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激素类物质对大白桩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激素类物质三十烷醇、肌醇、赤霉素对大白桩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对大白桩菇菌丝生长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最适宜的添加质量浓度为1 mg/L.  相似文献   

2.
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郑州检验所化学研究室以天然蜂蜡为原料,采用萃取、化学处理、控温分步结晶新工艺,成功地研制出高纯度(99~99.8%)三十烷醇晶体。同时还筛选出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配制成优良剂型。三十烷醇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的效果好。国内外的试验表明,纯度为99.4%的三十烷醇对玉米的促生长作用为纯度97.3%的三十烷醇的四倍,98%的三十烷醇对水稻幼苗的促生长生理活性为85%的三十烷醇的10倍。对植物外施三十烷醇可直接或间接地调节一些生理和生化过程,如促进种子发芽,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促进根、茎、叶的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增加开花数;促进植物组织吸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三十烷醇对凤尾菇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用三十烷醇处理凤尾菇,可以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生,其最适浓度为0.5~1ppm,三十烷醇的增产效应与其促进菌丝的胞外纤维素酶活性有直接关系,而该酶活性增加又与呼吸速率增加、乙烯释放加速分不开.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三十烷醇、赤霉素及三十烷醇与赤霉素的混配试验,对白金针菇沪菌3号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十烷醇与赤霉素混配对沪菌3号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甘薯品种210—18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试验0.1、0.2、0.5、1.0ppm三十烷醇浸插苗和叶面喷施对植株根系发育,光合速率以及植株鲜重变化的影响,同时测定根和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到在试验浓度范围,用0.5ppm三十烷醇浸甘薯插苗4小时有利于发根壮苗,在甘薯生长后期用0.2ppm三十烷醇叶面喷施,能适当抑制茎叶营养生长的速度,这对于养分向地下转运促进块根膨大是有利的。这种三十烷醇对甘薯生长的影响可能通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影响不同器官吲哚乙酸含量水平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平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了2个使用时期,5种植物调节剂对平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生长调节剂可促进平基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提高菇体产量。在所测试的各种生长调节剂中,以三十烷醇效果最佳,其余几种生长调节剂也可较大幅度地增产。在2个不同的使用时期内,又以现蕾期喷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早在1933年,奇布纳(Chibnall)等就首次从苜蓿中提取分离得三十烷醇-1,又名蜂花醇。四十多年后,里斯(Ries)等指出苜蓿干草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并增加收成,于是他们着手分离苜蓿中的活性成份。后经质谱鉴定,这种活性物质就是三十烷醇-1。里斯认为三十烷醇-1是一种无毒、高效、快速及适用范围相当广泛的植物生长促进剂。一毫克样品就能使1000M~2(相当于1.5亩)种植面积的作物增产10—40%。因而引起了  相似文献   

8.
三十烷醇是一种生理活性很强的天然植物激素。据科研部门和生产单位报导,喷施三十烷醇对水稻、棉花、黄瓜和茶叶等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及生长的影响报导较少。另外,近年来有试验指出,作物生长后期喷施低浓度磷酸二氢钾溶液有改善结实性状的效果。为此,我们在小麦生长后期进行了混喷三十烷醇和磷酸二氢钾稀溶液的试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三十烷醇浸种对冬小麦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实验证明,用三十烷醇浸种能增加叶面积,提高单株鲜、干重,增加呼吸强度,提高淀粉酶活性,加速淀粉转化。  相似文献   

10.
用三十烷醇的水溶液对绳江蓠藻体和孢子进行浸泡处理,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三十烷醇对绳江蓠藻体的生长和孢子的萌发生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孢子的附着有不良影响,使孢子的附着率明显降低。对藻体生长的适宜浓度为1~4ppm,对孢子萌发生长的适宜浓度1~8ppm。在使用中以1ppm为宜。  相似文献   

