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数据的密度有变化时,密度聚类算法DBSCAN不能一次发现多种密度的簇结构,通常需要调整参数,而合适参数的确定比较困难.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密度聚类算法以识别精子图像,算法采用相同的参数完成对不同密度簇的发现.首先对原始数据图像采用初步的预处理技术,调用DBSCAN算法得到精子头部簇,然后对其余图像部分进行增强,以精子头部为核心点集合,再次调用DBSCAN算法得出密度可达的簇,从而完成精子图像的识别.实验证明对精子图像识别的准确率、效率、效果均优于传统密度聚类方法,为医生诊断病情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针对DBSCAN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DBSCAN的自适应聚类算法.通过引入对象密度迅速地找到数据集中的核心样本,并从核心样本出发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Eps与MinPts之间的函数关系及相关的Eps与MinPts参数值,并利用所获参数值进行自适应的聚类;采用若干个仿真和真实数据集进行实验,评估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密度不均匀数值型数据集和符号型数据集均有较好表现.  相似文献   

3.
经典DBSCAN(density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需要人工指定邻域半径(Eps)和点数阈值(Minpts),且均为全局参数,导致聚类准确率低.针对此问题,为了提高经典DBSCAN聚类算法的聚类准确率,基于网格划分思想,提出了一种...  相似文献   

4.
聚类算法是数据挖掘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至今为止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适用于大规模的、高维的数据库的聚类算法.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研究方向,文中以DBSCAN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的网格动态聚类算法.新算法将网格的原理运用到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中,并采用了动态的参数法,能自动根据数据的分布情况进行必要的参数更改,有效减少DBSCAN对初始参数的敏感度,从而提高了聚类的效率和效果,降低了算法I/O的开销.算法不仅能挖掘出各种形状的聚类,并能准确的挖掘出数据集中突出的聚类.  相似文献   

5.
DBSCAN算法中参数自适应确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DBSCAN算法中需要人工输入Eps和MinPts两个参数,因而聚类过程需要用户的干预才能进行,导致聚类结果的准确度直接取决于用户对参数的选择。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Eps和MinPts参数的确定方法,避免了聚类过程中的人工干预,实现了聚类过程的全自动化。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选择合理的Eps和MinPts参数并得到较高准确度的聚类结果。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密度和网格的高效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类已成为数据挖掘的主要方法之一,能够帮助人们在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隐藏信息.目前最具典型的密度聚类算法是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它能够在空间数据库中很好地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并有效地处理噪声,但是它的计算复杂度相对较大.因此,采用划分数据集和聚簇合并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和网格的高效聚类算法DGCA,并通过人工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对该聚类算法进行理论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效率性能和质量方面比DBSCAN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SNN相似性和密度的聚类算法是当前主要的无监督聚类方法之一,该类算法在发现不同大小形状簇的聚类过程中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是该类算法也存在局限性,如Jarvis-Pat-rick算法通过单连结的方式发现簇,可能分割真正的簇或者合并应该保持分离的簇,而SNN密度类算法的Eps,MinPts参数的确定对用户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针对该类问题,本文对聚类过程中的局部集聚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定义,提出了利用数据的局部集聚特征来控制聚类过程的的聚类算法。通过验证,该算法对发现不同密度以及任意形状的数据集合的聚类分析问题是有效的,突出了数据分析的局部集聚特征,改进了数据聚类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聚类已成为数据挖掘的主要方法之一,能够帮助人们在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隐藏信息。目前最具典型的密度聚类算法是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它能够在空间数据库中很好地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并有效地处理噪声,但是它的计算复杂度相对较大。因此,采用划分数据集和聚簇合并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和网格的高效聚类算法DGCA,并通过人工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对该聚类算法进行理论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效率性能和质量方面比DBSCAN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实验数据的大规模及样本数据形状的复杂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分级聚类与DBSCAN聚类相结合的HL-DBSCAN聚类算法,避免了DBSCAN的聚类算法较大的时间复杂度,适用性更广,更能体现一个聚簇的规律,提高分类精度.通过实验与结果分析,取得较好的聚类结果,证明了该算法在文本聚类处理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雷达信号分选是现代电子战中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决传统算法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密度聚类和谱间隙的雷达信号分选算法.使用载频和脉宽参数进行层次密度聚类,根据重新定义的簇间距得到赋权邻接矩阵,计算赋权邻接矩阵的拉普拉斯谱间隙,通过k-means聚类的超参数k对信号进行分选.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的平均分选准确率达0.996 0、平均召回率达0.956 0;相对于密度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简称DBSCAN)和Meanshift算法,该文算法对杂乱脉冲、漏脉冲及超参数的干扰均有最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实时分析处理的海洋 Argo 浮标剖面观测数据特有的数据密度较高、快速响应且需要识别任意形状簇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可通过单次扫描数据集进行有效处理的低复杂度聚类算法 DBIRCH( Density-BasedBalanced Iterative Reducing and Clustering Using Hierarchies)。 该算法通过使用新引入的参数密度阈值修正因子,动态的更新限制 CF(Clustering Feature)树生长的约束系数子空间阈值, 同时结合密度关联思想在不同邻域内多次建立 CF 树且合并, 最终以核心 CF 树子节点为聚类结果输出, 避免了 BIRCH(Balanced Iterative Reducing and Clustering Using Hierarchies)算法对参数的过度依赖, 同时因能处理任意形状簇从而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整体鲁棒性, 提高了处理 Argo 剖面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算法的整体吞吐速度。 为测试算法的综合性能, 使用真实 Argo浮标剖面实时监测数据集, 并根据不同的参数对算法做出多组对比实验, 同时使用不同评价指标对算法从运行时间和聚类准确率上进行综合评估, 从全局角度分析该算法在 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BIRCH 及 DBIRCH 3 种不同算法中综合聚类性能最优。 实验结果表明, 在3 种算法中,BIRCH 算法运算速度最快, 但准确率最低; DBSCAN 算法聚类性能高于 BIRCH 算法, 但运算速度最慢; 改进的DBIRCH 算法运算效率略低于 BIRCH 算法, 但聚类准确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经典流聚类框架CluStream和密度聚类算法DBSCAN,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实时数据流密度聚类算法DBS-Stream,并在Storm流式处理平台上设计了算法实现方案.该算法局部节点使用CluStream的两段式经典框架,在线微聚类中利用DBSCAN代替K-means初始化数据,在中心节点再使用DBSCAN算法进行全局聚类.该算法可解决任意型聚类问题,并可使局部节点快速更新数据.将DBS-Stream算法与CluStream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算法在聚类质量和通信代价方面均优于CluStream.  相似文献   

