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将淋巴囊肿病病毒(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LCDV)主要衣壳蛋白(Majoy capsid protein,MCP)0.6kb基因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EGFP-N2-LCDV0.6,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入真核细胞CHO,并进行瞬时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及特异性RT-PCR检测结果表明:已成功将目的片断LCDV MCP 0.6kb转染到CHO细胞,并得到了初步表达。此研究为LCD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2.
氨对重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遵循二级抑制模型,抑制常数Ka为41.5(mmol/L)^2,即当氨浓度为6.45mmol/L时,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下降到最大比生长速率的50%,在重组CHO细胞的批培养过程中,细胞密度和红细胞生成素浓度随着起始氨浓度的提高而下降,但存在一最适的氨浓度,在此浓度下,单位重组CHO细胞的EPO比生成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观察和比较三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异常毒性检查对动物体质量增长情况和注射后状态的影响,探讨采用不同药用辅料生产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检查对动物的影响。 方法 汇总 2016 年 3 月—2018 年 2 月,重组乙型肝疫苗(汉逊酵母 Hansenula ploymorpha) 、 重组乙型肝疫苗( 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CHO 细胞)的异常毒性检查中的动物体质量和注射后状态情况,采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3 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疫苗的异常毒性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 注射疫苗后,动物均未见异常。 比较空白对照组 ICR 小鼠和三 种 乙 型 肝 炎 疫 苗 给 药 组 ICR 小 鼠 体 质 量 增 长 值, 差 异 没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05 ) , 重 组 乙 型 肝 疫 苗( S. cerevisiae)给 药 组 小 鼠 的 体 质 量 增 长 的 平 均 值 大 于 重 组 乙 型 肝 炎 疫 苗 ( CHO 细 胞) 和 重 组 乙 型 肝 疫 苗( H. ploymorpha)给药组小鼠的体质量增长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比较空白对照组 Hartley 豚鼠和三种乙型肝炎疫苗给药组 Hartley 豚鼠的体质量增长值,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CHO 细胞) 组豚鼠与空白对照组豚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其他两组动物与空白对照组动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比较三种疫苗的给药组豚鼠的体质量增长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结论 本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一般状态观察未见明显差别,均没有观察到文献记载的因铝佐剂导致的 ICR 小鼠腹膜刺激症状;三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对 ICR 小鼠给药后 7 d 内的体质量增长值影响不同;对 Hartley 豚鼠给药后 7 d 内的体质量增长值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CHO-S-SFM II无血清培养基中维持培养重组CHO细胞,考查添加丁酸钠对细胞生长,糖代谢及产物EPO表达的影响,丁酸钠浓度达到2mmol/L时完全抑制了细胞的生长,同时,丁酸钠的添加也降低了葡萄糖比消耗速率(30%左右),在本培养系统中,丁酸钠并不能促进产物的表达,但有助于维持EPO表达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从非复制性病毒(家禽痘、野鸟痘、痘苗和人类腺病毒)载体重组活疫苗、腺病毒载体重组口服活疫苗和杆状病毒载体重组亚单位疫苗三方面,评述了以病毒为表达载体的基因工程疫苗近年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熊小娟  杨天烈 《汉中科技》2010,(2):51-51,64
介绍了兽用疫苗使用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疫苗储运、保藏、稀释、接种(器械消毒、掌握剂量、种苗管理)、应激观察、免疫记录、抗体监测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人用精制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和人体副反应情况。方法:采用暴露后5针次免疫程序(0、3、7、14、30d),以疫苗的有效期内按说明书接种。结果:接种人用精制狂犬病疫苗后,患者的血清抗体阳转率达99.25%,副反应率为4.09%,儿童组的副反应率(7.60%)高于成人组的(2.46%),女性副反应率(6.18%)高于男性的(2.52%),出现反应者再免时使用抗过敏药,可显著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通过对近千例疫苗接种者的观察,证实了精制狂犬病疫苗的副反应小,血清抗体阳转率高,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人胰岛素原DNA疫苗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构建1型糖尿病关键自身抗原胰岛素原(Proinsulin)的DNA疫苗,并在体外对其表达产物进行鉴定。