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中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相当严重,对城市大气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将是控制城市大气环境管理污染的主要手段。本文根据对多个城市的研究,开发了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方法。该方法引入了排放当量概念,通过构造区域间大气污染物转移矩阵及线性规划模型来确定城市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当量总量及分布,并以此作为区域控制指标分配至污染源。将其应用在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中,发现城市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量与排放高度α次幂成正比,0<α<1,对济南α=0.8,该参数为总量的分配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业活动是一个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随着我国工业污染物减排措施的不断加强以及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业活动的污染物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将日益突出。文章综述了农业活动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基本形式和影响大气复合污染的主要机理,分析了农业活动的污染物排放及其大气环境效应模拟研究现状,并提出了面临的主要问题:(1)农业排放源估算和排放源清单制定的不确定性;(2)PM2.5与农业排放各前体物之间呈高度非线性关系;和(3)现有空气质量模式对PM2.5浓度及其化学组分预报准确性不够。  相似文献   

3.
农业活动是一个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随着我国工业污染物减排措施的不断加强,以及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业活动的污染物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将日益突出。综述了农业活动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基本形式和影响大气复合污染的主要机理,分析了农业活动的污染物排放及其大气环境效应模拟研究现状;并提出了面临的主要问题:1农业排放源估算和排放源清单制定的不确定性;2PM2.5与农业排放各前体物之间呈高度非线性关系;3现有空气质量模式仍缺乏对PM2.5及其化学组成的认识以及对PM2.5形成机理和形成过程的描述,对PM2.5浓度及其化学组分预报的准确性不够。  相似文献   

4.
一个欧拉型污染物沉降的中尺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个欧拉型的污染物中尺度数值模式,用以研究大气中污染物的输送、转化和干、湿沉降。模式以Anthes等人发展的中尺度气象模式为基础,加入了污染物质量守恒方程组。在方程中包括了源发射率、物质的平流和湍流输送和参数化的气相化学转化和干沉降。作为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三维的中尺度模式中嵌入一个一维时变的雨云物理和化学模块,用以研究污染物的湿沉降。用这个模式讨论了湿沉降规律和中国东部地区的污染物浓度和干湿沉降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大气化学传输模式CAMx的伴随模式: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气化学传输模式CAMx的基础上,用人工编写代码的方法,构建其伴随模式,并通过数值试验,对伴随模式程序进行了检验.应用CAMx及其伴随模式,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污染进行数值模拟和敏感性分析,计算了地面二氧化硫和臭氧关于污染物排放源的敏感性,并用数值方法探讨了线性敏感系数的适用范围,可为深入研究该地区污染机理和控制策略提供重要依据.用伴随模式可以高效率地计算目标函数关于多个输入变量的敏感性,显著地扩展了原模式的功能,为大气环境优化控制和大气化学数据同化等科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6.
城市街谷大气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机动车尾气排放不断增加以及城市通风能力降低,常导致城市街谷内的空气污染。城市街谷大气环境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外场观测、实验室物理模拟和数值计算。外场观测和物理模拟可以考察街谷内污染物的传输扩散规律并对数值模式进行检验,另外,复杂的数值模式则可对城市冠层内大气扩散问题进行详细模拟,数值模拟和外场观测及物理模拟相配合,可用于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控制决策及交通规划。重点介绍了近十年内城市街谷大气环境研究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7.
刘竹 《中国工程科学》2011,9(4):101-105
从城市的经济发展、CO2和工业污染物排放、资源消耗的多维视角出发,以沈阳市为研究案例,运用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城市在经济发展与低碳转型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变化,并评价了城市尺度下各种技术的节能减排潜力和运用愿景;指出城市在全球低碳经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城市尺度的减排技术能够在相当程度上降低碳排放总量。从未来的发展来看,要实现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仍须进一步在技术和经济增长方式上大力投入。  相似文献   

8.
分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取得的成效,即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城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加强,清洁能源利用增强;提出大气污染防治仍存在的问题:污染物有新的变化,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明显,机动车污染问题突出,法律责任缺乏威慑力度;最后建议应修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完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建立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机制,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修改有关机动车污染防治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以2011—2015年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水环境质量数据为基础, 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分析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与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响应关系, 发现这种响应关系在时空上呈现差异化特点。进一步对二者的响应关系进行分区, 提出不同分区模式下的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水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使污染物总量控制更好地服务于水环境质量改善, 为流域水环境质量目标要求下的精准治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由于根据浓度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难以实现与总量控制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式的协调与统一,因此,该文首先介绍了总量控制下的大气环境评价思路,并对大气总量控制技术支持系统展开了分析,以A-P值法为依据,构建窄烟云稀释矩阵反演模型,对总量控制区域的大气总量控制与发展规划进行合理制定,并进行总允许排放量的测算。通过对各种排放允许量进行削减与调整后,结合总量控制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情况,明确具体的允许排放量,设定详细的排放源强度。  相似文献   