13.
DPC算法是一种能够自动确定类簇数和类簇中心的新型密度聚类算法,但在样本分配策略上存在聚类质量不稳定的缺陷.其改进算法KNN-DPC虽然具有较好的聚类效果,但效率不高而影响实用.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近邻密度分布优化的DPC算法.该算法在DPC算法搜索和发现样本的初始类簇中心的基础上,基于样本的密度分布采用两种样本类簇分配策略,依次将各样本分配到相应的类簇.理论分析和在经典人工数据集以及UCI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聚类算法能快速确定任意形状数据的类簇中心和有效地进行样本类簇分配;与DPC算法和KNN-DPC算法相比,文中算法在聚类效果与时间性能上有更好的平衡,聚类稳定性高,可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的自适应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4.
DBSCAN方法是一种典型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因此该方法具有可以发现任意形状的类的特点,但其聚类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如果考虑将传统的网格技术引入到DBSCAN聚类算法中,虽然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聚类的效率,但其聚类的质量显得较为粗糙.文章通过引入自适应网格技术,使得DBSCAN聚类算法的效率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对比数值实验表明,基于自适应网格的DBSCAN聚类算法的聚类效果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距离的聚类和孤立点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的聚类和孤立点检测算法(DBCOD),根据距离阈值对数据点进行聚类,在聚类过程中记录每个数据点的密度,并根据密度阈值确定数据点是否为孤立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对数据集进行正确的聚类,可以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算法执行效率优于DBSCAN,具有对噪音数据、数据输入顺序不敏感等优点,同时还能有效地进行孤立点检测.  相似文献   

16.
适用于大规模文本处理的动态密度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对海量数据处理时, 存在参数输入复杂及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 给出新的密度定义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只需一个简单输入参数就能动态识别密度不均匀聚类簇的聚类算法, 同时将其扩充为可以处理海量数据的两阶段动态密度聚类算法。在人造数据集、大规模数据集以及中英文文本语料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 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输入参数简单和聚类效率高的特点, 可以应用于海量文本数据的聚类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相比其它聚类算法,密度峰值点快速搜索聚类算法(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DPC)只需较少的参数就能达到较好的聚类结果,然而当某个类存在多个密度峰值时,聚类结果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簇边界划分的DPC算法:B-DPC算法.改进算法首先利用一种新的去除噪声准则对数据集进行清理,再调用DPC算法进行首次聚类.最后搜索并发现邻近类的边界样本,根据边界样本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对首次聚类结果进行二次聚类.实验证明,B-DPC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多密度峰值聚类问题,能够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对噪声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现有聚类常用算法的研究,给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中本数据集聚类的算法DBTC(density-based text clustering)。方法 采用在DBSCAN算法基础上改进提出的DBTC算法,对中本数据集进行聚类。结果 DBTC算法可以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对中本聚类的准确率高达80%以上。结论 经过分析和实验证明DBTC算法比基本的DBSCAN算法更适合于大规模数据集。  相似文献   

19.
DBSCAN算法是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数据聚类方法, 聚类速度快, 且能够有效处理噪声点和发现任意形状的空间聚类.但是数据量大时要求较大的内存支持和IO消耗, 当空间聚类的密度不均匀,聚类间距离相差很大时, 聚类质量较差.本文在DBSCAN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划分不同密度分别聚类的算法.测试结果表明可以改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选平  祝兴昌  马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41(12):1387-1390,1395
针对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由高密度区到低密度区的处理顺序所带来的不能识别低密度对象类别的缺陷,通过对聚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边界识别进行讨论,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识别的聚类算法.该算法的思想是:同簇优先权高于密度优先权,即在选择下一个对象进行聚类时,在已聚类的对象中优先选择同一簇的对象,当对象沿某一方向扩展到达簇边界时停止扩展,转而向其他方向扩展,这种处理顺序能使得类别最大化.通过分析簇边界的密度变化特征,建立了边界识别准则,并根据该准则对数据进行聚类.通过在合成数据和美国加州大学提供的知识挖掘数据库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地处理低密度区域的数据,与识别聚类结构的对象排序算法相比,聚类效果可提高4%左右,而时间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