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学生早恋问题历来是教育界的一个敏感区,早已引起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中学生早恋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中学生早恋主要有生理、社会、家庭、学校的原因.而防止中学生早恋的对策主要有:全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老师和家长要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思维活跃,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束缚,勇于打破权威,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中学阶段,学校领导、教师,都面临着紧张的升学压力,学校鲜有时间安排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少有时间开展创造性的智力活动。而创造需要在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民主宽松的氛围中,伴随着天赋与灵感火花的闪现;伴随着奇特的想象,以独辟蹊径的形式而开展。那么,如何在中学生面临紧张的中学学习生活中,学校、家庭、社会为他们创造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人格,使其创造力在这个特殊而关键的时期也能够得到着力培养呢?本文就对这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问题学生"是指在思想、学习、行为上经常违反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一类学生.可以说这类学生每所学校都有,只是数量和程度上有差异.中等职业学校受目前家庭背景、社会环境、招生政策、学校管理等因素的影响,"问题学生"不仅数量上较多,而且产生问题的种类和程度也相对复杂.笔者在从事中职学校教育和管理"问题学生"的过程中,对如何教育和管理"问题学生"作了一些分析,也探索出了一些"新招术".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的环保认知意识和参与意识较强,但他们日常环境道德行为习惯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存在着环境道德知与行的背离.这既有学校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社会和家庭等外部原因.要培养中学生保护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并形成自觉的环境道德行为,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其对策有: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完善中学环境道德教育的制度和领导机制,提高家长和教师的环境道德意识和水平,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育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一、中学生不良情绪的表现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发展时期,面对学校、家庭和社会,以及日常的生活交往,会遇到诸如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事情,不免会遇到挫折和坎坷,产生悲伤、委屈、愤懑等不良情绪。所谓不良情绪是指两种情形:一为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二为持久性的消极情绪反应。情绪正常与异常的区分主要考虑情绪反应与所处的情境是否相符;  相似文献   

6.
离异单亲及重组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和父(母)爱的缺失,离异单亲及重组家庭子女的性格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大多成为学校中的"问题学生".我们必须重视此类学生的教育,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新时期中学生价值观状况,从父母的教育方法、家庭环境等家庭因素,从学校只重视智育而忽视价值观教育和实践以及社会不良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造成当前中学生价值观状况的原因。以及针对上述原因,从学校应转变观念、加强教育、规范管理,父母应注重自身榜样的作用、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国家和社会有关部门应加强正面宣传、依法打击等方面分析探究加强中学生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问题学生”是指在思想、学习、行为上经常违反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一类学生。可以说这类学生每所学校都有,只是数量和程度上有差异。中等职业学校受目前家庭背景、社会环境、招生政策、学校管理等因素的影响,“问题学生”不仅数量上较多,而且产生问题的种类和程度也相对复杂。笔者在从事中职学校教育和管理“问题学生”的过程中,对如何教育和管理“问题学生”作了一些分析,也探索出了一些“新招术”。  相似文献   

9.
在经过对几所中学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从中学生法律学习状况,中学生对法律问题的态度,社会环境对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和知法与守法的相关性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指出中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门头沟区3所小学为例,从环境知识、环境意识与态度、环境知识来源、环境参与等4个方面对小学生环境素质教育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认为提高小学生环境素质教育,应当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入手,使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建议采用渗透式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和坚持合理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璟 《科技信息》2011,(23):150-151
研究以奎屯市及其周边地区学生为对象,采用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综述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对奎屯市和周边地区的化学教学现状及影响中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因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论证,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影响中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因素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个人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家庭和学校的学习环境等,并提出了以下结论: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不足;家庭和学校的学习环境有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喜欢通过实验来学习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注重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新疆在双语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着学生听说写能力差,教师课堂用语不规范等问题;男女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表现在:感知方面、观察力方面、言语等方面。其目的在于为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和实用的教学方法,为新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教改经验,努力提高中学生的化学成绩。  相似文献   

12.
国学经典作品作为承载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中学生作为承载祖国美好明天的新一代,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对中学生进行国学经典作品教育是古与今的结合,是对历史的传承与未来的追寻,作用巨大、意义深远.本文从阅读经典、感悟经典升华为践行经典,在这三个过程中启迪中学生的智慧、提升中学生的修养,最终在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在探讨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本文继续探讨了对中学生进行国学经典作品教育的具体措施.家庭、学校、社会要协同配合,在家庭的基础作用和学校的主导作用下社会也要积极配合,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最后本文总结了在对中学生进行国学经典作品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新生从高中步入大学,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的生活环境及其学习特点、需处理的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大学新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面临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学习、生活、心理、人际关系等四个方面,本文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出发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大学环境和自我,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迅速成为教育热点。其中,“高中生学习怠倦心理”得到人们的认同。本文分析了高中生学习怠倦心理的成因、危害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并从学生自身、学校与教师、家庭与社会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学生德育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 主要是学校教育的缺陷、社会环境的污染、家庭教育的不当以及学生自我教育失控等原因造成的。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都应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采取有效措施, 抓好中学生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王瑾 《甘肃科技纵横》2015,44(4):104-106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发展,家庭迷你菜园成为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本论述就家庭迷你菜园的建设及养护进行了一些探讨,家庭种植环境条件的要求及基础菜园的种植是人们日常在家庭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包括西北地区大环境、室内小环境、人为创造的环境;日常的播种、浇水及病虫害防治等变化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蔬菜植株生长及蔬菜风味,因此非常值得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学生的社会资本、运动参与及幸福感现状展开调查,并揭示其关联关系.方法:以四川成都市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利用结构式问卷进行资料收集,并运用相关系数及多元分层复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1女生在同伴关系资本上得分优于男生,而在运动参与上的表现则相反;2初中生在家庭气氛、亲子关系、亲友互动、亲师关系、运动参与、代间隔阂及社团参与等变项上的得分优于高中生;3双亲家庭中的青少年在家庭气氛、手足互动、亲友互动、运动参与、同伴关系及师生关系变项的表现优于单亲及隔代教养家庭,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的社会资本及运动参与无关;4年级、家庭结构、家庭内社会资本、家庭外社会资本、学校社会资本及运动参与对中学生幸福感有显著预测力,表现为初中生的幸福感高于高中生,双亲家庭中孩子幸福感高于非双亲家庭,家庭气氛越好、亲子关系越好、亲友互动越多、运动参与越多、同伴关系越好、师生关系越好、社团参与越多者,其幸福感越高.结论:性别及家庭结构对青少年幸福感有一定影响,但其社会资本对幸福感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蔚蔚  蔡小薇 《科技资讯》2007,(26):221-222
灾难是人类的影子,不管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上走了多远,灾难总是如影随行.灾难与人,人与灾难,始终是人类关注的话题.社会、家庭、学校如何应对灾难给大学生所造成的心理危机,切实将灾难救助,从抢险、物资救援和卫生防疫等物质层面的工作,引向灾难给大学生精神上、心灵上带来的创伤需要救治这个问题,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舒适、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亟待研究.  相似文献   

19.
张玉芬  任皞 《科技信息》2014,(11):124+152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处的特殊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学习、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加之我们在过去的教育中忽视对他们进行意志磨练的教育,因此,不少学生在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理想与现实发生脱节造成挫折时,便惊慌失措,陷入长时间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拨,有的甚至会走入极端,造成严重后果。那么面对大学生诸多不如意的境况,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和抗挫折能力教育培养越发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20.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环境因素是外语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客观因素,但又是外语学习必不可少的、构成外语学习完整体系的组成部分,并对外语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环境因素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文章试图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分析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及学校环境不同程度对外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