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密度聚类算法对邻域参数设置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的模糊自适应聚类算法.算法在无需预先设置聚类数以及邻域参数的情况下,可以自适应地根据样本间距离关系确定邻域半径得到样本密度,并根据样本密度逐渐增加聚类中心.为了保障聚类结果的正确性,同时提出一种新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以判断最佳聚类数,消除了密度聚类算法对参数的敏感性.用UCI基准数据集进行实验,发现本文算法在对数据进行聚类时,聚类质量较原始密度聚类算法在准确性和自适应性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聚类算法在入侵检测应用中存在的参数预设、聚类有效性评价、未知攻击类型检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和最优聚类数的改进算法,根据样本的分布情况启发式地确定初始聚类中心,从样本的几何结构角度提出一种新的内部评价指标,给出了最优聚类数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增量式的入侵检测模型,实现了聚类中心和聚类数目的动态调整.实验结果表明,与K-means及其他两种改进聚类算法相比,新算法收敛速度更快、聚类准确率更高,能够对未知网络行为进行有效聚类,具有较好的入侵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密度峰值聚类(density peak clustering, DPC)算法不能根据数据集自适应选取聚类中心和截断距离dc,从而不能自适应聚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密度峰值聚类(adaptive density peak clustering, ADPC)算法.首先,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局部密度ρi和相对距离δi的参数μi,根据μi的排列顺序及下降趋势trend自动确定聚类中心.然后,基于基尼系数G对截断距离dc做了自适应选择.最后,对ADPC算法做出了实验验证,并与DPC算法和K-means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ADPC算法具有较高的ARI,NMI和AC值,具有较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聚类分析中,如何选择恰当的聚类个数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尽管针对数值型数据聚类个数的选择算法已经进行了广泛地研究,但如何确定符号型数据的聚类个数仍然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结合划分和层次聚类的思想,提出一种符号数据聚类个数的确定算法.在UC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将图像熵引入到密度峰值聚类算法中以确定波段信息量,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熵的密度峰值聚类波段选择方法.通过构建衡量波段重要性得分,解决了传统密度峰值聚类方法在波段选择时未考虑波段信息量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类精度较传统密度峰值聚类方法平均提高2.12%.  相似文献   

6.
雷达信号分选是现代电子战中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决传统算法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密度聚类和谱间隙的雷达信号分选算法.使用载频和脉宽参数进行层次密度聚类,根据重新定义的簇间距得到赋权邻接矩阵,计算赋权邻接矩阵的拉普拉斯谱间隙,通过k-means聚类的超参数k对信号进行分选.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的平均分选准确率达0.996 0、平均召回率达0.956 0;相对于密度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简称DBSCAN)和Meanshift算法,该文算法对杂乱脉冲、漏脉冲及超参数的干扰均有最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层次树的高效密度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具有挖掘任意形状聚类和处理"噪声"数据等优势,同时也存在时间消耗大、参数问题局限及输入顺序敏感等缺陷.为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层次树的密度聚类算法DCHT(Density Clustering Based on Hierarchical Tree),以层次树描述子聚类信息,动态调整密度参数,基于密度探测树结构中相邻子聚类得到最终的聚类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适用于大规模、高维数据,并具有动态调整参数和屏蔽输入顺序敏感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在使用K-Means进行文本聚类的研究中,针对K-Means算法缺点,提出了利用DBSACN算法确定参数K的方法,将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应用于特征选取上,使得K值计算有了一定的确定性,从而提高了聚类质量。这种将多种算法混合运用的方法,为文本聚类算法的设计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聚类技术是数据挖掘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能够根据数据自身的特点将集中的数据划分为簇.DBSCAN是一种经典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能发现任意数量和形状的簇,但需设置Eps和MinPts参数,且聚类效果对参数敏感.提出一种改进的DBSCAN算法,该算法采用自适应的Eps参数使得DBSCAN算法能对具有不同密度的簇的数据集进行聚类.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enisity peaks clustering,DPC)具有聚类速度快、实现简单、参数较少等优点,但该算法的截断距离参数需要人工干预,并且参数的选取对于该算法的结果影响较大。为了解决这一缺陷,该文提出了结合蝙蝠算法改进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该算法利用蝙蝠算法较强的寻优能力,寻找合适的截断距离取值,同时对蝙蝠算法的速度更新公式加入了自适应惯性权重来加强全局搜索能力。该算法选择多种数据集进行了实验仿真,并与其他同类算法进行对比。经过对比验证,结合蝙蝠算法改进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在聚类准确率上要明显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1.
优化初始中心的模糊C-均值(FCM)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模糊C-均值(FCM)算法对初始中心敏感的缺点,通过计算样本的权重,提出基于权重的初始中心选取算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作为初始聚类中心,给出优化初始聚类中心的FCM算法.与传统算法比较,改进算法可以得到较稳定的结果,并且提高了聚类的准确率;实验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形成发电系统充裕度评估中的聚类负荷模型时存在的聚类中心初始值和聚类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根据负荷水平对充裕度指标的贡献度,将负荷曲线分成高贡献度、中等贡献度、低贡献度等分区,分别采用层次聚类、均值-标准差、随机法来选择各分区中聚类中心初始值;定义改进效率指标,将改进效率作为收敛条件确定聚类数.利用本文方法所得的聚类负荷模型,采用状态抽样法计算IEEE RTS79电力系统可靠性测试系统的发电系统充裕度指标.算例结果表明,同采用基于传统k-均值聚类方法的负荷模型结果相比,基于混合聚类方法得出的负荷模型的计算结果更精确,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3.
陶涛  毛伊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1):8989-8998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中存在参数寻优能力不佳、初始中心敏感、数据倾斜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pReduce和人工蜂群(artificial bee colony,ABC)算法的并行划分聚类(the partitioning-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 by using im-prove artificial bee colony based on MapReduce,MR-PBIABC)算法.首先,提出基于反向学习和聚类准则函数的初始化策略(backward learning and the clustering criterion function,BLCCF),提升人工蜂群算法搜索的解质量,并将ABC算法和人工鱼群(artificial fish colony,AFS)算法结合,提出改进人工蜂群(improve artificial bee colony,IABC)算法,通过利用AFS算法最优解能力较强的特性,来提高ABC算法的寻优能力;其次,根据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IABC获取初始聚类中心,提出相对熵策略(rela-tive entropy strategy,RES)衡量人工鱼间的距离,保证获得的初始聚类中心是最优人工鱼状态,从而有效避免了随机选取初始聚类中心,引起的初始中心敏感的问题;再次,设计数据均衡策略(data balancing strategy,DBS),通过动态收集节点负载并分配节点间的负载,解决了节点上数据倾斜的问题;最后,结合MapReduce计算模型,并行挖掘簇中心,生成最终聚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MR-PBIABC算法的聚类效果更佳,同时在大数据环境下,能有效地提高并行计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用遗传算法C-均值聚类分割医学彩色图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图像分割和对象提取是从图像处理到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 .经典的C -均值聚类算法 (CMA)是将图像分割成C类的常用方法 ,但依赖于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 .该算法通常得到的是局部最优解而非全局最优解 .遗传算法是一类全局优化搜索算法 .通过将遗传算法 (GA)与CMA相结合 ,对医学彩色图像直接按红绿蓝 (RGB)三色空间进行聚类 ,用遗传算法搜索全局最优解 ,有效地避免了C -均值聚类算法收敛到局部最优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医学病理彩色图像的分割和对象提取 ,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Though K-means is very popular for general clustering, its performance which generally converges to numerous local minima depends highly on initial cluster centers. In this paper a novel initialization scheme to select initial cluster centers for K-means clustering is proposed. This algorithm is based on reverse nearest neighbor (RNN) search which retrieves all points in a given data set whose nearest neighbor is a given query point. The initial cluster centers computed using this methodology are found to be very close to the desired cluster centers for iterative clustering algorithms. This procedure is applicable to clustering algorithms for continuous data. The application of proposed algorithm to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demonstrated.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on several popular dataset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60503020, 60503033, 60703086),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BK2006094), the Opening Foundation of 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Soochow University (KJS0714) and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Y207052, NY207082)  相似文献   

