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3 毫秒
1.
本以40株含苯丙氨酸解氨酶的酵母为出发菌株,用L-苯丙氨酸和肉桂酸为底物对苯丙氨酸解氨酶活进行双向测量筛选,得到了一株高活力苯丙氨酸解氨酶菌株1001-20-6R。在1%肉桂酸,7.4mol/L氨,pH10.0,30℃条件下反应4小时,肉桂酸转化率达58.3%,其酶活为492u/g细胞干重。  相似文献   

2.
植酸酶高活性菌株的选育及酶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本实验室筛选的一株米曲霉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并经过初筛、复利筛等步骤得到一株植酸酶高产菌株,酶活约提高156%,最高酶活达240U/ml粗酶液,72h左右达产酶高峰期。  相似文献   

3.
蓝色犁头霉JY-2#的选育与发酵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经过紫外线诱变的蓝色犁头霉原生质体倾注于含有化合物RSA(17α-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21-醋酸酯)的高渗再生培养基平板上,选育具有RSA抗性的氢化可的松生产菌株。获得60株抗性突变株,其中8株突变株的氢化可的松转化率高于出发菌株。突变株JY-2^#的氢化可的松转化率达81.63%,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4.1%。初步研究了突变株JY-2^#在5L发酵罐的转化工艺和转化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一株巨大芽孢杆菌产胞外青霉素酰化酶的发酵条件下进行了初步研究。不同的氮源及装液量和发酵时间产酶均有影响。该菌株在27-28℃180r/min,初始PH8.0,苯乙酸浓度0.6%的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60h左右,青霉素酰化酶活力可达500-700U/100ml。  相似文献   

5.
灰绿曲霉高产纤维素酶突变株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一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野生菌株-灰绿曲霉XC9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氯化锂、甲基磺酸乙酯(EMS)等物理化学诱变剂多重诱变处理,获得了抗葡萄糖阻遏的突变株E2-26、E5-65、U6-31和EU7-22,其CMC酶活与出发菌株相比分别提高至1.7、1.4、1.3、2.0倍.突变株经PDA斜面接种传代5次后产酶性能仍然保持稳定.变株的菌丝、孢子颜色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对突变株EU7-22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并与出发菌株XC9作了发酵性状的比较,发现其产酶性能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丝状真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外切几丁质酶具有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根据里氏木霉基因组数据库获得了一个编号为21725的外切几丁质酶nagl基因序列,根据检索结果,从里氏木霉QM9414基因组DNA中克隆获得1.9kb的基因片段.构建了以cbhl为启动子和终止子的重组质粒pCbhNag,与含有pyr4基因的质粒pSKpyr4共转化里氏木霉pyr4缺陷株RutC30△U3.共得到99个转化子,初筛得到5株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酶活较高的转化子,其中N3菌株的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酶活可达26.65 U/mL,而出发菌株的胞外几丁质酶几乎无酶活.成功实现了里氏木霉几丁质酶的克隆及同源表达.  相似文献   

7.
抗高浓度葡萄糖阻遏的纤维素酶高产菌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本室保存的一株纤维素酶产量较高的拟康氏木霉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处理,用葡萄糖(梯度浓度)纤维素双层平板选育,在含葡萄糖(4%)纤维素双层平板上获得一株葡萄糖浓度高达10%仍能产生纤维素水解透明圈的突变株UVⅢ,培养6d,干曲的CMC酶活,FP酶法和β酶活分别可达1145.7u/g,55.64u/g和24u/g,分别是出发株的2.4倍,3.4倍和12.6倍。  相似文献   

8.
以本实验室筛选的一株米曲霉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并经过初筛、复筛等步骤而得到一株植酸酶高产菌株,酶活约提高156%,最高酶活达240U/ml粗酶液,72h左右达到产酶高峰期.植酸酶的最适温度为56℃,最适pH为5.5;Fe2+、Zn2+、Al3+对其酶活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Mg2+和EDTA在浓度为1mmol/L时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大白菜植株根际土壤中取样,通过茯苓粉琼脂培养基的透明圈试验,分离筛选到4株产β—1,3—葡聚糖酶的链霉菌菌株R8,R15,R31和AS。经比较发现,链霉菌菌株R15最早产生较明显的透明圈,且透明圈最大,澄清度最高,从R15菌株提取酶液,测定其分解β—1,3—葡聚糖的酶活力。结果表明,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5.0;低于55℃,pH7.5以下,该酶较稳定;Fe^3 ,K^ ,Cu^2 ,Hg^2 对酶有抑制作用,而Ca^2 ,Fe^2 ,Ba^2 ,Mn^2 ,Al^3 及Zn^2 对酶有激活作用,抑菌圈试验表明,该酶对小麦纹枯病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宽度达15mm。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种子经酶液处理后,病根率为34.51%,防病效果为64.28%。  相似文献   

