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前后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屠宰场采集犬卵巢,收集间情期(不可见卵泡)和发情期卵巢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前,其超微结构有以下特征:间情期犬卵母细胞与卵丘细胞间以及卵丘细胞之间通过胞质突起相连,胞质中的主要细胞器是线粒体和脂滴,质膜下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囊状卵泡的卵母细胞,结构近似于间情期犬卵母细胞,但细胞间连接更为普遍,胞质中细胞器更加丰富,并出现零星的皮质颗粒。经TCM199+20%FCS+10IU/mLFSH体外培养36h后,微绒毛、线粒体、滑面内质网、皮质颗粒等细胞器增多,胞质内细胞器向皮质区迁移,核仁发生致密化。体外培养72h后,卵母细胞进一步成熟,表面微绒毛由倒伏状变得细长且坚起,皮质颗料沿质膜下呈线行排列,线粒体分散于皮质中央  相似文献   

2.
对中华蜜蜂工蜂上颚腺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发现上颚腺呈囊状,胞内管和胞外管的管壁由3层结构组成。细胞连接为隔壁桥粘连接。核为卯圆形,腺细胞内含有许多核糖体和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也存在。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也被观察到。  相似文献   

3.
中国鲎鲎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应用从中国鲎血液中提取的鲎素处理人胃腺癌BGC-823细胞,研究鲎素对胃癌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光镜观察显示经2.0μg/mL鲎素处理的BC-823细胞形态较为一致,细胞体积增大,趋于扁平铺展状态,细胞核质比例变小,核仁数量减少、体积缩小、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经鲎素处理后BGC-823细胞表面微绒毛稀少,细胞边缘丝状伪足减少,片状伪足增多;细胞核形态较规则,核内异染色质减少,常染色质增多;细胞质内线性粒体量增多,结构较为一致,高尔基于较为典型发达状态,并出现粗人质网增多和多聚核糖体减少等变化,结果表明,鲎素能有效改变胃癌细胞恶性形态结构特征,从而对胃癌细胞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es)肝脏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虎皮鹦鹉的肝小叶不规则且分界模糊,肝细胞3~8个聚集成团或成不规则的索状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内富含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双核肝细胞较多.胆小管由相邻的肝细胞围成,相邻肝细胞间有连接复合体封闭胆小管.肝血窦内有巨噬细胞和浆细胞,窦周隙明显.肝细胞向胆小管面与窦周隙面伸出许多微绒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B超定点扫描是否对人中孕胎儿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超微结构造成影响。方法:将8名健康因避孕失败而自愿要求引产的单胎中孕妊娠(18~25周)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例,行水囊引产术,对照组在引产前不作B眼扫描;实验组在引产前30min用频率3.5MHz70%的输出B超(I-SPTA=124.1mW/cm^2)经孕双腹部定点扫描胎儿大脑颞叶皮质10min,引产术后胎儿娩出即取大脑颞叶皮质作透射电镜标本的常规制备与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超定点扫描10min,胎儿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主要变化:(1)细胞核染色质分布不均,成团块状浓缩或边聚;(2)核周质(胞质)内糖原与游离核糖体稀疏;(3)部分线粒体肿胀,呈空泡化;(4)次级溶酶体多见。结论:B超定点扫描10min,胎儿大脑皮质细胞开始有变性改变,由于受损神经细胞不易再生,因此,B超用于产前胎儿颅脑检查尤其早,中孕检查时不应超过10min为宜。  相似文献   

6.
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蚕豆分体外萌发的超微结构。绝大多数花粉具远近极双沟,沟中有一花粉孔,花粉外壁覆盖层呈特异的细皱网纹,外被嗜锇性物质花粉孔口仅由花粉内壁构成。当花粉萌发时,精细胞胞质,核内可见成束微管,胞内偶见微丝样结构。生长的花粉管面端含絮状物质小包和顶端管外细胞壁纤维构成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无蹼壁虎的精子,精子总长度约58-65μm,头部弯曲长约23-25μm,其特点:(1)顶体复合体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顶体帽,顶体下间隙,顶体下核帽及中央管;(2)中段的轴丝复合体与线粒体鞘之间有一圈纵行的微管,称为微管鞘,另外具有终环后隐窝(3)主段具有厚的圆筒状纤维鞘。  相似文献   