16.
传统-means聚类算法的性能依赖于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本文将复杂网络节点的属性值作为节点的度、聚集度与聚集系数的加权值,通过计算所有节点的加权综合聚集特征值,选取综合聚集特征值高,并且彼此之间无高聚集性特征的K个节点作为聚类的初始聚类中心,然后进行聚类迭代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取更迅速有效,避免了传统K-means算法初始聚类节点选取的敏感性,进而提高K-means算法的聚类质量.  相似文献   

17.
FCM算法应用于文本聚类时,由于初始聚类中心点选择的随机性,以及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导致文本聚类效果较差.为了提高FCM算法的聚类精度,提出了采用黑洞算法寻找FCM最优初始聚类中心的方法.黑洞算法是一种启发式优化方法,在FCM初始聚类中心寻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黑洞为全局最优解,最终发现FCM的最优初始聚类中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黑洞算法的FCM文本聚类方法可以解决FCM算法对初始中心点敏感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聚类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模糊C-均值聚类(FCM)目标函数的基础上按聚类中心分离原则增加一个聚类中心分离项来扩展FCM算法,提出基于聚类中心分离的模糊聚类模型(FCM_CCS)。该模型可使聚类过程中的聚类中心之间距离扩大,从而得到更好的聚类效果。由于该模型和FCM一样对噪声敏感我们提出它的可能性聚类模型(PCM_CCS),最后进一步扩展成它的可能性模糊聚类模型(PFCM_CCS)。基于聚类中心分离的可能性模糊聚类模型在处理噪声数据和克服一致性聚类问题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对数据集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了提出的PFCM_CCS能同时产生模糊隶属度和典型值,使聚类中心间距扩大,同时具有更好的聚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模糊核聚类算法已广泛应用于图像分割领域,然而该算法对初始值的选取、噪声以及图像灰度不均匀比较敏感。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核聚类图像分割算法。将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引入模糊核聚类算法中,结合图像的概率信息和空间信息,得到了一种高效、实用的图像分割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较高的分割精度,可以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K-eans 算法因初始聚类中心的随机性而导致聚类结果产生很大的波动性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距离乘积聚类算法CAMDP(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Min-Distance Product), 利用数次抽样技术, 在得到的聚类中心集合上继续使用最小乘积法寻找最佳的初始聚类中心, 较大程度减少了K-eans聚类算法对初值选取的随机性。实验结果表明: 改进后的K-eans算法既考虑了网络结构的拓扑信息, 又考虑了节点的属性特征, 为社区划分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