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杨梅酮的抗氧化和抗膀胱癌活性,进行了抗氧化试验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观察.结果表明,杨梅酮能有效抑制AAPH诱导的红细胞溶血,且效果呈浓度依赖性,80μmol/L杨梅酮的溶血抑制率达到(93.67±0.01)%.研究表明,杨梅酮可通过增强细胞内SOD、GPx的酶活来调控ROS水平,减少MDA产生,避免脂质过氧化.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杨梅酮对膀胱癌细胞EJ和T24以及正常膀胱细胞SV-HUC-1的抑制效果也有剂量相关性,IC_(50)分别为(39.8±1.0)、(49.0±0.9)、(75.9±1.8)μmol/L.进一步细胞吸收量分析表明,可能是EJ对杨梅酮有更强的细胞吸收导致了杨梅酮对EJ的IC_(50)比T24更低(更敏感的细胞毒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杨梅酮对EJ细胞周期DNA分布的影响,发现杨梅酮主要通过诱导EJ细胞产生凋亡及S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采用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跟踪测定了四种汽轮机油在ASTM D943氧化评定过程中不同氧化时间点的油样。油样用四氯化碳稀释定容,液膜法测定,扫描128次,图谱进行局部放大,主要研究在1615~1800cm~(-1)(中心在1715 cm~(-1))的羰基吸收峰。用参考点法量出各油样的羰基吸光值,换算成单位浓度(1g/mL)的油样羰基吸光值,考察单位浓度油样的吸光值与氧化时间之间的关系,並与酸值与氧化时间的关系对照,发现两者同步增长,且红外测定法测定终点突变明显、精确度高、操作方便、快速、油品用量少、便于跟踪,故有可能用以代替酸值测定法对ASTM D943氧化实验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简称酮酐)(BTDA)、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原料,在较低的温度下,通过"一步法"合成BTDA-TDI/MDI三元共聚聚酰亚胺,利用溶液相转化法成功制备聚酰亚胺(PI)微孔膜,探究了滞空时间和凝固浴浓度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滞空时间的延长,膜皮层厚度增大,皮层致密程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水通量呈现逐渐减小趋势,到达最小通量后开始回升,牛血清蛋白(BSA)截留率则呈现逐步增大趋势,到达峰值后开始下降;随着凝固浴浓度的增加,膜皮层厚度增大,膜厚减小,皮层致密程度变化不明显,水通量呈现逐步下降趋势,BSA截留率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4.
胶束增敏分光光度法测定牛奶中微量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的条件下,铅(Ⅱ)与二甲酚橙的显色反应。在pH=5.4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Pb与二甲酚橙(XO)和CTMAB反应生成红色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10~5L·mol~(-1)·cm~(-1)。研究表明,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显著提高。铅含量在0~2.0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牛奶中微量铅离子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苯萤光酮作为Ge、Mo(Ⅳ)、Sn(Ⅵ)、Ti(Ⅵ)、Zr、Nb和Ta等离子的显色反应早已有报导。但苯萤光酮的衍生物—硝基苯酮报导的很少,这可能因硝基苯萤光酮灵敏度与选择性并不比苯萤光酮优越多少,且试剂的合成却麻烦的多。本文参考苯萤光酮的反应研究了合成的硝基苯萤光酮与Co(Ⅱ)的显色条件,试剂的离解常数与络合平衡。实验指出:在亚硝酸钠与Zephiramine存在下,控制pH为4.6~5.2时形成水溶性的绿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35nm,络合物组成为1∶2,摩尔吸光系数(ε)为5.88×10~4lM~(-1)cm~(-1)。  相似文献   

6.
小球藻引发水中Cr(Ⅵ)的光化学还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研究了在金属卤化物灯(λ≥365nm,250W)光照下由小球藻类引发水体中Cr(Ⅵ)的光化学还原反应,考察了小球藻浓度、光照时间Cr(Ⅵ)初始浓度及pH值在通N2的条件下对Cr(Ⅵ)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小球藻浓度的增大,Cr(Ⅵ)的还原速率及还原率均增大;随着小球藻浓度的增大,光照时间的增加,Cr(Ⅵ)的初始浓度降低以及溶液pH值的降低,Cr(Ⅵ)的光化学还原率逐步增大.当pH≥6时,Cr(Ⅵ)的光化学还原反应基本消失;当pH=4时,六价铬的浓度在0.4~1.0mg/L范围内,小球藻浓度对应的吸光度Aalga在0.025~0.180范围内,Cr(Ⅵ)的初始还原速率拟合方程为V0=kC00.1718A0al.5ga235.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12个含香豆素单元的查尔酮化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它们进行了表征,通过测定最大紫外吸收波长、摩尔吸光度、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和Stokes shift值等参数。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有较大的摩尔吸光度和较小的Stokes位移值,作为发光材料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PH=5.1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增敏作用]存在的条件下,二甲酚橙(XO)与铅形成稳定的1:1红色络合物,在波长为585mm处有最大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99×104,是无表面活性剂存在时的4.5倍,铅含量在0-25ug/5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简便有效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溶膜富集光度法测定痕量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工作提出锗(Ⅳ)-苯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的离子缔合物,用徽孔滤膜富集,溶于乙二醇独甲醚中.于波长505m光度测定。摩尔吸光系数E=1.07×10^5LA·mole^-1·cm^-1,空白值低.干扰少,富集20倍以上.检测限可达0.3μgGe·L^-1  相似文献   

10.
甲基绿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0.01mol/L硫酸介质中,有溴化钠存在下,金与甲基绿成紫色络合物,并可被混合溶剂环已烷 丁酮(1 1)萃取,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96nm处,0-10μg/10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1.31×10~5L·mol~(-1)·cm~(-1)。应用本法测定了矿石,阳极泥及浸出渣中金的含量,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