8.
蚕豆花粉体外萌发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蚕豆花粉体外萌发的超微结构,绝大多数花粉具远近极双孔沟,沟中有一花粉孔.花粉外壁覆盖层呈特异的细皱网纹,外被嗜锇性物质.花粉孔口仅由花粉内壁构成.当花粉萌发时,精细胞胞质、核内可见成束微管,胞内偶见微丝样结构.生长的花粉管顶端含絮状物质小泡和顶端管外细胞壁纤维构成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使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糠虾(Mysis latreille)复眼的超微结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晶锥由4个晶锥细胞组成,2个位于远端,电子较致密,另2个位于近端,电子较疏松,晶锥延伸至近端与感杆束相连;7个小网膜细胞组成复眼的感光系统,感杆束直径在远端过核切面约为7.8μm.糠虾复眼的超微结构显示其感光器结构较一般十足目动物为原始,胞质中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较少,色素颗粒较大,形态不规则.  相似文献   

10.
为给虎皮鹦鹉的生理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虎皮鹦鹉血细胞的表面结构、超微结构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血涂片中可分辨出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凝血细胞等7种细胞形态.红细胞的特征是长梭形,表面光滑,无突起,其长短径之比为2.5;还见到正在分裂的红细胞.白细胞中以比例最高的淋巴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突起,核大呈圆形、椭圆形或肾形;大淋巴细胞内还可观察到溶酶体和吞噬小体等.嗜中性粒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团块状,核呈2~5叶分叶状,胞质内含有圆形、椭圆形或杆状颗粒;嗜酸性粒细胞圆形或近似圆形,核常为2叶,染色质染成淡蓝色,胞质内充满红色或桔红色粗大颗粒、呈圆形或不规则、其内有电子密度高的结晶体;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最少,胞质内含有大小不等、电子密度高低不同的颗粒.单核细胞外形不规则,表面常有突起,胞核呈卵圆形、肾形等,常偏于细胞一侧,染色质多密集于周边,胞质内散落着较多的溶酶体和线粒体等.凝血细胞一般成群分布,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许多伪足样突起,胞质内有线粒体、颗粒状物质等.虎皮鹦鹉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可能与其生活习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中药熊胆的主要成份之一熊去氧胆酸对MGc80-3细胞生长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熊去氧胆酸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其群体倍增时间延长及分裂指数下降,并使其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细胞体积增大并呈充分铺展状态,核质比值下降;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或消失并出现小泡状突起;细胞器如线粒体等数厨增多,结构趋向正常化,核内异染色质团块减少,胞质游离多聚核糖体减少等等。这些结果说明熊去氧胆酸能在定程度上逆转MGc80-3细胞的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动态观察华支睾吸虫病的胆道超微结构变化过程,以实验感染华支睾吸虫的豚鼠为模型,对其胆道上皮细胞进行了22周的观察,发现主要改变为:胆道上皮细胞微绒毛的肿胀,融合或消失;胆管上皮细胞向管腔面异常隆起;胞质减少,胞浆黏液颗粒大量增加;细胞间隙增宽,胶原原纤维向内生长;核形态不规则;线粒体数量增加,体积增大,肿胀,基质减少或空泡化,或浓缩为髓样体;高尔基复合体活跃;内质网数量增加,内质网池扩张;溶酶体增加;基膜弯曲,基膜下胶原原纤维增生及嗜酸粒细胞浸润,其病变程度随时间延长呈加重趋势,反映了胆管上皮细胞受破坏及功能反应性增强交叉进行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米非司酮对人胎儿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人胎儿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中孕期引产的病例分为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例,胎龄为18~21孕期。米非司酮组在引产前6h服用150mg米非司酮,然后行水囊引产术,对照组则只行水囊引产术。胎儿娩出后,取心肌组织进行样品制备以共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米非司酮引产的胎心肌组织可见下列形态改变:(1)心肌细胞水肿,线粒体明显肿胀;(2)胞质内糖原颗粒缺如;(  相似文献   

14.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泥蚶精母细胞与精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精母细胞时期,胞质中线粒体呈极性分布,高尔基体结构典型,染色质多数团块状、少数颗粒状分布于核质中;精细胞时期,胞质中线粒体数目较少,基质电子密度高,并逐渐迁移至细胞核的后端,参于精于中段的形成,核内染色质从粗团块状→颗粒状均匀分布→高电子密度的均质体;初级精母细胞发育至后期精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及核的体积各期依次变小。  相似文献   