从人胰腺cDNA库用半巢式PCR扩增出编码Proinsulin的cDNA,克隆入载体PGEM-T中,再将其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载体pcDNA3.1( )/Proinsulin,测序后在真核细胞COS-7中进行体外短暂表达,Western印迹法对其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克隆的人Proinsulin基因,测序表明其cDNA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基本相同,仅在第63位氨基酸(C肽区)有一CAG(Glu)→CGG(Arg)的突变,Western免疫印迹法证实DNA疫苗在COS-7细胞中有效地获得了表达。结果说明运用基因克隆方法构建的Proinsulin DNA疫苗,在真核细胞内能有效地表达Proinsulin重组抗原。该疫苗的构建成功,为1型糖尿病的免疫干预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研究具接种疫苗年龄结构的MSIS流行病模型;总人口数服从N’(t)=f(N)-μN;运用微分方程理论、积分方程理论得到一个与接种疫苗有关的再生数R(ψ的表达式;证明当β〈μ+γ时,无病平衡态是全局吸引的;当R(ψ〈1时,无病平衡态是局部渐近稳定的。当R(ψ〉1时。无病平衡态是不稳定的,此时存在一个局部渐近稳定的地方病平衡态。  相似文献   

10.
流感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目前接种传统的鸡胚灭活疫苗仍是预防流感的主要措施.近几年,生产工艺先进、副作用小的新型流感类病毒颗粒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病毒核酸疫苗和广谱疫苗的研究均有突破性进展,尤其基于MDCK细胞和Vero细胞等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流感疫苗在欧美国家已经上市,有替代传统疫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CMV启动子控制下构建含有B区缺失型FⅧ基因(BDDFⅧ)和Bcl xL基因编码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pF8B和只含B区缺失的FⅧ基因(BDDFⅧ)的真核表达载体pF8,通过双酶切和测序验证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的正确性;经过MTX压力筛选得到稳定表达BDDFⅧ活性的CHO F8B和CHO F8细胞株.在相同可控培养参数下进行发酵培养,Bcl xL基因过表达赋予CHO F8B细胞较强的抗调亡能力和更高的BDDFⅧ表达活性,BDDFⅧ的表达活性后者是前者的5倍多.  相似文献   

12.
 蚊子叮咬人类能将它携带的多种病原体不断传播,使疾病(比如登革热、疟疾等)大规模爆发。英国西克生物技术集团通过研究蚊子体内蛋白质开发出针对蚊子唾液的AGS-v疫苗。在被蚊子叮咬后,接种该疫苗的人的免疫系统就开始工作,杀死致病菌。近日,针对该疫苗的Ⅰ期临床试验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启动。研究者们的梦想是AGS-v疫苗能使人类对蚊子传播的所有疾病免疫。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阳性率和人群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率,来评价1992年我国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以及卫生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乙肝疫苗合作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对所有调查对象均采集静脉血4ml,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统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统一检测表面抗原(HBsAg),抗-HBs,核心抗体(抗-HBc),对HBsAg阳性者再做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检测。根据乙肝疫苗推广的时间分为1~4岁组69人,5~14岁组89人,15~59岁157人,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论:乙肝疫苗的推广和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对全人群的免疫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对婴儿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表达和鉴定禽流感病毒H5N1血凝素基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基因(neuramidinase,NA)序列,为制备抗体和基因工程疫苗打下基础。方法在成功克隆禽流感病毒H5N1全长HA、NA基因并测序的基础上,将部分基因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MET A上,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MET A/HA(49~1 587 bp)、pMET A/NA(121~1 200 bp),电转化真核酵母菌pMAD16,甲醇诱导表达,利用Ni2+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方法检测其抗原性。结果重组蛋白在酵母菌中可以高效表达,SDS-PAGE显示蛋白表达后形成了二聚体,蛋白纯度占总蛋白的95%以上,ELISA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实,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和表达了禽流感病毒H5N1 HA、NA基因序列,为禽流感病毒H5N1诊断试剂和疫苗的开发等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了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原核表达质粒pQE-HCV,转化到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7207中,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到该重组菌能表达3种分子量的HCV核心蛋白.