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扬州古运河沉积物为对象,将从中驯化分离到的土著硝化、反硝化细菌固定于斜发沸石之上,构建原位联合修复技术并应用于试验水体;着重考察斜发沸石吸附—解吸特性及挂膜前后对沉积物NH4 -N释放的抑制效果差异。结果表明:25℃下,斜发沸石对NH4 -N去除率可达90%以上,吸附极限4.761905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温度上升有利于沸石对NH4 -N吸附;斜发沸石去除NH4 -N以离子交换为主,吸附为辅,在不同的NH4 -N浓度序列下(10~300mg/L),KCl溶液对沸石的解吸率均高于NaCl和CaCl2溶液;通过结合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挂膜沸石NH4 -N去除率高于无生物膜沸石(前者12d接触去除率达94.64%),可有效抑制沉积物NH4 -N释放,并兼具脱氮功能,从而降低污染底泥氮负荷。  相似文献   

2.
利用固定化藻类的生物富积作用净化污水中的氮和磷,将栅藻包埋固定在褐藻酸钙凝胶胶球中,对人工污水进行深度净化.研究藻细胞年龄和饥饿处理时间对污水中NH4^+-N和PO4^3--P的净化效率以及净化过程中藻类叶绿索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静止初期藻细胞对NH4^+-N和PO4^3--P去除率比指数末期高,处理5d后,静止初期细胞对NH4^+-N和PO4^3--P的去除率分别为76.7%及91.7%,指数末期细胞氮、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5.4%和88.7%;饥饿处理可明显提高藻细胞对NH4^+-N和PO4^3--P的去除效率,藻细胞饥饿时间对NH4^+-N和PO4^3--P去除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48h,72h,24h,0h.  相似文献   

3.
采用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分别对COD、NH4^+-N、NO2^--N、NO3^--N的去除效果和对膜通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进水COD浓度为600mg/L,NH4^+-N浓度为40mg/L的条件下,出水COD、NH4^+-N的浓度分别为46.6和4.8mg/L。NO2^--N和NO3^--N的去除率也可达90%以上。并且好氧颗粒污泥的加入减缓了膜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配施对土壤氮素累积及烤烟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施对NH4^+-N和NO2^- —N在植烟土壤中累积及烤烟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团棵期,合理的氮磷钾配施能较大幅度提高0~20cm土层NH4^+ -N和NO3^- —N的含量,对NH4^+ -N和NO3^- —N含量的影响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弱.不同氮磷钾配施对烤烟产量和品质有较大的影响,重庆市植烟区氮磷钾适宜的比例为1:1.6:2.5,即施用N肥105.45kg/hm^2,P肥168.72kg/hm^2,K肥263.63kg/hm^2烟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高硫煤基磺化煤处理含NH3-N废水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以高硫煤基磺化煤为吸附剂,用稀硫酸溶液再生的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含NH3-N废水。考察了温度、时间、吸附剂用量以及pH值等工艺条件对高硫煤基磺化煤吸附NH3-N性能的影响,并用FT—IR谱图对高硫煤基磺化煤吸附废水中NH3-N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采用此方法,不但可有效地脱除废水中NH3-N,且可回收利用NH3-N,并实现高硫煤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6.
厌氧消化对养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厌氧消化对养猪场废水水质(COD、NH4^+-N、TP和pH)的影响及装置产气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厌氧消化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较好,实验期内废水COD浓度持续下降,最终去除率为78.1%.但对NH4^+-N的去除效果不理想,最终去除率仅为1.8%,对废水TP的最终去除率为68.4%.  相似文献   

7.
滨岸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NH_4~+-N,TP的吸收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野外布点采样及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滨岸缓冲带植被类型对NH4^ -N、TP浓度变化的影响,以及不同深度样品中NH4^ -N、TP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1)植被不同,缓冲带对NH4^ -N、TP的去除效率不同;(2)不同深度采集的样品中,NH4^ -N、TP的浓度变化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河道底泥陶粒对生活污水中NH3-N的深度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用自制河道底泥陶粒对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同时用对照陶粒和活性炭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底泥陶粒滤料在生活污水深度处理中对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运行稳定,说明自制河道底泥陶粒可以作为水处理滤料用于曝气生物滤池中。  相似文献   