15.
中华锯齿米虾卵母细胞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透射电镜对中华锯齿米虾卵母细胞的卵黄发生过程进行超微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锯齿米虾卵黄发生过程是双源性的.在卵黄发生过程中,卵母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和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均参与了其内源性合成,其中线粒体最早参与形成卵黄颗粒.在卵黄发生的中后期,内质网成为内源性合成卵黄蛋白最主要的细胞器,并最终演化成颗粒较大且有膜包被的卵黄球;溶酶体也在此时期发挥其特有的吞噬功能,通过融合分解线粒体、内质网等胞质细胞器,最终形成一种十分致密的卵黄球.外源性卵黄则主要通过卵质膜形成的微绒毛和微吞饮小泡从卵周隙及滤泡细胞中摄取外源物质而形成.  相似文献   

16.
斑鳜肝脏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光镜观察发现,斑鳜肝脏浆膜极薄,厚度为(1.91±0.89)μm,边缘肝细胞排列紧密,肝小叶极不明显,肝细胞聚集成团,不能分辨出肝细胞索,肝血窦特别丰富,相互交织成网络状,可见枯否氏细胞,无典型汇管区,胆小管非常发达,呈环状或交织成网.电镜观察发现,斑鳜肝细胞具有明显的双态现象,可分为电子密度低的亮细胞和电子密度高的暗细胞.亮细胞多角形或形状不规则,异染色质较少,胞质内粗面型内质网发达,有成层分布现象.暗细胞多角形或卵圆形,异染色质较多,胞质内脂滴特别丰富.两种细胞胞质内线粒体数量众多,可见内含结晶样物质的次级溶酶体,核糖体丰富,糖原分散或聚集成小颗粒状,高尔基复合体靠近狄氏间隙和胆小管区域分布,肝细胞近狄氏间隙和胆小管面由细胞质突起形成丰富微绒毛,说明肝细胞的物质代谢、吸收和分泌功能非常旺盛.  相似文献   

17.
鳖疖疮病的超微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电镜研究鳖疖疮病的超微结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肠上皮受损、微绒毛脱落变少;肝、肾、脾病变严重,其实质细胞肿胀变性乃至坏死、解体,胞质、胞器及核质减少至丧失,有粒白细胞及巨噬细胞增多、吞噬活动活跃;骨骼肌细胞肿胀、横纹模糊;细胞器的病变以线粒体与内质网的扩张变性、崩解为主要特征,血管充血、血窦内皮细胞肿大;部分血细胞变性、造血组织受损,肝、肾与肌肉中发现细菌感染,笔者还探讨了鳖疖疮病的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18.
合浦珠母贝卵子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透射电镜下观察了合浦珠母贝卵子发育过程:卵原细胞被滤泡细胞完全包襄,初级卵原细胞具一明显核仁,胞质内分布少量线粒体,次级卵原细胞核仁消失,成簇的线粒分布于核膜一侧,卵黄合成前期卵母细胞体销增大,核仁重现,胞质内出现大量管状或泡状膜性小体,此期卵母细胞开始逐渐游离,并自游离端首先出现微绒毛和卵黄膜。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体迅速增大,核膜常伸出伪足状突起,胞质内出现较多的线粒体以及结构独特的内质网。此期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中国龙虾Panuliurusstimpsoni(Holthuis)精子发生的结果。中国龙虾的精子发生经过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成熟分裂前期由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组成。精细胞的变态经过早期精细胞、顶体颗粒期、顶体囊期、顶体分化期和成熟精子。精子属非典型精子,没有鞭毛,不能运动。在扫描电镜中,成熟精子呈绒毛球状。在透射电镜片中,每个精子有核、板层区和顶体。核内有分散的染色质和微管。突起从核发出,核中的微管也伸进突起,顶体和板层区也见到突起。板层区包含有大量的膜和少量退化的线粒体。由高尔基复合体产生的顶体可以分成均质部、旋涡部、晶体部和绒毛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中国龙虾Panuliurus stimpsoni(Holthuis)精子发生的结果。
中国龙虾的精子发生经过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成熟分裂前期由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组成。精细胞的变态经过早期精细胞、顶体颗粒期、顶体囊期、顶体分化期和成熟精子。精子属非典型精子,没有鞭毛,不能运动。在扫描电镜中,成熟精子呈绒毛球状。在透射电镜片中,每个精子有核、板层区和顶体。核内有分散的染色质和微管。突起从核发出,核中的微管也伸进突起,顶体和板层区也见到突起。板层区包含有大量的膜和少量退化的线粒体。由高尔基复合体产生的顶体可以分成均质部、旋涡部、晶体部和绒毛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