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探究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疗效。选择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54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与研究组(28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研究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置管引流天数、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上升(P0.05),且术后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治疗早期肺癌,可行且有效,炎症反应程度轻。  相似文献   

2.
探究胸腔镜下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效果。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86例,根据手术选取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KPS功能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5天比较,观察组KPS评分(72.63±5.89)分、(90.47±3.20)分均高于对照组(56.42±7.24)分、(82.56±4.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0.93%(P0.05)。胸腔镜下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对机体损伤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3.
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从靖远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收治的胸部创伤患者中抽选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炎性因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案治疗对手术情况、炎症因子、胃肠激素、血清淀粉酶水平、并发症等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比分析开腹手术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50)的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完成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胃肠激素水平即MTL,GAS指标无差异(P0.05),术后虽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降低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炎症因子水平CRP,TNF-ɑ,IL-6,IL-8无差异(P0.05),术后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各项指标升高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组前患者血清淀粉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升高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肝功能指标ALT,TBIL,AST,GGT水平无差异(P0.05),术后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升高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术后出血、高淀粉酶血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降低炎症反应程度,改善血清淀酚酶情况,促进胃肠功能、免疫功能、肝功能尽快恢复,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天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炎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1.06%显著低于对照组7.45%(P0.05);观察组患者疤痕遗留率3.19%明显低于对照组11.70%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切口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时与后路开放椎间盘融合术在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206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椎间孔镜技术)和对照组(行后路开放椎间盘融合术),每组103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切口疼痛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的VAS评分与时间点(0.5,1,2 d)呈负相关,而观察组VAS评分下降趋势更明显,两组交互作用比较(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腰腿疼VAS评分与各自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前、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及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ODI评分和JOA评分与术后6个月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技术能够取得与骨科开放手术基本一致的临床效果,且可减轻术中对患者的创伤程度,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恢复进度.  相似文献   

7.
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分析。选取甘肃省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明显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分析不缩短指骨显微术联合术后扶他林乳胶剂对断指病人治疗效果、肿痛恢复程度的影响及对患者手术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断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不缩短指骨显微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联合使用扶他林乳胶剂干预;治疗结束后半年时对患者手治疗疗效进行评估;统计两组再植指成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术后肿痛恢复程度及术后肿痛康复时间,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断指成活率的影响。观察组治疗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断指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肿胀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肿胀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离断程度、缺血时间、受伤类型、静脉桥联、受伤水平、血管形成及保存方法均为影响患者断指成活率的影响因素,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离断程度、缺血时间、静脉桥联、受伤水平为影响患者断指成活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受伤类型、血管形成及保存方法为影响患者断指成活的独立性保护因素(P0.05)。采用不缩短指骨显微术联合术后扶他林乳胶剂对断指病人干预后可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及肿胀恢复程度,且离断程度、缺血时间、静脉桥联、受伤水平、受伤类型、血管形成及保存方法均为影响患者断指成活的独立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自发性气胸方面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同时收集我院去年同期收治的自发性气胸行开胸手术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安全性方面,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自发性气胸方面,安全有效,可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痛苦小,易接受,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探讨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长期疗效。选取永登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长期疗效,并比较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咳血、咳痰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长期疗效明显,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胃肠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肠手术的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行静脉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2 min与诱导前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水平均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2 min与诱导前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镇静评分和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肠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啶能够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表现,改善术后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血管供应的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及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方法将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术的100例患者按门诊编号随机分为保留子宫血管的STHMUV组(研究组,n=50)及传统次全子宫切除SROU术组(对照组,n=5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发热及残端息肉情况,同时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 a,2 a抽血化验检查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变化,并进行围绝经期症状观察.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及残端息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症状几乎不出现;对照组术后FSH,LH明显升高(P0.05),E2降低(P0.05),围绝经期症状出现较多.结论 STHMUV术组在卵巢激素分泌方面的影响不如传统SROU术组明显,该术式对保留卵巢功能、延缓卵巢早衰的出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腔镜术后抗感染情况,探讨术后感染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选取腹腔镜手术患者341例作为研究对象,腹腔镜子宫全切和次全切手术(A组)172例(污染类手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出术(B组)169例(清洁类手术),再依照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3,7 d和未使用抗菌药物分为Ⅰ~Ⅳ4个亚组,对比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退热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术后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各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使用抗菌药物的AⅠ~AⅢ3个亚组中AⅠ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明显短于AⅡ,AⅢ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Ⅳ亚组术后退热时间明显长于AⅠ~AⅢ亚组,术后感染率明显高于AⅠ~AⅢ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Ⅰ~BⅣ4个亚组之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Ⅳ亚组术后退热时间和术后感染率与BⅠ~BⅢ亚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于清洁类手术患者术后不必给予抗菌药物,污染类手术延长术后抗菌药物给药时间与感染发生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尽量缩短给药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动态监测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对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的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6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常规非手术治疗(抗感染、化痰、止血等)仍反复大咯血后行BAE,根据患者行BAE后的疗效分为4组,优效组(29例)、良效组(29例)、中效组(24例)及差效组(14例),比较4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结果 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随手术治疗效果呈下降趋势,优效组最高,差效组最低,且差效组与优效组和良效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均较术前升高,同时差效组明显小于优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效组、良效组和中效组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与治愈级别呈正相关,优效组浓度最高,差效组浓度最低,且中效组和差效组与优效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进行动态监测,不仅可以评估行BAE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患者的预后情况,还可为术后复发咯血的预测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效果.方法选取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肝和胃方水煎剂,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证型分布情况和反流类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积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反胃、泛酸、胸痛积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胃灼热症状积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反胃、泛酸、胸痛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疏肝和胃方可有效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效果优于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化介入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治疗血管再通时间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15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并完成6个月随访的STEMI的患者,按照优化介入流程启动时间顺序分为两组.记录两组患者靶血管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比较两组患者Dt B时间、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入院和PCI术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值及术后6个月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靶血管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LVEF相似,但在PCI术后6个月随访时左室射血分数变化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病种质量管理可缩短STEMI患者急诊PCI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改善术后6个月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健康观察组(65例,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与对照组(63例,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随访2 a,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央区食道旁淋巴结转移、外侧区淋巴结转移、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随访期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5例,转移率为7.69%;颈侧区淋巴结转移3例,转移率为4.62%;对照组随访期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1例,转移率为17.46%;颈侧区淋巴结转移7例,转移率为11.11%;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行中央区食道旁淋巴结清扫治疗术后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心绞痛患者经PCI治疗后不良心脏事件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PCI的129例心绞痛患者,根据血清TBIL水平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行PCI的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情况,并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TG,T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指标(血糖、Scr、Hb、LDL-C、HDL-C、AST)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靶病变部位、慢性闭塞病变及LVEF≤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入支架长度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PCI者所占比例、置入支架数和置入支架直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为24.1%,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BIL水平是心绞痛患者PCI后MACE的保护因素,置入支架长度则是危险因素.结论心绞痛患者PCI后血清TBIL水平越低其预后越差;血清TBIL水平是心绞痛患者PCI后MACE的保护因素,置入支架长度则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解剖性肝切除术(AH)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IH)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AH组165例,IH组13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AH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IH组,AH组术中出血量、当日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IH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周AST,ALT,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H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30%,显著低于IH组(30.37%)(P0.05);AH组结石残留率为4.29%,再复发率为1.23%,均显著低于IH组(15.67%,7.46%)(P0.05).结论与IH比较,AH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少、术后并发症少、结石残留及复发率低特点,两者对肝功能的影响接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者住院天数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