以该重组菌作为口服型活疫苗灌胃接种BALB/c小鼠,检测到小鼠产生的抗HCV核心蛋白IgG及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增殖反应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结果表明该重组菌能有效诱导免疫应答,尤其能高效诱导细胞免疫应答,这为研制高效免疫、成本低廉、接种方便的HCV疫苗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益生素对雏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益生素对雏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1日龄雏鸡连续灌服益生素3天,分别在灌服益生素后1、4、7、10、18d测定胸腺、脾脏、法氏囊器官指数的动态变化。雏鸡于27日龄时,点眼接种ND疫苗,分别于ND疫苗免疫后第0、7、14、21d测定免疫器官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服用益生素的雏鸡胸腺指数于(10-18)d、脾脏指数于(4-7)d、法氏囊指数于7d明显高于对照雏鸡,益生素协同ND疫苗组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在疫苗免疫后第14d高于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P〈0.05)。表明益生素能够调节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将乙肝病毒(HBV)ayw株完整的X基因正向重组到原核表达质粒pBV-221的PL启动子下游,得到能表达X蛋白的重组质粒pBV-HBV(+);同时将X基因反向重组到原核表达质粒pBV-220的PL启动子下游,得到能转录X基因反义RNA的重组质粒pBV-HBX(-)。利用这两个质粒,构建出能同时转录X基因mRNA和反义RNA的重组质粒pEX。AN-HBX,并在原核水平上,证实了反义RNA对X基因的表  相似文献   

18.
基因型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基因型乙型肝疫苗(YDV)接种成年男女后的抗-HBs滴度及抗-HBs阳转率变化的性别差异,从而进一步了解其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志鸿  陈凤梅 《科技信息》2011,(33):I0352-I0352,I0355
目的:为了解城头镇人群己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现状,评价实施乙肝疫苗免疫15年后,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变动趋势。确定城头镇人群乙肝的综合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全镇29个行政村1-59岁人群共1500人进行了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曲、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结果:城头镇调查人群HBsAg、抗-HBs、阳性率分别是7.2%、52%,与1992年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9.75%的HBsAg携带率相比全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26.36%。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能明显提高抗-HBs阳性率,降低HBsAg携带率,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构建人白细胞介素32(IL-32)和IgG4基因Fc段的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IL-32-IgG4(Fc)-pOptiVEC,建立稳定转染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DG44)克隆,并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及相应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LPS激活的人CD4+T细胞cDNA中扩增出IL-32基因,并克隆到构建IL-32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IL-32-IgG4(Fc)-pOptiVEC.经脂质体法转染CHO/DG44 细胞, 通过RT-PCR检测,筛选出实验组细胞,并对筛选的阳性克隆细胞再进行氨甲喋呤(MTX)加压筛选,利用ProteinG-Agarose亲和纯化培养上清中表达的融合蛋白,并通过SDS-PAGE、免疫印迹鉴定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最后以 HeLa细胞为靶细胞测定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构建了一个IL-32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IL-32-IgG4(Fc)-pOptiVEC;筛选出了能稳定表达IL-32-IgG4(Fc) 融合蛋白的CHO/DG44细胞克隆; 亲和纯化后的IL-32-IgG4(Fc)融合蛋白在SDS-PAGE电泳后与预期分子质量大小相符,能够与羊抗人IgG-HRP 抗体特异结合,并能促进HeLa细胞的死亡.结论:成功构建了人IL-32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IL-32-IgG4(Fc)-pOptiVEC,获得了能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IL-32-IgG4(Fc) 融合蛋白的CHO/DG44细胞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