11.
用分批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经CH2Cl2或CH3OH驯化的假单胞杆菌DMI对CH3OH和 CH2Cl2竞争性利用的动力学.CH2Cl2的降解过程是严重底物抑制过程,CH2Cl2和CH3OH 的同时利用有助于提高菌体的生长速率.两种底物共存时,甲醇的消耗占优势、同种底物比 的消耗速率均低于在单一碳源时的数值.高浓度甲醇的竞争作用不但抑制了CH2Cl2驯化的 DMI对CH2Cl2的降解能力,而且抑制了CH3OH驯化菌脱卤活性的诱导过程.两种底物消 耗的相对速率取决于接种物的生物活性和底物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NiSO4·6H2O与4,4'-联吡啶在H2O-CH3OH混合溶液中反应,制备了配位聚合物[Ni(4,4′-bpy)(H2O)4]·(SO42-)·(CH3OH)·(H2O),并使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此配合物含有三种分别沿[100]、[010]、[110]方向排列的无限长链,并通过其配位水分子与位于层间位置的SO42-形成氢键而连接成为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剂热合成方法,合成了一个新颖的一维锌(Ⅱ)配位聚合物[Zn(absa)(pcih)](CH3OH)(1)(Habsa=4-氨基酸苯磺酸,Hpcih=2-吡啶甲醛异烟酰腙),并研究了配体Hpcih及锌(Ⅱ)配合物的生物抑菌能力以及促进玉米幼苗生长的生物活性作用.结果表明,Hpcih及[Zn(absa)(pcih)](CH3OH)在较低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并且对植物玉米幼苗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W10O32]4-和[Ce(H2O)(DMF)6]4+合成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e(H2O)(DMF)6(W10O32)](DMF)(CH3CH2OH)。这种新型的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循环伏安法和单晶X-射线衍射法等对该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镧系大环希夫碱配合物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合镧系硝酸盐 ( )的存在下 ,2 ,2 (-亚乙二氧基 )双苯甲醛与二亚乙基三胺在乙醇介质中形成了配合物 RE(OH) (NO3) 2 L· 2 CH3CH2 OH (RE=La~ Nd) (L是相应的希夫碱大环 ) ,且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 TG- DTA分析等性质表征 .结果表明 ,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式为 [Ln(OH) (NO3) L] NO3·2 CH3CH2 OH,其中镧系离子的配位数为 8.  相似文献   

16.
采用MDY-2电子密度仪和德国DCAT21全自动表面张力仪,在298.15K下测定了离子液体N-丁基吡啶硝酸盐(N-butylpyridinium nitrate,[BuPy]NO3)与有机溶剂甲醇、乙醇、正丁醇在全浓度范围内(离子液体在有机溶剂中的摩尔分数为0~1)的密度和表面张力,计算了二元体系{[BuPy]NO3+CH3OH},{[BuPy]NO3+C2H5OH}和{[BuPy]NO3+C4H9OH}的超额摩尔体积VE和表面张力偏差δγ,分别利用Redlich-Kister方程对二元体系的超额摩尔体积VE和表面张力偏差δγ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二元体系{[BuPy]NO3+CH3OH}和{[BuPy]NO3+C2H5OH}的超额摩尔体积VE在全摩尔组成范围内均为负值,而{[BuPy]NO3+C4H9OH}二元体系在低离子液体摩尔分数时为正值,随着离子液体摩尔分数的增大由正值变为负值。在全摩尔组成范围内,{[BuPy]NO3+CH3OH}的表面张力偏差δγ为正值,{[BuPy]NO3+C2H5OH}和{[BuPy]NO3+C4H9OH}的δγ为负值,随着醇碳链的增长,表面张力偏差出现由正到负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用XPS和UPS法研究金属Mn、Mg表面与CH_3OH、C_2H_5OH的反应,室温下,ROH(R=CH_3,C_2H_5)以RO~-的形态吸附在Mg表面,Mn表面有较高的活性,ROH除以RO~-的形态被吸附外,部分还分解为O~(2-)和脱附的碳氢化合物,加热至600K时,Mn表面RO~-完全分解为O~(2-)和R,后者与表面氢结合后脱附,部分C_2H_5O~-中的碳成无定形碳并在~675K加氢脱附,ROH在氧化锰表面除以RO~-的形态被吸附外,在高于650K时还产生CH_2O_(a)、C_2H_4O_(a)等,这些物种在700K依然存在,氧化使锰表面断裂R—O和C—C键的活性降低而其脱氢活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AgCF3SO3与1,4-二咪唑基-二甲苯(bix)在双膦配体dppm或dppe参与下通过自组装得到结构迥然不同的两个配合物:零维金属大环配合物[Ag4(bix)2(dppm)4(CF3SO3)2](1)·2CF3SO3·2DMF·2H2O及具有二维(4,4)格子的聚合物[Ag(bix)(dppe)]n(2)·nCF3SO3·nDMF·nCH3OH,表明双膦配体的链上亚甲基的数目对配合物的结构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2-[二(2-氨基乙基)氨基]乙醇为配体,合成了带羟乙基臂的单核Pd(II)配合物:{PdI[(H2NCH2CH2)2NCH2CH2OH]}I。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显示该配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配合物的分子由一个一价阳离子{PdI[(H2NCH2CH2)2NCH2CH2OH]}+和一个负一价的碘离子组成。Pd(II)离子与一个二乙烯三胺单元的三个氮原子以及一个碘原子配位。三个Pd-N键的键长在2.032(10)到2.068(4)之间。Pd(II)离子与三个氮原子及一个碘原子的配位环境构成一个扭曲的平面四边形构型,N1、N2、N3平面与N2、Pd1I、1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7.4(0.3)°。  相似文献   

20.
详细研究了[Re2(CO)10]在TMNO·2H2O的作用下与配体MeN(CH2CH2OH)2的反应,反应产物用二氯甲烷一已烷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Re(I)单核配合物fac-[Re{η^3-MeN(CH2CH2O)(CH2CH2OH)}-(CO)3]。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1H NMR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SMARTCCD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在此晶体结构中,每个铼(I)阳离子与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羰基六配位构成变形的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