11.
用MM5模式和阻力模型计算硫化物的干沉降速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NCEP资料,由中尺度气象模式MM5产生中国东部及附近地区详细的边界层气象场,使用类似于RADM中的阻力模型,计算了该地区2000年3月22—27日硫化物(SO2、SO4^2-)的干沉降速度的区域分布,以及典型地区的干沉降速度随时间的演变;讨论了不同阻力对硫化物干沉降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下垫面类型和气象条件的不同,硫化物的干沉降速率有着明显的时空变化,尤其是当有天气系统(如锋面)时,污染物的干沉降速率明显增大.对SO2来说,不同的下垫面条件、不同的气象条件下,三种阻力的相对重要性不同;对SO4^2-来说,其干沉降速度主要决定于分子扩散阻尼和表面阻尼.  相似文献   

12.
AERMOD模型在工业园区大气环境容量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AERMOD模型,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例,通过用AERMOD模型预测分析工业园区建设带来的大气环境影响,并结合环境质量现状计算确定园区大气环境容量值,对园区提出总量控制要求,并分析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数据的合理性,对AERMOD模型在工业园区大气环境容量计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节能减排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建立减排效果评价模型,量化分析我国节能减排所取得的成绩,运用灰色预测法得出未来十年(即2010-2019年)能源消费量和环境空气质量的预测值,建立相对偏差模糊矩阵综合评价模型对2012年各地区大气的污染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引用AQI指标量化分析节能减排实施前后各省会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4.
韶山森林生态系统硫沉降临界负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MAGIC和SMART模型在计算临界负荷时均存在一定的局限,但二者机理较为类似,考虑的主要反应过程可以相互补充.为了准确地计算硫沉降临界负荷,将MAGIC模型与SMART模型相结合,模拟了一定酸沉降量下生态系统化学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计算出韶山硫沉降临界负荷为1.76keq(hm^2&#183;a)^-1.通过与MAGIC模型计算的硫沉降临界负荷2.28keq(hm^2&#183;a)^-1比较,用MAGIC和SMART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临界负荷更接近实测值.  相似文献   

15.
省域公路网规划大气环境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网规划环境评价针对路网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以减缓、避免、消除由于规划缺陷等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预测和评价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从排放量预测、排放因子与系数、路网布局与车流量规划、规划方案的比选等方面,对省域公路网规划大气环境评价方法进行探讨,介绍了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和湖北省骨架公路网规划大气环境评价两个案例,并对两个案例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排放量预测评价是目前我国省域高速公路网大气环境评价切实可行的方法,基于通道的评价和分区评价可从不同的视角反映公路网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缺乏对机动车排放系数的系统研究和多方案比选以及规划本身的不确定性是目前我国交通规划环评面临的主要困难.  相似文献   

16.
高速道路入口匝道通行能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高速道路入口匝道的通行能力主要受3个因素的制约;干道最外侧车道上的车流特性;匝道车辆接受空档的特性;匝道车辆连续跟车行驶特性。因此运用平面优先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研究成果,根据高速道路匝道与干道结合部的交通流特性以及我国交通的混合交通流特点,建立了高速道路匝道通行能力模型,并对3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孔祥华 《河南科学》2011,29(3):365-367
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是实施污染总量控制的基础,对于局地性区域来说大气环境容量又是大气传输、扩散和排放方式的具体体现.应用国标<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规定的以箱模型为基本模型推导出的宏观总量控制A值法测算了宝鸡市的SO2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结果表明:宝鸡市SO2:大气环境容量为5...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入CuCl-Si混合粉末和水蒸气作为氧化硅的原料, 应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方法, 从廉价的氯化铋和硫粉出发, 在450℃下精确控制合成了不同形态的氧化硅包敷的硫化铋纳米线, 包括具有光滑表面的纳米线和缀有硫化铋纳米珠的纳米线。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对产物进行了精细的表征, 讨论了精确控制合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借鉴水体允许纳污量计算一般技术原则和大气总量控制箱模式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河流水质管理容量的概念并探讨了它的计算方法和不同特点,同时对河流水质管理容量在水环境保护中的潜在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