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简要论述了β-环糊精在不同条件下选择性磺酰化的方法,并且进行了β-CD-6-Ts的制备,改进了β-CD与β-CD-6-Ts薄层分析的展开条件.  相似文献   

2.
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大鼠肝细胞癌的动物模型,应用新生血管抑制药物β环糊精十四硫酸酯(β-CD-14S)联合肝动脉结扎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实验共分为5组:(1)阴性对照组;(2)β-CD-14S(0.5g/kg)门静脉给药组;(3)肝动脉结扎组;(4)β-CD-14S(0.5g/kg)肝动脉给药 肝动脉结扎组;(5) β-CD-14S(0.5g/kg)门静脉给药 肝动脉结扎组。实验结果表明,β-CD-14S 肝动脉结扎治疗组较单纯用药或肝动脉结扎组术后30d生存率明显提高。影象学和病理学的观察表明大鼠肝细胞癌的血供受到抑制,证实了β-CD-14S对肝细胞癌诱导的新生血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它与血管栓塞疗法的联合应用可望为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环糊精类物质通过改性可接枝到真丝上.在碱性水溶液中采用β-环糊精与对甲苯磺酰氯(TsCl)以1∶6的摩尔比反应合成了2位碳仲羟基单对甲苯磺酰β-环糊精酯(β-CD-2-OTs),然后采用乙二胺取代对甲基苯磺酸酯基合成了2-乙二胺基-β-环糊精(β-CD-2-E),最后用2,3-二溴丙酰氯与2-乙二胺基-β-环糊精反应得到了对真丝具有反应活性的单-(2-(2,3-二溴丙酰乙二胺基)-2-去氧)-β-环糊精(β-CD-2-EDBA)单体,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证明实验成功地获得了目标产物.通过采用合成产物对真丝进行接枝、恒重法测定接枝率、比较接枝前后真丝的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比较,发现合成产物对真丝具有一定的接枝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吡啶-2,6-二羧酸-β-环状糊精体系荧光分光光度法铀酰离子的最佳条件以及某些稀土共存离子对荧光体系的干扰,并应用于人工 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1,5—二苯基—2,4—咪唑啉二酮与2,3,4,6—四乙酰基—α—D-吡喃型溴代葡萄糖在弱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了β型的氯糖苷.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β-CD与α-巯基苯并咪唑2包合物的合成及表征,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澳坶衍射分析等测试表明,具有圆筒状晶格结构的β-CD(主体)与α-巯基苯并咪唑(客体)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弱相互作用而生成新物质-包合物,其组成为(C6H10O5)7,C7N2H6S,该化合物属于超分子。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条件下通过振荡平衡吸附法研究了β-CD对2-氨基-4-氯苯并噻唑(BZA)在两种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β-CD对BZA在南京黄棕壤中的吸附有增强作用;而对BZA在黑龙江黑土中的吸附有抑制作用。其原因在于β-CD对于有机化合物BZA的增溶作用以及在β-CD的存在下BZA在不同土壤中吸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合成α-烃基-β-酮砜的简便方法,合成路线主要包括溴代丙酮的磺酰化、酮砜的烷基化等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对用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TiO2-SO4^2--ZrO2催化肌苷制备1,2,3,5-O-四乙酰-β-D呋喃核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TiO2和自制的ZrO2分别用硫酸溶液浸泡,在一定温度下焙烧,制成SO4^2--ZrO2和SO4^2--ZrO2和SO4^2--TiO2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制成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用肌苷和乙酸酐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催化酯化反应,可使1,2,3,5-O-四乙酰-β-D-呋喃核糖的收率达到84.6%。  相似文献   

10.
β—紫罗兰酮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进了β-紫罗兰酮的合成方法,并研究影响反应产率诸因素,结果表明:在适当条件下,β-紫罗兰酮总收率可达52%。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合成4β-酰胺-4-脱氧-4’-去甲基鬼臼毒素类衍生物的原料4β-氨基-4-脱氧-4’-去甲基鬼臼毒素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新方法使反应步骤减少,时间缩短,操作简化,产率提高近一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3β-取代5-甾烯-17-酮与碳酸二甲酯经Claisen综合,所得产物再分别与肼或羟胺反应,设计合成了几种3β-取代5-甾烯并-1-取代[17,6-C]吡唑啉-5-酮和3β-取代5-甾烯并[17,16-C]异恶唑啉-5-酮,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13C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3.
煤矸石与烟煤合成β—SiC的动力学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首次利用煤矸石和烟煤实现了β-SiC的合成.研究了影响βSiC合成的动力学条件,确定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原料粒度240目;合成温度1450~1500℃;保温时间3~4h,氮气流量1L/min.利用这些条件合成的β-SiC产率达85%.提纯后β-SiC质量分数可达99%,平均粒径6.29μm,比表面积为0.527m2/g.  相似文献   

14.
一种混合的HS—FR共轭梯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个混合的HS-FR共轭梯度算法,其中参数βk=max{0,min,(β^HSk,β^FRk)},在无充分下降性条件下,得到两个收敛性定理-定理3与定理4.其中定理3在下降条件与强Wolfe搜索准则下证明了梯度序列必有零聚点;定理4是定理3的改进,它的表明在没有下降条件下定理3的结论仍然成立。  相似文献   

15.
多孔β—磷酸三钙骨修复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提出制备β-磷酸三钙陶瓷粉末的新工艺,解决β-磷酸三钙湿法制备中长期存在的沉淀物固液难以分离的难题,通过对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的成型条件和烧结条件的研究,建立制备多孔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的适宜工艺,制得适用于修复松质骨缺损的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  相似文献   

16.
6,6-二氢青霉烷酸二苯甲酯1β-氧化物同2β-巯基苯并噻唑反应后,与硫酰氯作用得2β-氯甲基青霉烷基二苯甲酯。  相似文献   

17.
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回收β盐母液中的2-萘磺酸钠(以下简称β盐),进行了pH值、接触时间、交换温度、共存阴离子等影响因素的条件实验及树脂再生实验,得到β盐收率6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用薄层色谱法分离测定了反应混合物中的1,5-苯并硫氮杂_-α-氨基-β-内酰胺.扫描条件为:λ1=280nm,λ2=354nm,狭缝l.2mm×1.21mm,SX=3.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是0.275~7.70μg(γ=0.990 5,n=9),最低检出限为0.140μg.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5%,平均回收率为100.15%,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近年来β-1,2-trans-氨基糖苷合成过程中使用邻基参与性的氨基保护基,描述了不同氨基保护基保护的糖基给体在糖苷化反应中实现立体选择性控制的机理以及它们所保护的糖基给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选用聚丙二醇醚(环氧丙烷加成物)作为底物,采用快速原子轰击电离方法,对2,6-二-O-甲基-β-环状糊精进行质谱分析,获得了2,6-二-O-甲基-β-环状糊精的分子离子的信息峰和表征结构的特征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