9.
浅水型水库活性区沉积物氮磷释放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浅型水库活性反应区底泥中氮磷的释放特征,对某小型水库活性区0-30cm沉积物柱芯分层进行氮、磷快速释放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可溶性无机磷(PO4-P)的释放速率显著比好氧状态下的高,最大释放速率为75.52μg/(h·g);在不同沉积深度的垂直剖面上,PO4-P释放量由大至小依次为中层(ML,14~16cm)、表层(SL,0~2cm)和底层(BL,28~30cm),较高的水温环境可促进可溶性磷释放;水库沉积物聚集了大量NH4-N在好氧条件下,沉积物释放的NH4-N质量浓度逐渐降低,同时伴随着NO3-N质量浓度大幅度增加;在厌氧条件下,NO3-N和NO2-N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不同沉积深度底泥层硝化作用存在显著差异,表层沉积底泥NO3-N转化速度最大;可通过曝气措施削减水库水中氮磷含量,抑制藻类过度繁殖,进而改善水库水环境质量和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0.
垃圾渗滤液具有有机物浓度高,金属含量高,氨氮含量高等特点.SBBR法具有生物相多样化,生物量多,剩余污泥的产量少,工艺过程稳定等特点.经研究发现,在进水负荷为3.6kgCOD/m^3·d以下时,SBBR对COD、NH4^+-N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74.56%、68.89%.同时,采用混凝实验以降低原水中COD、NH4^+-N的浓度.石灰作为pH调节剂,聚合硫酸铁作为混凝剂,实验得到COD、Nn4^+-N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59.66%、54.31%.  相似文献   

11.
菹草-伊乐藻群落对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富营养化湖泊内的围隔中,引种菹草、伊乐藻,分别构建菹草-伊乐藻群落(围区A)与单-菹草群落(围区B),跟踪观测水草恢复生长情况,调查两类群落对水体水质的净化作用,结果发现:菹草-伊乐藻群落不仅能在春季保持对水体营养盐较高的去除效果,并能在春末初夏时有效缓解菹草死亡给水质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菹草旺盛生长期(阶段I),与对照区(无水生高等植物)相比,菹草-伊乐藻群落对TN、NH4^+-N、TP、Chla的去除率达50.7%、83,2%、32.0%、38.3%,单一菹草群落对TN、NH4^+-N、TP、Chla的去除率也达到47.3%、72.5%、32.4%、45.2%;而在菹草开始衰亡后这一时期(阶段Ⅱ)菹草-伊乐藻群落对TN、NH4^+-N、TP的去除率分别为47.1%、69.4%、11.2%,而围区B内TN、NH4^+-N浓度则与对照区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N=9),TP浓度甚至上升了24.3%,  相似文献   

