期时,HGCs在数量上达到最多,并且可以观察到呈圆球形、直径约为0.25—1.00μm的孵化酶颗粒自HGCs顶部的开口向外分泌,这些颗粒有的以单体形式存在,有些则粘结成团;初孵仔鱼期,HGCs分泌作用已经完成,它们离开胚胎表面,移至表皮细胞下方并逐渐衰退。以上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孵化酶颗粒有一个成熟过程,成熟的孵化酶颗粒主要通过外倾方式向卵周隙中分泌以帮助胚胎的孵化破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丰抗2号小麦为材料,运用溶液培养法和电镜技术,观察了汞对小麦幼苗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并从超微水平讨论了汞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生理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长期递增负荷运动中雌性大鼠骨超微结构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0只3月龄经过17周递增负荷训练后,利用透射电镜(TEM)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和观察长期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对雌性大鼠股骨的超微结构的影响、测试分析骨形成和骨吸收生化标志物的变化。结果:(1)根据大鼠动情周期抑制率BUN、体重、BMD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可判断出本实验动物模型建造成功。(2)透射电镜(TEM)实验结果表明,4、9周时的运动训练对大鼠骨超微结构无明显影响,13、15、17周大强度递增负荷运动对大鼠骨超微结构影响显著,定性比较,超微结构损伤较同期对照组差异显著;(3)生化指标变化趋势表明随着运动强度的加大骨处于高转换状态,结合BMD结果判断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结论:实验中运动性动情周期抑制检查BUN、BMD变化结果证实,随着运动强度的加大,大鼠动情周期显著紊乱,明显抑制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正常生理功能。9周前的运动组大鼠骨超微结构较同期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证实了适宜的运动强度对大鼠骨组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9周后大强度递增负荷的运动对大鼠股骨超微结构的负面作用显著;大鼠骨超微结构的异常具有位点特异性。17周大强度递增负荷的运动导致大鼠骨处于高转换状态,骨吸收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5.
氯化汞对小白鼠卵巢损伤的显微镜及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氯化汞染毒小白鼠卵巢进行了显微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氯化汞对小白鼠卵巢发育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出卵巢内发育的卵泡(原始卵泡、生长卵泡、成熟卵泡)数量随剂量的增高依次性减少,而闭锁卵泡的数量则相反,为依次性增高。超微结构显示,从中剂量组开始,卵照相结构表现出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卵细胞核膜皱缩,染色质凝聚,胞质内线粒体肿胀、变形,外膜和内嵴受损,次级溶酶体及残余小体增多等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防治烧伤感染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烫伤后应用不同免疫调节剂治疗的大鼠淋巴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所用三种免疫调节剂对烫伤大鼠淋巴细胞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结论:从形态学上说明免疫调节剂纠正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的机理,可能与其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利用透射电镜(TEM)技术研究了优雅蝈螽Gampsocleis gratiosa Brunner von Wattenwyl雄性附腺不同发育时期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优雅蝈螽雄性附腺乳白长腺管和乳白短腺管在末龄若虫期已分化形成腺管,透明腺管在羽化之后形成腺管.优雅蝈螽雄性附腺在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中的细胞器表现出由分散到集中和由少到多的趋势;腺管管腔中的分泌物由少到多,成熟期分泌物充满整个管腔.  相似文献   

18.
对接种根瘤菌后的刺槐根部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培养于缺铁培养液中的接菌刺槐苗发生形态变化的根部,在不同时期(根毛密集形变、根部膨大、初期小瘤一直到成瘤)根外层细胞的外切向壁上可形成具壁内突的传递细胞;培养于含铁培养液中的未接菌刺槐苗根部的外层细胞,以及接菌但无形态变化的刺槐菌根部均未观察到传递细胞。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根瘤形成过程中,根瘤菌是刺槐根外层传递细胞的主要诱因,而缺铁仅是次要因子。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特有植物—永瓣藤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矛科永瓣藤属(Monimopetlum)特产我国,只有一种,即永瓣藤(M.Chinense Rend.)本文报道了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其花粉外壁进行系统研究的结果。从花粉形状、萌发孔类型以及外壁超微结构看,永瓣藤花粉应是卫矛科(Celastraceae)中的一个独特类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1种利用常规透射电镜照片制作浮雕图像的方法。通过对图像的分析证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对研究生物和非生物样品的某些超微结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