10.
苯丙氨酸解氨酶菌株的选育及L─苯丙氨酸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粘红酵母RhodotorulaglutinisAS2.102,1001-2O-6R和深红酵母RhodotorularubraAS2.279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筛选得到一株苯丙氨酸解氨酶高活力菌株Rh.glutinisNC06,其酶活力是亲株1001-20-6R的1.5倍。在最适转化条件下,肉桂酸转化率达57.7%,每升转化液生成L-苯丙氨酸11.54克,另外对NC06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9  
从霉变的玉米芯中筛选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经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菌株形态特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利用固体纤曲培养产生纤维素酶,研究了培养基起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接种量、氮源、稻草粉与麸皮比例、表面活性剂等对菌株产酶的影响.在最适条件下菌株培养72h后,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力高达6812U/g(干曲.下同),滤纸酶活力(FPA)达172U/g.利用该菌株对蔗渣进行分解.其糖化率达36.4%.  相似文献   

12.
果胶酶高产菌Aspergillus niger HYA4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紫外线处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HY4孢子,照射剂量为75s。获得一株高产果胶酶突变株HYA4,在优化的固体发酵条件下酶活力达1285U/g物料,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倍,为亚麻脱胶酶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菌株。  相似文献   

13.
用有机汞试剂MNP对氨基酰化酶进行了修饰,在MNP存在的情况下,连续监测了氨基酰化酶催化底物的反应过程,发现MNP对氨基酰化酶的抑制作用为构象变化型。  相似文献   

14.
1、米曲氨基酰化酶吸附于DEAE—萄聚糖凝胶制得固定化酶。2、考察了固定化酶的一些性质。固定化对氨基酰化酶的温度—活力关系没有影响;固定化酶的表观米氏常数与天然酶的米氏常数差别也不大;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提高5℃。3、固定化酶及天然酶水解乙酰—DL—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速度较快,缬氨酸、丙氨酸和α—氨基丁酸的衍生物居中,非天然氨基酸对甲氧苯乙氨酸的衍生物最慢。4、比较了固定化氨基酰化酶柱式法与分批法降解乙酰—DL—α—氨基丁酸的运转情况,表明酶柱在45℃,169小时运转过程中,能稳定地拆分底物。  相似文献   

15.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褐色高温单孢菌(Thermomonospora fusca)为出发菌株,通过60s和80s的紫外线交替诱变孢子悬液,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的方法,获得了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株PE-211。与原始菌株相比,该突变株的产酶活力提高了1倍多。文中还对PE-211的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铜抗性菌株的原生质体诱变选育及其吸附能力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Y1单倍体化,筛选得到单倍体出发菌株SY1,通过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获得1株高抗性突变菌株,其Cu^2 抗性水平为8mmol/L,是出发菌株的8倍,其Cu^2 吸附量是出发菌株的4.6倍。50世代培养结果表明,其遗传稳定性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7.
沙沙  刘心怡  张玉林  邢翔 《河南科学》2019,37(7):1073-1081
以一株来自海鱼肠道的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诱变后通过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获得了五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其中菌株UV-30酶活最高,为0.082 1 U/g,较出发菌株(酶活为0.052 4 U/g)提高了56.68%.通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羧甲基纤维素钠1.25%,蛋白胨6%,产酶温度30℃,起始pH值8.0,装液量30%,接种量2.5%.以此条件发酵,酶活可达到0.168 6 U/g,为出发菌株的3.22倍,酶活显著提高,为该酶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纯培养分离方式获得纯化延胡索内生真菌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ITS r D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利用6种培养基筛选出代谢产功能酶菌株。分离获得312株内生真菌,可归类于9个属,其中镰刀菌属是优势类群。对已测序的30株内生真菌产酶活性研究表明20株试验菌株产纤溶酶,18株产复合酶,16株产碱性蛋白酶,10株产接触酶,1株产纤维素酶;其中4株内生真菌可代谢产生4种不同功能酶,为代谢产多酶系菌株。延胡索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产功能酶菌株的筛选不仅丰富了内生真菌资源,而且也为获得新颖结构化合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CPC酰化酶基因的人工合成与重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氨基头孢烷酸(7-ACA)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中间体,在医药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通过人工设计、合成并在重组大肠杆菌中表达头孢菌素C(CPC)酰化酶基因来实现7-ACA的一步酶法催化合成.以Pseudomonas sp.SE83菌株的CPC酰化酶蛋白质序列为模板.对CPC酰化酶基因分两段进行了全局优化设计,包括密码子替换、鸟嘌呤和胞嘧啶含量调整以及酶切位点修改等.通过装配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最终获得了目标基因,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成功构建了诱导型重组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pET28-acy.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在Luria-Bertani培养基中,新建重组大肠杆菌所表达的可溶CPC酰化酶占菌体总蛋白的75%以上;经优化培养基摇瓶发酵,重组菌的CPC酰化酶酶活高达2 956U/L.采用上述方法获得的CPC酰化酶,在一步酶法合成7-ACA的工业化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产生淀粉糖化酶菌株的分离以及酶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霉变物、土壤、醋曲、醋醅等分离出四株产生淀粉糖化酶且酶活较高的菌株,选取酶活最高的菌株vin-1作为出发菌株,初步鉴定为Aspergillus niger,其生淀粉糖化酶活力达到342U/g(干曲),酶最适作用温度为55℃,酶在pH值3.5~4.5之间有较高的酶活,最适pH值为4.0,Ca~(2+)、Mg~(2+)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Fe~(2+)、K~+、Fe~(3+)、Cu~(2+)、Mn~(2+)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Mn~(2+)抑制作用最大,达到近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