12.
水耕植物过滤法对溶解性氮磷去除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水耕植物过滤法(HBFM)对溶解性氮、磷的去除效果,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定量分析HBFM试验床中植物吸收、底泥释放及生物脱氮3个影响因子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底泥NH4 -N释放速率滤床上游高出中游及下游的1.6~3倍;水相的高溶解氧条件抑制了底泥释放PO43--P;试验床中植物平均氮吸收量、底泥平均氮释放量和微生物平均脱氮量分别为352.9,492.8和153.1 mg/(m2·d),植物吸收与微生物脱氮量之和近似等于底泥氮释放量.因此合理控制底泥清除周期减少底泥释放量,是提高HBFM溶解性氮、磷去除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精度测量仪器Vectrino小威龙点式流速仪,对崇明东滩高潮滩盐沼前缘进行为期7d的连续观测和采样.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NH4+-N浓度分布在0~1.1652 mg·L-1,平均为0.3830 mg·L-1;涨潮时潮滩沉积物成为NH4+-N的源,落潮时潮滩沉积物表现为NH4+-N的汇;沉积物一水界面NH4+-N垂直分布存在复杂的变化特征;近底层10cm处潮汐流速对NH4+-N浓度的影响机制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饮用水生物滤池对NH4+-N去除和"氮亏损"现象的影响因素,测定生物滤池进出水中NH4+-N,NO2--N,NO3--N等指标.结果表明,陶粒生物滤池对NH4+-N的去除率从14.97%到60.99%,活性炭生物滤池对NH4+-N的去除率从16.59%到83.02%;陶粒和活性炭滤池对NH4+-N的去除率都随着流速的增加而降低;陶粒滤池内NH4+-N的去除率随着气水比和C∶N的增加而先增加后下降;NH4+-N的去除率在活性炭滤池内随C∶N的增加而降低,气∶水的增加而增加;气∶水对两种生物滤池中NH4+-N去除的影响最大.陶粒生物滤池氮亏损的量从0.10 mg/L到0.70 mg/L,活性炭生物滤池氮亏损量从0.11 mg/L到1.01 mg/L;氮亏损量随着流速增加而降低,随着气水比增加而增加,随着C∶N的增加而先下降后增加;气水比对陶粒和活性炭生物滤池的氮亏损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苏州河微生物功能群落的生态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苏州河水体及底泥中微生物功能群落的数量分布以及与主要环境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苏州河底泥中微生物的功能群落数量从上游赵屯到下游浙江路桥,随污染程度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与营养盐的含量密切相关,其中总异养菌与BOD5的相关性r为0.737,磷细菌与TP的相关性r为0.914,氨化菌与TN,NH3-N的相关性r分别为0.862,0.871,反硝化菌与NO3-N,NO2-N的相关性r分别为-0.242,-0.226。  相似文献   

16.
采用石灰预处理+厌氧/好氧一级生物处理+缺氧/好氧二级生物处理的组合工艺,并在二级生物处理系统中投加硅藻土形成生物硅藻土处理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投加硅藻土,可提高二级生物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浓度,降低污泥有机负荷,从而达到较好的NH3-N去除效果.经本组合工艺处理,NH3-N去除率达到97%左右,出水NH3-N浓度为15mg/L左右.  相似文献   

17.
对威海国际海水浴场的海水在四季中的三氮化合物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海水浴场水质中无机氮含量具有夏秋季高,冬春季较低的特点.无机氮主要以N03^-N为主,而且无机氮、N03^--N四季变化特点相同.NH4^+-N冬春两季较高,但均未超过N03^--N,NH4^+-N和N03^--N四季变化趋势相反.N02^--N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与NH4^+-N的变化相同.该海水浴场水质较好,四季均达到海水水质二类标准,但夏季无机氮含量接近标准值.针对未来几年国际海水浴场夏季可能出现的污染状况,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海水的质量,以避免对游客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彩椒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三种形态氮素营养(NH4^ -N;NO3^--N;NH4^ -N:NO3^--N=1:1)对彩椒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有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彩椒发棵期之前(含发棵期),施用NH4^ -N NO3^--N混合态氮素,效果最好,植株全氮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的测定值最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仅次于NO3^--N处理组;同期若单施氮素,则彩椒更易吸收和利用NH4^--N;但发棵期后,单施NO3^--N,各指标的测定值明显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9.
全水清  吴银枝 《江西科学》2008,26(5):794-796
采用Na2HPO4·12H2O和MgSO4·7H2O使NH3-N生成磷酸铵镁的化学沉淀法,考察了药剂投加顺序、pH值、药剂配比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投加顺序对处理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在pH值为9,反应时间为20min,n(NH^+4 +):n(Mg^2+):n(PO^3-4)=1:1.02:1时,氨氮去除率可迭99.28%,为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分别对COD、NH4 -N、NO2--N、NO3--N的去除效果和对膜通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进水COD浓度为600mg/L,NH4 -N浓度为40mg/L的条件下,出水COD、NH4 -N的浓度分别为46.6和4.8mg/L。NO2--N和NO3--N的去除率也可达90%以上。并且好氧颗粒污泥的加入减缓了膜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